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面
漢語詞語
便面,漢語詞語,拼音是biàn miàn,指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狀物。
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狀物。
2007年江西靖安出土的便面
2、宋人楊萬里《誠齋荊溪集序》:“自此,每過午,吏散庭空,即攜一便面。步後園,登古城。”
3、金代黨懷英《上皇書扇后》詩:“便麵糰圝字點鴉,天風吹墮委塵沙。”
便面
出現於先秦兩漢時期,形為半規形,似單扇門,又名“戶扇”,最早以細竹篾為材,都材料多變,有布錦絲絹。當時的帝王將相、平民百姓都使用便面。四川出土的漢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交尾圖》中,伏羲大帝便一手托日,一手執便面。魏晉時期,便扇成為風雅之士的摯愛,在現存的魏晉壁畫中,男子連吃飯時也手持便面。宋時已不多見,逐漸被摺扇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