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梓優

袁梓優

袁梓優(Amy),本名袁源,電視欄目主持人、歌手兼演員。1987年2月25日出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深圳大學音樂系,學士學位。1999年參加由湖南電視台主辦的《情深深雨蒙蒙》音樂演唱會,以一首《蘭花草》 入圍后,並成為古巨基當時年齡最小的最佳女主角而被大眾所熟悉。2004年,在參加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主辦的“孫燕姿唱歌模仿”比賽獲得湖南賽區冠軍,全國總決賽第三名,被行業人士稱為“多才多藝”的才女。

所獲獎勵


袁梓優
袁梓優
1998年國際標準舞錦標賽少兒拉丁舞比賽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二名;
1999年在湖南電視台《情深深雨蒙蒙》音樂演唱會中演唱《蘭花草》 併入圍古巨基最佳女主角;
1999年湖南電視台《K歌之王》歌唱比賽入圍前五;
2004年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主辦的孫燕姿唱歌模仿比賽湖南賽區冠軍,全國第三名;
2005年深圳電視台少兒頻道主辦的《K歌時代》獲得季度總決賽季軍;
2006年深圳電視台亞洲新人歌手大獎賽獲得“深圳十佳歌手”;
200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CCTV《星光大道》獲得周賽第二名;
2009年深圳電深圳大學“第一屆流行歌手大賽”獲得冠軍;
2010年湖南電視台,青海衛視聯合舉辦的《花兒朵朵》長沙賽區20強;
2008年第四屆“南山寶貝”入圍總決賽並獲得“最佳颱風獎”;
2008年“來深建設者之歌”歌星大賽獲得銀獎;
第十屆亞洲音樂節中國新人歌手大賽深圳賽區中榮獲“優秀歌手”;
第十屆亞洲音樂節中國新人歌手大賽中國內地選拔賽獲得“優勝新人獎”;
2014年獲得第54屆國際小姐廣東省總決賽“十佳選手獎”和“最佳才藝獎”。

演藝經歷


袁梓優
袁梓優
2014年客串電視劇《功夫婆媳
微電影拍攝《愛情曲別針》客串summer

職業經歷


袁梓優
袁梓優
2004湖南電視台《FUN4娛樂》擔任實習女主播
2004年湖南女性頻道《鳳眼視窗》擔任女主播
深圳電視台都市頻道《趣味運動會》編導
深圳電視台公共頻道《遇尚》欄目主持人
深圳電視台公共頻道《旅遊進行時》欄目主持人
深圳電視台公共頻道《教育在線》欄目主持人

教育背景


袁梓優
袁梓優
1993年—1999年:就讀於長沙市天心區裕敏里小學
1999年—2002年:就讀於長沙市第十五中學
2002年—2005年:就讀於武漢音樂學院附屬中學
2005年—2009年:就讀於深圳大學音樂系

主持經歷


袁梓優
袁梓優
2011年主持公共頻道“六一節兒童 親子互動”節日專場活動
2012年主持公共頻道《遇尚》主辦的情人節浪漫派對
2012年與強子搭檔兒”六一兒童節寶貝愛上大明星”會展中心見面會
2012年主持由陸毅景甜主演 電影首映《新媽媽再愛我一次》新聞發布會
2012年 主持公共頻道“激情一夏”活動
2013年主持公共頻道陳妮飛刀的‘雅歌好酒匯,相約小惡魔時尚party”
2013年 和董超搭檔主持 南山商會表彰大會暨年會
2013年主持深圳民營企業主辦的“匯聚愛心 幫助殘疾兒童”慈善晚會
2014主持年李絲雲“經典 至上”全國油畫巡展

成長經歷


袁梓優
袁梓優
梓優幸運出生在長沙,因為長沙的娛樂活動在當時(現在也是)全國做得最好、且影響很強。因此才給了她一次又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她的性格是一個豪爽的"爺們”,長相卻有著女人的柔婉。從小長相出眾,加上多才多藝的她,經常出現在湖南電視台的各個娛樂節目中,梓優告訴記者:"參加任何活動,我都會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結果怎樣,我不會過多去想,我很在乎過程,也很享受在過程,過程中的每一步對我來講都是歷練,都能帶給我快樂。我很慶幸,學生時代的成長都是在快樂的步伐中見證度過的。”
這個八零後接近九零的女孩,靦腆略帶羞澀的回答我們說:自己是一個不多想事的人,喜歡自由,喜歡專註,更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是的,正像梓優所說的那樣。現在的她可以為著自己淘寶店三個月到處找景點試衣拍照。現在淘寶店銷售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她自己親自試衣上鏡的。她說:生活需要充實,不能虛過,女孩的青春期從十八到二十八歲,這短暫的十年,一定要舞出屬於自己人生的精彩。
吳丹丹:您在學生時代就獲獎很多,能談談最難忘的獎項嗎?
袁梓優:有兩個讓我經歷很深,也給我人生帶來很大鼓舞的獎項。第一個是1999年,參加湖南電視台舉辦的《情深深雨蒙蒙》音樂演唱會,其中我演唱了一首《蘭花草》,沒有想到會入圍,並成為古巨基最佳女主角與他同台獻唱,那時我才12歲,一個正似懂非懂事的年齡,正因這個經歷使得我對舞台更加的喜歡。另一個是2004年,我參加由湖南衛視在全國舉辦的“孫燕姿唱歌模仿賽”的活動,那時我還在長沙讀初三,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我抱著對偶像的崇拜,對世界的好奇,想嘗試所有的新鮮感,在不顧父親的反對下,偷偷的報了名。經過湖南區的初賽、複賽、決賽,小小個子的我居然拿到湖南省總冠軍。在新聞發布會上,能與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面對面,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正因著這個鼓勵,我第一次進京參加全國總決賽,當時第一次進京,心裡無限的激動,當時全國總決賽獲得冠軍者有一輛車,我獲得亞軍,與冠軍擦肩而過。那張在發布會上和孫燕姿合影的照片還掛在我的房間,這個給我鼓舞很大。
袁梓優
袁梓優
吳丹丹:您在長沙讀書期間就成為了湖南衛視一個欄目的實習女主播,能談談是哪一年?是什麼樣的欄目?
袁梓優:因著湖南衛視這個平台,我取得了小成績,在湖南衛視領導的器重下,2004年,在課餘期間,在湖南電視台的《FUN4娛樂》擔任實習女主播,在女性頻道《鳳眼視窗》欄目擔任女主播。這是我初嘗當主持人的滋味,對主持的概念與經驗也是在那個時期開始有了解,生活中,我是個不多話的人,喜歡安靜,但是只要導演說321開始的時候,我就能快速進入狀態。生活是多面的,台上台下的我也不一樣。
吳丹丹:聽說您在深圳大學讀大三的時候,您參加了《星光大道》能談談嗎?
袁梓優:人有時需要運氣,當時我就碰上了這麼好的幸氣。那個時候我並不了解這個節目,也許正是因為這份懵懂和傻,2008年,我一個人參加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星光大道》,不懂得緊張,沒有準備也不知道害怕,就參加了它的周賽和月賽,在周賽中,我獲得第二名。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讓我難忘的事情,比如錄音的時候,我扁桃體發炎,導致錄音沒有成功,學習舞蹈的時候遇到的困難等等,一個星期內讓我一下子成長了很多、很多。那時評委老師金巧巧對我進行了綜合點評也給了我很大啟發。
吳丹丹:深大因此還舉辦了流行歌手大賽,能說說是怎麼回事嗎?
袁梓優:深圳大學那時還沒有人去參加過這樣的賽事。我在學校也是學民族唱法的,因為聲音比較小,底氣不足,在班裡不怎麼出眾,但因為《星光大道》我的名字在深大很快就傳開了,在學生和老師當中也是"眾師皆知”,我那時才知道原來星光大道影響力這麼大,也正因著這個賽事,學校音樂系的老師對我的看法和態度也有很大的轉變,還特地新開了"通俗唱法”這個專業,之前這個唱法並沒有,當時學校只有美聲和民族唱法,後來還舉辦了"第一屆流行歌手大賽”,在這個大賽中,我獲得冠軍。當時老師對我說:"這個歌手大賽正是為你舉辦的!”我當時感動得流出激動的淚水!
吳丹丹:在深圳大學期間,您還參加了什麼比賽?為什麼要參加這麼多的比賽?
袁梓優:記得當時還參加了2008年第四屆"南山寶貝”併入圍總決賽,獲得"最佳颱風獎”,也參加了2008年"來深建設者之歌”的歌星大賽,我獲得銀獎。還有深圳電視台的《K歌時代》季度季軍,亞洲新人歌手大賽,亞洲音樂節等等。這些都是在學校邊上課邊比賽,我個人覺得這是很好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我很慶幸在大學里我有這麼多機會站在舞台上的經歷,這對我一步步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過程永遠比結果重要得多,因為每一個平台上都可能使自己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僅可以豐富人生的閱力也能增加舞台經驗,同時也能檢閱自己的不足。總之,我認為平台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要抓住。
吳丹丹:從深圳大學一畢業,您就進入了深圳電視台成為主持人,沒有選擇歌手或舞蹈甚至是演藝行業,為什麼?
袁梓優:如果說音樂是一個人的生活前半部分,那舞蹈就是這前半部分的陪襯。音樂與舞蹈就像紅花與綠葉,母親把我送到各種學校去學習舞蹈、聲樂,可能是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才德兼修之人吧。作為一個女孩子舞蹈是她的必修課,我會的那些像鋼琴、舞蹈、歌唱、吉它等,不能說樣樣精通,但是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增添很多樂趣,擔任主持也是陰差陽錯吧,我本身不是那種快言快語的人,反而不太愛說話,我自己都不知道原來我還可以有另外一面,主持讓我更加的認識自己,了解了多一點的自己,也許正是那些音樂的學習,才促成了我在主持風格上略有獨特吧!
吳丹丹:那您真正的夢想是什麼?
袁梓優:演戲,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是我的夢想,如果一定要說一件後悔的事情,那就是當初沒有按自己的意願去考電影學院,不論考不考得上,我連嘗試都沒有過,所以現在我寧願自己做錯什麼,也不能後悔自己沒去做什麼!我曾在電視劇《功夫婆媳》和微電影《愛情曲別針》中客串,雖然戲份不多,但我很認真的去演,也獲得導演的肯定,演完之後真的覺得很過癮,我會特別享受用不同的角色來詮釋不同的人生,那會是件很棒的事情。
吳丹丹:您從小就十分的獨立,您一個人常常參加各種活動,您難道不怕或您的父母不擔心嗎?
袁梓優:也許我生性就是一個特別喜歡無拘無束的人,總是想到一件事就馬上去做,都來得不及和家人交代。起初家人很擔心,後來家人也習慣了,知道我做事的風格,他們沒有想到,我就做完了。其實我是一個家庭觀念很強的人,在父母的眼裡,我是一個很孝順的女孩,我會常常抽時間陪他們,比如旅遊、唱K、散步、看看電影、吃飯等。我一個人參加各種活動,我只要想著家裡有父母在等著我回家,想要帶給他們驚喜,無論那個活動選手多麼強大,我都會堅持下來。我參加活動,我都不會事先告訴他們,一個是怕他們擔心,另一個是擔心他們反對,所以我都是事後遞給他們成績單,他們才知道我參加了某某賽事。現在隨著年齡的長大,顧及的東西多了,怕的事情也就多了,但一想到家,就有了盼望,也有了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