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華本草的結果 展開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
  • 1-10卷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

《中華本草》是199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和診療特點的醫學體系。是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的傳統學科。它的發生與發展,除取決於實踐參驗外,還與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寶命全形以貴生的系統思維方式、哲學思想等關係至為密切。

內容簡介


《中華本草》共2400萬字,共35卷,共收入中醫藥物達8980味,最後完成的“民族葯卷”部分共計約716萬字,分為“藏葯卷”、“蒙葯卷”、“維吾爾葯卷”、“傣葯卷”和“苗葯卷”5卷,分別收載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民族傳統藥材396味、422味、423味、400味和391味,並配置插圖。在編纂過程中,各卷編纂人員不僅參閱了大量古代民族醫藥學的經典專著,並對各個歷史時期民族醫藥文獻著作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從各個方面對藥物作了較系統的整理研究,同時還參閱了現代民族藥學著作,體現出了民族藥學的現代研究成果。
中國傳統藥學為中華科技文化數千年蘊育之精華。它積累了豐富的應用經驗和生產技術,創立了獨特的藥學理論體系,形成了一門生命力極強的學科本草學。中國傳統藥物絕大多數是天然藥物,毒副作用較小,安全係數較高,在防病治病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 用。幾十年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使中藥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取得了突飛猛進的 發展,本草學已成為一門融古貫今、全面研究中國傳統藥學的綜合性學術體系,日益受到 世界醫藥工作者的重視。因此,編纂一部集二千年傳統藥學之大成並顯示當代科學水平、圖文並茂的《中華本草》,必將在國內外產生深遠的影響,並促進世界醫藥學的進步,為人類健康造福!
《中華本草》是一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接主持的重大科研課題。由原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鬍熙明任編委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張文康任編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宋立人研究員任總編、吳貽谷研究員任 總審定,胡烈教授任常務副總編,中國中醫研究院章國鎮、謝宗萬、王孝濤研究員,中國 藥科大學徐國鈞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肖培根研究員,成都中醫藥大學凌一揆教授,南京醫科大學丁緒亮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曹春林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李儀奎教授,西安疑 難病院余文新院長,南京中醫藥大學洪恂、王錦鴻研究員任副總編。編委會下設10個專 業編委會和4個民族藥專卷編委會,並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設編委會辦公室,南京中醫藥大 學校長項平教授任辦公室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匯同全國六十多個醫藥院校及科研院所的 四百多名專家共同協作編纂這一本草學巨著。

創作背景


該書系統總結我國二千年來本草學成就並反映當代中藥學科研成果。全書30卷,另 立民族葯4卷。共計載葯8千餘味,附圖1萬餘幅,篇幅2千餘萬字。內容涉及中藥品種、栽培、藥材、化學、藥理、炮製、製劑、藥性理論、臨床應用等中醫藥學科的各個方面,其內容之豐富,體例之嚴密,篇幅之浩瀚,以及採用文獻之廣博,均遠遠超過了迄今任何 一部本草著作,是繼《本草綱目》以後對我國本草學發展的又一次劃時代總結,因而被國 務院總理李鵬譽為“新的《本草綱目》”。該書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重視醫藥結合,多 學科協作,做到了繼往開來,整理提高,具有很高的中醫藥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在學科性、先進性、實用性和權威性方面均達到了相當高度。這一宏偉工程的勝利開展,在國內 外產生了重大反響,得到醫藥學界的高度關注和多方面支持。現該書精選本535味藥物, 600萬字,於1997年12月出版;《中華本草》全書在1999年10月前出版發行,是衛生部向國慶50周年的三大獻禮之一。

概述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和診療特點的醫學體系。是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的傳統學科。它的發生與發展,除取決於實踐參驗外,還與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寶命全形以貴生的系統思維方式、哲學思想等關係至為密切。中醫理論的探索方法與解釋依據的獨特性,也蘊蓄了她的特色,逐漸形成一批原創性的醫學發現和醫學發明,如藏象、經絡、針灸、氣功等理論和醫療技術,並不斷比益增附,直到現在還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中醫學是一條不斷發展的歷史長河,是歷史的延續性與創新性的辯證統一。中醫學在歷史上為保障中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世界許多國家中亦越來越受到重視。

起源與發展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國家。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生存的需要,醫療活動就隨之而產生。由於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採取的生產方式也不同,因此引發出多種形式的醫療活動。《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的《素問•異法方宜論》寫道:砭石從東方來,毒藥從西方來,灸焫從北方來,九針從南方來,導引按蹻從中央出。說明古代流傳下來的醫療方法是中國各族人民的經驗彙集。中華民族所聚集生長的地理空間跨度廣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類型。古代除以農業社會文化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獵文化、河海漁業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創造出不同的醫療技術,運用不同的藥物資源,導致中醫學的民族和地區差異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這是中醫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樣化理論學說的原因。就其學術層面而言,也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特點。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科學技術乃至經濟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繫。中華民族久遠的歷史也是鑄就傳統醫學豐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國,遠在百萬年前已有人類生存,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須同疾病和傷痛進行鬥爭,從而產生了醫療救助實踐。火的使用,使人類得以熟食,驅寒保暖,同時有一定的防濕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藉助溫熱作用的治療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們就用砭石作為治療工具。現存古書《山海經》中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的記載,箴石就是砭石。1963年在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中國第一枚新石器時代的砭石,之後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以及用於醫療的骨針、竹針,以及銅器和鐵器時代的銅針、鐵針、金針、銀針,說明針灸技術發展到現在使用鋼針已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記補•三皇本紀》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的記載。說明藥物的發現,是與原始人的植物採集及其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過著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釀酒就開始了,龍山文化時期已有專門的酒器,在殷商文化中則發現更多的酒器。酒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以治病。《漢書》以酒為“百藥之長”。上述事實都表明,中醫源自於先民生存和生產勞動的需要,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生產、生活的需要決定和孕育了中醫學的發生與發展。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著名醫家,出現了許多名著和重要學派。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10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醫學已經分科,《周禮•天官》把醫學分為疾醫、瘍醫、食醫、獸醫四科;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客觀的診病方法和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王室已建立了一整套醫務人員分級和醫事考核制度,《周禮•天官》記載:“醫師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葯工)二人,史二人,徒二人,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春秋戰國時代,湧現許多著名醫家,如醫和、醫緩、長桑君、扁鵲、文摯等。《內經》等經典著作面世,是中醫學理論的第一次總結。秦漢時代,已經使用木製塗漆的人體模型展示人體經絡,這是世界最早的醫學模型。臨床醫學方面,東漢張仲景在他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簡稱《傷寒論》)一書中,專門論述了外感熱病以及其他多種雜病的辨證施治方法,為後世的臨床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外科學也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東漢末年名醫華佗已經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酒服“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其中的胃腸吻合術是華佗所擅長的。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西漢初的名醫淳于意(又稱倉公)曾創造性地將所診患者的姓名、里籍、職業、病狀、診斷及方葯一一記載,謂之“診籍”,是現知最早的臨床病案,其中包括治療失敗的記錄和死亡病例。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脈診取得了突出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在前代著作《內經》、《難經》“獨取寸口”診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使之規範化,並歸納了二十四種脈象,提出脈、證、治並重的理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和專科化已漸趨成熟。針灸專著有西晉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煉丹和方書的代表著作有西晉葛洪的《抱朴子》和《肘後備急方》,製藥方面有南北朝(一說唐代)雷公的《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南北朝龔慶宣的《劉涓子鬼遺方》,病因病理專著有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兒科專著有隋唐之間的《顱囟經》,唐代蘇敬等著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唐代還有孟詵的食療專著《食療本草》、藺道人的傷科專著《理傷續斷秘方》、昝殷的產科專著《經效產寶》等。此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綜合性醫書。從晉代開始,已經出現由國家主管的醫學教育,南北朝的劉宋時代曾有政府設立的醫科學校。隋代正式設立太醫署,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立醫學教育機構。宋金元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國家對醫學和醫學教育的重視,宋政府創設校正醫書局,集中了當時的一批著名醫家,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收集、整理、考證、校勘,出版了一批重要醫籍,促進了醫學的發展。宋代除有皇家的御葯院外,還設立官辦藥局太醫局賣葯所與和劑局等,推廣以成藥為主的“局方”。宋代由太醫局負責醫學教育,各府、州、縣設立相應的醫科學校;太醫局初設九科,后擴為十三科。在針灸教學法方面也有了重大改革,北宋時王惟一於天聖四年(1026)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次年又主持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在針灸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唐朝曾把一些寺廟闢作癘人坊,對麻風病人進行隔離治療,這相當於現代的傳染病院。宋代已經有各種類型的醫院、療養院,有專供宮廷中患者療養的保壽粹和館,供四方賓旅患者療養的養濟院,收容治療貧困患者的安濟坊等。元代還有稱為回回藥物院的阿拉伯式醫院。明代中葉的隆慶二年(1568)之前,北京已經有醫學家創立的世界上最早的學術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該會由新安醫學家徐春圃創立,有明確的會款、會規,除開展學術交流外還曾組織編撰百卷的《古今醫統大全》。中醫學最早的學術期刊《吳醫匯講》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創刊,由江蘇溫病學家唐大烈主編。該刊發行近10年,每年一卷,有理論、專題、驗方、考據、書評等欄目。這些學術團體和期刊的出現促進了中醫的學術交流,表明中醫這門學科在古代已形成較為完備的體系。
在中醫學的創新和繼承中,學派蜂起,競相爭鳴,貫穿於理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先秦時期,中醫學按主旨和發生曾有“三世醫學”,即先後有用針、用藥和重切脈的《黃帝針經》、《神農本草》和《素女脈訣》三個派別。漢代,針灸和切脈合而為一家稱為醫經學派,重用藥物和方劑者發展為經方學派。《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醫經學派後來僅存《內經》一書,後世圍繞此書的詮釋發揮形成重視理論的一派。經方學派旨在對經驗方的整理和運用,在魏晉隋唐乃至宋代以後,各朝代都有大量的方書傳世。對《傷寒論》的研究,自宋代起湧現出一大批致力於傷寒學術研究的醫學家,他們傳承發揮而成為傷寒學派。金元時代的一些醫學家們,敢於突破經典的定論圍繞個人的專長闡發理論,並自立門戶,其中著名的有“金元四大家”,劉河間創主火論,張子和重攻邪,李東垣重補脾,朱丹溪倡滋陰。金元四大家等因地域和師承又可分為兩大派。劉河間及其繼承者張從正、朱丹溪等人,因劉河間系河北河間人,故其學派後世稱為河間學派。李東垣師從河北易水人張元素,又有張元素門人王好古、李東垣弟子羅天益等人,皆重視臟腑用藥和補益脾胃,這一派人因其發源地而被稱為易水學派。明至清代,溫病的研究達到了成熟階段,其中一批影響較大的醫學家,如著《溫熱論》的葉天士、著《溫病條辨》的吳鞠通、著《溫熱經緯》的王士雄等,被稱為溫病學派。從明代開始,在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以後,中國傳統醫學和傳入的西方醫學,在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中,產生了中西醫匯通學派,湧現出一批著名醫學家,如唐容川惲鐵樵張錫純、張山雷等人。他們主張“中西醫匯通”和“衷中參西”等,該派興學校,創辦醫學刊物,傳播中西醫學思想,曾領風騷數十年,並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行者。歷史上各中醫學派,總是在繼承基礎上不斷創新而發展起來的,各學派此伏彼起,連綿不斷,各派中又有不同的支派。例如對於《傷寒論》原創問題的研究方面,有錯簡重訂派和維護舊論派;河間學派在新安江流域又演為新安學派;易水學派中有由“溫補四家”的薛己、趙養葵、李中梓張景岳等人組成的溫補學派;溫病學派中又有吳又可、戴天章、余師愚等人的瘟疫派,葉天士、吳鞠通的溫熱派和薛雪、王孟英的濕熱派等。各學派間經常爭鳴,如傷寒與溫病學說之爭,河間與易水學派之爭,丹溪之學與“局方”之爭等,促進了學術的進展、學派發展,由學派發展為新學科,新學科奠定以後又不斷勃發出新的學派。如此學派和學科的相互演進,形成了中醫學體系繼往開來的發展過程。

對象及特點


中醫學獨特理論體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研究對象。中醫學以維護人體健康長壽、預防疾病、調節心身為研究對象。醫者即是“治病之工”,“上工治未病”,同時還要指導調養心性,寶命全形。正如漢代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所說:“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由此目標而確立的醫學行為即是“醫乃仁術”。中國歷代醫生非常重視醫德修養,中醫醫德要求醫生濟世施術、恆德慎醫和謙虛善學等,古代醫家多以德藝雙馨而立身。從戰國時扁鵲行醫的“隨俗為變”,漢代蘇耽的橘井濟民,唐代孫思邈的大醫精誠,數千年來延綿承續,不斷發揚光大,成為良好的醫德傳統。
中醫學的理論和實踐經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完整而系統的醫學體系。這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在對人體、自然、心理等進行長期思索和在防治疾病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其內在特質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思維和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匯在一起,這是與西醫學的本質區別。中醫學理論體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有機論人體觀中醫學的有機論人體觀是中國古代有機論自然觀的重要內容之一,特點是著重事物的整體性和聯繫性、動態性和自發性等,研究事物內部和事物間的協調和協同,認為天地和人等自然界萬物之間有著複雜的內在聯繫。有機論人體觀包括整體觀、恆動觀和陰陽穩態觀等。①整體觀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和自然環境也是一個有機整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醫學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或“人與天地相參”。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天人相應觀”在中醫學中的體現,其中有統一性、完整性、聯繫性和系統性的蘊義。人體的整體觀指人體的形體結構是統一的整體,其臟腑、肢體乃至五官九竅間密切聯繫,互相協調,共同組成了有機的整體。就其基本物質而言,精、氣、血、津液構成臟腑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並運行於全身。就其機能活動而言,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是統一的,中醫學稱之為神形合一。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指人體健康和疾病,與天文(太陽、月亮和星體)、地理(地勢、乾濕)、季節、氣象乃至社會環境之間都有一定的關係。人體的各種結構互相聯繫,並有不同的層次,構成一個系統的人體。②恆動觀,以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點去審視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生命現象和醫學問題。《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動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也是生命的根本規律。從陰陽理論中陰陽間的對立、轉化、資生、制約關係,五行理論中木、火、土、金、水之間的相生、相剋,到臟腑氣機理論中的升、降、出、入關係,都貫穿著恆動觀念,這也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中醫學中的體現。以《周易》、《老子》為先源的中國傳統哲學,對“易”和“變”的恆動,有精闢的論述,並影響著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式。③人體健康與疾病的正常和失常的陰陽穩態觀認為,人與自然界都以氣為本,氣的一分為二即陰陽,陰陽二氣的運動形成世界萬物,陰平陽秘的穩態是為健康,否則是病態,即“一陰一陽是為道,偏陰偏陽謂之疾”。有機論人體觀還重視人體時間結構。在中華民族傳統思維中,時間和歷史觀念強於空間觀念。人體的生命過程是由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組成的,時間結構由生命活動過程、節律和周期等組成;空間結構指的是形體、器官、骨骼、肌肉等。中醫學在對人體生命研究中,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識以體現對空間結構的了解,並成為發展醫學的基礎,但對人體時間結構的研究則至為深入,並提出了關於陰陽終始、四時氣化、臟氣法時、病遇節發等有關理論,同時還提出了“因天時而調血氣”等一系列養生和治療原則。
理論的獨創性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有很多與西醫學相同或相近的知識,這表明人類在與疾病的鬥爭中,有共同的智慧。但是,中醫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之中,創造出針灸、中藥、方劑以及氣功等醫療保健方法,有獨特的醫學發現,如發現了人體經絡現象、人體器官的功能和自然節律相應的臟氣法時現象、人體的整體結構完整地表現在局部的生命全息現象,以及對諸多證的認識,如陰虛證、陽虛證、氣滯證血瘀證等和各種舌象、脈象的診斷意義等。又因研究對象、視角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中醫學創立了很多異於西醫學的理論和學說,包括藏象學說、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學說、五運六氣學說等。除中藥和方劑的運用外,尚有以針灸療法為代表的多種醫療手段和技術,是翹卓於世的醫學發明。這些理論創造和醫學發明,構成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直至目前仍實踐於臨床,並遠傳國外。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的操作體系,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大方面,即分析、辨別疾病的證候而確立治療原則和方法。在中國古代的邏輯學方法中,其辨證邏輯遠較形式邏輯發達,臨床醫生由於重視對具體病情的分析而發展了辨證。另一方面由於恆動觀念和對人體時間結構的重視,中醫臨床既有“病”的概念,又更重視“證”,因為“證”是某一階段的病理功能狀態。對“證”的重視,進而發展了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從證和病著眼,既包含對病的分析,又強調因時而異的證的特徵;既重視疾病的“本”,又考慮病證的“標”;因於整體觀念,在診治疾病分析病證時,還要考慮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處方用藥,即“三因制宜”。把理、法、方、葯融匯運用,有時在深入把握辨證的前提下,論治時又可以“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辨證論治的靈活運用,堪為一門藝術,其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中國古代科學哲學在醫學中的獨特運用。

主要內容


中醫學包括基礎理論、臨床診治、預防養生三大部分,這三部分構成了中醫學完整的理論體系。
基礎理論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是臨床醫療和保健防病的指導思想。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藏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變化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學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活動同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複雜聯繫。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平衡失調和破壞,則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髮展,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強調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中醫學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髮展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和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指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等五個運季的氣候循環。六氣則指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根據天文曆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對於運氣學說,歷代醫家都有著不同的觀點。有人肯定運氣學說提出的規律和推演格局,也有人持否定態度。
藏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包括心包時稱六臟)、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五臟屬陰,主要功能是藏精氣;六腑屬陽,以消化、腐熟水谷,傳導排泄糟粕為主要功能。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的功能活動之間,還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藏象概念還包括體內精、神、氣、血、津液等,這些既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臟腑功能正常,這些生命要素也就充足旺盛;若其因病而損傷,則臟腑的功能也會失常。
經絡學說與藏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與之相連的絡脈,分別聯繫不同臟腑,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還可用針灸、推拿等方法調整經絡氣血運行,以治療臟腑軀體疾病。
病因學說主要研究有關疾病發生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治病首先要辨明病因,也只有明確病因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強調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以及體內各臟腑間的功能協調。疾病的發生髮展,其根本原因在於上述統一協調關係的失常,也就是正氣和邪氣交爭過程的表現。正氣是機體防禦致病因素侵襲、防止疾病發生髮展的能力,邪氣是可以造成疾病發生髮展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倦等,它們在正氣不足的情況下,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正邪相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是決定疾病的發生髮展和病程演變的基本機制。在臨床上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由於中醫多是通過疾病的證候表現推斷病因,故又有“審證求因”之說。
臨床診治中醫學的主要診治原則是辨證論治,在辨證的基礎上制定治療方針,並進而選擇具體的藥物或非藥物療法。但辨證之前必須深入了解病情,這就要依靠診法。
診法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方法,簡稱“四診”。為達到辨證準確,強調四診合參,全面診察,綜合分析。問診,意在了解癥狀、掌握病程、探尋病因,是掌握動態情況的主要途徑。切診中的脈診則最具中醫特色,有時對判斷病情和指導治療起決定性作用。
辨證是臨床診治的核心部分。通過四診取得臨床資料后就要認真分析判斷,辨別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階段、邪正盛衰以及發病機制變化。這樣得出的綜合性結論便是“證”,是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和對策的主要依據。中醫學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已總結出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多種辨證方法。其中有的具有普遍意義,有的主要是針對特定類型的疾病。掌握這些方法進行正確辨證,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取得預期的療效。
治則治法指治療原則和在其指導下的具體治療方法。治病求本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法則,許多其他法則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上。根據對“證”的正確判斷,對相同的疾病可以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不同疾病可以採取相同的治療方法,這便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法則。而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來調整陰陽,扶正祛邪,是最常用的方法,稱正治。中醫學強調鑒別疾病的本質和現象,分析病證的主次先後、輕重緩急,乃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法則。中醫學還重視個體差異以及時令地域對疾病的影響,於是又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法則。
在具體治法方面,中醫學有著更為豐富的內容。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是基本治法。八法不僅概括了藥物方劑的主要功能,對針灸、推拿等非藥物治療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藥物以天然葯(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的藥用部分)為主。各種藥物中,以草藥最多,所以古代藥學著作都被稱為“本草”。漢代時的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載葯365種。歷代藥物數量不斷增加,據1997年出版的《中華本草》記載,現有中藥達12807種。中藥的藥物知識來自臨床實踐,具體應用的效果也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長期用藥實踐已總結出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歸經、等藥物理論,用以指導臨床用藥。
臨床藥物治療的主要形式是方劑,就是根據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則,將相關藥物綜合成方,用以加強藥效便於臨床應用。
針灸包括針和灸兩部分。針主要是針刺人體經絡腧穴,灸是以燃燒艾絨熏灼腧穴部位的皮膚或病患部位,目的都是治病保健。其作用主要是疏通經絡臟腑氣血運行,調和陰陽,扶正祛邪,消除疾病以達到恢復正常的功能狀態。針灸治療也遵循辨證論治法則,根據疾病與臟腑、經絡的關係,以及疾病的寒熱、虛實、陰陽、氣血等不同證候,選取穴位,以不同的補瀉方法,或針或灸,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推拿又稱按摩,是用特定的手法在人體的體表進行按壓推摩,用以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整臟腑功能和滑利關節,從而消除疾病,保健強身。推拿的理論,也是以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腑經絡為基礎,常用推拿部位即經絡腧穴。除醫生根據病情操作外,常人也可以自我按摩作為保健養生之法。
預防養生中醫學推崇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內經》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歷代對疾病預防有很多措施和經驗,包括鍛煉體質、講求衛生、預防免疫等內容。五禽戲、太極拳、針灸導引按摩以及人痘接種術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養生又稱“攝生”,旨在通過自身的調攝達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壽、身心健康的目的。中醫養生由整體觀出發,講求人體與環境的和諧與寶命全形,重視身心的交互影響,強調對時令地域的順應,而且特別注意生活調理和體質鍛煉,以扶助自身正氣。養生的具體方法,大致包括養護精神、調節飲食、起居有常、勞逸結合、藥物調養、針灸調理、氣功按摩和醫療體育(如五禽戲、太極拳、武術)等內容。
氣功淵於古代“導引術”,是一種自我鍛煉的方法,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氣功強調身心息並調,精氣神並練,達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平衡陰陽、調養元氣的作用。

內外交流


中醫學在各個歷史時期也不斷地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學術成就。早在秦漢時期,漢族就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藥材。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各民族那裡學會種植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藥物的植物。聞名世界的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亞洲等一些民族的醫藥經驗。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的民族藥物就更多了。各個國家醫學在臨床技術上、理論上也是相互滲透的,中醫眼科的金針撥白內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傳入的,經過吸收豐富以後,賡續創新,燦然豐富,延傳至今,已經成為中醫眼科的一項絕技。歷史上,中國各民族都對醫學做出了貢獻,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蒙古族的醫學傑作。正是民族間廣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國各民族醫學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學術交流是雙向的。在中國近鄰之中,中醫學傳入越南、朝鮮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經陸上絲綢之路,中醫學在中世紀便已遠傳西亞和歐洲。阿維森納的《醫典》是當時西方醫學的經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國脈診的內容。《本草綱目》在17世紀就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針灸更為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承認其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加以推廣,並制定了統一規範的經穴標準。綜上所述,中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其精深的理論、豐富的實踐、對異域文化的擇優吸收和不斷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幾大傳統醫學中,中醫學至今仍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重視繼承發揚中醫藥學文化遺產,1982年將發展傳統醫藥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後成立專司傳統醫學管理的政府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就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中醫醫院、中醫院校和科研機構相繼建立。1978年,中醫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並實施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近年來在一些中醫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還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中醫藥學術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對醫史、古籍文獻的發掘、整理方面,以現代科學方法進行中醫理論、中藥和臨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
中醫藥科學研究,主要是從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出發,探索人體生命和疾病過程的規律,提高中醫藥防治疾病的療效。一方面要對傳統的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進行系統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獲得創新和突破。目前,它已從古代散在的、自發的研究,發展為設有眾多專門研究機構,集中大批科研人員,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的科研體系。當代中醫藥科學研究具有以下特徵:一是以中醫藥學體系為對象,例如臨床研究以探討辨證論治規律為主,從理、法、方、葯的不同層面或單獨、或綜合地進行;藥物研究則著重於藥性、功效、機理、炮製、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傳統內容的挖掘和深化、中醫現代化研究、中西醫結合三種類型。三是採用多學科、多途徑的方法,既用傳統研究方法,也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臨床觀察方法、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動物模型及實驗方法、細胞學方法、病理學方法、免疫學方法、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超微結構及影像學技術、文獻學方法、邏輯學方法、數理統計學方法、電子計算機方法以及科學抽象和建立假說方法等。四是新興的中醫藥學科相繼萌生,如中醫實驗動物學、中醫科研方法學、中醫護理學、中醫康復醫學、中醫急症學、中藥藥理學、中醫文獻學、中醫心理學、中醫腦病學以及中醫藥管理學等。
50年來,在醫史文獻、基礎理論、臨床、中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1963年在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磨製石針,為確定砭石起源時代提供了有力證據;以後,又相繼在河南鄭州和新鄭山東日照、江蘇徐州高皇廟等地出土6枚砭石,驗證了《漢書•藝文志》等書中關於砭石的記載。1978年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出土青銅針。骨針和竹針的發現也屢見不鮮。1978年河北滿城漢墓還曾出土了九針。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多種早於《黃帝內經》的古醫書——《脈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這些都為中醫理論的起源、經絡學說的演變提供了新認識。在文獻研究方面,40年來完成1萬餘種中醫文獻編目整理,出版了《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並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台秘要》、《針灸大成》等名著進行校勘評註,大型醫史專著《中國醫學通史》的撰著也已經完成。在基礎理論方面,藏象學說與“證”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的重點,50年代以來從對腎陰虛、腎陽虛、脾氣虛、心氣虛、肺氣虛肝鬱症、瘀血症等證發生機理和證候特徵的研究,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實驗資料。60年代開始了治則治法研究,在對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熱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僅通過實驗闡明了機理,還把理論用於臨床,擴大了治療適應症。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經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了感傳規律。1958年發現針刺麻醉針刺用於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從神經和內分泌等方面探索針刺鎮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在舌診和脈診研究方面,除進行機理探討外,還研製了多種舌象儀、脈診儀等,向定量化、客觀化發展。辨證分型的方法較普遍地應用於臨床。1991年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經穴部位》的國家標準,這一規範,使針灸學的學習、研究、臨床使用有了依據。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了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7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國家標準。在臨床治療方面,中醫藥治療急重症和難治病的能力不斷提高,並總結出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和經驗,如用中藥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腦血管病、脈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較好的療效。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運用手法複位和小夾板固定配合中藥治療某些骨折,使骨折癒合時間較單純西醫療法縮短三分之一,全療程縮短二分之一。運用“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和異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術率,降低了複發率;並可以調整過度的炎症反應和異常免疫反應,治療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在中藥和方劑研究方面,從藥物資源調查到炮製、製劑、藥理、葯化等全面展開。1997年出版了載葯12807種的中藥學巨著《中華本草》。在製劑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傳統劑型外,新發展了膠囊劑、口服液劑、袋泡劑、氣霧劑、注射劑、含服劑、葯膜、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中藥新葯的開發研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從1985年至1996年間,獲得國家批准生產的中藥新葯近800種,如青蒿素、白血寧、醒腦靜、消痔靈等,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藥、針灸和氣功現已遠傳海外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益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重視。
中醫學既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寶庫,又是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以其特質和活力不斷發展的醫學體系,它將繼續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中國傳統醫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東方傳統醫學範疇。
中醫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醫學。按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而中醫,是“起源與形成於中國,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特點的醫學”[來源請求]。中醫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同時中醫也指“中醫藥學科的專業職業隊伍”。
中國傳統醫學主要運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從宏觀的角度來研究人體動態的各種內在聯繫和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闡明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並將其運用於疾病的治療、預防和保健之中。
中國傳統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把觀察到的各種臨床生理、病理現象作為客觀指標來分析、研究、探討和判斷人體內各臟腑、經絡的生理狀況及病理變化,從而對疾病做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使人體得到康復。中國傳統醫學具有自己獨特的完整理論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念。
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
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念。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葯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彩,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氣功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葯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傳統藥物注射製劑,可用於肌肉和靜脈注射。此外,由於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加之多為復方製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因而毒副作用較少,而價格又相對低廉,因此,適用範圍較為廣泛。
《中醫學》綜合性醫書。江蘇新醫學院編。分上、中、下篇。上篇為中醫基礎,分述陰陽、臟腑經絡、病因、診法、辨證、治法、藥物及方劑;中篇為中醫臨床,介紹內科、兒科、婦科、外科、傷科、五官科等多種疾病;下篇針灸和新醫療法,包括經絡腧穴、刺灸、新醫療法、常見疾病治療、針刺麻醉等。末附藥物、方劑、中醫病名索引。全書臨床部分採用現代醫學病名結合中醫傳統理論和辨證論治,治法包括驗方、草藥,內容比較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來中西醫結合和祖國醫學遺產的發掘進展情況,1972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學科分類
自周朝起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之分。隋唐的太醫署分醫學及藥學,醫學設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醫科又分體療、少小、瘡瘍、耳目口齒、角法等五科。宋太醫局的醫學教育初分方脈、針、瘍三科,宋神宗以後分為九科,即大方脈、小方脈、風科、產科、眼科、口齒兼咽喉科、瘡腫兼折傷科、針兼灸科、金鏃兼書禁科。元太醫院分十三科后並為十科:即大方脈雜醫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兼婦人雜病科、眼科、口齒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鏃科、瘡腫科、針灸科、祝由書禁科。明太醫院分為十三科:即大方脈、小方脈、婦人、傷寒、瘡瘍、口齒、咽喉、接骨、金鏃、眼、針灸、按摩、祝由。清太醫院初分十一科,之後並為九科:大方脈、小方脈、婦人、傷寒、瘡瘍、口齒咽喉、正骨、眼、針灸。道光二年(1822年)上諭:“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敕令太醫院廢止針灸科。同治朝將大方脈、婦人、傷寒並為一科,故只分五科。
現代中醫學則可分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兩大部分
基礎中醫學
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國中醫學史、中醫各家學說等
臨床中醫學
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科、中醫骨傷科、推拿科、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咽喉科、中西醫結合醫學、氣功科、中醫護理等
中醫學典籍
中醫典籍可分為醫經、醫論、本草、醫方、醫案、醫話等,例如《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備急千金要方》、《本草綱目》、《名醫類案》。
節日、文化遺產
1929年在一場廢除中醫的嘗試失敗之後,上海中醫藥界人士為了慶祝這一勝利,把每年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這是和中醫學相關的節日。

祖國書籍之最


1.戰國《內經》: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非一人一時所作)
2.漢張機《傷寒雜病論》: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臨床醫學典籍。
3.漢《神農本草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典籍。(非一人一時所作)
4.漢張機《傷寒雜病論》:我國現存最早的外感熱病學典籍。
5.漢張機《金匱要略》: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典籍。
6.漢華佗《五禽戲》:我國現存最早醫療體育專書。
7.漢淳于意《診籍》: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案學專書。
8.漢《黃帝岐伯按摩卷》:我國最早的按摩學專書。(現已失傳)
9.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我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書。
10.晉王叔和《脈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書。
11.南朝雷敩《雷公炮炙論》:我國現存最早的製藥學專書。
12.北齊徐之才《明冤實錄》:我國現存最早的法醫學專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書。
13.南齊龔慶宣《劉涓子鬼遺方》:我國現存最早的外科學專書。
14.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我國現存最早的“內經”註解本。
15.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我國現存最早的病源學專書。
16.隋楊上善《黃帝內經明堂類成》:我國現存最早的明堂圖。(原作者不詳)
17.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補註》:我國現存最早的“黃帝內經素問”最古本。
18.唐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我國現存最早的傷科學專書。
19.唐蘇敬《新修本草》:我國現存最早的國家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
20.唐昝殷《經效產寶》:我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書。
21.唐孫思邈《千金要方》:我國現存最早的臨床分科專著和醫學類書《中華本草》共2400萬字,共34卷,共收入中醫藥物達8980味,是迄今為止所收藥物種類最多的一部本草專著,代表了我國當代中醫藥研究最高和最新水平。
最後完成的“民族葯卷”部分共計567萬字,分為“藏葯卷”、“蒙葯卷”、“維吾爾葯卷”和“傣葯卷”4卷,分別收載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民族傳統藥材396味、422味、423味和400味,並配置插圖。在編纂過程中,各卷編纂人員不僅參閱了大量古代民族醫藥學的經典專著,並對各個歷史時期民族醫藥文獻著作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從各個方面對藥物作了較系統的整理研究,同時還參閱了現代民族藥學著作,體現出了民族藥學的現代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