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罕巨細胞

郎罕巨細胞

經過瑞氏染色的朗罕氏巨細胞,是多核巨細胞的一種,體積大,胞漿寬,漿著粉紅色,胞核從十幾個可達近百個,如類上皮的核,核染色質較疏鬆,核膜較厚,著紫紅色。核常沿邊緣分佈。朗罕氏巨細胞是結核病中的典型細胞。

介紹


結核結節的組成成分之一,因和朗格漢斯細胞的讀音相似而在各種權威醫學書籍中被誤寫,實屬誤人子弟!!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LC)是一種表皮抗原提呈細胞,屬於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的一種,而朗罕巨細胞(也多寫為朗漢斯巨細胞)則是由上皮樣細胞聚集而成。
郎罕巨細胞
郎罕巨細胞

形成過程


當單核巨噬細胞吞噬並消化了結核菌后,菌的磷脂成份使大單核細胞形態變大而扁平,類似上皮細胞。這種細胞相聚成團,中央可有多核巨細胞(又名朗罕氏巨細胞)出現。多核巨細胞細胞核數目可達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形態特徵


胞體巨大,直徑50μm-100μm。核可多達數十個,長橢圓形,通常排列在胞漿周邊,呈花環狀或馬蹄鐵狀,其間混有無秩序排列的核,核質細緻。胞漿灰紅色,可含空泡及小顆粒。
在細胞塗片內多核巨細胞的大小常相當於組織細胞的6-10倍,,胞漿豐富,細胞邊界清楚,染藍色或紅色。

識別鑒別


在識別結核巨細胞時,要和異物巨細胞做好鑒別。主要鑒別點歸納如下表:
結核巨細胞和異物巨細胞鑒別點
結核巨細胞異物巨細胞
核型與類上皮細胞相似,多邊形、棱形 多呈圓形、橢圓形,核型較多 
核排列排列較規則、分佈於胞漿周邊,呈花環狀或馬蹄鐵狀 排列多不規則,分佈在細胞中央 
核染色質疏鬆、細緻、呈細顆粒狀 濃集、粗糙、呈粗顆粒狀 
核膜較薄、模糊 較厚、清晰 
胞漿染色均勻、著色淺、顆粒多而清晰,無異物、空泡 著色深、不均勻、邊緣深中心淺、顆粒、少而不清晰,有空泡和異物 

主要作用


朗罕氏巨細胞能將結核菌抗原的信息傳遞給淋巴細胞。在其外周常郎罕巨細胞有較多的淋巴細胞聚集,形成典型的結核結節,為結核病特徵性病變。“結核”也由此而得名。結核結節中不易找到結核菌,巨噬細胞處於激活狀態,反映了細胞介導免疫反應佔主導地位。
此細胞出現的意義是對結核病的診斷具有肯定價值。結核病的結核結節中央常為乾酪樣壞死,周圍為放射狀排列的上皮樣細胞,並見朗罕氏巨細胞,再向外為大量淋巴細胞浸潤,結節周圍還可見纖維結締組織包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