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葬
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的晶瑩鑽石
鑽石葬,又稱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這些由人體骨灰轉化的“鑽石”通體呈現高雅的藍色,能滿足那些覺得“墓地和骨灰盒過於呆板”的人對思念親人的要求,由於這種“鑽石”可隨身攜帶,因此可用來製成“首飾”。
骨灰鑽石化學原理在於鑽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體含有18%的碳,火化后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煉鑽石。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GE就率先利用此技術合成第一顆實驗室培養金鋼石(工業級),而後俄羅斯將其量產並大規模應用於工業。而國外的骨灰鑽石是採用HPHT改良技術合成的寶石級金剛石(鑽石)。HPHT技術用模擬地底超高溫高壓環境的壓機將石墨的碳原徠子結構結晶並重組成鑽石。
鑽石葬,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把逝者葬在方寸的鑽石中。意譯一下,就是把人或寵物的骨頭或者骨灰變成鑽石,因而我們也可把這種葬法稱之為“骨灰鑽石”,是紀念鑽石的一種。“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人所共知,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因為它是自然界最堅硬的物質,不滅不壞。而如今,這種鑽石特性,被科技賦予了新的意義,親人死後,屍體焚化變成骨灰后,通過一項新的技術,可以直接把親人的骨灰變成鑽石,作為珠寶戴在親屬身上,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又成為了對逝去的親人最好的紀念。“鑽石恆久遠,親人永紀念”,相比死氣沉沉的墓碑和骨灰盒,骨灰鑽石的優勢相當明顯。
鑽石葬的構想
高壓提煉
眾所周知鑽石的成分,就是百萬年動物遺骸當中的碳素所形成的,人類有機物質當中,做鑽石主要就是炭素。實際上,幾乎任何來源的碳都適合做鑽石合成的原料。據說是瑞典斯德哥爾摩ASEA實驗室的馮普拉登在1953年製造的第一顆合成鑽石。1955年,由霍 爾領軍的奇異公司研究小組,成為歷史上首次把碳變成鑽石的團隊。專家表示有20種材料曾經試驗成功。例如石蠟或蔗糖能直接轉化為鑽石,甚至花生在2000℃和140000大氣壓條件下保持五分鐘,即能產生人造鑽石,轉化成功效率為60%。而千百年,經過社會新潮文化的洗禮,西方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用傳統的方式紀念失去的親人,而開始謀求新的選擇。因而商家看中了鑽石葬的商業價值與可行性,進而進行了相關研發。
鑽石葬的起源
在中國推廣這項技術的,這項技術最開始是美國的一家紀念品公司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研發出來如何把骨灰變成鑽石。原理是骨灰中的碳元素。首先把骨灰放進5400℃高溫的真空感應爐里提純,將碳從骨灰中提取出來;然後再將其加熱到3000℃變成石墨;最後,把這些石墨放入一個壓力器中放兩個星期,就能在巨大的高溫壓力作用下變成一顆人造鑽石了。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6個星期。從2011年中國引進了骨灰鑽石這個技術,在國內也可以製作骨灰鑽石了。
鑽石,因為它的堅韌、不易的、永保存,為世人所青睞。而如今,這種鑽石特性,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親情的永恆”。鑽石恆久遠,親情永流傳。
骨灰鑽石的品質
人造鑽石技術是很早就有的,而希羅說,他們的骨灰鑽石完全可以與珠寶行里的人造鑽石媲美。公司把兩枚骨灰鑽石混在普通人造鑽石里,送去歐洲寶石實驗室鑒定,結果所有鑽石都通過了鑒定。可見,從骨灰中提取的碳元素製造的鑽石品質相當不錯。
骨灰鑽石的價格
迄今為止,歐洲等提供鑽石葬服務的公司已經為大約500個家庭製作了1000顆左右骨灰鑽石。這種與眾不同的紀念品製作價格,大家都很關心。當然美麗的代價也是不菲的,公司透露0.25克拉的鑽石,製作價格在4000美元;而1克拉價值可達22000美元。0.3克拉約合人民幣2萬元。
骨灰能造鑽石的消息一經傳播,人們對此表示出了很大的興趣,在網站上公布了數家要求提供這種服務的客戶,其中多是殯儀館,也有個人與他們聯繫。
紐約北錫拉丘茲的弗格森殯儀館最先與這些紀念品公司取得了聯繫,殯儀館負責人帕特里夏弗格森說,能夠把親人的骨灰變成鑽石戴在身上,這比放在骨灰盒裡或埋進墓地里有意義得多。
徠美國死者中有26%進行了火化,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長。美國一家公司表示,他們不會把眼光局限在美國,而要開拓海外市場,中國的火化率很高,日本的火化率更是高達98%。骨灰變鑽石在國際上會有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只要認真加以開發,會有豐厚的回報。而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外國公司常常水土不服的地方,這一規律再次被驗證。鑽石葬服務在日本市場推廣得非常順利,卻無法在中國打開銷售。
改革開放之後,社會殯葬改革,出現了很多節地葬,如樹葬、海葬、花壇葬、壁葬,但在實際推行中面臨重重阻礙。究其根本,是中國曆來入土為安的思想,從土葬轉為火葬已屬不易,中央電視台2009年的報道再次倡導鑽石葬,估計接受還尚待時日。
案例一:一位英國婦女近日決定,出資3200英鎊(6238美元),將自己心愛寵物的骨灰“改造”成鑽石戒指,以便能做到“同它們永遠在一起”。這位女士名叫羅傑斯,她所提供的“鑽石原料”來自兩條狗和一隻貓的骨灰。
寵物骨灰鑽石
案例二:澳大利亞一位普通的年輕女子,希望她死去的丈夫迪安不僅僅是壁爐上的一個骨灰罈。她的丈夫生前很愛運動。“他總是不停地跑來跑去,在各個地方來來往往。即便他死了,我也不想讓他永遠呆在一個地方。”現在,謝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迪安的骨灰變成了一顆橘紅色的鑽石,戴在謝莉的指尖,伴著她生活、工作、旅行……
案例三:重慶姑娘李藝恬的媽媽2014年1月份去世了,走時還不到50歲。李藝恬表示自己很難過,聽說可以用骨灰做成鑽石,就很想用母親的骨灰做一顆,要加工成一枚戒指,讓天堂的母親一直陪伴著她。因此李藝恬從母親的骨灰中,取了200克,做了0.27克拉鑽石,花了1.5萬元,在她的手上,白色的骨灰鑽石,看上去與普通鑽石沒多大區別。
案例四:2007年1月28日,台灣美女藝人許瑋倫車禍驟逝,結束她28歲的生命。她生前在《桌球小子》、《惡男宅急電》等偶像劇中所塑造的角色深受粉絲喜愛。她的家人為了永留她生命的美好,當時取出她的骨灰送往美國,製成了4隻金黃色的“生命鑽石”戒指,每顆造價將近台幣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