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損無益

有損無益

有損無益,漢語成語,拼音是yǒu sǔn wú yì,意思是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出自《夜譚隨錄·贛子》。

成語註釋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

成語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無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無益也。”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沒有好處。
示例
《新唐書·張廷珪傳》:“南北異宜,至必生疾,此有損無益也。”
宋·司馬光《賑贍流民札子》:“仰子細告諭:在京難以住泊,令速往近便豐熟州軍存活者。臣竊思之,如此處置,欲以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其實恐有損無益。”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賢弟,你留在身邊,久後有損無益。宋江日後別娶一個好的,教賢弟滿意。
清·張英《聰訓齋語》:門無雜賓,大約門下奔走之客,有損無益。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和此輩相處一兩年,即能倖存,也還是有損無益的。

成語辨析


近義詞:有害無利
反義詞: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