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海北路東側的古淮河兩岸。根據規劃,整個標誌園由主題紀念性廣場、城市旅遊接待地、大眾休閑區、文化教育基地四個部分組成。已於2008年8月開工建設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主題雕塑是標誌園內的一項重點工程。

建設背景


淮安地處淮河下游,是中國東部地區南北差異比較典型的地區,同時南北地理差異並不是哪個省哪個地區所能壟斷的,也沒有哪個城市能夠絕對代表,因為這個地理過渡帶是個比較廣的概念。如果要建中國南北地理標誌應當考慮這個地區過去的文化傳統和歷史淵源、自然地理氣候差異性等因素,另外還應結合各個城市的歷史悠久的區位條件等進行考慮。從這些綜合方面考慮,淮安建設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相對條件更好點。
長期以來,秦嶺-淮河一線也被視為中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據了解,淮安境內“黃河奪淮”,古黃河與古淮河匯為一體,穿城而過,歷史也有“南船北馬”之說。作為一座兼具南北特徵的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市認為在此建設中國南北地理標誌園順理成章,因此,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於2008年8月正式開建,淮安成為首個建設南北地理標誌的城市。

建設歷程


圖為地球形狀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物效果圖
圖為地球形狀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物效果圖
2007年起淮安市開始相關主題園的規劃。
2008年8月,淮安正式開工建設 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
2009年,淮安市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工程中的主體標誌球已完成外部施工,工人們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整個地理分界線標誌工程將於2009年4月底全部完工。
2015年7月,矗立在古黃河上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球形雕塑已經煥然一新,虹橋兩側的欄桿、扶手被重新漆上了代表冷、熱的紅、藍兩色,橋面木棧道多處破損的地方修葺一新。

設計理念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相當於一個市民廣場,將以南北地理分界標誌雕塑為主體,結合展示館等配套設施一併建設。其中標誌雕塑“紅橋”利用該市歷史遺存老橋墩進行修建。橋當中的地球狀標誌物正好位於河道中心線位置,球體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調過渡,橋面也由此分為紅藍兩色,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徵。以河道為界,南北兩個廣場也分別命名為淮河廣場和黃河廣場,種植南北方不同的喬灌木植物,市民可從橋上穿越,直觀感受南北分界后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