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

更漏

更漏,gēnglòu,又稱漏刻、漏壺。古時夜間憑漏壺表示的時刻報更。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

概述


(1)古時夜間憑漏壺表示的時刻報更,所以漏壺又叫更漏惠遠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唐·李肇《國史補
(2)又用以指夜晚的時間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唐·許惲《韶州驛樓宴罷》夜殘更漏|更漏時分。
漏壺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根據史書記載,周代時已有漏壺,到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初期的漏壺只有一隻壺,人們在壺中裝上一枝有刻度的木箭。當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時,壺中水位下降,木箭會隨之下沉,觀測刻箭上的水位,便知道是什麼時間了。
因此,數更漏就是計數水下降到漏壺中箭的哪一個刻度,也就是計數夜晚的時刻的意思。

刻漏


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更漏
更漏
漏刻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115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製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中在桓譚(卒於公元56年)的文章里說刻漏度數因干、濕、冷、暖而異,在白天和夜間需要分別參照日晷和星宿核對。當時已認識到水溫和空氣濕度對刻漏計時精度的影響。
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漢遺物,共3件,均為泄水型。其中以1976年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出土的青銅漏壺最為完整,並刻有明確紀年。比較完整的傳世刻漏有兩個,均為受水型:一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清代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