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1981年凌子執導電影

《原野》是南海影業公司出品、凌子執導的劇情片,由劉曉慶楊在葆主演。《原野》話劇改編自曹禺先生經典名著《原野》《原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經典名著。這部創作於1937年的經典名著,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描寫中國農村的作品,其風格顯然不同於他的其他代表作,如《雷雨》、《日出》、《北京人》。講述了在民國初年北方一個偏僻農村裡,被惡霸地主焦閻王奪取土地、活埋父親、賣了妹妹、搶走未婚妻的農民仇虎,從監獄逃出後向惡霸地主復仇的故事,這部作品已經和現實主義有了區別。這個冤冤相報、看似簡單的復仇故事,蘊涵著闊大淵深的人物情感並展現出複雜鮮明的人物性格:它不僅僅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被壓迫、被摧殘的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更深地發掘了人性的複雜多面性。

該片於1981年在中國香港首映,1988年8月在中國內地公映。該片獲得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劇情簡介


荒涼的原野上,從一列囚車上跳下了回鄉復仇的仇虎。仇虎沒有想到他的仇人焦閻王已經死了,未婚妻花金子現已是仇人的兒媳婦。仇虎愛恨交加,便對花金子進行試探。仇虎想以佔有金子來對焦家進行報復,這使金子的心靈受到了極大傷害。金子在瞎婆婆焦母的淫威下,在焦家沒有任何地位和自由。焦母為和金子爭奪兒子焦大星,不斷咒她快些死掉。
電影《原野》海報
電影《原野》海報
仇虎了解后,更加同情金子的遭遇。不久,焦母發覺金子有了外遇,並終於有一天在金子屋裡遇上了仇虎。焦大星逼問金子,金子理直氣壯地承認。正當焦大星用鞭子抽打金子時,仇虎突然出現,為金子解圍。焦母終於明白仇虎就是金子的相好,是焦家的仇人。
與仇虎相處數日的金子也覺察到仇虎的來意不善,她極力相勸仇虎離開焦家。不明真相的焦大星把仇虎當成兄弟。焦母為保護兒孫不受傷害,報告了民團來抓仇虎。
仇虎終於殺了焦大星,聞訊趕來的焦母錯將睡在炕上的孫子打死。跑出森林的仇虎和金子,被追捕他們的偵緝隊趕上,仇虎不願再次落入他們的手中,推開金子,自殺而死。
原野上只有金子的呼喊在回蕩。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劉曉慶金子
楊在葆仇虎
柳健焦大星
胡世淼焦大媽
布一含常五
孫敏白傻子
馬林小仇虎
石佳小金子

職員表


製作人劉玉先、王英環
監製馬游
原著曹禺
導演凌子
副導演(助理)林雪、壹凡
編劇凌子吉思
攝影羅丹、鐵士(副攝影)、吳紀(副攝影)、趙鵬(攝影助理)、吳青(攝影助理)、傅平(攝影助理)
配樂杜鳴心
剪輯戰強、兆瓏
道具胡臣
美術設計占家、馬改娃(美術助理)
造型設計萬象
服裝設計常淑華
視覺特效楊來祥
燈光國發
錄音來啟箴、張子忠(錄音助理)
劇務蘇鵬程
場記大衛
​指揮​卞祖善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金子

    金子

    演員 劉曉慶

    配音 劉曉慶

    仇虎的未婚妻,後來嫁給焦大星為妻。性格強悍熱烈、純真潑辣、愛憎分明。她心中一直愛的人是仇虎,所以當仇虎回來后,她敢於離開沒有自由和愛的焦家,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 仇虎

    仇虎

    演員楊在葆

    配音楊在葆

    焦家的仇人,全家被焦閻王所害,靠著復仇的願望才活了下來。性格野蠻粗魯,但渴望幸福自由,痛恨給 那個給自己帶來不幸和痛苦的世界。當得知最後的精神支柱——未婚妻金子嫁給焦家后,他對金子的感情變得愛恨交加,甚至把她當成復仇工具,卻被對方的真情打動。復仇成功之後,他又陷入了懺悔的恐懼中。

  • 焦大星

    焦大星

    演員柳健

    配音柳健

    焦閻王家的獨生子,仇虎兒時的好友,心地善良,但性格軟弱。非常疼愛妻子金子,卻不得不屈服於母親的權威,傷透了金子的心

  • 焦大媽

    焦大媽

    演員胡世淼

    配音胡世淼

    焦閻王的妻子,焦大星的母親,也曾是仇虎的乾媽。 雙目失明,但感覺靈敏。性格兇狠陰毒,因為怕兒媳婦奪走兒子的心,不但虐待金子,還不斷咒她快些死掉。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名
《但見春歸人不歸 》(又名《相思》)主題歌作曲:杜鳴心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該片是中國新聞社創辦的南海影業公司製作的第一部故事片。
• 該片剛開始拍攝時,劉曉慶拍完“送大星”的戲后,本來自我感覺良好,但是看了樣片發現自己不像個農村小媳婦,倒像個巡邏兵。於是她重新研究劇本,搜集素材,體會導演意圖,由於時時刻刻在琢磨人物性格,她有時候連吃的什麼飯都忘記了。
• 在拍金子和仇虎幽會的戲時,導演組在現場開會,討論怎麼表現兩個人親熱過。有人提出讓劉曉慶的兩個扣子都解開,有人說不行。最後決定只解開第一個扣子,再把領子拉大一點。
• 由於長時間無法在中國內地公映,關於《原野》的傳聞四起,有流言說片中有色情鏡頭,分為“國內版”和“國外版”兩種,對此,主創人員均堅決否認,表示該片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版本。

幕後製作


緣起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新社主管電影部工作的吳江副社長十分關心該社電影部的改革和發展,根據廖承志同志關於僑務外宣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了拍攝電影故事片的設想。此時,在中國新聞社電影部工作的導演凌子提議把《原野》搬上銀幕,得到了吳江的支持。

選角

《原野》[1981年凌子執導電影]
《原野》[1981年凌子執導電影]
由於中新社電影部在拍《原野》之前只拍攝紀錄片,所以,該片的演員是向北影廠和長影廠借的。凌子選來選去,覺得劉曉慶最合適女主角,而劉曉慶也認為金子非她莫屬。
男主角仇虎的第一人選是上海戲劇學院的一位學生,但是開拍十多天後,由於年齡原因,導演覺得他缺乏人物身上特有的“土”味和“野性”的粗豪之氣,產生了換演員的想法。攝製組商量之後認為上影廠的楊在葆最適合。此時,上影廠分配楊在葆在《南昌起義》中扮演賀龍的叔叔一角,他看了劇本后,不是太喜歡那個角色,但廠里下達的任務又不得不演。正巧劉曉慶從黑龍江打來電話問他願不願演仇虎。楊在葆不但熟悉《原野》,而且早有飾演仇虎的願望,便一口答應。經導演凌子與《南昌起義》劇組交涉,楊在葆終於獲得了扮演仇虎的機會。

拍攝

該片是在黑龍江拍攝的外景,從1980年8月正式開機,拍攝工作一直持續到冬天。在夏季,林區有一種俗稱“小咬”的蚊子,叮起人來十分厲害,攝製組許多人被叮得全身紅腫。到了冬天,為了戲中的需要,演員們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氣溫中仍要穿著單衣拍攝,特別是扮演白傻子的演員兩隻胳膊還要裸露在外,凍得他滿身起了雞皮疙瘩,有時不得不喝上幾口白酒來禦寒。東北冬季的寒冷和繽紛的大雪使得攝製組不得不揮師南下,到了湖南長沙。在瀟湘電影製片廠的支持下,在攝影棚里完成了剩餘鏡頭的拍攝工作。

“禁映”

1981年,正片完成之後,吳江請中新社主管領導廖承志前來看片。廖承志當場指示,這個片子要拿到國外去參加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亞洲選片人馬克·穆勒也同意讓《原野》參賽。但是,就在演職人員辦完簽證時候,突然接到電影局通知:禁止前往威尼斯。結果,只有工作關係在中新社的凌子一人赴威尼斯,該片作為展映片,未參賽。凌子回國之後,按照正常流程,《原野》開始進入審查和公演事宜。但得到的答覆卻是:“此片只能外銷,禁止內銷。“同年,該片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行了首映式。
雖然中國內地禁止公映,但從1981年開始,《原野》以“內部放映”的形式開始傳播。1987年12月15日,中國新聞社提交了《原野》的送審報告單,再次要求公映這部影片。導演一欄署名不是凌子,而是江峰(凌子的曾用名)。1988年,該片終於得以在中國內地上映。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南海影業公司[中國]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公演信息


演出地點:上海 大劇院
演出時間:2012年7月24日-28日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1988年大眾電影百花獎第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原野》最佳故事片獲獎
劉曉慶最佳女演員獲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劉曉慶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華語影視節目“雄獅獎” 巴黎首屆華語影視節目“雄獅獎” 劉曉慶最佳女演員獲獎
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 第二屆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 劉曉慶第二屆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 獲獎
楊在葆獲獎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與原作可以說是神似貌不合。它是根據曹禺劇作改編的三部電影(另兩部是《雷雨》《日出》)中最有才氣、最有光彩的一部。攝影師羅丹的藝術感覺和造型把握得非常好,兩位演員的表演也是他們自己創作的高峰。最主要的成功之處在於體現了時代的氛圍,刻畫了人物的複雜性。像仇虎這樣充滿矛盾的甚至是分裂的雙重性格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的銀幕上是不多見的。(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黃式憲評)

負面評價

該片是在理論界對原作認識產生分歧的情況下出現的,導演自己都抓不住主魂,使仇虎的復仇與搶奪金子這條線索成為貫穿整個影片的東西,而把原劇作者苦心經營的那種對社會的強烈感受失掉了。該片的攝影的確很好,拍得美景盡收,但看完后,美則美矣,卻不大像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原野。由於對劇本的評價不一,所以導演在解釋劇本時有舉棋不定的狀況,影片前半部著重描寫金子,再加上劉曉慶的出色表演,使這一人物活靈活現;而當仇虎出現后,又成為他與瞎眼老太太之間的矛盾,而忘了在瞎眼老太太背後有一個統治和主宰著整個原野的幽靈——焦閻王,他的陰魂統治著茫茫大地,這一點在影片中基本沒體現出來。編導者更著重於前面現實部分的人物關係,而忘記了這部作品的主要用意是在後面,即通過這些虛的部分來表現作者當時對社會的一種認識、一種茫然、一種情緒。(作家蘇叔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