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2條詞條名為雪花的結果 展開
雪花
美國詩歌
雪花是美國朗費羅的詩歌。《雪花》由音樂、意象、情感凝結而成,其中未見詩人直接的“教導”,卻更顯得晶瑩潔白。全詩三節,每節是一個長句分為六行,恰似一片六齣的雪花。在選詞上,詩人也多選用輕柔寂靜的字音。雪花從天空的懷裡輕輕飛出,這是一首天空的抒情詩——天空代替詩人在抒情;或者說,由於詩人胸懷寬廣,他的胸懷才化作了天空。
【作品名稱】《芝加哥》
【創作年代】近代
【作者姓名】朗費羅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國家】美國
In the arms of the fly out from the sky,
From Ella folds in shake,
Float to the forest bare brown,
And the field open to the lonely,
Soft and silent, fly slowly,
The snow is falling.
As the mist misty dream
Suddenly become a crystallization of vision,
As a troubled to hide,
The pale face made confessions,
Troubled sky in performance
The sad heart.
This is the poem,
With the silent music slowly records;
This is the secret of despair,
Early cholestasis in the heart,
Now to Tano Kiki
Talk quietly
從天空的懷裡飛出,
從雲裳的褶縫裡抖落,
飄向森林的棕褐光禿,
撒向田野的寂寞空闊,
輕柔無聲,緩緩飛揚,
雪花兒飄降。
正如雲霧般朦朧的幻想
突然結晶成為奇文異采,
正如煩亂的心緒難以隱藏,
通過蒼白的面容作了自白,
煩亂的天空在表現
內心的哀怨。
這是天空的詩啊,
用無聲的音符緩緩記錄;
這是絕望的隱秘啊,
早就鬱積在雲層的肺腑,
如今才向田野樹木
悄悄地傾訴。
(飛白譯)
朗費羅是浪漫主義詩人,但是與一般浪漫主義詩人傾向於“表現”不同,他認為詩人的三大任務是“娛悅、鼓舞、教導”,這帶有現實主義色彩。他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寫過控訴奴隸制度的組詩《奴役篇》,還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根據印第安人傳說創作了印第安史詩《海華沙之歌》,後者是他創作的頂峰。
朗費羅抱有人道主義者的崇高理想,也懷著人道主義者的悲哀。就在這首美麗的抒情詩《雪花》中,我們也不難感到一個人道主義者的胸懷。
天空是那麼廣漠,但是禁不住隱秘的哀怨的長期鬱積,它已再也容納不下這絕望的隱秘了。啊,即便大如天空,也需要表現,需要宣洩,需要傾訴,需要尋求理解。於是,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天空的詩——就這樣飄降在大地上……
詩人把自己的無限愁思寄情於雪花,人世間解決不了的千種紛擾萬般煩亂,都在萬里雪飄中得到了某種宣洩和凈化,結晶成了不再沉重的、潔白透明的悲哀。是啊,連悲哀也可以變成奇異的幻美,正如黑格爾《美學》中說的:“在音樂里縱然是表現痛苦,也要有一種甜蜜的音調滲透到怨訴里,使它明朗化,使人覺得能聽到這種甜蜜的怨訴,就是忍受它所表現的那種痛苦也是值得的。”
朗費羅(1807-1882)美國詩人。主要作品有《夜吟》《奴役篇》《伊凡吉林》《海華沙之歌》《基督》《路畔旅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