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
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坐落在河北省灤南縣倴城北6.5公里,潘家戴庄村東南。佔地7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56平方米,是經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批准,省、市、縣共同投資557萬元興建。
紀念館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動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潘家戴庄慘案發生於1942年12月5日。12月4日,駐防今灤縣張各庄的日軍騎兵隊,得知我第一區隊在程庄一帶活動的消息,立即糾集張各庄、司各庄據點日偽軍連夜奔襲。12月5日,以駐張各庄日本騎兵隊長鈴木信為首的日偽軍250餘人,按日軍第27師團、第27步兵團少將鈴木啟久命令所屬第一聯隊騎兵隊“徹底肅正該村莊”(鈴木啟久《我在冀東任職期間的軍事行動》),對潘家戴庄的百姓實施報復行動。一天功夫,屠殺無辜群眾1280人,燒毀房屋千餘間,財物被搶劫一空。殺人現場慘不忍睹,30名嬰兒被摔死在碌碡上,60名孕婦慘遭殺戮,27戶被殺絕,31戶只剩孤兒寡母。日偽軍採取了槍挑、棒打、活埋等極其殘暴的手段,製造了抗日戰爭時期冀東地區最大的“千人坑”大慘案。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d/m1ddf45f391b402eafcf42c7792fbd81c.jpg)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
1952年,唐山地區專員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戰爭潘家戴庄殉難同胞紀念塔”;
1967年,灤南縣增建紀念館,陳列慘案遺物;
1971年,灤南縣革命委員會將紀念塔遷至“千人坑”慘案遺址處,更名為“抗日戰爭潘家戴庄殉難烈日紀念碑”,1976年毀於唐山大地震;
1991年7月7日,灤南縣人民政府對大慘案遺址紀念碑進行了重修。
1997年11月,由省、市、縣共同投資興建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
2000年12月9日正式開館。
卧碑
紀念碑底座佔地17.8平方米,碑身高13.5米。碑正面刻著“抗日戰爭潘家戴庄殉難烈士紀念碑”15個大字。另建碑亭1座,上面刻有碑文。一堵碑牆橫亘於左右兩門中間,碑牆上鐫刻著:“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邑人劉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卧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3/m63e33e99442da8396dc461d8b3af88eb.jpg)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卧碑
碑牆內側,黑色大理石上鐫刻《潘家戴庄慘案記事碑文》。碑文詳細記述了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的建設過程,以及1942年12月5日,日偽軍製造的駭人聽聞的潘家戴庄慘案的經過。
碑牆北面,是悼念廣場。廣場北側中央,一漢白玉卧碑,上鐫原冀東軍區司令員蕭克題寫的“潘家戴庄慘案紀念碑”九個描金行書大字。卧碑后黑色花崗岩襯牆上刻“1942年”和“遇難1280人”兩組醒目數字,昭示人們不要忘記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這裡遇難,而襯牆正中的錯台缺口,隱喻著遇難者的吶喊和控訴。
![抗日戰爭潘家戴庄殉難烈士紀念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4/me4f51667996703592a246dd3b3594c56.jpg)
抗日戰爭潘家戴庄殉難烈士紀念碑
根據慘案情況,同時建一座長35.5米、寬1.9米和一座長6.3米、寬4.3米的長方形合葬墓及一座直徑為2.1米的圓型合葬墓,一個碌碡置於墓旁(摔孩子證物)。紀念碑坐落在中間偏南處,碑亭在中間偏北處。整個紀念碑佔地1764平方米。1976年毀於大地震。
遺址紀念碑
碑座為鋼筋水泥結構。紀念碑高18米,正面書“潘家戴庄千人坑慘案殉難同胞紀念碑”。背面書“血海深仇,永世不忘”。紀念碑北面,有一座高5米、寬4米的紀念屏,屏芯鑲嵌的黑色大理石上刻有“血海深仇,永世不忘”的銘文(採用1952年紀念塔銘文)。
紀念館佔地建築面積2256平方米,坐西朝東,西面有展室6間,北有展室3間,待客室2間,辦公室1間。紀念塔坐落在紀念館中間偏東處。展室中陳列著當年日寇殺害我同胞使用的鍬、鎬、扁擔等兇器以及被害群眾的被褥、衣服等遺物和死者屍骨等。還有反映當時慘案情景和人民鬥爭場面的宣傳畫、泥塑、實物照片和倖存者照片等100多幅。
序廳正面是寬14米、高3.4米的巨幅電腦噴繪,整個畫面以電影蒙太奇技法,將真實的文物資料予以組合展示。畫面主體是慘案倖存者周樹恩當年在特別軍事法庭上出庭作證時的半身照片,他的背後是鋪天蓋地的一頁頁控告書,這些控告書是由慘案倖存者、目擊人和遇難家屬寫的,詳述著慘案經過,控告書上排滿了村民的手指印,鮮紅如血,觸目驚心。畫面下方是采自紀錄電影《鐵證》中一個真實的鏡頭,一位倖存老婦面對累累屍骨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畫面右下角,是慘案策劃者、日本戰犯鈴木啟久受審時跪地謝罪的照片,他的背後是受審紀錄,記載著他的犯罪經過,面前是他的認罪書。兩側,西側一幅是人民悼念死難者,東側一幅是日本參觀團來此謝罪的巨幅照片。廳中央又設卵石槽、卧碑,鐫刻前言,空間分割合理。整個序廳氣勢恢宏,資料真實,組合巧妙,直接切入主題,拉開了陳列展覽的序幕。
![序廳背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f/mafd168eefa4bf35935d4afa36945038f.jpg)
序廳背景
第二展室是“正義審判”與“警鐘長鳴”內容。
第三展室是實景陳列。展示省、市、縣三級文物部門發掘的部分慘案現場。被發掘的17.6米的慘案長坑內,21具慘死者屍骨的形態慘不忍睹,這些白骨有的是身首分離;有的是親人相抱;有的是萎縮在胎盤中的胎兒;有的是被鈍器砸扁的兒童頭顱;有是張著大嘴似在叫罵,似在吶喊,似在控訴。
第四展室是長坑未發掘部分,但在施工中又發現四具骨骸,就地進行了保護。
![館內陳列品](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b/m2b9641fd925cebc8f074ba10a295813a.jpg)
館內陳列品
![三光鐵證陳列室](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3/me3a26ad1b9d61a5a25947ea2c6df5ea8.jpg)
三光鐵證陳列室
![展廳一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3/ma323b4099083e5180874f01c5a7ccae0.jpg)
展廳一角
東側展廳前段是第三部分“正義審判”,主要反映了崔新莊子復仇戰鬥大捷。解放后,參與製造潘家戴庄慘案的日偽特務落入法網和1956年鈴木啟久接受審判的情況。第四部分為“警鐘長鳴”,簡介了歷次建塔、建碑、建館和利用慘案遺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國內外人士憑弔的情況。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d/m4d3ccc30a2b1c258a7e44957eb41fe4a.jpg)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
在黑色大理石的牆面上,分姓氏、性別、年齡刻寫著1280名遇難村民的姓名。既真實地再現了歷史,又表示了對遇難者的悼念。
主館為二層樓房,長57米,建築面積1661平方米。
仰望主館中心屋架造型,可想到潘家戴庄三天三夜大火后的殘垣斷壁,兩端高懸的大鐵鐘,象徵著警鐘長鳴,教育後人勿忘國恥。黑色花崗岩冤魂牆所刻1942和1280醒目大字,昭示人們不要忘記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這裡遇難。
![館內“三光鐵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a/m3a926dd49241b488e3c4e9ab53b30c26.jpg)
館內“三光鐵證”
![下沉廣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b/m6b8192673950fbb80834ba8532f5c224.jpg)
下沉廣場
![影片片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8/m18f4f20b860ec8585cd45f09afc1a195.jpg)
影片片段
![慘案遺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3/m23681796d122ecf854d45049b219df1f.jpg)
慘案遺址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全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3/m53f1a86abd4588da30c4e95868d86b83.jpg)
潘家戴庄慘案紀念館全景
主館為二層樓房,長57米,建築面積1661平方米。一層樓覆蓋慘案長坑,屬於半地上半地下建築。二層樓是慘案系列展覽,房頂兩側分別為高19米的警鐘。中間是高24米的水泥框架,象徵著被燒毀的殘牆斷壁。
內部展室包括序廳、主廳、尾廳和音像放映廳。館內現有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14件。其中有殺人魔王佐佐木二郎使用過的戰刀,日寇壓死兒童的捶布石,尖兵報社用過的石印石,日軍挑死孕婦的大石槽和至今仍清晰可見子彈痕和刺刀跡的小鐵門。
![黑色花崗岩冤魂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a/mda1bc75893efe60b76340e1a8f1e0144.jpg)
黑色花崗岩冤魂牆
![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d/m1d283a1337ca2d8addf4242361d47e48.jpg)
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展廳文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4/m94ec7df192513008b1440e0cdde39312.jpg)
展廳文物
• 活動名稱: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公益筆會
• 活動時間:2014年9月
• 活動內容:“大愛中華善水行動”管理辦公室邀請京冀兩地書畫家、愛心企業家、公益人士共同舉辦了首屆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公益筆會暨紅色根據地善水行動捐款儀式。筆會現場還開展了公益拍賣活動,所得款項全部納入“善水基金”,用於潘家峪村凈水系統公益項目。
• 活動名稱:“情系潘家峪·愛溢母親河”活動
• 活動時間:2014年3月
• 活動內容: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團區委堅持實踐活動與志願服務相結合,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得到充分弘揚和傳承。在當天的活動中,志願者們對潘家峪村30戶鰥寡孤獨、五保等困難戶進行了慰問,送去價值8000元的米面油及生活日用品,並為村民義務理髮,讓老區群眾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同時,志願者們還參觀了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隨後,志願者們來到還鄉河岸邊,清理河道垃圾,營造出愛護生態環境、共建綠色家園的濃厚氛圍。
榮譽 | 榮獲時間 |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93年 |
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1995年 |
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2001年6月 |
全國紅軍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2013年09月10日 |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2015年 |
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2015年8月24日 |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坐北朝南,坐落在村中部,東隔小河與“潘家大院”相望,南、西、北均與大道相連,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1246平方米。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潘家戴庄村
交通線路:京唐高速公路轉唐港高速公路灤南出口至潘家戴庄村
門票標準:免費開放
郵 編:063500
可宿灤南縣:北河賓館、坤達賓館、京東賓館、大廈酒店等。
陽光大酒店、大連海鮮城、灤南川味名優小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