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毛常綠莢蒾

具毛常綠莢蒾

具毛常綠莢蒾是常綠莢蒾的一個變種,拉丁名:Viburnum sempervirens K. Koch var. trichophorum Hand.-Mazz.,常綠灌木,生於山谷密林或疏林中,溪澗旁或丘陵地灌叢中,海拔100-1800米,根莖和葉可入葯。

形態特徵


莢蒾屬植物
莢蒾屬植物
幼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簇狀短毛,有時還夾雜簡單長毛。葉頂端具較明顯的鋸齒,側脈5-6對。果實較大,核長約7毫米,直徑約6毫米,背面略凸起,腹面略呈鵝毛扇狀彎拱而不明顯凹陷。

分佈範圍


具毛常綠莢蒾
具毛常綠莢蒾
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南部、廣東、廣西北部、四川東南部(北陪)、貴州(遵義貴定、榕江)及雲南(雙江西疇)。模式標本采自浙江南部。

主要價值


參考出處:《中華本草傣葯
傣藥名:埋昂
藥材基原:為忍冬科植物具毛常綠莢蒾的根莖和葉。
採集收藏:全年葉采,切斷曬乾備用,或鮮用。
性味:味澀,性寒。入水、風塔。
功效:清火涼血,利水消腫,提氣固脫。
主治:“攏牛,優哦勒”(小便熱澀疼痛,尿血),“混趟,曬滾緬”(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根莖15~30g。外用:鮮葉適量,切碎炒熱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