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女服飾
惠女服飾
惠女服飾,頭披花頭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著寬大黑褲。花頭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只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女含蓄和恬靜的美。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飾在漢族女子服飾中獨樹一幟,是中國傳統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被譽為“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較高的實用藝術價值和民俗文化研究價值。
崇武/山霞一帶的惠安女
凈峰/小岞一帶的惠安女
福建惠安沿海一帶的婦女,素以吃苦耐勞、儉樸持家名聞遐邇,更以其奇異的服飾蜚聲海內外。她們主要聚居在惠安縣東部沿海的崇武、山霞、凈峰、小岞一帶,這裡山水秀麗,海闊天空,有“中國八大最美的海岸線”之一的崇武海岸,有半月灣、西沙灣、青山灣、凈峰惠女灣等中國頂級度假勝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曾讚美道“山石玲瓏,世所罕見,民風古樸,猶存千年來之裝飾,有如世外桃源。”惠安女雖屬漢族,但其服飾素以奇特著稱,與傳統漢族服飾迥然有別。可以說,惠女服飾是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結合,寬褲便於涉海,打濕易干,短衫便於勞作,挑石、補網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勞作時弄髒衣沿衣袖,黃斗笠可頂炎日,花頭巾可御風沙,而頭巾的花卉圖案和顏色,是美的選擇,增加了女性的丰采和神韻。最奇特的是惠安女的著裝,湖藍色的斜襟短衫短僅及肚,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與天空般的清澈,黑曠褲則寬大飄逸,褲頭只到臍下,和盤托出其穩重,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的著裝特色,既矛盾又和諧統一,這種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美,源於她們對周圍環境和色彩的感知,是一種體悟四季交替,陰晴風雨變化而脫穎出來的樸實的藝術,人們風趣地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惠女服飾各部分之間在色彩、款式、線條、圖案等方面的配合相當協調且恰如其分,既帶有傳統韻味,又有一定的現代氣息。雖歷千年略有衍化,卻風格依存,獨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是中華民族服飾中一朵瑰麗的奇葩,為中華民族服飾增添了燦爛光輝。隨著閩南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經濟發達和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以及文學藝術家們的攝影、詩歌、小說、戲劇、電影、電視、音樂等創作,惠女服飾和惠女形象早已走出八閩,蜚聲海內外。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惠女服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凈峰/小岞一帶的婚後便裝
崇武/山霞一帶的婚後打扮
綜上,惠女服飾在歷史傳承過程中,出於生產、生活的需要,融民族、民間、地方和環境特徵於一體,既有少數民族特點又獨具地方特色,可以說是古代閩越遺俗與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飾民俗產物,是研究閩越文化傳承變遷及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珍貴文化遺產。
崇武/山霞一帶的少女裝
凈峰/小岞一帶的圓頭髻
惠女服飾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它以適應生活和勞動為前提,並嚴格遵循自身的審美觀念,以“稱體、入時、從俗”為追求目標。據史料記載,惠女服飾的整體樣式定型於唐朝,至宋代漸趨成熟,明末清初以後,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即形成了款式奇異、裝飾獨特、色彩協調、紋飾艷麗的基本特徵。清代中後期,惠安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長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褲。衣長、胸、腰背寬闊,下沿稍呈弧形外展,與清代流行“大夫衫”(長式挖襟衫)類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長,故“接袖衫”又名“捲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為的是讓新娘入洞房時提起長袖以遮掩一臉羞紅;過了3日,才在長袖一半處翻卷逢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為收縮,衣沿弧度加長,臂圍寬度加闊,並向外彎展,腰圍處的中式紐攀減少,兩個連在一起,袖口繞藍布邊。領圍上刺繡圖案由簡變繁,領根下方形色布改為三角形。胸、背中線兩側綴做兩塊方形黑色、深褐色綢布,其四邊各鑲接一塊三色形色布,改稱“綴做衫”。褲子為“大折褲”又名“大筒褲”,俗稱“漢裝褲”,與當時中國其它地方的漢族褲子並無多大區別。褲子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藍色的。褲腳寬約1.2尺,褲頭約2尺,縫一道5寸的藍色布邊。其樣式從清代中後期至今沒有多大變化,惟質料由舊時用粗布,今天改為通用黑綢布。清代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擺長至膝蓋,腰間系條百褶裙。從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有一定影響存在於惠女服飾,特別是馬甲或者一個多紐絆的背心,由於這個時期為晚清,因此對近代惠女服飾影響較大。這個時期,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的丈夫,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蒙著黑紗,這種黑紗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后才摘掉。當時惠安女的褲管就已經很寬大,和21世紀褲樣相似,那時婦女的頭上沒有戴斗笠和頭巾,戴的是這種重達10多公斤的頭飾。到了20世紀40年代,惠安女服飾的風格又有一次大的變化。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這時期,惠安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包花頭巾,也不戴斗笠。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惠安女的服 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從視覺上看,服裝的顏色變得更加明快艷麗了。藍衫黑褲和綠衫藍褲的一統天下,被新出現的細花布打破。婦女們往往把細花布當成衣料,藍或黑色的化纖布作為褲料。從式樣上看,上衣的長度不斷收縮,衣袖越來越窄小。到20世紀60年代,“節約衫”大致成形,最可信的解釋是為了讓腰間的銀褲鏈能夠顯露出來。惠安女包頭巾和戴斗笠,據說是起於1958年的困難時期。20世紀50年代后,惠安女的結婚頭飾不再是沉重的金屬飾品和黑布,而是用綢布製作的紅繡球,美觀又輕巧。在不同的時代,她們的結婚服飾也不盡相同。據說銀褲鏈最早是男人的裝戴,後來才漸漸成為女性專用的飾物,到20世紀80年代銀褲鏈廣泛流行,是結婚時男方必送的聘禮之一。80年代末,年輕女子流行穿白色的“節約衫”,白底綴些小花等圖案或者全白的,年輕人越來越時尚,年紀大的倒顯得更花了。
隨著時代發展,惠女服飾受外界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今,穿著傳統惠女服飾的大多是年長的惠安女,年輕的惠安女多數已不再是穿著短到露出肚臍的上衣,褲子也不再是寬大的燈籠狀,只是金斗笠和五彩繽紛的頭巾依然如故,仍然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那種奇特的格調和韻味依然經久不衰。雖然,穿惠安女傳統服飾的人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是,惠女服飾正在以另一種形式流行開來,結合了惠女服飾元素的服裝已經走上了各種舞台,它們把惠安女服飾的精髓帶到了世界各地,讓不同文化的人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
凈峰/小岞一帶的婚飾
崇武/山霞一帶的結婚盛裝
褲帶上的銀褲鏈也是惠女服飾的重要內容。穿上寬筒的黑褲時,通常都用四至八條編織帶紮緊褲頭,這些編織帶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艷的塑料絲編織,多為紅色和藍色,圖案精巧,總寬約7至9厘米,顏色分外醒目;已婚婦女則多加上銀褲鏈,懸掛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構成的曲線美襯托出來。銀褲鏈先前只有一兩股,最多也只三股,後來逐漸加多,增加到五股、七股不等,最多的達九股,以多股為佳。那些銀褲鏈一般是結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銀褲鏈越重越體面。
崇武/山霞一帶老年婦女的打扮
凈峰/小岞便裝、髮飾
頭飾則花樣繁多,不同場合、不同年齡的頭飾有明顯區別。頭上的裝飾主要是頭巾和斗笠。花頭巾為四方形(約66厘米),頭巾上有不同的顏色和小朵花紋圖案,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藍底、綠底上綴小白花,或紅底上綴白綠花,戴上頭巾時多綴上大小不同、式樣各異的塑料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髮型的作用,更能美化臉部,與黃斗笠搭配,十分和諧。每條頭巾的花紋均不相同,但都比較清晰、淡雅、悅目。中青年婦女的髮型相對簡單,在頭上留一束頭髻,俗稱“中撲”,“中撲”前部橫二三把彎型塑料梳子,“中撲”分兩股合“邊髻仔”編兩條辮子,在頭頂橫置一條,用別針固定,戴上花頭巾;而夏天則梳“剪頭髻”,或把辮子分散在腦後,或用假髮散於腦後兩側,不戴花頭巾,整個頭飾簡單易梳,樸素大方,頗符合其家庭主婦因勞作力求簡便的需求。未婚青年婦女頭髮則還留有劉海,頭巾與兩髻秀髮、額前劉海配搭既和諧又自然。圓形尖頂的斗笠則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晒雨淋的作用。斗笠是竹子編的,斗笠上裝飾四個綠色塑料扣子,笠里同樣裝有四個扣子用以固定兩條帶子,帶子很長,沿臉上花頭巾邊緣扎於顎尖上,餘下的部分則掛於笠下特備的紅絨絲環中,帶子多為白色,並以紅、白、綠等色絨線綉有各種圖案。斗笠兩側的邊緣綴有幾朵絹花、塑料花、絨花等,有的還在斗笠裡面夾上香紙、畫片、卡片等等。年輕姑娘一般每人都有幾頂黃斗笠,中年婦女的斗笠則基本類似,飾物較少。由於頭巾捂住雙頰下頷,把臉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狹小的一部分,而斗笠又戴得很低,熟人也很難一下子認出斗笠下的人是誰。早年有些婦女頭戴前伸黑頭罩,上作雙角獸狀,鬢插三支劍形銀簪。年老的婦女一般在腦後梳一髮髻,近似長方形,然後套上髮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五尺長的黑巾,在髮髻邊纏繞兩圈,留著綉有綠色花紋的兩端於身後,用飾著五朵花的別針固定,並插上大塑料花,使整個髮型既莊重大方,又不失秀麗纖巧。惠安女蓄髮為髻的花樣很多,其中最令人讚歎的是“簸箕髻”和“短棍髻”。“簸箕髻”以竹片范圓框,魚骨為架,直徑約2尺許,高戴頭上,將頭髮攤開,團團敷滿,分綹扎牢,然後再插些銀指釵為點綴,形如簸箕,又似佛菩薩的毫光。由於“簸箕髻”的梳洗,起碼需三四個幫手,耗費半日,所以要兩三個月才能梳洗一次,美則美矣,卻太繁複費時,故今已不多見。
惠安女出門時大多戴有精製的銀手鏈,把摺疊整齊的小花帕一半綴於腰側襯衫口袋,一半露在外面;手中則提著精美的小竹籃子等。在舊社會,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蒙著黑紗,這是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這種黑紗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惠安縣文化館獲得“惠女服飾”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