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應縣的結果 展開

應縣

山西省朔州市轄縣

應縣地處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東望恆山之險,南扼雁門之要,北連大同煤海,西依朔州電都。全縣國土面積1708平方公里,轄3鎮9鄉、29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地金城鎮。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7℃左右,年降雨量36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00至140天。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應縣常住人口為243970人。

應縣縣城北部有世界著名的木塔。應縣木塔也叫佛宮寺釋迦塔。它和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20年6月30日,列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

建制沿革

戰國為趙地,
秦屬雁門郡。
西漢置劇陽縣、平陽縣,同屬雁門郡。
新莽改劇陽為善陽,東漢復舊。
后廢埒縣,晉又廢劇陽縣。
唐末置金城縣,故治在今城關東5千米,后徙治天王村,即今城關,並於金城縣置應州,縣屬之。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後唐天成元年(926)於應州置彰國軍。後晉天福元年(936)入於遼,屬西京道。宋屬雲中路。
金屬西京路。
元屬大同路。
明洪武八年(1375)廢金城縣入應州,屬大同府。清因之。
民國初年改州為縣,屬雁門道,道廢后直屬省。
1948年屬察哈爾省。
1952年重歸山西省。
1993年8月劃歸山西省朔州市管轄。
2001年,北曹山鄉併入南河種鎮,邊耀鄉併入義井鄉,大營鄉併入藏寨鄉,北樓口鄉併入大臨河鄉,三條嶺鄉、雙錢樹鄉併入白馬石鄉,梨樹坪鄉併入南泉鄉、下馬峪鄉,城關鎮更名為金城鎮。區劃調整后,全縣轄3個鎮、9個鄉:金城鎮、南河種鎮、下社鎮、鎮子梁鄉、義井鄉、臧寨鄉、大黃巍鄉、杏寨鄉、下馬峪鄉、南泉鄉、大臨河鄉、白馬石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地跨東經112°58’—113°37’,北緯39°17’—39°45’之間,全縣平面圖呈平行四邊形。東鄰渾源縣,西向平朔鄰山陰縣,北鄰懷仁市,南毗繁峙縣、代縣。

氣候特徵

應縣境內氣候寒冷,年均氣溫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00至140天。

地形地貌

地處桑乾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恆山山脈,是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山勢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間。著名山峰有卧羊場、跑馬梁、關帝廟梁、鷹家梁等,其中以卧羊場最高,海拔2333米。東北、西北為黃土丘陵區。其餘均為平川區,是大同盆地的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縱橫,灌溉方便,但低洼處有小片鹽鹼荒灘。

水文資源

主要河流有桑乾河、渾河、黃水河、木瓜河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應縣共有土地256.1萬畝,其中農耕地116.3萬畝(基本農田82萬畝),黃芪地16.2萬畝,林地23.7萬畝,果園1萬畝,牧草地42萬畝,水域佔地15萬畝,建設用地10萬畝,未利用地31.9萬畝(含鹽鹼土溝、岩石裸露山地、荒地、灘塗)。1999年末人均佔有耕地3.4畝。

植物資源

應縣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豆類、馬鈴薯、大麥、高梁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葵花、蓖麻、胡麻、黃芥、瓜類和各種蔬菜。樹種平川主要有楊樹、柳樹、刺槐,山上有華北雲杉、落葉松、樟子松、油松等。經濟林主要有仁用杏、蘋果李樹樹等。天然野草花卉有275種。野生藥材有黃芪、甘草、枸杞子、柴胡、蓁艽、蒼朮、遠志等十餘種,各種花卉74種。特產正宗黃芪具有條長而順,皮光而細,空心小、粉質大,質地優,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治療各種癌症的保健藥品,年產30萬公斤,銷往東南亞、西歐等30個國家。

動物資源

應縣境內野生動物有54種。哺乳類有灰狼、沙狐、豬獾、金錢豹等,草食動物有狍子、野兔、鼠類等。鳥綱類有野雉、石雞、半翅、貓頭鷹、啄木鳥、麻雀、鷲鷹等。

礦產資源

應縣境內無煤,已經發現礦產資源20多種,有石英、鐵、沸石、煤、鋯等,主分佈面在南山脈。金礦、沙金礦初估儲量在量在1噸左右。赤鐵礦礦體厚度3米左右,最高品位58.2%。儲鐵量400萬噸,銀礦儲量800噸左右,銅礦儲量900噸左右,稀土金屬礦石儲量5萬多噸,稀土總儲量298噸。非金屬礦石英石質地純白,含硅達98%以上,易於開採儲量500萬噸。石灰石氧化鈣含量54%,儲量達8000萬噸。瓷白礦儲量2000萬噸,長石儲量22萬噸,沸石儲量1000萬號,花崗石、輝綠岩、玄武岩質地硬、色澤好、塊度大、易開採,總儲量達1億萬立方米,是加工石板材的好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水力資源

應縣水資源總量1.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564立方米,畝均佔有量183立方米。全縣地表水總流量0.6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0.9億立方米。從70年代開始,由於降雨量逐年減少,致使全縣地表徑流量、地下水資源量、峪口清水流量、水庫蓄水量也相應減少。

行政區劃


應縣轄3個鎮、9個鄉。共有10個居委會、321個行政村,391個自然村。
金城鎮西南角、西北角、西關、東南角、東北角、東關、蘇寨、五里寨、小穗稔、胡寨、南楊庄、蒯庄、三里寨、席家堡、龍泉、八里坡、范寨、吳庄、六里庄、東朱庄、西朱庄、寇寨、城西鋪、王莊、李庄
南河種鎮小石口、小石村、鮑堡、北河種、接馬峪、西堡、中堡、楊街、東堡、門寨、東崔庄、西崔庄、常樂、護駕崗、狼峪、長彥、白灘、段樹窪、王宜庄、常庄、南曹山、中曹山、北曹山、上甘港、段寨、南王莊、大穗稔
下社鎮楊堡、南豐町、牛槽耀、石庄、保安庄、唐庄、姜庄、辛圐圙、大石口、丁堡、趙堡、豐寨、新堡、前堡、李堡
義井鄉南沙城、北沙城、啞忽庄、白塘、義井、和平、大**、六福堂、范店、大柳樹、南柳會、北張寨、西店、東店、三門城、楊庄、周庄、柴庄、北馮庄、水溝門、邊耀、岑咀、樓子溝、莊子、於咀
藏寨鄉花寨、藏寨、韓家坊、小清水河、水磨、薛家營、北賈寨、曹娘、劉霍庄、小劉霍庄、上橋頭、下橋頭、溫家坊、石橋、肖寨、屯兒、馬庄、大營、帖庄、胡家嶺、北官莊、吳家嶺、花紅、侯家嶺、張地、張家營、東壩、米寨
鎮子梁鄉東張寨、城下庄、泉頭、呂花町、鎮子梁、趙家灣、小東灘、南馬庄、北馬庄、東輝耀、西輝耀、魏庄、郭家寨
杏寨村石店、安營、辛坊、馮庄、大劉庄、郭家莊、賀家地、南湛、大東庄、小東庄、杏寨、小南頭、大北頭、大西頭、望岩、赤堡、舊堡、下甘港、河町
大黃巍鄉西辛村、梁亭、辛義村、東辛寨、北湛、豐黃巍、張家坊、師家坊、康辛庄、鄭庄、官道鋪、大黃巍、秦庄、頡庄、圪塔、栗家坊、曹庄鋪、南賈寨、宋村、西鋪
白馬石鄉界河、大石堡、將台背、劉庄、南辛庄、藺家渠、科竹嶺、兌臼坪、新建坪、北辛庄、麻雁寺、白馬石、明峪、北柴樹、道回峪、龐家套、圪坨林、化溝、柴林咀、楊欠、趙家窯、黑峪、安樂泉、黑土灣、龍王溝、奮地、長柴溝、鹿圈掌、王麻庄、正南溝、土忽洞、大蘭寨、黃楊樹、鵲兒溝、關南溝、三條嶺、黃土咀、寺兒溝、北馬圈、高庄、堯峪、鷂子溝、小西鋪、大西鋪、請佛庵、龍王堂、馬蘭、洪水河、河蛟、房子溝、青龍山、蔥坪、麻會、李子溝、橋兒溝、接溝、水泉、天井、山岔、上牛晉、下牛晉、南李庄、雙錢樹、雞兒溝、柴樹溝、董家溝
大臨河鄉大臨河、小臨河、東上寨、東辛村、留義、王家窯、興旺坡、長勝村、神峪、栗窯、寺庄、東鄉寨、羅庄、東小寨、北小寨、安樂營、北豐町、聖水塘、興盛堡、長城溝、四道溝、三合村、黑拉橋、東林庄、柳坪、碾子溝、北樓口、徐峪、蜂兒溝、北高庄、北樓村、康峪、中和村
下馬峪下馬峪、馬嵐口、冀家窯、水泉溝、段庄、張庄、寨子、下王莊、南旺庄、小寨河、武家店、上馬峪、東安峪、劉海窯、馬嵐庄、麻峪、土巷、書堂崖、榆東溝、杏子坪、東樓固、石棧、梨樹坪、箭桿、窩卜溝
南泉鄉南泉、釵里、周家地、東賈庄、下賈庄、西賈庄、西窯、瓦窯溝、窨子溝、品泉溝、小峪、小山門、南上寨、教場、茹越口、觀口前、清涼庄、檯子底、木井、黑石、團城、安和嶺、雙溝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應縣總人口279483人,其中:城關鎮59146人,南河種鎮24160人,下社鎮21821人,鎮子梁鄉17657人,邊耀鄉5626人,義井鄉15938人,臧寨鄉18615人,大營鄉7545人,大黃巍鄉11395人,杏寨鄉18653人,下馬峪鄉12316人,南鄉13422人,北曹山鄉14484人,大臨河鄉20773人,北樓口鄉6119人,三條嶺鄉2707人,白馬石鄉6023人,雙錢樹鄉1806人,梨樹坪鄉127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應縣總人口327973人,其中縣城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比重為19.13%。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應縣常住人口為243970人。

經濟


綜合概述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340442萬元,同比增10%。2010年應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2980萬元,同比增長24.49%,增收4520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164萬元,同比增長24.8%,增收2020萬元;上划中央收入完成9651萬元,同比增長24.67%,增收1910萬元;上划省級收入完成2374萬元,同比增長22.94%,增收443萬元。

第一產業

201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83533元,同比增6.29%。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2.46千公頃,同比增加1.52千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65千公頃,同比增加0.13千公頃;糖菜播種面積2.67千公頃,同比增0.24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8.44千公頃,同比減少0.53千公頃。
2010年糧食總產量22525154噸,同比增加了24503噸,增12.2%;油料總產量3294噸,同比增加162噸,增5.2%;糖菜總產量137072噸,同比增加48741噸,增55%;蔬菜總產量356368噸,同比減少8.2%。
2010年末奶牛33195頭,同比增加3095頭,增10.3%。2010年末豬、羊和家禽存欄分別為71415頭、186697隻、220000隻,分別比2009年同期增11.2%、增25.2%、減11.7% 。全年牛奶總產量55544噸,比2009年同期增加1544噸,增2.9% 。肉類總產量8963噸,比2009年同期增加1712.22噸,增23.6%。禽蛋總產量2268噸,比2009年同期減少543噸,減19.3%。
2010年農業化肥施用量(按折純計算)18617噸,比上年減少1423噸,減7.1%。地膜使用量1342噸,比上年增加229噸,增20.5%。農村用電量7571萬千瓦時,比上年增加1238萬千瓦時,增19.5%。農用柴油使用量2805噸,比上年增加102噸,增長3.8%。
2010年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15.92億元,可比價總產值12億元。農林牧漁業中間消耗可比價4.6億元。

第二產業

2010年,第二產業增加值96501萬元,同比增12.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現價產值208046萬元,同比增長28.18%;產品銷售率91.08%;實現利稅14004萬元,同比增9.57%。
2010年應縣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全年有資質等級有2家建築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17322萬元,竣工產值13795萬元;實現工程結算收入17322萬元,實現工程結算利潤1679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4029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06025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160408萬元,同比增11.39%。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7.11%。

文化


新石器時代。應縣境內的桑乾河支流沿岸便湧現出不少新石器文化遺址。其中的北小寨遺址、岑嘴遺址、泉子頭遺址、邊耀遺址、小石口遺址等面積均在10萬平米以上。這說明至少在新石器時期桑乾河流域的應縣一帶就變得比較宜居了。
夏、商、西周時期。應縣一帶基本為草原游牧民族所控。西周初年武王伐紂取得勝利,但今應縣地域仍為燕(京)戎所掌控。
春秋時期。夏屋山與勾注山(今恆山山脈)以北的桑乾河流域農牧交錯地帶為樓煩部族所控。應縣大致處與樓煩東部與代戎所建的代國(后被趙襄子吞併)西緣。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逐樓煩、林胡,在桑乾河上游流域建設起了第一批郡縣治所城市。當時的應縣地域大致屬趙雁門郡繁畤、汪陶二縣共轄之範疇。到了戰國晚期。今應縣地域行政區劃大致變更為趙雁門郡繁畤、汪陶、勮陽三縣所共轄。【備註:地方考古工作者認為勮陽城址(今懷仁河頭鄉東昌城村東之古城)系戰國晚期所建。繁畤,趙國尖足布幣中有“繁寺”(繁畤),故此吳良寶等認為繁畤應補入《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的趙、中山卷。繁畤縣故城即今應縣鎮子梁鄉城下庄村東北之古城。汪陶:傳世戰國的三晉古璽中趙璽印有“汪陶右司工”。《漢書·地理志)雁門郡屬縣有汪陶。秦漢雁門郡是因戰國趙之雁門郡,即汪陶在戰國時屬趙地。則此“汪陶右司工”應為戰國趙之汪陶縣屬司徒或司馬之官印。從此印可證之,秦漢汪陶縣實因趙縣。按《水經.㶟水注》所載結合文普資料綜合考量,汪陶故城約今山西應縣西黃花樑上的南阜遺址。勮陽,按《水經.㶟水注》:“又北逕勮陽縣故城西”的方位描述結合相關考古資料綜合考量即今懷仁縣河頭鄉東昌城村東之古城址。該城址規模形制與漢邊疆地域縣一級城邑大致相當;此外故城西約7公里處分佈著頗具規模的海北頭漢墓群】
西漢時期。西漢時應縣地域基本延續了戰國晚期之行政格局,為西漢雁門郡繁畤、汪陶、勮陽三縣所交錯共轄。隨著西漢政府對雁門郡、代郡等邊塞地域統治的逐步穩定與鞏固,一大批基層城邑建立起來。應縣境內的桑乾河流域亦呈現出阡陌交錯、城池相望、雞犬相聞、牛羊成群的繁榮景象。
東漢時期。應縣仍屬雁門郡繁畤、汪陶、勮陽三縣所交錯共轄,但這時的雁門郡治所已由善無(今右玉縣右衛鎮)內遷到了陰館(今朔城區夏關城東)。原因是隨著王莽政權的覆滅,豪傑並起;東漢初期的雁門郡、代郡不少地方為匈奴所扶植的盧芳所據。因匈奴和盧芳的侵擾,雁門郡和代郡的局勢十分混亂。今應縣地域曾一度為匈奴盧芳所控。這一時期應縣境內的繁畤故城因其獨特的地緣優勢,在東漢初曾為盧芳大將尹由所據,且因匈奴盧芳與東漢大將杜茂的重兵角逐而被載入史冊。《後漢書》(杜茂傳)所載:(建武)九年(33),(杜茂)與雁門太守郭涼擊盧芳將尹由於繁畤,芳將賈覽率胡騎萬餘救之,茂戰,軍敗,引入樓煩城。時盧芳據高柳。
東漢末年。漢末爆發的黃巾大起義,導致了中央集權的迅速衰落,朝廷無暇顧及邊境;匈奴、烏桓、鮮卑等游牧民族乘時而起,大肆掠邊;雲中、雁門、西河等郡的漢族居民被迫流亡逃離故土;桑乾河流域(包括應縣地域)原本阡陌遍布,城郭相望的繁榮景象亦已不復存在。
曹魏、西晉時期。《三國志·牽招傳》中保存了關於雁門郡((包括應縣地域)的重要的信息:“……招自出,率將歸泥等討比能於雲中故郡,大破之。招通河西鮮卑附頭等十餘萬家,繕治陘北故上館城,置屯戍以鎮內外”孫靖國認為:牽招任雁門太守【約黃初四年(223年)】不久,便招集河西鮮卑附頭等十餘萬家修繕陘北的故上館城。按上館城也就是陰館城,所以這次繕治故上館城的舉動,應表明曹魏政權著手恢復對陘北山地前緣地帶的統治…….魏晉兩代在陘北不遠處除修繕了漢雁門郡治陰館城外,還恢復了馬邑、崞、汪陶和繁畤四縣………..可以說,在雁門郡,魏晉政權依託桑乾河建立了陘北的防線。
由此可知,應縣桑乾河以南的地域大致在黃初四年(223年)至永嘉四年(310年)期間曾一度為魏晉政權所控,但桑乾河以北基本為鮮卑等游牧部族所控。
北朝時期,北魏初期的政治中心不是平城(今大同)而是位於今應縣城東的繁畤。穆皇帝三年(310年),拓跋猗盧從晉并州刺史劉琨手中得到雁門郡陘北的馬邑、陰館、樓煩、繁畤、崞五縣之地;應縣桑乾河以南的肥沃土地也劃歸拓跋鮮卑。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西晉雁門郡繁畤縣鉅賈莫含,因頗受穆皇帝的器重與善待,獨家留了下來。(馬良先生認為:莫含是應縣境載入史冊的第一位歷史人物。)
建國元年(338年,是拓跋氏有年號之始),19歲的什翼犍在繁畤北即代王位。(按《魏書·序紀》卷一:昭成皇帝諱什翼犍立,平文之次子也。生而奇偉,寬仁大度,喜怒不形於色。身長八尺,立發委地,卧則乳垂至席。……十一月,帝即位於繁峙之北,時年十九,稱建國元年(338年)。)
繁畤因其獨特的地緣優勢,逐步發展成為拓跋鮮卑的重要戰略據點。天興元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甚至一度時期曾定都於繁畤(雖然短暫但卻是應縣歷史上特別輝煌靚麗的一段時光)。所以李憑等學者認為:北魏最初的政治中心並非平城而是繁畤宮所在地繁畤。
據《魏書.太祖紀》載:正月,辛酉,車駕發自中山,至於望都堯山。徙山東六州民吏及徒何、高麗雜夷三十六萬,百工伎巧十萬餘口,以充京師,車駕次於恆山之陽。……二月,車駕自中山幸繁畤宮,更選屯衛。詔給內徙新民耕牛,計口受田。三月……征左丞相、衛王儀還京師……
李憑認為:這兩處所謂“京師”之地,既不是盛樂,也不是平城,而是繁畤。孫靖國認為:從什翼犍到劉庫仁,再到道武帝,都曾在繁畤城及其附近活動,繁畤在道武帝時期甚至一度成為首都,這期間大同盆地都未建立起郡縣體制,魏都繁畤必定是沿用漢晉繁畤故城,不可能有遷徙之事。而在北魏遷都平城之後,繁畤一樣是重要的城邑,神瑞元年(414)與皇興二年(468),明元帝與獻文帝都曾到過繁畤城。
應縣一帶為北魏京畿重地;北魏帝國在南池(約今應縣薛家營水庫一帶)周邊構建了規模宏大的都市苑囿,使得應縣一帶成為與魏都平城並駕齊驅的都市級區域。(前田正名指出:南池附近集中了灅南宮、桑乾郡、巨魏亭、黃瓜堆上的新平城、汪陶故城、早起城、日中城、日沒城、繁畤宮等等,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景觀日趨複雜,在㶟水流域呈現出一番特異的景觀……….特別是在灅水(今黃水河)南岸,“面夏屋山,背黃瓜堆”,構建起的灅南宮及新城邑,使得這裡成為大同盆地內與平城並駕齊驅的具有都市景觀的地區。)
正光四年(523),北魏北方邊境六鎮叛亂,雁北一帶又成戰場。到東魏時應境一帶成為墟野,人煙很少。公元550年,高洋滅東魏,建北齊,連年出兵擊柔然、契丹、突厥,並自夏口至恆州築長城九百餘里。邊境又復安定,應地再屬恆州繁峙郡。但僅20餘年,恆州一帶又被取代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北齊河清二年(563),突厥出騎兵10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攻齊晉陽,沿路大掠,雁北各州縣制再次名存實亡。
隋唐時期。公元581年,隋建國。583年,隋出師朔州道,大破突厥軍,收復塞外。在雁北置馬邑郡,5000餘戶,人口極少,應地為神武縣地。隋末,朔方郡守梁師都、馬邑郡守劉武周勾結突厥起兵反隋,雁北一帶為割據勢力佔領。
唐初,李世民打敗代北的劉武周和梁師都,繼滅突厥,應地歸唐,為雲州雲中郡雲中縣地及朔州馬邑縣地。唐乾符年間,安置投唐的西突厥朱邪赤心部(沙陀軍)居此。
唐天寶元年(742年),絕世名將王忠嗣(山西祁縣人,哥舒翰、李光弼等皆源出其麾下)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與奚契丹(奚人與契丹人,均源出鮮卑宇文部)軍團在桑乾河一帶大戰,三戰三捷,全殲20萬奚契丹聯軍,契丹所屬36部盡數投唐。(天寶元年,北討奚怒皆戰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之後王忠嗣因戰功累升至四鎮節度使(當時唐帝國總共才十鎮節度使)。作為盛唐第一名將,王忠嗣在構築邊防戰線的問題上有著超凡卓絕的見識,他並未採取勞民傷財徒勞無功築長城的方式去防胡虜,而是在邊塞要害構築城防以禦敵,並收到了較好的功效。(四載,又兼河東節度採訪使。自朔方至雲中,緣邊數千里,當要害地開拓舊城,或自創製,斥地各數百里。自張仁亶之後四十餘年,忠嗣繼之,北塞之人,復罷戰矣。)
應縣地處邊塞且是重要的戰略樞紐,故此學界多認為王忠嗣對桑乾河流域應縣一帶的防禦體系構建是“開拓舊城”,即對繁畤故城進行了修築。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以《山西通志》(1996版)為代表的認為應州治所始創於東魏之錯訛則系與湖北應山縣混淆所致。《應州志》、《雲中郡志》所謂王忠嗣“創建州城”的記載顯然亦有失偏頗,因為王忠嗣是對繁畤故城(李國昌遷徙之前的金城縣城)是進行了修建而非“創建”。
另據《雲中郡志》載:乾符年間(874-879),李國昌築金城。又因傳言天王祠旁的井裡飛出過鳳凰,故所建之金城,又名金鳳城,即今之應縣城前身。其實,金城之名,是由於李國昌、李克用父子認為朱耶氏“其先隴右金城(今甘肅蘭州市附近)人也“(《舊五代史,武皇紀》)。為了不忘祖先,懷念先祖:故起名金城。李國昌父子非常看重此地,在金城周圍建有許多壁壘森嚴的防衛設施。這便是後人所說的“三崗四鎮護金城”之原由。金元時期,著名詩人元好問有《三崗四鎮》詩:南北東西俱有名,三崗四鎮護金城。古來險阻邊陲地,威鎮羌胡萬里驚。
三崗是:
護駕崗,在應縣城東南10公里,今護駕崗村所在地。舊志載北魏孝文帝元宏曾駐蹕於此,故名。
趙霸崗,在應縣城東20里龍首山下,渾河北岸,即今呂花町村所地(一說為趙家灣以東之山),地勢高峻,南北橫卧,舊日剞寸崗上建有觀音閣等,現無存。
黃花崗,現稱黃花梁,位於懷仁、山陰、應縣三縣交界處,梁頂海1153米。舊志稱,上古時,此崗黃花耀金,故名,亦應州八景之一.過去崗上建有黃花寺等,現無存。
四鎮是:
安邊鎮,在應縣城東10公里處,即今鎮子梁東,約建於後唐時,為金城縣東的軍事重鎮,現在遺址尚存。
司馬鎮,亦名大鎮子,在應縣城西10公里處的栗家坊村東北。全鎮為堡壘狀,圍以約7米高的土牆,為金城西境的防衛重鎮。今遺址尚存。
神武鎮,在應縣城北20公里處,傳言晉王李克用所建,現已無存。其地后划人懷仁縣。
大羅鎮,在應縣城南20公里處大山門峪口,金元時為千戶大鎮,耐毀於水災,考古發掘,尚可見遺址。
唐末五代至遼。唐朝末年,應地為晉王李克用所據,並築金城縣城。
出生於神武川之新城的應州人李克用,是唐末極其重要的歷史人物。(“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毛主席手書清人律詩,也間接反映出他對李克用這位歷史人物的推崇。)唐末五代至遼期間,與李克用有關的皇帝,據力高才先生考證竟有九位之多,這在全國也是極其罕見的。
後唐時,以金城縣置應州。天成元年(926),在應州置彰國軍節度使,彰國軍轄興唐軍(今蔚縣)、寰州(今朔縣城東馬邑),應州領金城、渾源二縣。後晉天福元年(936),石敬瑭割山後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應州入遼。後漢、後周時,應州為遼所據。遼時,應州屬西京道都部署司,置彰國軍節度,領金城(州治)、渾源二縣。清寧元年(1055),河陰(治所在今山陰故驛)由朔州改隸應州,應州領金城、渾源、河陰三縣。
遼代,聖宗、興宗、道宗三朝大力崇佛,特別是興宗與皇后蕭氏酷好佛教,道宗(皇后長子)登位,蕭后被尊為皇太后。故在道宗時,更加雕印佛經,修建寺院與佛塔,許多寺院和佛塔中保存著寶貴的經書,現存的大同善化寺、華嚴寺,以及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都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建築。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位於應縣佛宮寺內。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觀五層,內夾四個暗層,實為九層,總高67.13米,底層直徑30米,被譽為“峻極神功”、“天下奇”,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塔式建築。被國內外建築學界稱為“建築瑰寶”,享有極高的聲譽。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政權中期曾一度重用漢人,應州人邢簡妻陳氏及子邢抱朴、邢抱質,成為景宗、聖宗時起過重大作用的漢人家族。山西最早的書院(遼應州城內的龍首書院)便是遼翰林學士邢抱朴所建。
金元時期。宣和四年(1122年)。童貫邀金與宋雙方夾擊遼軍,金軍南下,勢如破竹,幾乎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幽(燕)雲16州(包括應州)一帶。
金滅遼后,仍以大同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應縣地域歸西京路所轄。其時,西京路下轄的應州和朔州為節鎮州,與府為同一級別。應州,彰國軍節度使,治金城(今應縣),屬縣有金城、山陰(遼時的河陰縣,金大定七年更名為山陰縣,以縣城在復宿山之北得名,貞祐二年升為忠州)、渾源(貞祐二年升為渾源州)3縣。
金代著名宰相高汝礪(1154-1224)便是應州金城縣人,25歲進士及第,名列榜首(相當於狀元)。金元時期的著名學者劉祁(渾源人)曾高度評價高汝礪:“金國以來,書生當國者唯公一人耳!”
南宋初著名學者朱牟,出使金國,被拘雲中時曾撰寫《應州記》、《渾源州記》。《應州記》可謂應州歷史上的第一部州志,可惜已佚。
金崇慶二年(1213),蒙古軍攻佔西京(大同),應州亦破,朔州、武州不守。金朝統治者驚慌失措,於貞祐二年(1214)五月放棄中都(北京),南遷汴京(開封)。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了蒙古軍馬的蹂躪和踐踏。
金朝興定(1217-1221)之前,蒙古軍多次長驅直入山西境內,卻不以佔領土地為目的。興定之後,木華黎始行軍事佔領。其時蒙古汗國大致實行兩種政權制度,一是依照金朝舊制,在金朝五京之地仍置留守;二是對佔領區實行行省、都元帥制,進行軍事管轄。這種情況大約延續到忽必烈統治之初。當時,同、朔一帶設西京留守,先治天成(今同天鎮縣),后改治大同。《元史。劉伯林傳》:“太祖北還,留伯林屯天成,遏金兵,前後數十戰。進攻西京,錄功,賜金虎符,以本職充西京留守。“留守之稱,仍金末之舊制。所以說,其時之西京大同轄金朝原有境區。
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中,正式劃定中書省和行中書省轄區,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四級政區。路、府、州、縣職官在至元后逐漸固定。路置達魯花赤、總管各一員,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員,為副職;並置推官二員,專治刑獄。另設儒學、醫學、陰陽教授各一員,以及稅務、工匠管理等官員。府、州、縣設置基本與路的官員設置對應,形成自上而下各負其責的體系。另在路、府、州人口較多的治所內,還設立專管城市人口的錄事司和司候司,負責治安、捕盜等事。職官品級又依照路、府、州、縣等級而定,州有州尹,縣有縣尹。然各地事務繁劇不同,又有靈活的變化。
至元二十五年(1288)元政府改西京路為大同路,隸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轄一領司八州。一領司是錄事司,設在大同,屬縣五,懷仁為其一,右玉為大同縣屬地。應、朔為八州中之二,應州領金城、山陰(由故驛遷至今山陰古城鎮)。
隨著蒙古軍對北方地區軍事佔領的完成,一些儒士才被從蒙軍擄掠的人群中釋放,回到故土。蒙古統治者才比較認真地甄別儒士,免除其賦役,使之從事學業。到忽必烈即位之後,大批儒士被征,“方修禮樂,尚儒術,以文太平之治”,興起尊儒佑文之風。其時,山西內的一些儒士雖然拒絕出仕,不願與蒙古統治者合作,但仍受到各地政府的保護,以優禮相待。如應州金城縣(今應縣)人曹之謙,生活代約為金明昌至元憲宗年間。金興定年間進土及第,哀宗時任尚書左司掾。與著名詩人元好問為同事,二人交誼很深,有詩唱和。金亡后,不仕元朝,流寓平陽(臨汾)30年,招收學生講二程理學,著書立說,名噪一時,著作有《兌齋文集》等。晚年回家鄉應州隱居,結廬於茹越峪的深山裡,其讀書處稱“書堂崖”。上述措施對漢族士人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使他們對蒙古統治者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由消極反對變為積極支持。尊儒佑文的另一表現,是在各州縣全面重建文廟、學校,到忽必烈至元年間(1264-1294)大部分學校得到恢復。並且重新定學田,以供生徒廩食之需。到至元末,州學、縣學基本建立起來,五: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教育開始走上正規。通過以上措施,元朝在朔州地區(包括應縣)的統治得到鞏固。
明代應州。洪武二年(1369),徐達攻下大同、開平,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起,下雲州、武州、朔州等地;桑乾河流域(包括應縣)被納入明廷統治範疇。
明朝承襲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改元朝的中書省為直隸,其他仍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每省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權獨立而分別隸屬於中央。山西布政使司轄五府、三直隸州、16散州、79縣,大同府大同、懷仁二縣和渾源、應(省金城縣,只領山陰一縣)。山西按察使分設四道,兼察諸府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分守冀北道,駐大同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冀北移駐朔州,設總督衙門一員,置分守兵備道一員,城內有總督制府、兵備道署。嘉靖二十七年(1548)冀北道移駐陽和(今陽高縣)。
明代的桑乾河流域,存在府州縣與都司衛所兩套系統,以及相應的兩套管理體制與地方官員的編製體系。山西省大同府所轄州縣屬於行政系統,其管理系統為六部---布政使司(直隸府、州)----府(直隸布政司的州)----縣(府屬州),其地方官屬於文職系統,由中央任命。而山西行都司屬於軍事系統,其管理系統為五軍都督府一都指揮使司(行都指揮使司、直隸都督府的衛)----衛(直隸都司的所,一般稱守御千戶所)----千戶所,其官職屬於武職系統,分為流官與世官兩種,前者“以世官升授,或由武舉用之,皆不得世”,“後者“皆有襲職,有替職”。山西都指揮使司,置行都指揮使司,設在大同。大同為九邊重鎮之一,亦稱大同鎮,初領26衛,后調整為14衛3所。衛所是軍事編製,5600人為一衛,設指揮使,1120人為1所,設千戶。
應州屬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管轄,金城縣被省只領山陰。(應州省金城縣,只領山陰)。明應州城系在原應州城基礎上取東南舊址縮建而成。當時應州城內的機構主要有:應州布政司(主管民政、田賦、戶籍等)在治南;按察分司(主管司法、紀檢、監察等)在縣治東北;州治,在城內東北隅;安東中屯衛(主軍事兼屯田)在州治東南,左右二所經經理歷司、鎮撫司;中前二所守渾源,后所守懷仁縣;洪熙元年自朔州調建。)
可見明廷考慮到應州獨特而重要的地緣優勢,在桑乾河南的應州城設置了較為重要的軍事機構安東中屯衛。
明武宗應州“大捷”。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明武宗巡遊到陽和衛(今山西陽高縣),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一切軍政皆以大將軍鈞帖行之。不幾天,發庫銀100萬兩,備行宮賞勞。這時,正好小王子率韃靼兵5萬入寇,這位喜好逞能斗勇的皇帝,立即集結大同鎮的明軍,準備迎敵。十月,“總兵官王勛等遇敵於應州,敵圍之”。武宗親自率太監張永、魏彬、張忠,都督江彬等來援,苦戰5天,韃靼兵才退走。此役明朝官軍陣亡52人,重傷563人,武宗所乘車駕幾乎陷入敵手,武宗差點做了俘虜。事後,他卻讓大同鎮總兵官王勛等以勝仗報聞,在大同錄應州功,陞官及賞賜者多達56400餘人。《明史·武宗本紀》記載:“丁未,皇上親自監督諸軍抵禦,戰鬥五。辛亥,敵寇退走,皇上駐蹕大同”。明武宗稱此役為應州大捷。
有明一代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朔州地區(包括應縣)成為漢族和蒙古族爭奪和較量的疆場,內外長城巍然聳立,城堡目連,烽堠相望,狼煙時起。隆慶和議后(隆慶五年1571),蒙漢關係緩和,雙方互市,民族融合加強,應縣地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和平發展景象。
清代應州。順治元年(1644)五月,清兵圍大同,迫於清軍大兵壓境的形勢,大同城內的明朝舊軍官聯合陽和衛(今山西陽高縣境內)軍隊,殺害大順農民軍首領張天琳,開城投降了清軍。大同總兵姜瓖臣服清朝後,協守大同、朔州等處副將杜國慶、山西水泉營參將李正馥、西路馬站堡參將蘭應魁等紛紛歸降,山西北部的同朔地區(包括應縣)盡歸清廷。
姜瓖反清。順治五年(1648)十二月初三,歸附清廷的原大同鎮總兵姜瓖乘宣大總督耿焞等人出城驗草的機會,突然關閉城門,下令“易冠服”,自稱大將軍,公開舉起了反清的旗幟。耿焞逃往陽和,家眷被姜瓖全部處死。英親王阿濟格聞訊,連夜進兵,於十二月初四到達大同城下。姜瓌反清以後,“飛檄安官,朔(州)、渾(源)一帶俱受偽札”。阿濟格在十二月間的報告中說:“叛者不止大同,其附近十一城皆叛。”大同舉義后,雁門關以北的11州縣也加入了反清鬥爭行列,山西各地的漢族官員紛紛響應,一時清朝在山西的統治岌岌可危。為了撲滅山西的抗清怒火,清政府先是派阿濟格兵圍大同,接著攝政王多爾袞親自帶領禁旅駐紮桑乾河,坐鎮指揮,但姜瓖依靠堅固城防血戰,大同城巍然屹立。多爾袞見大同一時難以攻下,於是就分兵轉攻雁同各縣,以孤立大同。順治六年(1649)二月攻克渾源州。三月招降應州和山陰,應州參將張祖壽率部降清,明朝山陰王被處死。八月,清軍攻下雁同各縣后,全力以赴圍攻大同。大同被圍日久,兵民飢餓,死者枕藉。八月二十九日,大同總兵楊振威殺姜瓖,獻城投降清廷。轟轟烈烈的雁同人民反清鬥爭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這次反清斗幾乎都同仇敵愾,奮起反抗。氣急敗壞的攝政王多爾袞於是下令對大同、朔州、渾源屠城。
經過努爾哈赤等幾代皇帝的努力,游牧於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依次被清廷收復,長城不再是胡漢的分界,農牧交錯地帶的桑乾河流域也由明代的邊疆成為腹里。在這一顯著而深刻的變化背景下,桑乾河流域的城市職能與性質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都司衛所制度被府州縣等政區體系取代,原來林立於桑乾河以北的衛所城市大多轉化為府州縣的治所城市;而由於邊疆形勢的緩和,原本密佈於長城沿線與交通要道的官堡在清政府的整頓下,一方面逐漸轉化為民堡;另一方面其職能也由單純的軍事戍守向兼理治安轉變。
順治十六年(1659),安東中屯衛被清廷裁撤。雍正八年(1730年),山陰縣直接隸屬大同府。州無領縣。此外清廷在“關津險要”處設置了“掌捕盜賊,詰姦宄”的巡檢司(清朝的巡檢司屬地方行政系統而非軍事體系)。當時大同府設在桑乾河流域的巡檢司有3個:渾源州屬王家莊、應州屬安東與山陰縣岱嶽站。安東巡檢司在右玉縣界。(安東巡檢司在右玉縣口前村)
宣統三年(1911)末,晉北同盟會員續桐溪率“忻代寧公團”三千餘人攻克應州,結束了清朝在應縣的統治。
民國時期。中華民國元年(1912),應州改名為應縣,屬山西省。民國三年(1914),設雁門道,應縣屬山西省雁門道。民國十六年(1927)廢道,應縣直屬山西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屬山西省第一專員公署。
1937年9月20日,應縣被日本侵略軍攻陷。侵華日軍在縣城設立偽縣公署,應縣隸偽蒙疆自治政府大同省,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省政府委派游擊縣長,在敵後建立抗日政權。1938年2月,應山(應縣、山陰)抗日聯合縣政府成立,先後駐白馬石、馬嵐庄、瓦窯溝,隸屬山西省第一行政主任公署。
1941年1月,中國共產黨雁北地委再次組建應縣政府,屬雁北專員公署’活動於官兒、土嶺一帶(今屬渾源)。
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國民黨二戰區雁北挺進縱隊司令員喬日成率部佔據縣城,成立縣政府。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縣政府駐大石口,屬雁北專員公署。1948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應縣,民主縣政府遷入縣城。
解放后至今。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應縣隸屬察哈爾省雁北專區。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應縣隸屬山西省雁北專區。1958年9月,應縣與山陰合併,縣政府駐岱嶽。1959年,兩縣又行分治。同年忻縣雁北兩區合併,應縣屬晉北專署,1961年,撤銷晉北專署,雁北、忻縣兩區復行分治,應縣復歸雁北專署。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併,應縣劃歸朔州市至今。
應縣
應縣

民俗風情

應縣的舞蹈種類很多,秧歌、抱跤人、高蹺、車車燈、龍燈、腰鼓等等值得一賞,應縣的地方劇梆子、二人台、耍孩兒、羅羅腔等等都是極具地方特色。
高蹺
高蹺在應縣形成了與其他各地迥然不同的風格特點,應先的高蹺以快、巧、俏麗著稱,一般由20人以上表演,蹺子高一米左右,扮演《送妹》《斷橋》《殺山》《三打白骨精》等戲曲故事。形式上多跑雙出門、大十字、八角樓、等,在步供和隊形上較秧歌簡單,但好的高蹺也有較大幅度的動作,如搞駕崗等村的高蹺就能做到放叉、下腰、跳高桌等翻滾扑打的高難度動作。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約形成於明代後期,清代咸豐年間在應縣已有演出。清末發展到盛期。舊社會,應縣城裡一年要唱十幾台戲。除了廟會神戲外,還有各行業的願戲,如正月初八吳真社(畫匠)、正月十八關王廟(裁縫)等。這個劇種上演的劇目很多,大約300多本。在應縣上演過的戲亦有數十本。
羅羅腔
源於河北,清中葉傳入山西。本世紀30年代,應縣西南鄉有每年必唱羅羅腔之習俗。30年代,應縣演員雷有旦功底紮實,表演細膩,年過花甲后還踩蹺子扮演《賣絨花》《寶龍寺》的小旦,台步飄然自如,唱腔賀潤清亮,給人印象極深,民間傳有“看了雷有旦,三天忘吃飯”之說。
應縣
應縣

特產

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是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
應縣麵皮、滴溜
應縣麵皮是用純白面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
油糕
主要以黃米面(即軟黍米面)為皮,以糖料或棗泥、豆沙為餡,經油炸制的一種節日食品。
應縣牛腰
牛腰是應縣的傳統食品。傳說有個叫於義的掌柜,因生意不好,做餅時不慎碰翻糖稀碗,無奈將白面與其摻和,捏成小餅炸熟后,其味道香甜,且顏色似牛腰,因此流傳開來。
黃花菜
黃花菜即金針菜,古時稱忘憂草、療愁花、黃草、鹿蔥、鹿劍、宜男等,金針菜是干制蔬菜,是一種含有天然花料的優質佳蔬,是烹制各種菜肴的上乘原料,與香菇、木耳、玉蘭片並稱中國乾菜四大珍品。
胡蘿蔔
應縣胡蘿蔔的特點是個頭大,兩頭齊,其肉質緻密,質細多汁,味甜,易貯存。全縣境內均有分佈。

交通


公路方面

交通以公路為主,山陰至應縣、應縣至左雲、應縣至懷仁、應沙沙河河等省級幹線公路構成了全縣交通網的骨架。此外還有多條縣、鄉級公路、簡易公路和大車路多連連接結縣內鄉鎮村莊。

鐵路方面

1、普速火車
應縣火車站
2014年02月25日18時,新建韓(家嶺)原(平)鐵路線全線通車。標誌著應縣第一個火車站正式通車,結束了應縣火車火車站車的歷史。
應縣站位於應縣臧寨鄉的薛家營村水庫旁,屬於大西(大同-西安)客運專線的一部分,是應縣第一個火車站,北通瀋陽南達杭州,高峰期接待旅客過千人,大大方便了應縣周邊交通出行,同時為全國各地來應縣旅行的乘客帶來極大方便。
2、高鐵動車
2020年1月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批複同意新建集寧經大同至原平鐵路(以下簡稱集大原高鐵)。這標誌著集大原高鐵即將進入建設階段。
集大原高鐵項目總投資約339.3億元。項目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共同建設,建設工期4年半,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基礎設施預留進一步提速條件,遠景年輸送能力為單向3000萬人/年。該線路起自呼和浩特至張家口高鐵烏蘭察布站,經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接入大同至西安高鐵樊家莊線路所,新建線路全長約269.6公里,設8座車站,其中烏蘭察布、大同南站為接軌站。
應縣西站位於應縣縣城西北約15km處臧寨鄉境內,韓原線應縣站西側4km處,規模為2台4線。
應縣
應縣

民航方面

距離應縣最近的飛機場為大同機場。

社會


文化事業

1999年末全縣共有文藝表演隊11個,標準文化館、圖書館各一座。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80%,其中13個鄉鎮70個村開通有線電視,轉播15套節目。被省政府全全國全國文化先進縣。

教育事業

2010年,應縣一中順利通過了省示範高中複評驗收,跨入山西省示範高中行列。高考成績也有較大提升,報考人數3766人,達一本、二本線的考生694人,達線總數比2009年的555人增加139人,總達線率18.43%,比2009年增長5.31%。應縣一中創辦於1952年,是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

醫療事業

1、醫療衛生
2010年完成了100個村衛生室的改造升級和國債項目投資160萬元、建築面積2400平米的新建40個村衛生室建設及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3.2萬平米的新建縣人民醫院前期準備工作。村醫的補助每人400元2010上半年已全部撥付到位。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三級達標率為93%,縣級達標率為100%,鄉鎮衛生院11個達標率為92%,村衛生室261所達標率為87%。
2、社會保障
2010年,社會保險參保人數85696人,農村65歲以上老人生活補貼28225人;城鎮低保、農村低保、五保保障人數33085人;新農合參保人數238283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補貼3000人,職工醫療大病救助參加人數6000多人,做到了保基本、廣覆蓋。

旅遊


應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迹繁多。其中矗立於縣城的應縣釋迦木塔最為著名。縣城東北隅的凈土寺(又稱北寺),建於金代,歷經修葺。寺內殿堂構造玲靈巧金碧輝煌,為金代建築之精品。其他還有長城、古城、三崗、四鎮等古遺址,都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應縣木塔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最高最古的老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僅此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凈土寺
凈土寺位於縣城內東北角。據清代《應州志》載,凈土寺於“金天會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創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大雄寶殿是全寺之主殿,為金代原物,深廣各3間,平面呈方形大殿設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劃分9格,分別作成9個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飾以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畫。另外8個藻井呈八角形,雕刻精細,色澤華麗,是少見的金代珍品。凈土寺除大殿尚保存完好外,其餘全都在“文革”中被拆毀。
應縣
應縣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