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羊子的結果 展開

羊子

中國著名作家

羊子(1969年7月——)本名楊國慶,男,羌族,四川理縣人,副研究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畢業於四川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羌族文學》主編,現任職於四川省汶川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08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汶川之歌》(出版名為《汶川羌》)作者,巴金文學院2009年簽約作家,魯迅文學院第十二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

個人履歷


2010年5月、7月參加“國際寫作計劃”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和中國雲南昆明的交流活動。
2011年9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了由四川省作家協會、《詩刊》社、《民族文學》雜誌社共同主辦的羊子長詩《汶川羌》作品研討會。
2011年10月12日上午,羌族詩人羊子與軍旅作家王棵同獲巴金文學院第七屆茅台文學獎。羊子的授獎辭是:“新世紀之初,一首由羌族詩人羊子作詞的《神奇的九寨》唱紅大江南北。近年來,羊子的詩歌創作,筆觸深入古老族群的血液和骨髓,散發出對綿延千年歷史的思考,透射出古老羌族智慧的光芒,閃爍著詩人眷戀與痛苦、求索與質疑、絕望與希望交織共生的文學審美。汶川大地震以後,他創作的長詩《汶川羌》,是對歷史、對現實、對個人的一種詩性的超越和抒寫,是中國當代少數民族不可多得的、具有特殊價值的長詩,為羌民族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留下了新的文學記憶。”

主要作品


出版長詩《汶川羌》、詩集《一隻鳳凰飛起來》與主編《汶川時空》、《震前汶川100個經典記憶》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正版收藏。作詞《神奇的九寨》獲全國優秀歌曲獎、四川省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從2001年11月起入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第14冊,四川文藝出版社)。
作品在《文藝報》、《民族文學》、《詩刊》、《星星》詩刊、《當代文壇》、《中外文化交流》、《四川文學》、《芳草》、《青年作家》、《西部散文家》、《四川日報》、《草地》等報刊物上發表,入選《激揚文字》(中宣部)、《捧出心裡的陽光》(中國作協)、《相聚魯院》(中國作協)、《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中國作協)、《四川讀本》(四川文藝)、《不屈的脊樑》(四川作協)、《西華師大詩選》、《四川散文大觀》、《論史小溪的散文創作》、《桃花詩三百首》、《天災一瞬間》等文集。
詩集《一隻鳳凰飛起來》被四川文藝出版社譽為“大草原大山野的心魂之聲,大高原大盆地的文明之橋”,獲四川省第四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成就及榮譽


“楊國慶(羊子)是來自汶川的羌族作家。在他眼中,汶川是一片神秘古老的大地,有著豐富獨特而耐人尋味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資源。5·12大地震發生后,世界僅僅知道了災難的汶川,對古老而現代的汶川缺乏了解和認識。他的長詩《汶川之歌》將對汶川精神屬於人類精神範疇進行形象、鮮明、具體、生動、深層的抒寫和思考,讓世界通過詩人的視角和情思,看見汶川特別的美,欣賞汶川永恆的歌。作品將以‘我’為抒情主體,立足當代,抒寫歲月天空下汶川社會和自然的生態,揭示出汶川山河給予這片土地上的人的苦難與幸福、自足與奮進,並將古蜀文明與岷江文明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世界的目光走進汶川,走進岷江上游,認識社會發展的一種步伐。”這是中國作家協會2008年重點扶持該作品時的評審意見。
“歌曲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的神奇風光和獨特神韻,述說它的神奇令天下人深情嚮往,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由衷讚美和無限熱愛。歌曲語言簡潔樸實,深入淺出,旋律優美抒情,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與通俗歌曲特色兼容並蓄,演繹富有真情實感,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是四川省第八屆“五個一工程”評獎活動,入選《神奇的九寨》的理由。
《吉祥谷念想》榮獲省人民政府新聞辦、省文聯、省旅遊局聯合主辦的2004年西部旅遊風光歌曲邀請賽銀獎。作詞《夢中的樂園》選入阿壩州人民政府製作的“慶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阿壩吉祥——走進阿壩,走進大九寨》(DVD版)。
作詞《綠色天堂》(譚維維唱)、《賀蘭山》(陳海元唱)、《夢中的樂園》(卓妮唱)《吉祥谷念想》(王稱唱)、《神奇的九寨》(容中爾甲唱)等歌曲錄製、出版、發行。
作詞《龍泉桃花香》榮獲成都市龍泉驛區群眾喜愛歌曲獎。
論文《天空與大地:岷山深處爛漫而真切的心靈寫作——谷運龍先生散文創作談》發表在《當代文壇》2006年第5期上。畫評《羌族人的腳步與身影——油畫<羌山落雪>系列賞析》發表在《文化交流》(中英文編排,發行153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5期(總第71期,雙月刊)。畫評《行走在羌山的白雪之上——羅曉飛油畫的生命關懷》發表在《中外文化交流》(發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9期(總第113期,月刊)。畫評《詩情蕩漾在溫馨與浪漫的整個畫面——大唐卓瑪油畫“家園和芬芳系列”的美好韻味》和《沉寂與喧囂——楊瑞洪高原油畫的語言風格》收入《中國當代繪畫交流》。《岷江文化或江源文明的締造者是誰?》入選2010年《情系爾瑪——首屆中國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災后重建研討會論文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