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鼻亞目
哺乳綱靈長目動物
類人猿亞目(Anthropoidea)是靈長目的一亞目。即高等的靈長類,包括各種猴、猿和人類,其智力發達,指尖具指甲,多白天活動,顏面多少似人。類人猿亞目中的猴類分成獼猴科和疣猴科兩科。
類人猿亞目包括分佈於新大陸的闊鼻下目Platyrhini和分佈於舊大陸的狹鼻下目Catarrhini,此外還包括一些歸屬不明確的最早期成員。
類人猿亞目的進步特徵表現在,第1個指(趾)與其他指(趾)相對,指(趾)端都有扁甲,腦顱大,大腦半球發達,且多腦回;眼眶與顳窩完全分開,兩眼完全向前,單子宮,盤狀胎盤等。類人猿亞目包括狨科(Callithricidae,分佈南非等地)、卷尾猴科(Cebidae,分佈於美洲)、猴科(Cercapithecidae)、猩猩科(Pongidae)、人科(Hominidae)(從系統分類上講,人也歸入這個亞目)。現重點介紹猴科和猩猩科的一些種類,特別是產於我國的猴類,都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應該讓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它們,保護這些資源動物。
類人猿亞目中的猴類分成獼猴科和疣猴科兩科,這兩類猴的主要區別在於獼猴有可以儲存食物的頰囊,齒尖低,食性比較雜,四肢基本等長;疣猴有比較複雜的消化系統,齒尖高,主要食樹葉等植物性食物,後肢通常比前肢長。
獼猴科又可以分成兩支,一支為長尾猴;另一支為獼猴、狒狒等。猿類的特徵是沒有尾巴,前臂比後腿長,呈半直立的姿態,胸部寬闊,腦容量比人類小,但比其他靈長類大,手、腳的第一指(趾)可與其他四指(趾)對握。現生種類有長臂猿、猩猩、黑猩猩以及大猩猩。
隨著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哺乳動物開始扮演動物世界的主角,樹鼩也開始了其快速的分裂演變歷程,其中一支在4500萬年前演化出了高等靈長類,即類人猿亞目。其後在漫長的歲月中,類人猿亞目分裂出一種原始猴類,原始猴類又衍生出一種古猿,這種古猿是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他們生活在距今700~6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此後,這種古猿的後代分別向人類和現生黑猩猩方向演化,這是人類與黑猩猩兄弟告別的關鍵時期,也是原始人種的起源時期。
類人猿徠亞目最早的成員為始新世中期生活於我國的曙猿Eosimias(如圖《類人猿亞目代表種類》所示),曙猿是體型非常小的靈長類,體重只有100克左右。曙猿的特徵非常原始,其到底是屬於最原始的高等靈長類還是屬於跗猴類尚有一定的爭議。與曙猿比較相似的是漸新世早期生活在埃及的非洲跗猴Afrotarsius,非洲跗猴也同樣是分類地位有一定爭議的種類。始新世晚期在東南亞還生活著雙猴Amphipithecus等幾種靈長類,這些靈長類體型較大,重達7公斤,它們到底是屬於高等靈長類,還是與鼠猴或者兔猴比較接近沒有一致的意見。早期高等靈長類最豐富的地方是非洲的埃及,這裡始新世晚期和漸新世早期的靈長類種,除了非洲跗猴以外,還有很多種確定屬於高等靈長類的成員,這些高等靈長類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副猿,它們同時擁有闊鼻下目和狹鼻下目的特徵,到底屬於哪一類或者自成一更原始的類群尚有一定的爭議。另一類是原上猿類,它們是原始的狹鼻下目,因為同時擁有猴類和猿類的特徵,曾經被當作是二者之間的過渡類型,現在則認為是二者的共同祖先。
簡鼻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