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哈鎮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下轄鎮

塔哈鎮,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地處富裕縣西南部,東與龍安橋鎮交界,西、南與梅里斯達爾族區雅爾塞鎮接壤,北與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眥鄰,距縣城32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615.27平方千米。 

清初,塔哈鎮一帶屬寧古塔將軍;2012年,由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改設為塔哈鎮。截至2018年末,塔哈鎮戶籍人口為22646人。2019年,塔哈鎮下轄12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塔哈村。 

2018年,塔哈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歷史沿革


清初,屬寧古塔將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屬黑龍江將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黑龍江行省。
民國二年(1913年),屬龍江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劃歸富裕縣第六區。
1955年3月,塔哈區分為塔哈民族自治鄉、新立滿族目治鄉、勇敢鄉,同年,塔哈民族自治鄉改為中心鎮。
1956年,改塔哈民族鄉。
1958年9月,塔哈民族鄉和新立滿族鄉合併為上游公社。
1959年2月,上游公社改名塔哈公社。
1984年5月,塔哈公社改塔哈民族鄉;同年10月,改名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 
2012年,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改設為塔哈鎮,其行政區域為原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的行政區域範圍,隸屬關係不變。 
2013年7月31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廳(黑民區[2013]111號)批複同意將富裕縣塔哈鎮劃歸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塔哈鎮下轄塔哈、東塔哈、大馬崗、吉斯堡、周三、理建、小哈柏、大哈柏、肖屯、馮屯、庫木、大高梁12個行政村。 
2019年,塔哈鎮下轄塔哈村、東塔哈村、周三村、理建村、吉斯堡村、小哈柏村、大哈柏村、肖屯村、馮屯村、庫木村、大高糧村、大馬崗村12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塔哈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230227105200121塔哈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1220東塔哈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2220周三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3220理建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4220吉斯堡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5220小哈柏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6220大哈柏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7220肖屯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8220馮屯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09220庫木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10220大高糧村民委員會
230227105211220大馬崗村民委員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塔哈鎮地處松嫩平原北部,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氣候

塔哈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早風大,夏短涼爽,秋涼霜早,冬季結冰期150天左右。 

水文

塔哈鎮域內有嫩江、塔哈河、烏裕爾河及烏雙河從境內穿過,河流總長度99千米,流域面積118.92平方千米,占富裕縣流域面積的53%。 

自然資源


塔哈鎮境內砂石儲量大,年平均開採砂石170萬立方米,有無污染的草原46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塔哈鎮總人口2.27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17萬人,佔51.5%;女性1.1萬人,佔48.5%;以漢族為主,達1.54萬人,佔68%有滿、蒙古、回、朝鮮、達斡爾、鄂溫克、苗、柯爾克孜、錫伯、布依10個少數民族,共7275人,佔32%。2011年,塔哈鎮人口出生率6.08‰,人口死亡率4.89‰,人口自然增長率1.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1人。 
截至2018年末,塔哈鎮戶籍人口為22646人。 

經濟


2011年,塔哈鎮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2010年增長31%;生產糧食8.2萬噸。2011年,塔哈鎮林木覆蓋率18%,活立木蓄積量50萬立方米。2011年,塔哈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440元。2011年,塔哈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011年,塔哈鎮財政總收入35761萬元,比2010年增長9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5萬元。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塔哈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其中個人會員42人;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30平方米;農家書屋13個,建築而積420平方米,藏書1.8萬冊;文化大院8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2011年末,塔哈鎮有電視用戶882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教育

2011年末,塔哈鎮有小學1所,在校生974人,專任教師116人,有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1年,塔哈鎮教育經費達58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達58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586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塔哈鎮有衛生院1個,衛生所12個;病床1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張,專業衛生人員13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塔哈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戶,人數117人,支出18.3萬元,比2010年增長5%,月人均130元,比2010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人次,共支出10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02戶,人數1219人,支出124.3萬元,比2010年增長4%,月人均85元,比2010年增長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1人,支出23.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6人次,支出110萬元,比2010年增長31%;農村臨時救濟10人次,支出0.5萬元。 

交通


塔哈鎮有鐵路齊佳線、齊北線過境,111國道與碾北公路經過。 

文化


● 地名由來
塔哈,原稱“塔哈爾”,系滿族語母語女真語“塔哈勒”之音轉,漢譯“蚌”;“蚌蛤”與“塔哈”音近,因其河盛產蚌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