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公益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這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通俗講法。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
社會公益組織,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
早先的公益組織主要從事人道主義救援和貧民救濟活動,很多公益組織起源於慈善機構。
詞目:公益
基本解釋
[public welfare] 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多指衛生、救濟等群眾福利事業)
引證解釋
社會的公共利益;對公眾有益的事。指對社會做出有意義的事情,同時能夠幫助弱勢群體快速成長的一種性質。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公役 公義公族公忠體國公信 公份 公素公刻公正無私 公式化 公憑 公筵 公先 公除 公共關係學 公共財產 公共衛生 公財 公典
結尾相同 利益 匡益 請益 隆益 忠益 日滋月益 既得利益 伯益 贊益 開卷有益 積思廣益 教益 廣益 饒益 愈益 賑益 實益 資益
公益是個人或團隊組織自願通過做好事、行善舉而提供給社會公眾的公共產品。在這裡,做好事、行善舉是對個人或組織行為的價值判斷;行動的結果是向非特定的社會成員提供公益產品。
公益活動是現代社會條件下的產物,是公民參與精神的表徵。公益活動要生產出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共安全、有利於增加社會福利的公共產品。在組織公益活動時,要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努力形成參與者多贏共益的良好氛圍。因而,公益活動至少應包含公民、公共、公德、公意和共益等五個要素。
與流行說法不同,“公益”一詞並非是五四運動(1919年)才在中國出現的。“公益”一詞至遲在1887年已經在中國出現並被使用,且被寫入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7日頒布的《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中。而且,在五四運動之前的20世紀初已經有很多以“公益”為名的社團,如禁煙公益會。
西方的教科書里常常提及:公益是一門社會實踐的學問。
東莞市風信子公益
現代的公益,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公益,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人們通過各種公益活動、公益基金、公益網站等途徑,通過直接參與捐贈、公益廣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參與到公益中來。在中國古代,倡導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讓社會更加美好和諧。
現代的公益,是結合信息化技術,通過網路的傳播,人們通過網路參與公益活動,真正實現高速,面廣的效果,通過各個地方各種人的協作,讓世界更美好。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由大學生髮起或參與,以利他為內容,以公共利益為目標指向。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是服務社群的一種方式,也是大學生觀察和研究社會的途徑。經由這一渠道,有利於大學生把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服務之中,拓展了青年大學生的視野,也為社會公益事業帶來了新的動力。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具有自願性、社會性、利他性、學習性以及多方互動性等多重屬性,體現了青年學子接觸社會、參與社會、改善社會的良好願望。
(一)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自願性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是大學生自願參與的一種善意的舉動,是以大學生的自願自覺為前提,並不是出於政府或學校的強制。當然,政府部門或高校出於鼓勵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以及回饋社會的良好意願,制定一些政策或採取相關措施來推動大學生進行社會公益實踐,只要這些措施和辦法是倡導性的而不是強制性的,並且大學生是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擇是否願意參與的,就應多從正面的角度予以支持和理解。否則,政府和高校在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中就會成為不作為的相關方,資源的配置和公益生態系統也因此變得極不完整。
(二)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社會性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是在社會領域踐行,其活動平台是在社會,服務對象的指向也應具有社會方面的特徵,而不是服務經濟部門或私人部門。參與社會公益實踐的大學生應該走出校園,在了解社會民情及環境特徵的基礎上參與服務活動。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社會性,也意味著大學生公益實踐將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將改善社會某方面狀況,或促成社會的發展進步。
(三)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利他性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具有利他性,不以私利為目的,以更多人的公共好處為目標,從社會公益實踐項目的設計初始便應確立“公益”這個核心價值。青年大學生群體普遍具有熱心公益、胸懷理想、有所作為的心理特點,青春、理想、激情與公益的結合,將激發出大學生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強大動力,使得青年大學生成為推動社會福利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學習性
公益
(五)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的多方聯動性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既可以是大學生自身發起,也可以是大學生參與學校、政府組織、民間非營利機構等組織的公益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深入到基層民眾中去。因而,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是多方聯動的。不能誤認為,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必須只能由大學生自己組織發動,而應從資源整合的角度考慮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從整體社會系統的角度考量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項目的設計與實施。
無論發起者或組織方是誰,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實踐活動主要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和完善自我。因而,利他性和學習性是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最為根本的屬性。社會公益實踐可以把大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的整體繁榮緊密聯繫起來,通過兩者的有效互動而相得益彰。社會公益實踐的核心是“人”,既是服務“人”的公益行動,也是培養“人”的有效方法。通過促成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可以達到促成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目的,從而實現培養他們的擔當精神、探索精神、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下面是海內外一些著名的公益組織,它們往往以基金會、協會、慈善信託、社團等機構或組織出現。
努比亞公益基金會
2014年4月,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了非公募基金會—深圳市努比亞公益基金會, 並堅持用戶每購買一台努比亞品牌手機,就將有一元錢投入到基金會用於公益事業。基金會的資金將應用於:救助資助困難群體;救災救助;資助健康衛生、環保、教育公益事業;宣傳弘揚慈善公益文化等。我們始終相信,所有的科技最終都會回歸到社會,回歸到人的本身,我們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通過自己點滴的努力,只求為社會貢獻一塊小小的奠基石。基於努比亞公益基金會非公募屬性,基金會不會主動對外公開募集資金,但可接受定向資金捐助。
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獲得第四屆公益節2014年度“最佳責任品牌獎”和第六屆中國公益節2016年度公益創新獎。
廣西壹心貧困山區助學服務中心
廣西壹心貧困山區助學服務中心 是在廣西民政廳註冊的一家公益組織,機構長期以兒童教育為目標,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和方法幫助貧困山區兒童打造健康的教育環境,提升貧困山區的教育水平,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健康成長。
《書香校園》項目是廣西壹心的主要推廣項目,目前已在廣西南寧部分地區和百色市12個縣開展實施,迄今已有3年。
書香校園是一項兒童閱讀推廣公益項目,項目設計理念主要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當地特色,以立體的、多維的、多元的閱讀方式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從而愛上閱讀,愛上學習,提升學習成績和能力素養。
通過書香校園項目,豐富老師的教學素材,促進老師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並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和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力,逐步養成多讀書、多思考、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校園書香文化養成,推進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
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
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是國內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以公益宣傳為主、以實體救助為輔的公募基金會,是緊密圍繞習總書記倡導的“正能量”而發起的一場影響面廣、持續性久、保障力大、引導力強的全民公益工程,是踐行“中國夢”、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戰略目標的精神基石。
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全民公益、全民得益”為宗旨,以公益活動組織、公益廣告發布、公益項目孵化和公益傳播研究為業務範圍,緊密圍繞黨和政府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向,突出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以“熱愛祖國、生態文明、行為規範、傳統道德、勤儉節約、團結友善、敬業奉獻、誠實守信”為公益主題,並向社會廣泛徵集、隨時補充公益主題。也可根據企業實際需要,設立“交通安全”、 “食品安全”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專項公益計劃。相關主題由“中國公益傳播研究院”細化為不同的傳播形式,利用“中國公益傳媒聯盟”的媒介優勢,進行全國範圍的強勢傳播和專業渠道的細分傳播。
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支持、監督我們的工作,與我會開展交流、合作,協力傳播“大美、大善、大愛”的公益理念,溫暖中原,影響全國。
宗旨
全民公益,全民得益
項目
1、公益小學
2、公益一條街
3、廢品捐
相關報道
1、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南陽分會“廢品捐”活動走進大眾社區
2、我市“廢品捐”公益活動啟動
3、請你參與“廢品捐”
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
公益
秉承中脈科技一以貫之的“共創與共享”企業文化,承繼和發揚中脈科技持久不懈的慈善理念和公益事業,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將運用更加職業化的運作,更加成熟的管理模式統籌管好中脈慈善事業,放大中脈公益的社會效應和救助價值,努力構建一個國際化、創新型、專業化的一流企業基金會。
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的創立宗旨為“讓更多人獲得幸福”;組織願景為“匯聚愛心,與愛同行,成為踐行公益的時代典範”,同時將“致力於人類生命質量的提升”作為基金會的價值觀。
在此指導思想下,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確立了“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通過對弱勢老人、貧困兒童、社會發展等三個領域的慈善救助及捐助,幫助他們有機會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養老、醫療、安全和社會關懷等權利,致力於人的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同時,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依託龐大的經銷商群體,建立了覆蓋全國各大區市縣的中脈道和志願者協會及志願者服務隊,全情投入到中脈慈善事業,提供專業高效的志願服務。
截至目前,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運作的品牌公益包括“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青少年安全守護行動”、全國孝德關愛工程等。
內江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
內江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內江市義工聯”)是在共青團內江市委工作指導下,由志願為青少年及社會提供義工服務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社會團體公益組織,2014年7月註冊成為四川第一個非營利性義工法人社會組織。內江市義工聯的業務主管單位為共青團內江市委,在內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團市委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而創建,為促進社會發展,參與社會治理,實現社區服務;有效促進政群關係,整合跨界資源的互助平台,成為社會有意義的工作行為的社團組織。秉承“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宗旨,倡導“奉獻、參與、互助、友愛、進步”的服務精神,傳播“助人自助、愛心儲存、樂動奉獻”的互助理念,伴隨內江的騰飛,力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績,走出了一條具有內江特色的義工發展之路,成為內江市一張靚麗的新城市名片,把內江打造成公益內江,文明內江的全新城市景象。
內江市義工聯的成立標誌著已經與國際接軌,接受吸納香港社工模式及深圳義工聯的先進管理,運作模式。採取拓展服務項目、健全服務組織,更多招募計劃,更多公益項目的落實等一系列措施,加上社會服務化的前景廣闊,未來將會把內江市義工規模擴大。“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愛心儲存,樂動奉獻”將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預計3-5年時間,內江全市三區三縣以市級義工組織網路為主題,義工社團和團體義工為輔助的義工組織體系。將會建立每個區縣擁有一個義工聯(市中區、東興區、經濟開發新區各一個區級義工聯,資中縣、威遠縣、隆昌縣將會成立縣級義工聯)。城區及縣城每個社區擁有一個義工服務中心。農村鄉鎮也會建立一個義工服務站,內江義工人數將會有6萬名左右,積極活躍義工參與者將有3萬之多。在全市單位、企業、學校中建立團體義工更好的作為輔助義工組織體系,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在內江市委,市政府,共青團的關心關懷下,內江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將會以積極熱情,健康陽光的精神努力表現。積極投身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傳播文明,實現中國夢。內江市義工聯作為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樑,第三方服務平台,拉近關係,構建和諧。在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促進社會進步。義工以傳遞文明,傳承美德,服務社會為己任,努力實現美好內江做出應有貢獻。
義工工作服務為:
1.承擔政府的社會調研、調查,大型賽事、文化活動、會議會務、體育及文化場館的義務服務;
2.為社會弱勢群體及個人提供關心幫助,解決其個人的生活上的實質困難,特別為貧困、殘疾人士提供更好的照顧服務;為孤寡病弱老人的醫療,生活上的幫助;為空巢老人、獨處老人提供身心陪護;倡導社會對養老尊老事業的傳承與推崇。
3.為青少年提供關愛服務,在健康、學習、就業、創業及生活上的培育引導、幫扶支持。同時建立以青年為依託的關愛平台,發揮出青年志願者的奉獻精神,更多的參與服務社會、實踐社會。展現內江青春亮麗的志願者新面貌。
4.為少年兒童提供更多的幫助關心服務,特別針對病殘兒童、失學兒童、留守兒童等提供有力幫助。
瀋陽市義工聯盟
公益
獻為已任,並多次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二零零五年初,與瀋陽的一些愛國群體共同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活動,參與人數超過二千。這是至今為止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規模來說最成功的活動,而且至今為止沒有任何的群體能夠超越。
二零零六年,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群體不得不解散了。
二零零七年初,由一些原愛國群的朋友組建了一個新的群體,經過研究並最終確定了以“瀋陽義工聯盟”這個組織形式重新出現,並以“關愛社會、關注兒童”為起點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為了更好的管理組織,先後成立了“後勤”、“採購”、“宣傳”、“聯絡”等小組來解決活動中的一些問題。
二零零九年初,為了使社團能夠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社團對組織機構進行了重新調整並成立瀋陽義工聯盟委員會,把各部門原來的名稱由“組”改為“部”,把一些部門重新合併精簡,調整和增加了社團的人員組織結構。隨著結構的調整,社團的層次更加清楚。
隨著活動的展開,瀋陽義工聯盟已經由2009年前的經常去“兒童福利院”到2009年的“美亞”、“孤兒之家”、“低保家庭”,以及取得了聯繫的“皇姑區聾人學校”、“鐵西區聾人學校”、“大東區聾人學校”、“愛心之家”。近幾年,瀋陽義工聯盟成功策劃並實施了大量愛心活動,還與其他的社會團體一起參加或舉辦了一些大型活動,受到各個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隨著時間推移,瀋陽義工聯盟的路會越走越遠,加入義工隊伍的人會越來越多,這個社會會更加的和諧。
快樂點公益網
快樂點致力於整合公益資源,為組織、個人和企業搭建互動交流平台,提供個性化服務。快樂點期待成為公益界的創新工廠、新媒體公益內容的全產業鏈供應商。葫蘆島市志願者聯合會常務會長、葫蘆島市愛心協會秘書長王安遲: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是獨立的非政府的人道主義團體。它是各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的國際性聯合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公益中國愛心滿世界
《公益中國愛心滿世界》慈善機構成立,首次亮相是在北京朝陽劇場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慶六一大型晚會,由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主持,更有眾多影視明星和著名書畫家到場助興,並奉獻愛心。
整合公益資源,為組織、個人和企業搭建互動交流平台,提供個性化服務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堅持公正和不偏不依的立場,在世界各地工作,以幫助那些受武裝衝突或國家內部動亂影響的人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一個人道組織,其總部在日內瓦。它的使命是由整個國際社會所賦予的,即:落實國際人道法規則的監督者。它是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創始機構。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國家始終保持對話,但它在任何時候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只有能獨立於任何政府和權威以外,才能為武裝衝突的受害者的利益工作。而服務於戰爭受害者則是人道工作的核心
科教扶貧
公益
項目:
1、1助1 結對助學;
2、募集圖書雜誌建鄉鎮圖書館村閱覽室;
3、募捐衣物籌建鄉村愛心超市;
4、建中國科教扶貧網,廣泛聯繫國內外朋友,促成科教扶貧活動陽光透明,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堅持誠信團結原則,逐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
5、建立公益網校,通過網際網路面向農村開展科技諮詢培訓,建立城鄉“供產銷”平台為開發生態農林資源服務。
青年創業引領計劃公益扶持基金
是為響應克強總理:“打破一切體制機制的障礙”,讓每個有創業願望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的發展趨勢,在發改委、人社部等單位的支持下,由華夏同學會首倡發起,聯合復星集團、廣匯實業、聯想集團等多家機構及天使基金,將中國元素與“尤努斯”模式、埃德蒙·菲爾普斯的超級天使基金模式進行嫁接,創新出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服務草根創業的創投基金。該基金是國投高科集團參股並管理的眾多創投基金之一。國投高科為國家創業投資資金的受託管理機構,作為中央財政資金的出資人代表受託管理並參股的51支創投基金資金總規模達到153億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立於1948年,總部設在瑞士,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世界性自然保護組織。其宗旨是:利用科學途徑促進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未被特殊保護的土地或管轄的海域,使其自然資源得以保護;使其眾多的動植物品種和數量得以保持在適當的數量範圍內;保護倖存的、有代表性的或特殊性的動植物群體的土地和新鮮海域;制定特殊措施以保證植物和動物群體品種不受傷害或滅絕。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簡稱綠色和平,是一個非牟利的組織,並在四十個地方設有分部,遍布歐美、亞洲及太平洋等地。
綠色和平獨立於任何政府、組織和個人的影響,並嚴格不接受政府、財團或政治團體的資助。
所有費用全賴於熱心市民和獨立基金的直接捐助,以維持獨立性。
作為一個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致力於阻止任何威脅地球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活動,併發起了一系列的環保運動,如制止氣候變暖,保護原始森林,停止海洋污染,阻止捕鯨,反對基因工程,停止核威脅,減少有毒物質和促進可持續貿易等。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WCS)是一個保護野生動物為宗旨的公益組織。他們通過教育,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動物園等行動,改變人們對自然的態度,讓人們意識到動物和人類一樣擁有同樣的生存權利。
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在全球擁有470萬支持者以及一個在96個國家活躍著的網路。從1961年成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在6大洲的153個國家發起或完成了12000個環保項目。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一個由27個國家級會員、21個項目辦公室及5個附屬會員組織組成的全球性的網路在北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及非洲開展工作。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通過減少商業剝削和野生動物交易, 保護動物棲息地及救助陷於危機和苦難中的動物來提高野生與伴侶動物的福利。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積極尋求途徑,喚起公眾參與,制止對動物的殘酷虐待,推動政府機構制定使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動物福利和保護政策。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以宣揚公平,仁慈對待一切動物為宗旨。改善動物的生存環境,保護瀕臨滅絕的種群,杜絕對動物的殘暴虐待,倡導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和愛護。
中華慈善總會
中華慈善總會(CCF)是經中國政府批准的民間慈善機構,全國性社團法人,2013年全國各地已經擁有79個團體會員,他們均為地方慈善組織。
愛我志願者
中國民間人士組織成立的公益組織,2011年成立上海,主要捐資助學、幫困扶貧、暖冬計劃、福利院義工等項目。
中國福利會
中國福利會由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於1938年6月14日在香港創建。其前身是保衛中國同盟,1945年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1950年8月15日,改名為中國福利會。中國福利會的工作方針是:在婦幼保健衛生、兒童文化教育方面進行實驗性、示範性工作,加強科學研究,同時進行國際交往和合作。
中國收養中心
中國收養中心的主要職責和任務是:負責接收外國政府或外國政府委託的收養組織轉交的外國人來華收養兒童的申請及其它證明文件;負責接收送養人和被收養人的證明文件;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的外國收養人尋找和安排收養對象,並簽發《來華收養通知書》和《同意送養通知書》;跟蹤了解並掌握中國被收養兒童在外國生活、成長的情況;協助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處理中國被收養兒童的涉外權益保護案件;保管涉外收養關係當事人的檔案材料,包括外國收養人、中國送養人和被送養人的各種原始證明材料,以及中國被收養兒童在國外生活、成長情況的資料;負責涉外收養工作的對外聯絡、諮詢、協調和服務;辦理其它與涉外收養工作有關的事務。
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於1981年7月28日成立,是我國第一個以募集資金的形式,為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服務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宗旨是: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和全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於1989年3月聯合創辦。其宗旨是:爭取海內外關心中國青少年事業的團體、人士的支持和贊助,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促進國際青少年間的友好關係,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2013年,全國已有31個省級和537個地縣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擁有會員4萬多人,它是由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科研教育、馴養繁殖、自然保護區工作者和廣大野生動物愛好者組成的群眾團體,其宗旨是推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為保護、拯救瀕危、珍稀動物作出貢獻。其主要任務是,組織會員貫徹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方針、法令,開展拯救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提供經營管理野生動物資源的技術業務諮詢,籌募保護野生動物的資金,同各國自然保護組織和機構建立聯繫,參與有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碑客公益
”青海碑客公益“以口碑相傳為基礎的公益。倡導快樂開始公益。
公益特色主題:
早春助學:主要一資助貧困生為主。
仲夏科普:帶一些山區孩子參觀科技館、博物館、遊玩動物園
金秋募衣:募集一些衣服。
冬暖社區:給社區貧困老人、生活困難戶送米面油、送關心。
“自然之友”以開展群眾性環境教育、倡導綠色文明、建立和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文化、促進中國的環保事業為宗旨。“自然之友”面向廣大公眾。所有真誠關注並決心身體力行地參與我國環保事業的朋友,都可以參加到它所舉辦的活動,或申請成為其成員。“自然之友”主要通過各種專題活動、出版物、大眾傳媒向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環境教育,傳播綠色意識。我們深信,綠色事業,歸根到底,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事業。
古村之友
“古村之友”全國古村落志願者網路,簡稱“古村之友”,正式創立於2014年11月,是全國最大的古村落志願者網路,是一個以古村保護與活化為使命的非營利公益型社會組織。由全國三十個省、近一百個縣市共計數萬的古村落保護與活化志願者構成,總部設於深圳市。由北大深圳校友會、奧雅設計集團公益基金會、阮儀三城市遺產基金會、中國古村落保護與專業委員會,中國國家地理(繁體中文版),綠盟公益基金會,廖冰兄人文藝術公益基金會,全國高中生社團聯盟的聯合推動下發展。
古村之友不斷在各個地區開展古村保護與活化工作,培養鄉村創客持續為古村造血。古村之友發展至今人民網、新華社,半月談,解放日報、鳳凰網、新快報及各地媒體的聯合報道
由奧雅設計集團推動和申報的“全國古村落志願者網路”獲得深圳市創意設計七彩獎的最大獎——特別貢獻獎,並獎勵50萬獎金供這一事業的發展。
藏羚網
藏羚網是一個有志願者組成的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進行的野生動物保護項目,主要是進行藏羚羊的宣傳和保護。
拯救中國虎國際聯合會
“拯救中國虎”國際聯合會的成立,是致力於保護和拯救今天仍在中國國土上生存的老虎及其它瀕危貓科動物,這些貓科動物對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主要宗旨是:提供相關信息,讓您了解中國老虎的處境和未來命運。向所有願意幫助保護老虎的人尋求支持。就如何保護這類稀有動物,為當代人和子孫後代造福,幫助向公眾提供教育和諮詢。將國外的先進野生動物保護概念和模式帶進中國,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與中國相關組織建立夥伴關係。尋找方法,解決人虎之間的矛盾,使兩者和平共處。以目標明確和負責任的方式,對有價值的環保和教育工作給予資助。幫助在海內外各方面,包括公眾、教育、商業、科技和政府的相關機構和組織之間進行溝通。與成立的和將成立的組織合作,最大限度地增加通過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
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
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曾稱 "海外中國教育救援基金會" 或 SOS China Education Fund) 是於九二年十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正式註冊,並於二零零一年四月在德克薩斯州重新註冊(因更名)的一個非盈利性組織,其唯一使命是籌集資金援助中國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
環球公益網
環球公益為全球最專業網路公益平台,環球公益致力於傳播公益理念,倡導公益行為,培養公眾公益習慣,營造一種全民公益的社會氛圍。環球公益宗旨是讓中國眾多公益慈善組織與熱心公益的網民互動起來,讓需要幫助的人與熱心公益的組織和個人互動起來;引導全社會關注公益慈善事業,傳遞公益愛心理念,激髮網友、企業的公益慈善熱情。
希望廚房
“希望廚房”是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於2009年發起的大型公益項目,主要由廚房維修改造、廚房設備配備、營養知識普及等部分組成,為貧困山區的小學提供包括蒸飯櫃、電磁大鍋灶、開水器、冰櫃等在內的一整套廚房設備。2016年,黃景瑜為公益發聲,發起“希望廚房”號召,攜手牙牙關注APP捐建希望廚房公益項目,呼籲大家關注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健康。
京華時報《公益周刊》
宗旨:作為國內首份都市報公益類刊物,《京華時報·公益周刊》致力於整合中國各方公益力量,團結一切有愛心人士,通過立體化的宣傳平台,傳播先進公益理念,推動平民公益事業。
出版時間:每周一隨主報同時發行,每期8版。
主要內容設置:
1、NGO在行動
《公益周刊》將與各慈善組織合作,對其公益活動和公益行為進行報道和探討。同時,通過發布NGO的具體項目,為社會受助人群提供救助信息。
2、愛心列車
愛心列車是《公益周刊》最活躍的互動內容。愛心人士可通過公益頻道註冊成為京華愛心志願者。成為志願者之後,您既可以參加由公益周刊、公益頻道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也可藉助我們的平台發起各種公益活動。
3、公益人物報道
公益人物是《公益周刊》致力於關注的核心報道,他可能是最普通的百姓,可能是一名職業的NGO工作成員、可能是公益事業的“領軍人物”。無論是哪一種人,我們希望記錄下他們在公益事業中的腳步和汗水,我們希望幫助他們獲得社會的認可和鼓勵。
4、公益拍賣
公益拍賣是一個倡導“人人皆可公益”的特色平台,向社會、名人、企業等徵集公益拍品,在京華網公益拍賣平台上進行愛心拍賣,所得款項將全部進入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的“京華公益基金”中,用以進行各種公益活動。
5、公益演播室
京華公益演播室將利用視頻與紙媒相結合的方式,邀請相關嘉賓對公益話題進行探討。
6、企業公民
在中國的公益舞台上,企業公益行為一直是生力軍。公益周刊將對社會責任有良好承擔的企業進行採訪報道,通過探討、分享,將其優秀經驗加以推廣。
聯想公益
聯想公益創投計劃是由聯想集團出資創辦的,為在中國境內的公益組織提供創業和發展的公益計劃。該計劃引進公益創投方式(Venture Philanthropy),即為初創和中小型的公益組織提供創業及發展資助,包括綜合性能力建設及員工志願者在內的全方位協助。
在中國,公益組織活躍在各個領域,為社會創造著價值,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但他們也面臨著機構能力建設不足,資源短缺等問題的困擾。公益組織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聯想希望通過“創新性的資助”,助力公益組織自身能力建設,實現自我的可持續發展。
公益創投計劃是聯想集團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性探索,對帶動中國企業界的力量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聯想第一期公益創投計劃於2007年12月18日啟動,以“讓愛心更有力量”為宗旨,經過嚴格評選,在全國範圍內資助了16家民間公益組織,發放近300萬創投款,引起了社會的廣發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基於第一期創投計劃對公益事業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聯想集團2009年出資300萬啟動了第二期聯想公益創投計劃(以下簡稱“二期計劃”),2010年啟動了“飈愛心 創未來”的青年公益創業計劃。而在2011年7月,聯想又舉辦了“微公益 做不凡”主題微公益大賽。
聯想致力於通過搭建一個展示中國公益組織創新發展的平台,加強與公益組織的溝通,並促進企業界、學術界及公益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
搜狐隨手公益平台
搜狐微博今日宣布將捐贈200萬元,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於建嶸先生,以搜狐微博為平台發起和推出“搜狐微博隨手公益平台”,這也是國內首個微博公益平台。同時,搜狐微博宣布成立“搜狐隨手公益基金”項目,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先生個人將捐贈100萬元,同時搜狐微博還將面向所有微博用戶搭建微博公益平台,號召網友積極參與到隨手公益項目中來。
作為提升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發展的一項手段,發展民間公益已經成為各界共識,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將身體力行做公益作為一項持久運動,民間公益也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隨著微博技術的發展,微博公益更是方興未艾。
在此之前,於建嶸教授已經在其微博上發起了“隨手送書下鄉”、“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等活動,並在2011年11月6日與華民基金簽訂協議設立“隨手公益基金”,對這種公益模式有了較長時間的摸索。之前,崔永元先生在搜狐微博發起的“給孩子加個菜”免費午餐公益計劃也積累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和影響力。
在此背景下,搜狐微博攜手於建嶸教授共同推動“隨手公益基金”項目,顯然意義深遠。搜狐負責人介紹,這一項目不需要個人的現金捐助,啟動之後,將主要號召社會各界借舉手之勞、共同傳遞愛心接力棒、完成公益善舉。
“微博的即時性、廣泛性、互動性等特點,正在改變民間做公益的模式。”一些行業人士指出,在微博技術的推動下,當前民間公益的發展正朝向全民參與、舉手可行、反饋及時的方向發展,搜狐微博和於建嶸教授推動的“搜狐隨手公益平台”是這種公益發展模式有力的嘗試。
“根據隨手送書下鄉項目的實踐,任何個人可以隨時參與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作為捐贈者、運輸者、送書下鄉者,最終將圖書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項目負責人介紹,無論是送書下鄉、救助乞討兒童,還是城市弱勢乞討者,希望藉助各界人士的“舉手之勞”,把愛心變成接力棒傳遞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這也是“隨手公益”的最終目標。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表示:“公益已經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有責任感的網路媒體,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公益,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於建嶸教授深諳當前社會現實和微博公益模式,希望我們共同行動,通過‘隨手公益’,能讓鄉村兒童拿到想要的書籍、乞討兒童早日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更讓每個參與者實踐公益理想、讓大愛傳遞到每個角落!而這也是我個人參與此項目的初衷。”
於建嶸教授表示,“隨手公益”是網友們自發利用微博做起來的,這次能得到搜狐公司及張朝陽先生的支持,特別是專門為此搭建的“搜狐微博隨手公益平台”,將會使這種基於微博的新型公益活動更加規範和更具有動員能力。
和而不同書屋
和而不同書屋,致力於公平閱讀、教育平等。以閱讀啟迪公民觀察與思考,以閱讀培養獨立人格,以公民文化推動社會公正。
和而不同書屋,是臨泉縣艾博社區發展中心基於“信任意識、規則意識、權利意識”為策略所開展新公民培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她與傳統的民間圖書館有所區別是:
1、所有圖書借閱免費而無押金——培育“信任意識”;
2、所有圖書借閱行為是借閱者自我登記自我管理——培育“信任意識”、“規則意識”;
3、免費借閱圖書的前提需要提交命題作文“我的家鄉臨泉縣”;每閱讀十本書,需撰寫關注自身生活環境的文章,引導關注社區——培育“權利意識”;
此外,根據實際情況還有計劃地開展如下活動:
4、每周1次談心會(結合愛行俱樂部志願者資源);
5、每月1次閱讀分享會;
6、每年4次閱讀推廣周、命題作文比賽;
綠雲書庵
“綠雲書庵”坐落在蘭州市天水北路,是由72歲的劉易老人個人興辦的民間圖書館,也是蘭州市第一家免費向社會開放的私人公益性圖書館。它由劉易的父親、全國首屆科學大會獲獎者劉亞之先生命名。
除了父親留下的1萬多冊圖書,劉易靠著微薄的退休金、拆遷補助和兒女的幫助,籌資20多萬元,歷時近3年,於2008年建起這座圖書館,收藏圖書、雜誌達3萬餘冊。
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的劉錦華是綠雲書庵的志願者,每逢周末,劉錦華就和同學相約來到“綠雲書庵”,幫老人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瑣事。久而久之,劉錦華成了館長劉易的得力助手。
陽光下之家
陽光下之家
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支教項目,但不只是支教項目:項目每年招募優秀青年人才,輸送到我國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從事兩年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而這批優秀的青年力量,將在兩年後乃至更長久的發展中,長期關注和致力於推動中國教育均衡化發展。通過獨創性的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區、美麗小學,雲南大學-美麗中國農村教育研究中心輸出美麗中國教學實踐和經驗,努力為中國農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探索出可複製的模式和標準,配合國家農村教育改革提供決策研究和智力支持。我們希望,最終實現“讓所有中國孩子都能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的願景。
美麗中國通過層層選拔,招聘具有克服困難能力以及良好溝通能力的中國優秀青年成為項目老師。通過暑期培訓,幫助項目老師完成從畢業生到合格教育者的轉變。培訓內容涉及教學方法、課堂管理類方法、目標設置、當地現狀等多個方面,並通過實習試講,鞏固項目老師的教學能力。在與當地教育局等政府部門合作的基礎上,項目老師將會被分派到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進行為期兩年的教學工作。每所項目學校配備兩名以上項目老師,共同應對挑戰。進入項目學校之後,由專業團隊持續提供兩年不間斷的支持,包括每人配置教師教育發展主管、兩月一次的集中培訓。美麗中國的教師教育發展主管們,對項目老師開展長期且專業的教學支持工作。通過實地訪校,以及召開教師培訓發展會,與老師們分享經驗,探討解決課堂中的挑戰,實現學生的學術成就、學習動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的成長。
項目老師在教室的兩年僅僅是他們對學生們產生深遠影響的開端。兩年的時間,不僅讓這些優秀的項目老師們對中國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有了深入的了解,建立了他們對學生髮展和教育事業的強烈熱情和信念;同時,兩年支教經驗里的挑戰也極大地磨礪了他們,使得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溝通影響力、創造力等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2008年至今,美麗中國已累積為教育資源匱乏地區輸送了約1,000位項目老師,他們分佈在雲南、廣東、甘肅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220多所中小學的課堂上,影響著超過330,000學生人次,累積教授超過1,140,000節課。
社會公益管理碩士
李連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
趙雅芝——芝子花開
林浩——林浩愛之鏈基金
王俊凱——煥藍夢想基金會
《開包子鋪的爸爸》傳遞愛的正能量影片。
大量影視作品宣傳公益,影響力大,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
公益微電影的拍攝,值得推崇和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