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的電影獎項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是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的電影獎項。
第46屆金馬獎共有100部影片報名,27部影片入圍,15部影片獲獎。 《不能沒有你》獲得最佳影片獎,戴立忍憑藉《不能沒有你》獲得最佳導演獎,張家輝、黃渤分別憑藉《證人》《鬥牛》獲得影帝,李冰冰憑藉《風聲》獲徠得影后。
2009年11月28日,該屆金馬獎在台灣台北縣縣政府大樓舉行頒獎典禮,頒獎典禮主持人是陶晶瑩。東風衛視、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進行現場轉播。
日程 | 時間 |
獎項報名日期 | 2009年8月3日至8月31日 |
公布入圍名單 | 2009年10月07日 |
頒獎典禮 | 2009年11月28日 |
徠以上參考資料:
星光大道主持人 | 楊千霈 |
唐從聖 | |
頒獎典禮主持人 | 陶晶瑩 |
以上參考資料:
評審姓名 | 評審職業 |
李泳泉 | 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 |
沈瑞源 | 攝影師 |
周旭薇 | 紐約大學藝術碩士 |
吳天明 | 導演 |
吳興國 | 藝術總監 |
畢恆達 |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士 |
陳世傑 | 影視編導 |
陳珊妮 | 歌手、製作人、詞曲創作者 |
張靚蓓 | 媒體人、作家 |
馮家明 | 影評人 |
虞戡平 | 影評人 |
蕭汝冠 | 剪接師 |
鴻鴻 | 編劇、導演 |
關錦鵬 | 導演 |
朴若木 | 藝術指導 |
以上參考資料:
獎項 | 提名名單 |
最佳劇情片 | 《不能沒有你》 |
《鬥牛》 | |
《瘋狂的賽車》 | |
《臉》 | |
《如夢》 | |
最佳導演 | 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
管虎《鬥牛》 | |
蔡明亮《臉》 | |
羅卓瑤《如夢》 | |
最佳男主角 | 陳文彬《不能沒有你》 |
張家輝《證人》 | |
黃渤《鬥牛》 | |
吳彥祖《如夢》 | |
最佳女主角 | 張榕容《陽陽》 |
袁泉《如夢》 | |
周迅《風聲》 | |
李冰冰《風聲》 | |
最佳男配角 | 蔡振南《老徐的完結篇》 |
黃健瑋《陽陽》 | |
張涵予《李米的猜想》 | |
王學圻《梅蘭芳》 | |
最佳女配角 | 劉引商《片刻暖和》 |
陸弈靜《一席之地》 | |
惠英紅《心魔》 | |
章子怡《梅蘭芳》 | |
最佳新演員 | 陳文彬《不能沒有你》 |
何思慧《陽陽》 | |
余少群《梅蘭芳》 | |
陳妍希《聽說》 | |
最佳原著劇本 | 戴立忍、陳文彬《不能沒有你》 |
崔斯韋、邢愛娜、王紅衛、王要、周智勇、岳小軍、張承《瘋狂的賽車》 | |
鄭文堂、鄭靜芬、張軼峰《眼淚》 | |
方令正、羅卓瑤《如夢》 | |
最佳改編劇本 | 管虎《鬥牛》 |
陳國富、張家魯《風聲》 | |
谷小妮《米香》 | |
最佳攝影 | 宋曉飛《鬥牛》 |
Sion Michel 《如夢》 | |
趙曉時《麥田》 | |
曹郁《南京!南京!》 | |
最佳視覺效果 | 姜維斌、雷載興《大明宮》 |
王建雄、陳京民、李麗萍《瘋狂的賽車》 | |
馬永安《南京!南京!》 | |
胡璇、肖洋《風聲》 | |
最佳美術設計 | 霍達華《不能沒有你》 |
李天爵《臉》 | |
奚仲文《如夢》 | |
肖海航、楊浩宇《風聲》 | |
最佳造型設計 | 陳同勛《梅蘭芳》 |
克利斯瓊-拉誇、王佳惠、Anne Dunsford《臉》 | |
和田惠美《狼災記》 | |
葉錦添《風聲》 | |
最佳動作設計 | 董瑋《證人》 |
陳冠龍、秦海強《鬥牛》 | |
菲立普-德庫弗列 《臉》 | |
洪金寶《葉問》 | |
最佳剪輯 | 張經緯《音樂人生》 |
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 |
孔勁蕾《鬥牛》 | |
張一凡、杜媛、唐華《瘋狂的賽車》 | |
最佳音效 | 張經緯《音樂人生》 |
杜篤之《陽陽》 | |
王長銳《麥田》 | |
杜篤之 《如夢》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林強《陽陽》 |
竇唯、畢曉笛《李米的猜想》 | |
Paul Grabowsky 《如夢》 | |
劉星《麥田》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莎呦娜拉》 詞:楊大正、鄭宜農 曲:鄭宜農唱:鄭宜農 (《眼淚》) |
《流雲調》 詞:彭樟燦曲:彭樟燦 唱:許景淳(《青春歌仔》) | |
《遇見》詞:曾檐曲:曾檐唱:陶紅、譚維維(《米香》) | |
最佳動畫長片 | 空缺 |
最佳紀錄片 | 《音樂人生》 |
《野球孩子》 | |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 | |
最佳創作短片 | 《片刻暖和》 |
《透明的孤獨》 | |
《老徐的完結篇》 | |
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 | 李龍禹、高捷、戴立忍 |
年度台灣傑齣電影 |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 |
《不能沒有你》 | |
《陽陽》 | |
終身成就獎 | 明驥 |
特別貢獻獎 | 王珏 |
相關參考:
提名數量 | 電影名稱 | 提名獎項 |
---|---|---|
9 | 《如夢》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音效 |
7 | 《不能沒有你》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剪輯 |
《鬥牛》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剪輯 | |
6 | 《風聲》 | 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 |
5 | 《臉》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動作設計 |
《陽陽》 |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音效 | |
4 | 《瘋狂的賽車》 | 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 |
《梅蘭芳》 | 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造型設計 | |
3 | 《麥田》 | 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音效 |
《音樂人生》 | 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 |
2 | 《證人》 | 最佳男主角、最佳動作設計 |
《老徐的完結篇》 | 最佳男配角、最佳創作短片 | |
《李米的猜想》 | 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
《片刻暖和》 | 最佳女配角、最佳創作短片 | |
《眼淚》 | 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
《米香》 | 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
《南京!南京!》 | 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 | |
1 | 《一席之地》 | 最佳女配角 |
《心魔》 | 最佳女配角 | |
《聽說》 | 最佳新演員 | |
《大明宮》 | 最佳視覺效果 | |
《狼災記》 | 最佳造型設計 | |
《葉問》 | 最佳動作設計 | |
《青春歌仔》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
《野球孩子》 | 最佳紀錄片 | |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 | 最佳紀錄片 | |
《透明的孤獨》 | 最佳創作短片 |
獎項類別 |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
影片獎項 | 最佳劇情片 | 《不能沒有你》 | |
最佳動畫長片 | 入圍從缺 | ||
最佳紀錄片 | 《音樂人生》 | ||
最佳創作短片 | 《片刻暖和》 | ||
個人獎項 | 最佳導演 | 戴立忍 | 《不能沒有你》 |
最佳男主角 | 張家輝 | 《證人》 | |
黃渤 | 《鬥牛》 | ||
最佳女主角 | 李冰冰 | 《風聲》 | |
最佳男配角 | 王學圻 | 《梅蘭芳》 | |
最佳女配角 | 惠英紅 | 《心魔》 | |
最佳新演員 | 余少群 | 《梅蘭芳》 | |
最佳原著劇本 | 戴立忍、陳文彬 | 《不能沒有你》 | |
最佳改編劇本 | 管虎 | 《鬥牛》 | |
最佳攝影 | 曹郁 | 《南京!南京!》 | |
最佳視覺效果 | 王建雄、陳京民、李麗萍 | 《瘋狂的賽車》 | |
最佳美術設計 | 李天爵 | 《臉》 | |
最佳造型設計 | 克利斯瓊-拉誇、王佳惠、Anne Dunsford | 《臉》 | |
最佳動作設計 | 洪金寶、梁小熊 | 《葉問》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竇唯、畢曉笛 | 《李米的猜想》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遇見》 詞:曾檐 曲:曾檐 唱:陶紅、譚維維 | 《米香》 | |
最佳剪輯 | 張經緯 | 《音樂人生》 | |
最佳音效 | 張經緯 | 《音樂人生》 | |
特別獎項 | 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 | 李龍禹 | |
年度台灣傑齣電影 | 《不能沒有你》 | ||
終身成就獎 | 明驥 | ||
特別貢獻獎 | 王珏 | ||
非正式競賽 |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不能沒有你》 | |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陽陽》 |
得獎數量 | 電影名稱 | 得獎獎項 |
---|---|---|
3 | 《不能沒有你》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 |
《音樂人生》 | 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 |
2 | 《鬥牛》 | 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 |
《梅蘭芳》 | 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 | |
《臉》 |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 | |
1 | 《證人》 | 最佳男主角 |
《風聲》 | 最佳女主角 | |
《心魔》 | 最佳女配角 | |
《南京!南京!》 | 最佳攝影 | |
《瘋狂的賽車》 | 最佳視覺效果 | |
《葉問》 | 最佳動作設計 | |
《李米的猜想》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
《米香》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
《片刻暖和》 | 最佳創作短片 |
該屆金馬獎就是一出大雜燴,一會冷場一會乏味、一會煽情一會跑題,很難沿著一條主線好好進行下去。該屆金馬獎的選擇還是令人欽佩的。除了一兩處值得商榷,單子結果完全做到了水準之上。從小的方向來說,它勇敢肯定了飽含情感力量的小片,對年輕電影人的堅持和努力給予肯定。從大的方向來說,它很是聰明,褒獎黃渤和李冰冰,保證了該有關注度同時還把影響最大化,於情於理也都說得過去。(騰訊娛樂評)
該屆金馬頒獎過程實在太過無趣,對自己影界的敝帚自珍也顯示出金馬獎的心態依然小有“自私”。不禁懷念金像獎,好歹有曾志偉和吳君如插科打諢,熱鬧一場是一場。要不然,香港影人對於生存的緊迫性永遠是最敏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永遠是最強的。(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