丁甘仁

開傷寒溫病統一論先河

丁甘仁,中醫臨床家、教育家。1866年2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通江鄉孟河鎮。1917年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兩年後又創辦女子中醫專門學校,培養中醫人才,成績卓著。最早主張傷寒、溫病學說統一;於臨床,打破常規,經方、時方並用治療急症熱病,開中醫學術界傷寒、溫病統一論之先河。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丁甘仁,幼年聰穎,下筆成章。先從業於圩塘之馬仲清及其兄丁松溪,后又從業於一代宗匠馬培之先生。丁甘仁刻苦學習,勤學深研不問寒暑,積累甚豐,對馬氏內外兩科之長(包括喉科)能兼收並蓄,盡得其真傳。學成之後,初行醫於孟河及蘇州,后至滬上,道乃大行,名震大江南北,當時在滬的外僑來丁甘仁處求診者頗不乏人。
上海乃名醫薈萃之地,而丁甘仁的業務於當時首屈一指。他對活人之術不願自秘,志在發揚中醫,培養青年一代,於是立志興學。乃會同滬上同道夏應堂、謝利恆等集資辦學。1917年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兩年後又創辦女子中醫專門學校,聞風來求學者遍及全國,造就了大批高水平的中醫人才。其後丁甘仁又進一步在滬南、滬北設立兩所廣益中醫院,南北兩院均設有門診及住院部,以備學生見習與實習之用,因之門牆桃李遍及全國。他門下的學生,佼佼者頗不乏人。程門雪黃文東王一仁、張伯臾、秦伯未、許半龍、章次公、王慎軒等中醫名家,均為早期畢業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的高材生。1920年,丁甘仁又發起成立“國醫學會”,首次把中醫師組織起來,相互切磋,開團結協作之風。為了加強中醫學術研究,又發行《國醫雜誌》,成立“江蘇省中醫聯合會”,丁甘仁為首任會長,從而使醫林同道得以互通聲氣,加強了全國中醫界的聯繫。他堅持虛心學習的態度,嘗謂“學無止境,見聞宜廣”。與當時的汪蓮石、余聽鴻、唐容川、張聿青諸同道常相交往,不斷吸取各家之長。
1878年開始學醫。
1885年開始行醫。
1917年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任校長。
1919年創辦上海女子中醫專門學校,任校長。
1920年創辦上海國醫學會,任首任會長。
1926年8月6日(民國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逝世。

個人作品


1.丁甘仁.藥性輯要.上海:思補、山房,1917。
2.丁甘仁.脈學輯要.上海:思補山房,1917。
3.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上海:崇禮堂,1927。
4.丁元彥,丁濟萬彙編.孟河丁甘仁醫案.上海:崇禮堂,1927。
5.侯敬輿校.丁甘仁用藥一百十三法(丁氏套方).上海:上海醫藥指南,1941。
6.吳中泰整理.丁甘仁醫案續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主要成就


學術研究

在學術上,丁甘仁推崇張仲景《傷寒論》,臨證處方以六經辨證為綱。他認為把握六經分治準則是分析病情、辨證用藥的關鍵。曾謂,臨證有兩大法門:一為《傷寒論》之六經病,一為《金匱要略》之雜病,此二書為中醫辨證施治的主要依據,二者不可缺一。丁甘仁於臨床內、外、婦、幼、喉科及疑難雜症無一不精,而在醫治外感熱病方面更卓有成效。
對外感熱病的研究
丁甘仁對外感熱病的研究,宗《傷寒論》而不拘泥於傷寒方,宗溫病學說而不拘於四時溫病。嘗謂“讀古人書,自己要有見識,從前人的批判中,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加以辨別。並須通過臨床實習,接觸實際病例,方能心領神會,達到運用自如”。在數十年中,丁甘仁結合臨床實踐,對《傷寒論》與溫病學說的辨證施治原則及其應用方法潛心研究,大有心得。認為傷寒與溫病學說在實際應用時,必須互相聯繫,不能對立起來。在治療外感病的過程中,要把兩種學說融會貫通,因人制宜,才能獲得好的效果。試觀《丁氏醫案》中對傷寒、溫病的治療總是傷寒方與溫病方同時採用,並不以經方和時方劃分界限,臨證靈活掌握運用,療效甚佳。
比如,在治療傷寒類疾病方面,他總是根據傷寒邪從外來,循六經傳變規律,辨別其夾雜情況,隨機應變,施以適當治法。對於溫病的治療,丁甘仁則於臨證中詳加辨析證屬風溫或是濕溫。他認為風溫邪從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有急劇的變化。“本病利在速戰,因風從陽,溫化熱,兩陽相劫,病變最速;尤其是伏溫化火傷陰,來勢更急,這是與濕溫根本不同之點”。在治療上,除常見的風溫侵襲肺胃,熏灼氣分的病例應用桑菊飲、銀翹散、白虎湯等法外,丁甘仁尤其注重根據臨證表現,隨時變通。例如,風溫證身熱有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因迭進辛涼清解潤肺化痰之劑,其邪不從外達而反陷入少陰,見神識模糊、汗多肢冷、脈象沉細等症,則急用人蔘、附子、龍骨、牡蠣回陽救逆之法,以救陰陽脫離之危。迨陽回之後,見陰虛燥熱之象時,繼用救陰潤燥之劑而收全功。丁甘仁云:“溫病用參、附、龍、牡等,是治其變證,非常法也。蓋人之稟賦各異,病之虛實寒熱不一,傷寒可以化熱,溫病亦能化寒,皆隨邪勢的傳變而轉化。此證初在肺胃,繼傳少陰,陽素虧,故陽熱變為陰寒,迨陽既回而真陰又傷,故前後方法各殊。若猶拘執溫邪不能投溫劑,勢必不起矣。”關於濕溫類病證,丁甘仁認為,濕溫之邪常表裡兼受,其勢瀰漫,蘊蒸氣分的時間最長,濕與溫合,或從陽化熱,或從陰變寒,與傷寒六經之傳變多相符合,治以宣氣化濕、表裡雙解法為主。概括言之,其治法為:邪在衛分、氣分,按三陽經治法;濕勝陽微,按三陰經治法;邪熱從陽入陰,按溫病熱傳營血治法。從以上這些治例中可以看到,在辨證施治上,丁甘仁是採用傷寒辨六經與溫病辨衛氣營血相結合的辦法,在方葯上則經方與時方綜合運用,打破成規,獨出心裁。可以說,丁甘仁開創了傷寒、溫病兩學說統一的先河。
對內科雜病的研究
丁甘仁對內科雜病的治療,則以傷寒、金匱方論結合馬紹成、汪蓮石的經驗進行辨證施治。辨證正確,處方有準則,如治胸痹心痛用瓜蔞薤白白酒湯、薤白瓜蔞半夏湯;腫脹(水腫)用五苓散、越婢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吐血色鮮紅用金匱柏葉湯、千金犀角地黃湯;色黑如墨用附子理中湯;寒濕下利用桃花散,濕熱下利的用白頭翁湯;黃疸用梔子柏皮湯;陰黃用茵陳術附湯;濕熱並重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茵陳五苓散。丁甘仁尤其擅治中風證,如真中風,屬陽虛夾痰者用小續命湯、參附湯、半硫丸、人蔘再造丸等溫陽通絡法;屬陰虛夾痰熱者用自製驗方天麻半夏羚角湯、溫膽湯、至寶丹、指迷獲苓丸等柔肝熄風、豁痰疏絡法,無不得心應手。
丁甘仁認為,醫生臨診時,第一,要估計患者體質的強弱;第二,要酌量病勢的輕重緩急;第三,對患者的居處習慣、飲食嗜好等也要作適當的考慮。在投藥無效時,必須細究其原因,是葯不對症,還是葯不勝病,然後加以變動。對病後調理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都要注意脾胃。他著重指出,治脾與治胃迥然有別,並推崇《葉氏醫案》中“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以及“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之論。
丁甘仁於外科證治亦見獨到。他自擬的外科藥品,集諸外科驗方,選葯道地,加工精細,葯有外用敷貼膏藥、油膏敷藥、藥線、散葯等,療效顯著,其大紅膏尤為著名。他常採用古法“火針”穿刺膿瘍,排出膿血,用以代替外科手術刀。其特點是穿刺創口小而深,排膿通暢,消毒止痛,收口較快,肌膚表層無疤痕。他認為,這一手術方法用於乳癰化膿,可避免乳房內層組織過分損傷的流弊。其法特殊,今人罕用。

人物事件


樂善好施

丁甘仁樂善好施,對病者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尤其是勞苦大眾前來求診,常免收診金,甚至贈送藥物。他熱心於公共福利事業,有時將自己所得診金盡助學校、醫院及慈善機關,如免費就醫給葯,以及施粥飯,施棉衣,辦義學,興養老院、育嬰堂等。在鄉裡間,亦樂於為群眾謀福利,如舉辦武(進)丹(陽)蔭沙義渡局、孟河接嬰堂、孟河敬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平日捐款修橋鋪路,從無吝色。丁甘仁醫術好,品德高,他熱心為群眾服務的精神為群眾所敬仰,鄰里親友傳誦至今不輟。

學識淵博

丁甘仁學識淵博,除重視鑽研《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四大中醫經典外,還攻讀《脈經》、《醫門法律》、《張氏醫通》、《溫熱經緯》、《世補齋醫書》等著作,並指定為門生的必修書籍,經常向學生提問和考查成績,以資鼓勵勤學,因而學業優異,人才輩出。他對自己的學習要求也十分嚴格,他每於診余之暇,閱讀《內經》之學,深有心得,兼讀《醫宗金鑒》各科心法要訣,因該書方葯普及實用,有助於臨證選方。據門生傳說,丁甘仁每於夜晚勤讀,書房窗口燈火通明至夜闌而熄火。他學以致用,往往引用背誦《內經》重點詞語而書諸方案,使之理論聯繫實際,既可引起學生重視理論,又增進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故丁氏醫案有理有法,詳書舌苔、脈象,診斷正確,然後因病辨證,因證處方,對後學頗有啟發。
丁甘仁中年已馳名海內,晚年精神矍鑠,診務十分繁忙,但他仍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平時教導認真,授徒嚴格,深獲學生與病人的尊敬和愛戴。當年,孫中山先生曾以大總統的名義贈以“博施濟眾”金字匾額,懸於上海舊白克路人和里診所大廳,以示表揚。
丁甘仁卒於1926年8月6日,享年62歲。身後參加殯禮者除各界知名人士外,尚有華僑及六個國家公使的代表,盛況空前。丁甘仁葬於故鄉孟河高橋之鳳山。其墳墓和墓碑至今仍完好如初,近當地政府修繕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