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州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應徠州,位於山西北部,史上多兵事。以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故名應州。

目錄

介紹


唐末置應州,以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故名。領金城、渾源二縣,治所在金城縣。歷代均稱應州,遼屬西京道,宋屬雲中路,金屬西京路,元屬大同路,明、清屬大同府,民國元年五月改為應縣
應州,位於山西北部,古稱“應州”,史上多兵事。
釋迦木塔:即應縣木塔,始建於遼代,為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塔式建築。
另據《雲中郡志》載:乾符年間(874-879),李國昌築金城。又因傳言天王祠旁的井裡飛出過鳳凰,故所建之金城,又名金鳳城,即今之應縣城前身。其實,金城之名,是由於李國昌、李克用父子認為朱耶氏“其先隴右金城(今甘肅蘭州市附近)人也“(《舊五代史,武皇紀》)。為了不忘祖先,懷念先祖:故起名金城。李國昌父子非常看重此地,在金城周圍建有許多壁壘森嚴的防衛設施。這便是後人所說的“三崗四鎮護金城”之原由。金元時期,著名詩人元好問有《三崗四鎮》詩:南北東西俱有名,三崗四鎮護金城。古來險阻邊陲地,威鎮羌胡萬里驚。
三崗是:
護駕崗,在應縣城東南10公里,今護駕崗村所在地。舊志載北魏孝文帝元宏曾駐蹕於此,故名。
趙霸崗,在應縣城東20里龍首山下,渾河北岸,即今呂花町村所地(一說為趙家灣以東之山),地勢高峻,南北橫卧,舊日剞寸崗上建有觀音閣等,現無存。
黃花崗,現稱黃花梁,位於懷仁、山陰、應縣三縣交界處,梁頂海1153米。舊志稱,上古時,此崗黃花耀金,故名,亦應州八景之一。過去崗上建有黃花寺等,現無存。
四鎮是:
安邊鎮,在應縣城東10公里處,即今鎮子梁東,約建於後唐時,為金城縣東的軍事重鎮,現在遺址尚存。
司馬鎮,亦名大鎮子,在應縣城西10公里處的栗家坊村東北。全鎮為堡壘狀,圍以約7米高的土牆,為金城西境的防衛重鎮。今遺址尚存。
神武鎮,在應縣城北20公里處,傳言晉王李克用所建。現為神池鎮,后划入懷仁縣。
大羅鎮,在應縣城南20公里處大山門峪口,金元時為千戶大鎮,耐毀於水災,考古發掘,尚可見遺址。
三崗四鎮:均為應州古代駐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