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盒

國際友誼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漆盒選用樹脂和紙漿混合胎,輕薄而富於韌性,不易變形。胎體髹以多層黑漆,漆色亮可鑒人。

贈朱鎔基


漆盒
漆盒
。1989年5月,蘇聯共產黨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贈上海市長朱鎔基。漆盒長25.5厘米、寬19厘米、高7.5厘米。
盒蓋正面髹金底色上彩繪莫斯科紅場景色,表現紅場的主要建築物。畫面左為世界聞名的華西里·柏拉仁內教堂(俄羅斯中世紀建築的主要代表);右為克里姆林宮,這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曾是俄國歷代沙皇的宮殿;中間是斯巴斯克塔,克里姆林宮的正門,稜錐形塔尖凌空兀立,塔上安裝有巨大的自鳴鐘,遠近可聞的克里姆林宮鐘聲從這裡發出。畫面為平面裝飾性構圖,不過分強調立體感、空間感,以便和漆盒講究平整、光滑的效果相一致,充分顯示出漆器彩繪工藝的特長,注重以鮮艷凝重的色彩表現宏偉壯麗的場景,具有強烈的裝飾趣味。

贈胡錦濤


漆盒
漆盒
國際友誼博物館館藏文物。2003年5月,俄羅斯杜馬主席謝列茲尼奧夫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漆盒長25.5厘米、寬19厘米、高7厘米。

清中期


傳世乾隆精品漆器碎片,此碎片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存世量極少。現存於台灣一大藏家手裡,此藏家一直在尋覓一件完整的漆器以償夙願。此碎片現在的價值已達天價,完整的漆器更是一物難求。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經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實用功能和欣賞價值。
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用它作塗料,經過幾十道工序,其製品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光彩照人。6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加以利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日臻完善。
提到漆器,不得不提到楚文化。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不盡相同,從商周時起,楚人便生活在一個漆的王國中,生離不開漆,死也離不開漆。生活用具有漆杯、漆碗、漆盒、漆盤、漆案、漆床等;娛樂用具有漆鼓、漆瑟、漆琴等;工藝品有漆鹿、漆座屏等;喪葬用品有漆鎮墓獸、漆木俑、漆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