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營

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轄鄉

彭營鄉地處鎮平縣南部,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

行政區劃


彭營鄉地處鎮平縣南部,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
全鄉共有19個行政村,2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666人,總耕地面積74600畝,彭營鄉歷史悠久,人口集中,是鎮平縣東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地理環境


彭營鄉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溫度適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地理優勢明顯,投資環境較好,東依潦河,與卧龍隔河而望,南與鄧州市為鄰;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17公里,距離南陽市20公里。境內交通便利,焦枝鐵路橫穿全鄉,並建有火車站,豫02線穿越境內東南部,鎮韓公路連接鐵路和省道。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很大。一是境內有11萬伏變電站一個,可保證企業生產用電。二是人力資源充裕。

自然資源


全鄉有勞動力26300人,其中15000人有打工經歷,且工資報酬較低。三是物產豐富。該鄉盛產小麥、花生、芝麻、煙葉、棉花、小辣椒,質量上乘;食用菌、黃姜、花椒、柿子、血參異軍突起,為豫西南種植大鄉,金針菇產量居南陽之首。以黃牛、奶牛、波爾山羊小尾寒羊、肉雞、蛋雞為主的飼養業迅速發展。目前該鄉依託境內韓堂火車站及南鄧公路、棗韓公路沿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農業資源,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經濟


規劃布局

該鎮在深入了解民情民風的基礎上,完成《彭營鄉2010——2020集鎮總體規劃》,彭營鄉黨委、政府把集鎮建設作為全年“四大重點工程”之一,對集鎮功能區域進行細化和指導,確定了“三縱兩橫”沿線開發建設規劃的發展模式。健全機構、落實人員,制定方案、明確重點,強化整治,規範集鎮秩序;把集鎮綜合整治作為紮實推動我鄉特色集鎮建設、全面提升對外形象,精心打造集鎮形象,做到規劃、建設、管理同步,營造良好和諧發展環境。
西部實施祥和新型社區開發建設工作。做好祥和新型社區初步規劃,堅持規範運行,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完善的運行協調機制,要在政府引導下,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走市場運作、商業化開發的路子,將其打造為集鎮建設新的亮點。
中部以撤鄉建鎮為契機,以創建三星級集鎮為目標,對街道進行全面整修,立麵粉刷,疏通下水道、安裝路燈,實現府前街路面鋪油,拆除違章建築,杜絕佔道經營和馬路市場,環境衛生實現全天保潔。
東部實現錦龍農貿市場正常營業,成為集商貿、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綜合市場,容納經營戶280戶,預計年經營收入達2000萬元,年創利400萬元,成為集鎮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業

2011年強力實施煙葉種植振興工程,種植面積2085畝,實現稅收近百萬,收效創歷史新高;強力實施食用菌示範園建設工程,累計籌資160萬元,將李庄村食用菌示範園擴大到140畝,實現了品種多元化和品質提升化。同時成立了彭營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彭營鄉食用菌協會,註冊了“鑫益康”牌商標。2011年,全鄉建成鋼架結構標準化大棚20個,普通大棚160個,預計產值達800多萬元,被國家科委、財政部評為“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畜牧業通過引進新技術,全鄉養殖專業村達4個,專業場48個,專業戶496戶,產值達760萬元。

工業

按照“產業支撐、項目帶動”新型工業戰略思路,全方位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彭營鄉礦產資源匱乏,工業經濟要迅速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強鎮”戰略,著力優化投資環境,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一是抓緊協調解決新亞油庫的擴容指標、環評、稅務登記等現實困難,確保總投資10億元、佔地360畝、儲油量30萬噸的集石油區、生活區、景觀區為一體的擴建項目及早完成,建成為彭營的地理性標誌。
二是協助志大毛衫廠解決擴規增容所需各方面生產要素,為引進150台全自動電腦織機創造環境,力爭實現稅收300萬元,在去年基礎上翻一番。
三是抓住機遇,緊追不放,使投資8000萬元、年利稅600萬元以上的華海機械製造項目儘快入駐縣產業集聚區。
四是引進已有成熟市場、成熟客商、成熟管理模式的宏遠建材市場在南鄧公路落戶。同時圍繞幾大企業營造“親商、安商、富商”氛圍,做實“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的文章,讓更多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入駐。充分發揮鄉外出務工群體大、從業範圍廣以及食用菌、糧油作物、農副產品豐富、閑置廠房較多的資源優勢,引進一批像棉紡廠、麵條加工廠、羊毛衫加工廠等中小企業。

旅遊


立足於羅李溝景觀優勢,精心打造好南陽近郊--羅李溝涅陽嶺生態農業旅遊項目一期工程。涅陽嶺生態農業旅遊項目按照規劃分三期完成佔地1770畝、總投資2.35億元,今年開始實施一期工程。著重做好三項工作:在羅李溝景區開闢桃園、杏園、梨園、蘋果園、櫻桃園等景點,完成山體的綠化美化,初步達到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休閑的效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修建從312國道至羅李溝3公里長6.5米寬的旅遊通道;以漢文化為歷史背景,著手塑造雅緻小景點;在山頂建成觀光南陽近郊的漢代雀形景觀台。按照省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圖施工,在山腳籌建富有地方特色韻味的遊客接待中心和生態型景區大門。

社會


基礎設施完善

強化投入,統籌兼顧,實施生態強鄉工程、鄉村整治工程、平安和諧工程,推進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
大力實施“生態強鄉”工程。以“兩爭一迎”活動為載體,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加大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重點抓好煙葉種植、食用菌生產、畜牧養殖、引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等,加快特色富鄉進程。加大鄉村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加大推廣太陽能的建設和沼氣能源的使用力度,夯實生態環境基礎。
繼續推進“鄉村整治”工程。以“村美、戶富、班子強”為目標,開展折舊建新,潔化美化,空心村整治,土地整治等舉措,逐步推進農村村莊整治工程。
大力實施“生態強鄉”工程。以“兩爭一迎”活動為載體,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加大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重點抓好煙葉種植、食用菌生產、畜牧養殖、引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等,加快特色富鄉進程。加大鄉村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加大推廣太陽能的建設和沼氣能源的使用力度,夯實生態環境基礎。
繼續推進“鄉村整治”工程。以“村美、戶富、班子強”為目標,開展折舊建新,潔化美化,空心村整治,土地整治等舉措,逐步推進農村村莊整治工程。
大力實施“平安和諧”工程,深入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一線化解矛盾,建設“和諧彭營”活動,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工作責任體系,構建“社會治安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居民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確保“平安”鄉村爭創工作全面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