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村鄉

河間市下轄鄉

詩經村鄉位於市境東北部,距市政府11.4千米。京(北)開(封)公路過境。古洋河由南向北蜿蜒流經東部。鄉政府駐西詩經村。面積57.9平方千米,人口52817人(2020年)。轄18個行政村。西詩經村是民國初代理大總統馮國璋的故里。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改稱西詩經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56.5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西詩經村、北辛庄、后柏桐、前柏桐、赤塔、左家莊、東半截河、君子館、東詩經村、西半截河、河沿、學堤、西辛庄、蒲禾屯、孟家莊、王張村、二十里鋪、柳張村18個行政村。
詩經村鄉
詩經村鄉

概況

詩經村鄉(俗稱西村鄉)位於河間市城北11公里處,總面積56.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農業人口2.9萬,北距任丘市20公里,106國道縱穿境內,保滄高速與106國道互通位於我鄉境內,全鄉交通便利,通訊設施發達。詩經村鄉是詩經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因漢博士毛萇傳授《詩經》而得名,文化底蘊豐厚,人傑地靈。民國代總統馮國璋祖籍詩經村,境內留有馮國璋將軍第、國墓葬等名勝古迹。詩經村鄉是農業發達地區,全鄉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達到4萬畝。工業是詩經村鄉新興產業,鄉鎮企業240餘家,其中規模企業3家,包括擁有以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為一體的天通企業集團,以生產加工石油鑽采機械為主的冀中石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年產值上億元的天怡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另外還有省內一級的廣科駕駛員培訓學校,君子館鑽采配件市場彙集42家鑽采配件營銷企業,西村匯聚5家海產品加工經銷企業,同時,詩經村鄉還有廣泛的拉絲模具、化工材料、不鏽鋼等加工行業基礎,全鄉工業產業呈現出一業為主、多元化發展的態勢。2010年全鄉社會總產值達到8.9億元,財政收入1035萬元,人均收入6080元。
2021年,河間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詩經村鎮人口為52817人。

行政區劃


轄18個行政村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30984207201西詩經村
202東詩經村
203西半截河村
204學堤村
205東半截河村
206左家莊村
207前柏桐村
208赤塔村
209北辛庄村
210君子館村
211南蒲禾屯村
212北蒲禾屯村
213孟家莊村
214南二十里鋪村
215中二十里鋪村
216北二十里鋪村
217西辛庄村
218柳張村

經濟


詩經村鄉是農業發達地區,擁有瓜菜專業村3各,優質西瓜、芹菜、甘藍產品經銷河間及周邊8個縣市,並暢銷京津市場。棉花專業村4個,花生專業村2個,優質棉和優質花生兩大生產基地,成為周邊地區和企業的重要供應源。全鄉耕地面積5.5萬畝,經濟作物達到4萬畝。小磨香油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創出“詩歌”等知名品牌。
工業是詩經村鄉新興產業,擁有以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為一體的天通企業集團,以生產加工石油鑽采機械為主的冀中石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省內一級的廣科駕駛員培訓學校;擁有35家海產品加工經銷企業,初步形成西村海產品加工集散地。同時,詩經村鄉還有廣泛的拉絲模具、化工材料、不鏽鋼等加工行業基礎,君子館鑽采配件市場彙集42家鑽采配件營銷企業,全鄉工業產業呈現出一業為主、多元化發展的態勢。2007年全鄉社會總產值達到6.5億元,財政收入563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詩經村鄉是農業發達地區,全鄉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達到4萬畝。工業是詩經村鄉新興產業,鄉鎮企業240餘家,其中規模企業3家,包括擁有以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為一體的天通企業集團,以生產加工石油鑽采機械為主的冀中石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年產值上億元的天怡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另外還有省內一級的廣科駕駛員培訓學校,君子館鑽采配件市場彙集42家鑽采配件營銷企業,西村匯聚5家海產品加工經銷企業,同時,詩經村鄉還有廣泛的拉絲模具、化工材料、不鏽鋼等加工行業基礎,全鄉工業產業呈現出一業為主、多元化發展的態勢。2010年全鄉社會總產值達到8.9億元,財政收入1035萬元,人均收入6080元。

文化


詩經村鄉是詩經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因漢博士毛萇傳授《詩經》而得名,文化底蘊豐厚,人傑地靈。民國代總統馮國璋祖籍詩經村,境內留有馮國璋將軍第、國墓葬等名勝古迹。

交通


106國道縱穿境內,保滄高速與106國道互通位於我鄉境內,全鄉交通便利,通訊設施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