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各庄鎮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轄鎮

柏各庄鎮,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地處灤南縣西南部,東與胡各庄鎮、坨里鎮相連,南、西南與唐海縣唐海鎮接壤,西與東黃坨鎮為鄰,北與司各庄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96.7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屬灤南縣四區、六區、七區;1987年2月,合併柏各庄鄉、柏各庄街道設柏各庄鎮;1989年4月,喑牛淀鄉併入;2002年2月,東黃坨管理區併入。截至2018年末,柏各庄鎮戶籍人口為48263人。截至2020年6月,柏各庄鎮轄4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柏各庄七村政府大街3001號。

2011年,柏各庄鎮財政總收入1179萬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38.8萬元,比上年增長66.7%。人均財政收入245.8萬元,比上年增長53.6%。 2018年,柏各庄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021年,灤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柏各庄鎮人口為36716人。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屬灤南縣四區、六區、七區。
1953年5月,設柏各庄鄉。
1954年7月,改屬灤縣十三區。
1956年7月,重新設立柏各庄鄉,屬灤縣。
1958年9月,撤鄉,屬群英人民公社;同年11月,改屬唐山市柏各莊農墾區柏各庄人民公社。
1961年6月,設柏各庄人民公社,屬丰南縣。
1963年1月,屬灤南縣。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設柏各庄鄉。
1984年7月,撤鄉,設柏各庄鎮;同年11月,撤銷柏各庄鎮,分設柏各庄鄉、柏各庄街道。
1987年2月,合併柏各庄鄉、柏各庄街道設柏各庄鎮。
1989年4月,喑牛淀鄉併入。
1996年1月,撤銷東黃坨鎮,設東黃坨辦事處。
1996年4月,辦事處改管理區,東黃坨管理區由柏各庄鎮代管。
2002年2月,東黃坨管理區併入。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柏各庄鎮地處灤南縣西南部,東與胡各庄鎮、坨里鎮相連,南、西南與唐海縣唐海鎮接壤,西與東黃坨鎮為鄰,北與司各庄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9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柏各庄鎮地勢平坦,北部略高於南部。

水文

柏各庄鎮境內有第一泄洪道、灤柏輸水乾渠、小青龍河自北向南流經全境,境內分別長14千米、13千米、8千米。灤柏輸水乾渠自王溝府村北流入唐海縣境內。小青龍河自小庄村北入境,流入渤海。

自然災害

柏各庄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雷暴、洪災、雹災、風災、高溫等。暴雨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7月至8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柏各庄鎮有耕地面積8.9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92.3畝。

行政區劃


守鹽庄一村柏各庄一村南房各庄村小庄村王楊庄村
守鹽庄二村柏各庄二村北房各庄村陳各庄村曹李庄村
守鹽庄三村柏各庄三村張崔各庄村張仙庄村貝口村
守鹽庄四村柏各庄四村王崔各庄村甜井庄村小崔庄村
李伍庄一村柏各庄五村劉崔各庄村丁莊戶村小富各庄村
李伍庄二村柏各庄六村榮各庄村周各庄村張溝府村
西城子村柏各庄七村趙各庄村交六村木溝府村
小雙坨村婁各庄村解莊子村西庄村李溝府村
東房各庄村杭各庄村庄五庄村喑牛淀村王溝府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柏各庄鎮總人口479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567人,城鎮化率30.4%。另有流動人口1011人。總人口中,男性23996人,佔50%;女性23979人,佔50%;14歲以下6758人,佔14.1%;15—64歲35253人,佔73.5%;65歲以上5964人,佔12.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6647人,佔97.2%;有滿、壯等6個少數民族,共1328人,佔2.8%。2011年,人口出生率9.23‰,人口死亡率5.22‰,人口自然增長率4.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6人。
2017年末,柏各庄鎮常住人口為44955人。
截至2018年末,柏各庄鎮戶籍人口為48263人。
2021年,灤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柏各庄鎮人口為36716人。

政治


黨建工作

大力提高群眾思想認識
一是進行廣泛而深入地動員。多次召開兩委班子會,研究生豬養殖發展對策,制定詳細發展目標。截至目前,已先後三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會。9月底,該鎮還組織召開了由各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的大規模的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專題部署農村經濟工作,明確要求各村都要拿出具體的養殖小區建設規劃方案。二是組織外出實地考察。組織所轄各村支部書記到玉田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資源亞太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參觀了生豬從屠宰到加工系列化的高科技工藝流程,開闊了群眾的眼界、解放了群眾的思想。
適時出台優惠政策
隨著該鎮生豬養殖業的深入發展,庭院養殖規模受限、嚴重影響農村環境衛生、不利於統一免疫等弊端日益顯露。為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實現生豬養殖業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鎮村兩級相繼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群眾進行小區養殖。一是政策的出台,大大地調動了農村幹部大建養殖小區、實施養殖的積極性積極性。二是解決養殖戶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與金融部門協商,該鎮承諾:凡參與小區建設的戶,規模超過50頭的提供貸款1萬元,每增加50頭多提供貸款1萬元。三是各村從降低承包費、實現水電路三通等方面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便利,切實支持群眾走出庭院,進行小區規模化養殖。
建立專業市場拓寬銷售渠道
面對生豬養殖業發展的強勁勢頭,這鎮從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入手,謀划建立了佔地28畝的冀東柏各庄鎮飼料獸葯批發市場和佔地18畝的冀東柏各庄鎮生豬交易市場,規範了小雙坨稻糠銷售市場。以市場為依託,為生豬養殖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並打破政府辦市場的舊有模式,實行大戶辦市場,經濟人辦市場,能人辦市場。生豬交易市場日銷生豬1000頭,僅每天向雙彙集團提供生豬就達400頭以上。為搶佔種豬培育的制高點,該鎮還決定走出自繁自養的封閉小圈子,在全國的種豬市場找位置。正積極與北京資源亞太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鑫源集團公司接觸,計劃投資2000萬元,建成佔地300畝的新型優質種豬廠,實現全鎮生豬養殖的產業化大發展。
建立專業技術協會提供全方位服務
該鎮成立了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下設生豬養殖和經紀人協會等六個分會,吸收會員118人,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服務於民、讓利於民”為服務宗旨,科學規範運作,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全方位為會員、為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一是信息服務。建立並開通了政府網站,廣泛搜集關於生豬養殖的信息,以《快訊》的形式發放給會員,再由會員將相關信息傳播到一家一戶。同時,號召會員充分發揮自身朋友多、信息靈的優勢,為養殖戶提供信息服務。二是良種服務。協會會員積極引進優良種豬、優良仔豬銷售給養殖戶,不斷提高良種豬的普及率。三是進行技術培訓。

經濟


綜述

2018年,柏各庄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2011年,柏各庄鎮完成農業總產值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5%。
柏各庄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柏各庄鎮生產糧食4.9萬噸,人均1021千克,其中水稻4.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100畝,產量61噸,可向社會提供61噸商品棉;花生種植面積700畝,產量3373噸;蔬菜種植面積2.8萬畝,產量9.5萬噸,主要品種有黃瓜、韭菜等。
柏各庄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雞為主。2011年,柏各庄鎮生豬飼養量12.4萬頭,年末存欄13.4萬頭;雞飼養量67.4萬羽,年末存欄33.1萬羽,上市肉雞174萬羽;奶牛飼養量590頭,年末存欄620頭。
截至2011年末,柏各庄鎮累計造林2.1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6萬株,林木覆蓋率22.1%,活立木蓄積量10.2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4418畝,產量578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產量5670噸。
柏各庄鎮漁業以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和海水捕撈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海域面積10.6平方千米、淡水水面2.7平方千米。2011年,人工海水養殖貝類5平方千米,產量2535噸;養殖對蝦5.6平方千米,產量344噸;淡水養殖面積2.7平方千米,產量7437噸;捕撈水產品4975噸;水產品總產量1.6萬噸;漁業總產值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0.5%。

工業

柏各庄鎮以飼料、大米、水產加工為主。
2011年,柏各庄鎮實現工業增加值7.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占生產總值的38.2%。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6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59萬元,比上年增長29.3%。

商業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城鄉集貿市場4個。2011年,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3%。

金融業

2011年,柏各庄鎮各類存款餘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

特色產業

柏各庄鎮堅持把生豬養殖作為富民強鎮的第一產業來抓,打造“冀東養豬第一鎮”。鎮里成立生豬養殖協會和經紀人協會,以協會為紐帶,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積極規劃建成了冀東柏各庄生豬交易市場、飼料獸葯批發市場和稻糠市場。2004年,鎮里又積極運作,為生產的優質生豬註冊了“一指標”商標,提高知名度。同時,通過優惠政策扶持農民發展養豬,還協調金融部門提供貸款支持,到2004年5月份,已提供小額貸款3111萬元,有力地調動了農民養豬積極性。全鎮從事生豬養殖的戶數有7346戶,佔全總戶數數的60%,庭院養殖7012戶,小區養殖334戶,養殖小區44個,佔地3500畝,2003年出欄35萬頭,全部銷往京、津、內蒙古等地。2004年出欄50萬頭。

文化


地名由來

柏各庄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柏各庄而得名。

鄉鎮特產


柏各庄大米以其顆粒勻凈、富有粘性、糯軟香噴、適口性強而遠近聞名,堪於天津“小站米”相媲美。其米質營養豐富,為人們普遍喜食、年間喜慶之日必備的主食之一。每年除滿足當地人們生活需要外,還大量外銷外地。

交通


柏各庄鎮境內有西曾線公路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65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13所,在校生2802人,專任教師1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75人,專任教師1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65萬元,比上年增長10.6%。
柏各庄鎮
柏各庄鎮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鎮文化站、影劇院各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0個;各類圖書室3個,藏書3萬餘冊。
2011年末,柏各庄鎮6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8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2張,固定資產總值2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6名,其中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2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3萬人,參合率98%。
柏各庄鎮
柏各庄鎮

社會保障

2011年,柏各庄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9戶,人數94人,支出29萬元,比上年減少20.0%,月人均257.1元,比上年減少2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28戶,人數1745人,支出191.5萬元,比上年增長61.1%,月人均91.5元,比上年增長20.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9人,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支出14.6萬元,比上年增長0.1%;農村醫療救助7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00人次,共支出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8.3%;農村臨時救濟31人次,支出4.4萬元,比上年增長9.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5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2.4萬元,比上年增長14.5%。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4萬人,參保率9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郵政局1所;報紙、期累計發行行1.3萬份(冊)。電信企業3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2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90%;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寬頻接入用戶7000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柏各庄鎮各村主要飲用地下水,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2000多米。

供電

2011年末,柏各庄鎮有35千伏變電站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