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

詞語解釋

做夢,漢語詞語,拼音zuò mèng,意思是睡后的正常現象。也可用於嘲諷他人的想法不切實際。

釋義


1、睡眠中因大腦里的抑制過程不徹底,在意識中呈現出種種幻象。2.比喻幻想。

出處


明·豫章醉月子《精選雅笑·送匾》

例句


1、睡眠中因大腦里的抑制過程不徹底,在意識中呈現出種種幻象。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原來陰間業鏡照出毛妻張氏同受銀子之時,張氏在陽間恰像做夢一般,也夢見陰司對理之狀。”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他們來領的時候,你還做夢呢。我且問你,你們多早晚才念夜書呢。
丁玲《韋護》第二章:“她以為她一定在做夢,她反把眼閉著了。”
2.比喻幻想。
明·豫章醉月子《精選雅笑·送匾》:“以為必中而遍問星相者,亦是白日做夢。”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又把幾串珠子提將起來道:“這般頭號的貨,他們還做夢哩。”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就是那掌柜自家,也還在那裡做夢,不知是那一個騙他的呢。”
老舍《龍鬚溝》第三幕:“別在這兒做夢啦。”
3.做夢與信息刺激作用。
人類大腦所存儲的各種龐大信息,會構成夜間不同夢幻虛擬鏡像的聯想組合,這種虛擬稀奇的夢幻鏡像組合,就是我們人類大腦神經系統對其所存儲信息的一種特殊的加工處理過程,並已達到大腦在休眠期時另一種思維狀態的顯現。

與疾病的關係


● 睡眠的哪些階段會做夢﹖根據睡眠多導儀檢查結果,NREM(非快動眼睡眠)第Ⅳ期和REM(快動眼睡眠)睡眠期都會做夢,可是兩種時相中做夢的情況不同。
● 1.夢遊症或睡行症
● 在NREM第Ⅳ期做的常是噩夢,如從高空中摔下來,掉進海里差一點淹死等,有時隨著做夢,還會出現一些活動,如突然起床、穿好衣服出門、找廁所排尿、坐在床上大叫大嚷等,如果在發作時被人叫醒,他完全不能回憶夢境和活動。醫師把這種情況診斷為夢遊症或睡行症。
● 2.非疾病做夢
● 在REM睡眠期幾乎眼球一有快速來回活動便在做夢,而且夢境生動、鮮明,當然不一定有邏輯性,時空觀念也會顛倒、錯亂。如果在REM睡眠時叫醒做夢的人,他可以較完整地回憶夢境,有時甚至複述得栩栩如生。不過回憶夢境的清晰度取決於醒來的過程是快還是慢,快醒的人回憶夢境常是完整的,慢醒的人則多半模模糊糊。有些人一躺下就做夢,而且清楚地記得夢境,甚至半夜裡醒轉再睡,夢境還會繼續下去,就像分段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一樣。
● 3.盲人夢境色彩
● 夢境並非只有黑白灰色,許多人都能確切地記得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華麗、鮮艷、色彩絢麗的夢,和彩色電影完全一樣。實際上就是從出生就看不到物體和色彩的盲人,也會做彩色的夢。用多導睡眠儀記錄和觀察盲人的睡眠情況,發現盲人的夢絲毫不少於正常健康人,而且可以清晰地說出夢中的圖像和色彩。
● 4.夢與環境
● 外界事物能不能進入夢中﹖可以從人們自身的體驗來回答這個問題。有時人們可能夢見自身在冰天雪地中長途跋涉而找不到一個庇護所,正感到身心俱寒,難以為繼時,突然醒來發現蹬掉了被子,渾身赤裸地暴露在寒冷的房間里。這個例子說明了外部刺激確實能影響人們的夢。做夢可能受人們入睡之前那一段清醒時間內所遇到的事件的影響最大,不過夢境不會是那段清醒時間所經歷的事件的簡單重複,而是經過改變了的,糅合著自己思想和情緒的意境。
● 5.夢與現實
● 可能有人會說:“我做的夢白天根本沒有想到過,我夢見的人從來都沒有見過,夢到的地方也從來沒有到過,你怎麼來解釋呢﹖”是的,這就是夢的神秘所在,這裡充滿了玄機,也為“圓夢者”的存在提供了背景。不少人認為夢中的凶吉有預示性,如夢中從高山上摔下來,就預示你將從現在的高位上被撤職,情況是否如此﹖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情況並非如此,縱然有個別例子相符合,那也只是一個巧合而已。人們常把一些偶然的巧合看作是必然的聯繫,賦予夢的預見性,實際上是本身犯了邏輯推理的錯誤。
● 6.夢與心理分析
● 那麼現代心理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名著“夢的解析”是不是無稽之談呢﹖凡是看過這本著作的人都知道,弗氏對夢的看法是基於潛意識學說,他認為潛意識中的內容經過“化妝”、“偽裝”、“改頭換面”等手法騙過了“內心監測者”的審查,然後浮現到夢中,因此通過對夢的闡釋,剝掉包圍在夢外面偽裝的外殼,就能了解潛意識的內容。可是潛意識的內容又是從何而來呢﹖按他的說法是童年經歷的凝縮、提煉而形成的情結,所以並不是空穴來風和空中樓閣,而有其一定的事實根據,只是人們早就遺忘了,唯有在夢中才重新浮現出來。當然弗洛伊德對夢的分析最終歸結為性本能,這點就是在歐美等國也並不一致贊同。從最近的趨勢看來,心理分析療法就是在美國也有走下坡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