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科

小桿線蟲目的下屬科

俗名“鉤蟲”。體前端有1發達的角質口囊,內具鉤齒或切板。種屬很多。寄生於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兩種: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板口鉤蟲。

簡介


兩種鉤蟲的形態鑒別
兩種鉤蟲的形態鑒別
線蟲尾器綱桿線蟲科。蘭卡鉤蟲犬鉤蟲偶寄。巴鉤蟲染幼蟲雖侵,般育蟲。鉤蟲布乎遍及。據托氏統計,鉤蟲感染的人約有4.5億。中國除少數嚴寒和乾燥的地區外,各地都有鉤蟲病的存在,農村的感染率常達30~50%。成蟲細長,體壁略透明,活時呈紅色,死後乳白色。雌雄異體,雌蟲較雄蟲粗而長(見圖)。頭腺巨大,向後延伸至蟲體中段,分泌物能阻止血液凝固。雄性生殖系統為單管型,細長,盤曲於消化道的一側,其長度為鉤蟲體長的1.5~2倍。有肌肉豐富的長形射精管,通泄殖腔,其周圍有膠腺。體後有1對交合刺,很細,呈黃褐色。背側有1片狹長的引刺帶,可調節交合刺。尾端的交合傘是鑒定蟲種的特徵之一。雌性生殖器為雙管型,細長,兩條管匯合通入陰道,生殖孔位於體腹面的中部略前方或後方。兩種鉤蟲的形態鑒別如表。

形態特徵


蟲卵橢圓形,殼薄透,均×微米。鉤蚴桿狀蚴絲狀蚴。桿狀蚴端鈍圓,尾端尖細,腔窄,食管細,端膨似球形,食管約/。絲狀蚴腔封閉,角質狀食矛,二指腸鉤蚴食矛顯,二矛粗細,空隙較寬,洲鉤蚴則顯易,二矛粗細,空隙較窄。蟲蓋層鞘,顯著,顯著。育需中間宿主。成蟲寄生於人體的小腸,攝食宿主的血液。性成熟后交配產卵。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溫度(25~30℃)和濕度下,經24小時后孵化成桿狀蚴,再經5~8天發育成絲狀蚴,借水膜的張力活動,與人接觸即可產生一種極活躍的穿刺運動,通過毛囊或汗腺,或從皮膚較薄的地方侵入,由皮下組織移行,進入血管或淋巴管,經右心室到達肺,上升至會厭部,然後隨宿主的吞咽動作,下經胃到小腸,發育成蟲。從幼蟲鑽入皮膚至成蟲產卵約需50天左右。此外,也可經口感染。十二指腸鉤蟲偶然可寄生於豬、獅、虎、犬、靈貓斑貓獼猴等。美洲鉤蟲亦可寄生於猩猩、大猴和犀牛等。絲狀蚴侵入皮膚后引起皮炎,多見於足趾和手指間。成蟲寄生於腸道后,引起粘膜出血點和小潰瘍,會導致宿主慢性失血,體力減弱。兒童嚴重感染後會造成侏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