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

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闌尾急性化膿性感染

急性闌尾炎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闌尾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是最多見的急腹症。闌尾管腔阻塞(淋巴濾泡增生、腸石)為常見病因。多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胃腸道癥狀及發熱等全身癥狀。急性闌尾炎以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包括抗生素和補液治療,僅適用於闌尾炎早期階段或有手術禁忌證者。急性闌尾炎治療及時一般預后良好。本病不僅會造成消化系統損害,嚴重者還可引起闌尾穿孔腹腔膿腫、化膿性門靜脈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闌尾炎一般分四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小兒外科

病因


● 闌尾管腔阻塞(淋巴濾泡增生、腸石)為常見病因。
● 細菌入侵(多為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
● 闌尾先天畸形、血運不佳。

癥狀


●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典型腹痛發作始於上腹,數小時後轉移並局限在右下腹。
● 可有厭食、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及乏力發熱等全身癥狀。
● 右下腹固定壓痛。

檢查


● 確診急性闌尾炎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右下腹壓痛、反跳痛陽性,形成膿腫時可觸及包塊。結腸充氣實驗、腰大肌實驗、閉孔內肌實驗陽性。
● 實驗室檢查
● ● 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C反應蛋白升高。
● 影像學檢查
● ● 超聲可見腫大的闌尾,CT檢查可除外回盲部腫瘤。

診斷


● 診斷依據是醫生根據病人的病史、癥狀、體征、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結果(典型病例約佔50%)。
● 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癥狀,右下腹固定點壓痛。
超聲檢查可發現腫大的闌尾,CT敏感性優於超聲。
●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反映蛋白升高。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胃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胃腸炎、右側輸尿管結石、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回盲部腫瘤、及異位妊娠等婦產科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腹痛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及相關輔助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急性闌尾炎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非手術治療僅適用於闌尾炎早期及伴有手術禁忌證者。

手術治療

● 可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或傳統開放闌尾切除手術。
● 如闌尾周圍膿腫形成可能行膿腫引流,需二次手術切除闌尾。

藥物治療

● 術后或非手術治療需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補液治療。

危害


● 急性闌尾炎如治療不及時有腹腔膿腫、化膿性門靜脈炎、感染性休克、蜂窩組織炎或腸瘺可能。

預后


● 急性闌尾炎治療及時,一般預后良好。

預防


●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加強體能訓練,提高免疫力。

分類


●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 為早期的闌尾炎,病變以闌尾黏膜或黏膜下層較重。闌尾輕度腫脹、漿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澤。黏膜上皮可見一個或多個缺損,並有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黏膜下各層有炎性水腫。
● 2.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
● 又稱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常由單純闌尾炎發展而來。闌尾顯著腫脹,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纖維素性滲出物。鏡下可見炎性病變呈扇面形由表淺層向深層擴延,直達肌層及漿膜層。闌尾壁各層皆為大量嗜中性粒細胞瀰漫浸潤,並有炎性水腫及纖維素滲出。闌尾漿膜面為滲出的纖維素和嗜中性粒細胞組成的薄膜所覆蓋,即有闌尾周圍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現。
● 3.急性壞疽性闌尾炎
● 是一種重型的闌尾炎。闌尾因內腔阻塞、積膿、腔內壓力增高及闌尾系膜靜脈受炎症波及而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等,均可引起闌尾壁血液循環障礙,以致闌尾壁發生壞死。此時,闌尾呈暗紅色或黑色,常導致穿孔,引起瀰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

臨床表現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範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但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有時闌尾壞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緩解,但這種疼痛緩解的現象是暫時的,且其他伴隨的癥狀和體征並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劇。
2.胃腸道癥狀
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
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併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4.壓痛和反跳痛
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點。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后位闌尾炎的病人,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
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6.皮膚感覺過敏
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併發症


1.腹膜炎
局限性或瀰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闌尾炎常見併發症,其發生、發展與闌尾穿孔密切相關。穿孔發生於壞疽性闌尾炎,但也可發生於化膿性闌尾炎的病程晚期。
2.膿腫形成
是闌尾炎未經及時治療的後果,在闌尾周圍形成的闌尾膿腫最常見,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膿腫常見部位有盆腔、膈下或腸間隙等處。
3.內、外瘺形成
闌尾周圍膿腫如未及時引流,則可向腸道、膀胱或腹壁突破,形成各種內瘺或外瘺。
4.化膿性門靜脈炎
闌尾靜脈內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腸系膜上靜脈至門靜脈,導致門靜脈炎,進而可形成肝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