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南縣
河北省唐山市轄縣
灤南縣,河北省財政直管縣,隸屬河北省唐山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南臨渤海,背靠京津,縣域面積1482.6平方千米。灤南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轄16個鎮、1個街道縣政府駐友誼路街道。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戶籍總人口571357人。
2021年3月,入選“2021中國放心食品百佳縣市”榜單。
灤南縣
商湯王十八世紀,封墨胎氏於孤竹。
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縣地屬燕,仍為孤竹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231年),縣地屬燕國。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縣地屬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縣地屬遼西郡。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盧綰為燕王,縣地入燕,屬遼西郡海陽縣。
東漢,縣地仍為遼西郡海陽縣。
三國時期,縣地入曹魏,屬遼西郡海陽縣。
南北朝時期,東魏武定八年、北齊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為盧龍,縣地屬盧龍。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盧龍置馬城縣,屬平州。治所在今灤南縣東北部的馬城村,遺址尚存。這是灤南縣境內最早設置的縣級建制。
遼天贊二年(923年),置灤州永安軍,屬平州遼興軍。灤州之名始此,馬城屬之。
金天會元年(1123年)夏六月,張珏以平州降宋,改馬城為安城。天會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復取平州,安城複名為馬城。
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馬城入灤州及樂亭,縣地屬永平路灤州。
明代(1368—1644年),灤州屬京師省永平府。縣地屬灤州。
清代(1644—1911年),基本上沿襲了明代建置,將原京師省改為直隸省。縣地屬直隸省永平府灤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后,縣地屬直隸省津海道灤縣。民國17年(1928年)撤銷津海道,改直隸省為河北省。
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基本上是兩種政權並存。
民國25年(1937年)蘆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爭開始。河北淪陷后,建立了偽政權,縣地屬冀東道尹公署灤縣所轄。
隨抗日戰爭的深入發展,冀東抗日革命根據地逐漸建立,縣境為晉察冀邊區冀東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
抗日戰爭結束后,灤縣改稱灤南縣佐公署,駐地倴城,屬冀東區行署第十三專署(冀東行政公署)。
民國37年(1947年)4月21日,灤南縣佐公署改稱灤南縣政府。
民國37年(1947年)2月,國民黨在倴城建立灤寧縣,12月中旬,灤寧縣政府逃到董各庄(今屬宋道口鎮)。1948年5月,又逃到灤縣,被改編為河北省保安第五團。至此,灤寧縣自然消亡。
灤南縣
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東區行政公署划屬華北人民政府領導。11日,冀東區行政公署恢復冀東行政公署名稱。灤南縣屬第十二專屬。
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全面調整行政區劃,撤銷行政公署,恢復河北省,建立唐山專署,灤南縣為其所轄。
1954年7月,撤銷灤南縣建置,併入灤縣。
1958年11月29日,撤銷灤縣建制,建立唐山市灤州區。原灤南縣境內分別劃歸灤州區、樂亭縣和唐山市柏各庄區。
1961年,部分公社劃歸丰南縣。
1963年1月,恢復灤南縣建置,隸屬於唐山地區專員公署。
1968年,唐山地區專署改稱唐山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稱唐山地區行政公署,灤南縣為其所轄。
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實行市管縣體制,灤南縣歸唐山市領導。
灤南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唐山市東南部,東臨樂亭縣,西與丰南區交界,西南與曹妃甸區毗連,南瀕臨渤海,北接灤州市。地處東經118°12′—118°53’、北緯39°12′—39°39′之間。縣域面積1482.6平方千米。
灤南縣位於華北地層區燕山分區唐山小區的東南部,境內被巨厚的新生界鬆散地層覆蓋。大地構造位置處於燕山沉降帶與華北凹陷區接合部位,兩者以昌黎大斷裂分割開來,均屬於中朝地台上的兩個Ⅱ級構造單元。自北向南分佈有山海關隆起、黃驊凹陷兩個Ⅲ級構造單元。
灤南縣境內無山地丘陵,海拔最高37.4米,最低0.9米,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趨勢,由西北向東南平緩傾斜。雖然全部屬於平原地貌,但形成的過程仍有差異。北部與灤縣,西北部與丰南、唐山市古冶區接壤處,為北部洪積沖積扇的扇緣部,地勢較高,一般海拔25—30米。地面坡度為0.5—1.5‰。主要為灤河沖積物,以粉沙和細、中沙組成。絕大部分陸地為沖積平原,一部分是5000年前冰後期最大海侵界以西的沖積平原;一部分是由灤河在歷史時期形成的河道帶。海拔5—25米,地面坡度一般為0.5—2‰。境內河流較多,但基本上屬於灤河水系。縣境東部處於灤河下游,土壤沙黏相間。西部處於沙河下游,土質甚沙。南部為海積平原,分佈在高潮線至沖積平原之間,南堡、司各庄一帶寬達15千米。海拔0—3米,地面坡度為0.1‰左右,極為平坦,土壤是由河流沖積物入海沉積逐步淤積而成,由黏土質沙和沙質黏土構成。海岸線以上到濱海平原的一部分為沿海灘塗,由於海相沉積屬於淤泥,質地一般較黏重。擁有耕地7.2萬公頃,灘塗4.2萬公頃。
灤南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具有冬干、夏濕、降水集中、無霜期較長、季風顯著、四季分明的特點。春季,氣溫回升快,但冷暖空氣交鋒頻繁,天氣乍寒乍暖,日溫差大,早春偶有倒春寒天氣發生,風大雨少,氣候乾燥,多春旱;夏季,受暖濕氣團控制,形成高溫、高濕悶熱天氣,並具有降水集中、雷電、暴雨、大風、高溫、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多發的特點;秋季,隨蒙古冷高壓日益加強,太平洋副熱帶髙壓南撤東退,致使天氣晴朗,晝暖夜涼,氣溫迅速降低,形成秋高氣爽的天氣。冬季,受蒙古冷空氣影響,天氣寒冷乾燥,降水稀少,盛吹西北風。
● 氣溫
2017年,灤南縣平均氣溫12.3℃,較常年(11.4℃)偏高0.9℃,年極端最高氣溫38.0℃,出現在6月15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7.6℃,出現在1月21日。冬季(1—2月)季平均氣溫-2.0℃,較常年偏高1.5℃。其中,1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2,2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7℃。春季(3—5月)季平均氣溫13.6℃,較常年偏高1.7℃。其中,3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6℃,4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9℃,5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5℃。夏季(6—8月)季平均氣溫25.1℃,較常年偏高0.7℃。其中,6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6℃,7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4℃,8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2℃。秋季(9—11月)季平均氣溫12.6℃,較常年偏高0.2℃。其中,9月份較常年偏高1.8℃,10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0.5℃,11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0.5℃。12月份平均氣溫-2.2℃,較常年偏高0.5℃。
● 降水
2017年,灤南縣降水量510.7毫米,比常年偏少70.0毫米,偏少1成。冬季(1—2月)季降水量21.7毫米,較常年偏多14.3毫米,為常年值的2倍,其中1月份降水量12.8毫米,較常年偏多9.6毫米,為常年同期值的4倍,2月份降水量8.9毫米,為常年值的2倍多。春季(3—5月)季降水量22.7毫米,較常年偏少9毫米,偏少7成多,其中3月份降水量3.4毫米,較常年偏少6.8毫米(偏少6成多),4月份降水量2.0毫米,較常年偏少23.2毫米(偏少9成多),5月份降水量17.3毫米,較常年偏少32.9毫米(偏少6成多)。夏季(6—8月)季降水量392.3毫米,較常年偏少6.5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其中6月份降水量83.9毫米,較常年偏多6.2毫米,7月份降水量158.0毫米,較常年偏少15.7毫米,8月份降水量150.4毫米,較常年偏多3.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秋季(9—11月)季降水量74.0毫米,較常年偏少11.2毫米,偏少1成多,其中9月份降水量15.8毫米,較常年偏少30.9毫米,10月份降水量58.1毫米,較常年偏多28.9毫米,11月份降水量0.1毫米,較常年偏少9.2毫米。12月份無降水,較常年偏少3.7毫米。
● 日照
2017年,灤南縣總日照時數2552.3小時,較常年偏少134.7小時,偏少5%,年日照百分率58%。1—2月日照時數351.2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32.8小時,偏少近1成;春季(3—5月)日照時數802.3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多43.8小時,偏多0.6成;夏季(6—8月)日照時數630.5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84.6小時,偏少1成多;秋季(9—11月)日照時數583.9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69.6小時,偏少1成多,12月份日照時數184.4小時,接近歷年同期值175.9小時。年平均風速2.8米/秒,十分鐘最大風速12.8米/秒,風向ESE,出現在8月5日;瞬時極大風速23.0米/秒,風向S,出現在8月3日。
● 天氣現象出現日數
2017年,灤南縣降雨日數58天,降雪日數7天,大霧日數15天,輕霧日數205天,未出現霾,大風日數9天,雷暴日數17天,積雪日數24天,最大積雪深度9厘米,結冰日數125天,無霜期215天,終霜日為3月27日,氣溫≤0.0℃的終日為3月21日。全年在6月23日、7月21日、8月3和8月16日出現暴雨;年內在1月20日出現一次較強降溫過程。
灤南縣屬海河流域,河流除東部的灤河外,境內均為沿海支流小河。自東向西有小青河、泝河、北河、杧牛河、小青龍河、雙龍河、岳家河等8條自然河流。上述河流均為季節性河流,除杧牛河、小青河外,其餘各河均發源於外縣區,各河直接或間接匯入渤海。此外尚有人工開挖的灌排兩用的第一泄洪道、第二泄洪道、溁樂乾渠、灤柏輸水乾渠縱貫全境。
灤南縣境內擁有林地面積42.6萬畝,森林覆蓋率30.8%;擁有濕地面積3.63萬公頃。
灤南縣海洋魚類主要有鱸魚、梭魚、雜魚、牙鮃、紅鰭東方魨、大菱鮃;蝦蟹類主要有中國對蝦、南美白對蝦(海、淡水均可養殖)、蝦姑、毛蝦、三疣梭子蟹、天津厚蟹、日本縛;貝類主要有雜色蛤、文蛤、青蛤、四角蛤、毛蚶。其他海產品有烏賊、魷魚、海蜇。淡水魚類主要有草魚、鯉魚、鰱魚、鯽魚;蝦蟹類主要有河蟹和南美白對蝦。
灤南縣擁有濕地野生植物230多種,浮游植物107種,甲殼類動物49種,軟體動物63種,昆蟲280多種,魚類120多種。哺乳陸生動物常見的有17種,主要是刺蝟、草狐、草兔、黃鼠狼等。海洋生物主要是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浮游生物的優勢種主要有中肋骨條藻、棱曲舟藻、圓篩藻和有槽直鏈藻。
灤南縣鳥類資源豐富,有307種,佔全國鳥類種數(1371種)的22.4%,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白頭鶴、白鶴、大鴇、中華秋沙鴨、遺鵑等9種,佔總數的2.93%,國家Ⅱ級保護鳥類有白天鵝、隼、雕、鶴、鷹、鴞等41種,佔總數的13.36%,有207種國家保護的有益或有重要的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鳥類,佔總數的67.4%。以海淡水濕地為特點的生態系統是暖濕帶地區最為完整和較為廣闊的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上的停歇地和棲息地繁殖地之一,每年翔集鳥類有10多萬隻,以鷗類、鵒鷸類居多。其中紅腹鷸種群數達9300多隻,近危物種半蹼鷸種群數量1100多隻。
灤南縣礦物資源主要有鐵、煤和石油等。灤南縣鐵礦資源豐富,初步探明儲量約為15億噸左右,遠景儲量20億噸。其中,馬城鐵礦礦區面積29.1平方千米,鐵礦詳查儲量為10.44億噸,估算深部儲量5億噸左右,是亞洲最大的地下單體鐵礦;司家營南區大賈庄鐵礦礦區總面積38.69平方千米,儲量約為1.5億噸;李夏庄鐵礦礦區面積7.5平方千米,儲量2016.2萬噸;湛店子鐵礦礦區面積17平方千米,東臨馬城鐵礦,西臨大賈庄鐵礦,北臨司家營鐵礦(屬深縣),南臨長凝鐵礦,儲量約3000萬噸;長凝鐵礦西起東染各庄、方泡、杜土村一帶,東至魏庄、東沙窩,南起郭城子、大二里庄,北至宋庄(屬灤縣),面積29.50平方千米,儲量約5億噸。灤南縣煤礦分佈在青坨營、小水坡一帶,屬於開溧煤礦的延伸。溧南縣石油、天然氣主要分佈在南堡、高尚堡、柳贊一帶沿海及渤海灣沿海,儲量超10億噸的南堡大油田位於灤南縣南部沿海。深南縣在柏各庄、南堡、柳贊、高尚堡一帶存在地熱資源,深度1200米左右,溫度30—60℃。灤南縣建築用沙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宋道口鎮、程庄鎮、扒齒港鎮一帶。
灤南縣水系流域面積812.72平方千米,河道總長249千米,徑流總量1.27億立方米,年排水量1.49億立方米。
灤河全長888千米,流域面積44750平方千米。灤河在灤南縣境內長15千米,流域面積52.9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0.3億立方米。
小青河全長51千米,流域面積107平方千米,其中在灤河縣境內長47千米,流域面積89.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53.8萬立方米。
北河全長27千米,流經灤南縣18千米,流域面積156.1平方千米,灤河縣佔123.1平方千米。
泝河全長33.4千米,流域面積206.4平方千米,其中在灤南縣境內7千米,流域面積1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15.5萬立方米。1956年興建國營柏各莊農場,開挖灤柏乾渠,佔用泝河河道中游段(流經灤南段長51.5千米)。現泝河上游段,即是未被灤柏乾渠佔用的泝河上遊河道,從泝河發源地流經程庄鎮徐家莊、段庄、小賈庄、大賈庄、東大馬庄至殷庄村東入灤柏乾渠,最大排水流量55立方米/秒。
杧牛河全長16.2千米,流域面積60平方千米。
小青龍河在灤南縣境內長45千米,流域面積295.7平方千米。
雙龍河在溧南縣境內長31.5千米,流域面積121.3平方千米。
岳家河在淶南縣境內長8.2千米,流域面積11.5平方千米。
2017年,灤南縣平均降雨量510.7毫米,地下水總量1.66億立方米。
灤南縣海岸線長度為41.08千米,海域面積為8.04萬公頃。
灤南縣南部沿海地處渤海灣畔,屬風能較豐富地區。由於潮汐及海風作用,開發建設風力發電場縱深區域可以延伸至水深30米以上,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截至2019年10月,灤南縣轄1個街道、16個鎮。縣政府駐友誼路街道。
轄區詳情 | ||||
友誼路街道 | 倴城鎮 | 宋道口鎮 | 長凝鎮 | 胡各庄鎮 |
坨里鎮 | 姚王莊鎮 | 司各庄鎮 | 安各庄鎮 | 扒齒港鎮 |
程庄鎮 | 青坨營鎮 | 柏各庄鎮 | 南堡鎮 | 方各庄鎮 |
東黃坨鎮 | 馬城鎮 |
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戶籍總人口571357人,按可比口徑比年初減少4415人。倴城鎮人口增加最多,年末總人口100455人,比年初增加144人。年內全縣出生人口6449人,人口出生率11.24‰,比2016年增長0.84‰;死亡率16.88‰,比2016年增長12.21‰;自然增長率-5.66‰。
2021年6月1日,唐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灤南縣常住人口為508538人。
2017年,灤南縣有少數民族人口17993人,28個少數民族成分,佔全縣總人口的3.15%,有13個少數民族村,均為滿族村,包括長凝鎮后蘇各庄、晏各庄、張魯庄、柳行、北王各庄,宋道口鎮宋道口村、艾莊子、西橋、港北、東澤坨、司營,倴城鎮北營村,程庄鎮肖庄村。人口較多的有滿族1.58萬人(主要源於1644年清軍入關滿族人南下和1995—1997年修建桃林口水庫青龍滿族自治縣移民),壯族610人,布依族526人,蒙古族368人,苗族218人,其餘為百人以下。
2017年,灤南縣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信教群眾3000餘人,其中天主教355人,基督教1500餘人,佛教1500餘人,伊斯蘭教30人左右。有天主教堂3處,分別是長凝鎮西暖泉天主教堂、馬城鎮東營天主教堂、青坨營鎮崔新莊子天主教堂;基督教家庭活動點3處,分佈在倴城鎮靳營村、東黃坨鎮郝各庄村、安各庄鎮高橫坨村;佛教家庭活動點4處,分佈在倴城鎮東南街村、倴城鎮王莊子村、胡各庄鎮戚庄村、胡各庄鎮東胡村,有宗教團體1個,為灤南縣佛教協會。
2017年,灤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3.9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116.9億元,同比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153億元,同比增長8.7%。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25.8:32.1:42.1。
2017年,灤南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6%。其中,食品煙酒下降0.3%,衣著上漲0.7%,居住上漲1.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2%,交通和通信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3.1%,醫療保健上漲6.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9%。全縣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0.4%。
2017年,灤南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91.5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房地產投資完成14.4億元,同比增長22.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93.4億元,占投資比重32.0%;第二產業投資142.8億元,占投資比重49.0%。其中,工業投資142.8億元,同比增長5.6%,工業技改投資完成77.7億元,同比下降7.2%;第三產業投資55.3億元,占投資比重為19.0%。全縣施工項目309個,同比增長11.6%。入統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9個,完成投資176.4億元,同比增長38.2%。其中入統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49個,完成投資104.2億元,增長10.6%。
2017年,灤南縣財政收入完成19.3億元,比上年增長27.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7.8%。財政支出完成27.5億元,同比增長0.3%全年稅收收入完成16.2億元,比上年增長37.4%。其中,國稅收入(按省考核口徑)10.5億元,同比增長72.8%;地稅收入完成5.7億元,同比下降0.4%。
2017年,灤南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77元,比上年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8元,比上年增長8.7%。
2017年,灤南縣糧食播種面積102.1萬畝,總產量45.9萬噸,比上年增長0.7%;棉花播種面積1.3萬畝,總產量959噸,比上年增長0.7%;油料播種面積22.8萬畝,總產量6.3萬噸,比上年增長0.6%;蔬菜播種面積46.6萬畝,總產量229.6萬噸。全年造林面積2.4萬畝,年末實有林地面積42.6萬畝,增長20.9%,林木覆蓋率達30.8%。全年鮮果產量15.3萬噸,比上年下降0.5%。全年肉類總產量13.4萬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豬肉10.4萬噸,增長3.4%。禽蛋產量4.4萬噸,增長4.3%;牛奶產量51.8萬噸。全縣肉豬出欄134.4萬頭,增長4.5%;奶牛存欄14.2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8.3萬噸,下降2.2%。其中,海水產品產量5.9萬噸,下降2.7%;淡水產品產量2.4萬噸,同比下降1.0%;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10.8萬平方米。
2017年,灤南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53.8億元。其中,農業產值75.1億元,林業產值1.1億元,牧業產值54.4億元,漁業產值19.1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1億元。牧業、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7.8%。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7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9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2%。
2017年,灤南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1.6億元,比上年增長7.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1.5億元,重工業完成增加值50.1萬元。五大支柱產業依然對工業增長起到主導作用。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造紙和紙製品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金屬製品業、食品製造業合計實現增加值47.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6.6%;產銷率為98.2%;利潤總額159533萬元,同比增長219.0%。
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288.7億元,同比增長12.9%;各項貸款餘額為106.7億元,同比增長7.7%。
2017年,灤南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23.6億元,增長8.7%;零售業零售額157.1億元,增長10.9%;住宿業零售額5726萬元,增長10.0%;餐飲業零售額17.1億元,增長10.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133.7億元,增長9.5%;鄉村零售額64.7億元,增長13.0%。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50275萬美元,同比下降27.2%。其中,進口額10913萬美元,同比增長27.6%;出口額39362萬美元,同比下降34.9%。實際利用外資6312萬美元,同比增長24.6%
灤南縣
灤南縣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建置,因位於灤縣南部,故名灤南縣。
皮影也稱皮影戲,是冀東民間地方劇種之一,是中國皮影戲的一個支派,有獨特的唱腔和操縱技巧,製作影人是一種雕刻技術,借鑒戲曲的化妝、臉譜和服飾,加以藝術誇張,在操縱者(拿線的)靈活操縱下,與陪唱配合,影人形象生動,唱腔融入冀東方言、叫賣調、哭喪調,表演有聲有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4年,灤南縣皮影團赴葡萄牙演出傳統皮影戲《劉瑞蓮救駕》獲得圓滿成功。
樂亭大鼓博採各種傳統說唱藝術的長處,吸收民歌、戲曲的某些腔調,用鄉音說唱,以三弦、鐵板、鼓伴奏,具有獨特的唱腔、板式,是一種能說長篇大書,也能唱集錦小段、敘事抒情兼佳,深為群眾喜歡的曲藝品種。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灤南縣湧現出靳派唱腔創始人靳文然和文化部命名的樂亭大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第三代傳人何建春等許多大師級藝人,他們的代表作《薛剛反唐》、《碧海丹心》等享譽國內外。樂亭大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評劇的前身是蓮花落,俗稱蹦蹦戲。蓮花落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流域甚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
評劇,自1909年入唐山1919年出關,30年代發展到全國,其業績輝煌。成兆才創作了大量的評劇劇本,為後來的評劇劇本創作開拓了道路;發現和培養了評劇演員,為評劇班社的管理制定了章程。金菊花是拆出蓮花落時期造詣最高的演員,月明珠是唐山落子時期的著名演員,任善慶在評劇演出中首用座鼓,是第一位鼓師。他們團結西路北路蓮花落藝人,嘔心瀝血創立和發展了評劇。金菊花、月明珠等男旦離開舞台後,女演員進入黃金時代,產生了李划匝、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四大評劇皇后。以後,更是名人輩出人才濟濟,使評劇這株藝苑奇范,不斷發展創新,成為觀眾喜愛流行全國的大劇種之一。
海蟹
“灤南海蟹”亦黃螃蟹,生長於淺海,當地產卵,當地自然孵化。海蟹為肢體動物,巨螯尖甲,青色,橫著爬行。其肉嫩黃肥,鮮美可口,有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等藥用功效,營養價值高。故前人曾寫過這樣一首詠蟹詩:“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灤南海蟹”產於灤南縣南部沿海的柳贊、南堡一帶,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為灤南的名特產品之一。
“灤南海蟹”的肉、黃均美,當今吃方很多,可蒸、煮、燜、炒食,也可曬乾,製成蟹肉、蟹黃,還可以加工成蟹醬。春汛當椿芽才發,芍藥初放的季節,海蟹可與香椿芽配食,其味優美,若佐酒賞花,則雅興更濃。所以有“黃凝白嫩紅椿脆,窗處芍藥拌酒香”之詩句。
海產珍品——對蝦
對蝦為節肢動物,雌雄異體,雄蝦大於雌蝦,多為一年成熟。對蝦因舊時熟品上市前,就其彎鉤身形,尾向內,頭朝外,每對一套,成對出售,故名對蝦。其鮮品青白色半透明,熟品呈珊瑚紅。對蝦皮包薄肉肥,味道鮮美可口,營養十分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26.6克,脂肪0.7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對蝦各種烹調皆宜,是宴席桌上的海味佳肴,佐酒珍品。故前人有“賞花佐酒須珍味,笑指珊瑚鉤一雙”之詩句。
河北沿海各縣養殖的東方對蝦有喜歡平靜,晝伏夜出的習性,早晨和傍晚活動較為頻繁。平時喜棲於泥沙之中。對蝦的攝食量隨著發育階段、水溫、水質條件而變化。適宜水溫在18℃~30℃之間,8℃停止攝食,4℃以下死亡,38℃生活不正常,39℃死亡。耐鹽範圍在15~40‰之間。對蝦經過人工育苗,5月上旬將蝦苗投放蝦池內,需要人工投喂餌料,對蝦7~9月份攝食最旺盛,生長很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可收穫成蝦。成蝦一般身長12至16公分,重量在25~50克左右。
對蝦在我省沿海各縣均有出產,過去是靠海洋捕撈為主,產量不高。近幾年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沿海各縣利用沿海灘塗,大搞海水養殖對蝦,產量逐年增加。
蝦皮
“灤南毛蝦”俗稱蝦皮,系渤海灣的“土著”,當地產卵、孵化成長。一般一年一死,因生長快、壽命短,故有“生長周期短,資源恢復快”之說。“灤南毛蝦”個體完整,顏色潔白,皮薄肉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是人們喜食的廉價大眾化海味,為灤南縣的名特產品之一。
“灤南毛蝦”產於本縣南部沿海的南堡、柳贊一帶,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每當春秋兩汛,漁民們用張網、架子網定置捕撈。捕來鮮蝦,除少部分銷售當地及加工成蝦油、蝦醬外,大部分用鹽水煮炸、晾曬、去雜、製成干品。
墨魚(當地方言把“墨”字讀mi),也叫墨鬥魚,是烏賊魚的別稱。唐山轄區的灤南、樂亭、丰南等縣(區)沿海均有出產。但從質量上講,數灤南縣沿海南堡、柳贊出產的墨魚為上乘,因其海域是泥底,所產的墨魚肚子里無沙子,吃起了來不會牙磣,為灤南縣海域特產之一,是人們喜食的一種海鮮。外地人到灤南做客,熱情好客的灤南人會將墨魚做成菜肴讓其品嘗,臨走時主人還會送上幾斤墨魚做為家鄉特有的禮物。
墨魚生活在海水中,為軟體動物,身體橢圓形而扁平,蒼白色,有濃淡不均的墨斑。頭部有一對大眼,口的邊緣有十隻腕足,腕足的內側生有吸盤。墨魚既無強大的攻擊本領,又無撲食的利器,但體內能分泌出墨色液汁,每當遇到敵害時,它能放射出“墨汁”把周圍的海水染黑,以保護自己逃之夭夭。這種“墨汁”含有麻醉劑,能麻醉敵害的嗅覺,常以此方法撲捉小魚蝦充饑。
據沿海耆老講述,墨魚不是真正的“魚”,因為它沒有脊梁骨,它和那些蛤螺一樣,都是軟體的貝類。說墨魚是貝類,為什麼身上不長“殼”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墨魚也有“殼”,因生性好動,背著沉重的外殼,妨礙了它的活動,經過長時間的進化,把殼藏在了外套膜裡邊,起著支撐軟體的作用。因殼質地疏鬆,不僅不會加重負擔,而且在遊動時增加浮力。把墨魚剖殺之後,便會看到有兩塊潔白的骨頭,這就是原來的外殼,俗稱“墨魚骨”(也稱海兔子骨頭),中醫上稱之為“烏賊骨”或“海螵蛸”。
墨魚的肉又白又嫩,為海中美味,營養十分豐富。每100克墨魚肉中含有蛋白質13克,脂肪0.7克,糖類1.4克,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墨魚渾身都是寶,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據古代文獻記載,墨魚肉有養血滋陰、益腎通氣、去瘀止痛的功能。墨魚骨是傳統的止血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烏賊骨,厥陰血分葯也——諸血病皆可治之”。古代有25個海螵蛸的藥方,如今已被用於醫學上,如利用墨魚骨粉直接來治療胃出血、外傷出血。“墨魚汁”被人們作為止血藥,如用於消化道出血、肺結核咯血及功能性子宮出血。
當今墨魚吃法很多,如“爆炒墨魚花”、清炒墨魚等都是膾灸人口的美味佳肴。“墨魚燉豬肉”是地地道道的家鄉菜,普遍受到人們的喜食,其特點是“魚有肉香,肉有魚味”。難怪人們說:“墨魚燉豬肉,吃著沒有夠!”
柏各庄大米集中產於灤南縣柏各庄、楊嶺、胡各庄等一帶,因產量高、質量好而遠近馳名,為灤南縣土特產品之一。柏各庄大米以顆粒勻凈,富有粘性,糯軟香噴,適口性強,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7.3克,脂肪2.5克,澱粉75克,纖維素0.8克,為人們普遍喜食,堪與天津小站大米所媲美。
柏各庄一帶地處灤河下游,渤海之濱,水源充足,土質肥沃,氣候溫和,光照時間長,適合水稻生長。這裡種水稻已有60多年的歷史。隨著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水稻栽培管理技術的提高,水稻生產發展很快,種植面積最高發展到32萬畝,總產量3億多斤,是灤南縣的主要糧食作物,每年除滿足當地人民生活需要外,還大量銷給華北、東北、西北等地,使農民增加了收入。
曲身小子玉腰肢
“灤南海米”是海產白絨蝦加工而成,由於這種蝦身、須、肉呈白色,故前人有“曲身小子玉腰肢,二寸銀須一寸肌”之詠。“灤南海米”味微咸,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多含蛋白質及維生素,深受人民喜食,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禮品,是灤南縣名特產品之一。
“灤南海米”產於本縣南部沿海的南堡、柳贊一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了。每當春秋季節,漁民用張網、架子網定置捕撈,捕來鮮蝦,放入滾開的鹽水鍋中,待水開后,煮成八成熟,迅速撈出,曬乾,放入布袋或細眼網,往牆上摔打,使其皮肉分開,再用簸箕簸掉即可。
“灤南海米”除滿足當地需要外,大部分銷往京、津及東北等地。
東路花生
灤南縣中西部、北部地區花生種植歷史悠久,據考證始以明代後期,清末年間開始流向國際市場。因土質沙性、光照充足等自然條件等特點,適宜花生種植。灤南縣花生以個大、果白、皮薄、籽粒飽滿富有光澤而著稱,在國際市場被譽為東路花生。
東路花生可榨油、炒食、煮食,又可做餡、製作花生醬、加工酥糖等食品,其味道可口,營養豐富,為大眾化食品。花生籽粒含脂肪、蛋白質多種營養物質和維生素及少量金屬元素,熱量較高。並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化瘀”等醫藥效應。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引進優質小花生品種,並開始用塑料地膜復蓋種植,產量有幅度提高,灤南縣為唐山市主要產區之一。所產的東路花生在國際市場頗受歡迎,素有“倴城花生——沒(秕)比的”之歇後語。
適宜魚、蝦、貝、蟹的繁衍生長。人工養殖對蝦面積已達3867公頃,年產量達萬噸,是中國有名的養蝦大縣。該縣中部為水稻主產區,面積24666公頃,稻穀產量10萬噸,居河北省首位,所產稻米優良,清香適口,富有粘性,該縣的柏各庄鎮、南堡鎮是遠近聞名的“柏各庄大米”的主產地,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西部、北部為花生生產區,面積1.2萬公頃,產量2萬噸。東部為小麥、玉米主產區,年產量分別達到70萬噸、20萬噸。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000公頃,品種多、質量好。豐富的水草資源,悠久的飼養殖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灤南縣地處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1小時都市圈”,位於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融地帶,是曹妃甸工業區最直接的經濟腹地。唐港高速、沿海高速橫亘東西,遷曹鐵路、坨港鐵路、灤海公路、遷曹公路、水曹鐵路、遷曹髙速縱貫南北,距唐山三女河機場僅“半小時”車程,更有曹妃甸港、京唐港兩大出海通道,是連接“三北”地區的重要樞紐,北方去往華東、華南的出海口。是中國北方和東北亞的重要貨運集散地,連接東北亞、東南亞的重要海陸大通道。
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擁有基礎教育校(園)252所,在校生79571人,教職工5997人,其中專任教師5244人。其中普通中學28所,在校生30378人;小學100所,在校生31720人;特教學校1所,在校生114人。
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1所,其中醫院11個,基層醫療機構16個。衛生機構床位2514張,其中醫院1870張,基層醫療機構524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388人,其中執業醫師736人,註冊護士983人。
截至2017年末,灤南縣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座,總藏書13.1萬冊。全縣17個綜合文化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縣圖書館獲評國家二級館,成兆才紀念館、繩各庄評劇團獲批全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基地。2017年,灤南縣成功舉辦“京津冀”評劇票友大賽、環北河自行車賽等活動。
2010年,灤南縣委、縣政府拆除北河南岸遮擋水面的二層商業樓3.5萬平方米,興建北河公園。公園設計融入歷史文化、地方名人等元素,依水而建、借水設景,在東起灤海公路、西至福海大橋,長達3.2千米的河岸兩側,規劃建設了三亭苑、三娥苑、惠民廣場、尚民廣場、健民廣場、悅民廣場六大景區,各景區通過寬3米的閉合式步行園路連接,總面積擴大到1650畝,其中水面870畝、廣場綠地780畝。
灤南縣北河公園
曹妃甸是位於灤南縣海域中的一個海島(東北-西南向),地理坐標為北緯38°55′57″,東經118°30′33″。水路南距天津新港38海里,北距秦皇島92海里,距南堡12海里。據歷史記載,公元1889年島上有廟,名曰曹妃甸,往來的人較多。廟有甜水井一口和六丈燈樓一座,廟的東西兩側有漁鋪,距今僅90年左右。曹妃甸具有優良的建港條件,2003年建港工程已經啟動,被列入唐山市“四大興市工程”和河北省重點工程。建成后,必將對灤南縣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
灤南縣姚王莊鎮李營村是一個有204戶,715口人,42名黨員,1420畝耕地的農業村。自改革開放以來,該村在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的帶領下,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走出了一條傳統種植—冷棚蔬菜—溫室大棚—生態棚菜之路。李營村是省級宣傳文化示範村、省級文明生態村、省級民主法制示範村、全國文明村,先後獲得中央、省、市、縣各類榮譽稱號50多項。黨支部書記李志剛連選連任24年,先後榮獲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十大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全國優秀退伍軍人、全國勞動模範等60多個榮譽稱號。
餵豬用上中草藥,數九隆冬鮮桃掛滿枝頭,科技示範新品種走入尋常百姓家,新、奇、特的農業產品,展現出了各家莊鎮超前的現代農業的魅力。
養豬用上中草藥
用中草藥養豬的優點:豬肉口感極好,用手拿著吃都不沾油,經過專門機構的鑒定,脂肪、膽固醇含量少,亞油酸含量很高,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人可放心吃。該種豬肉註冊了“草真香”商標。
棚桃技術創新多
由胡各庄鎮南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張志剛發明的溫室桃樹短休眠、無休眠促早熟技術可以“隨意控制”鮮桃的成熟期。
南唐種植合作社為該社生產的鮮桃註冊了“燕雪”商標,大棚桃以成熟早、味鮮美揚名全國。
葡萄園裡品種新
這個集觀光、採摘、休閑為一體的採摘示範園區主要以葡萄種植為主,並成為兩所新品種研究、實驗、示範、推廣基地。該園種植了愛神玫瑰、月光無核、瑞都香玉等31個精品葡萄種類,其中26個品種系北京農林科學院果樹所等農業科研機構研製的最新品種。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灤南縣潘家戴庄村,佔地7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56平方米。是經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批准,由省、市、縣共同投資557萬元興建的,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動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
慘案遺址一直是周邊群眾憑弔遇難同胞,追憶民族恥辱的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場所。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總體布局由南到北,依次為紀事碑、悼念廣場、紀念卧碑、冤魂牆、下沉廣場、陳列主館,形成層次分明的空間序列;兩側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襯托,是一個集慘案性、遺址性、紀念性於一體的標誌性建築。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
灤南縣古墓群遺址 |
灤南縣甜井庄村遼代墓群 |
灤南縣段庄村元代墓群 |
灤南縣龍落灣村漢代遺址 |
灤南縣周夏庄村漢代遺址 |
灤南縣小坡子村漢代遺址 |
2017年12月13日,灤南縣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
2018年3月15日,入選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
2019年2月2日,灤南縣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9月,灤南縣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9月20日,灤南縣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31日,灤南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20年6月30日,灤南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灤南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2020年12月,入選複查確認保留稱號的河北省文明縣城名單。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