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性水腫
旅遊性水腫
外出旅遊時,由於長時間坐車或終日不停的奔波,至晚上便手足麻木、發脹、小腿及足背發生水腫,嚴重者甚至臉部和全身都浮腫,醫學上稱之為“旅遊性水腫”。
旅遊性水腫
3、旅遊時終日奔波、長途跋涉、攀山越嶺,體力消耗極大,且肌肉四肢活動時佔用體內大量血液,而大腦內供血相對不足,由此導致一系列神經體液反射,即大腦使腎上腺分泌醛固酮激素,使腎小管吸收的水和鈉增多,大量的水鈉積聚在體內,導致水腫;
4、肥胖者多見常因脂肪多需依賴周圍血管擴張散發體熱,促使下肢靜脈壓力升高,血液迴流受阻,從而下肢水腫發生。
1、途坐車時,經常變換體位,雙腿盡量不彎曲、不受壓;每到一車站,下車散步幾分鐘,以疏通血脈,放鬆肌肉,有利血液迴流,防止下肢瘀血和水腫;
2、旅遊時量力而行,不使體力過度消耗,盡量避免長時間行走,做到勞逸結合,適當休息。有條件者可在小腿以下的足踝部綁上綁腿布,也可穿彈力襪,以促使下肢血液迴流;
3、旅遊休息時,可用手按摩下肢肌肉,既可消除肌肉疲勞,又可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晚間可用稍燙的水洗澡和洗足,浸泡半小時之久,以擴充下肢血管,有利消除水腫;
5、夜間睡覺時,將下肢墊高一些,如此有助於下肢血液迴流,使下肢水腫儘快消退。
一般而言,旅遊性水腫只要停止旅遊,稍加休息即可自行消退,不必用藥。但對嚴重者,或伴有心血管病者,可用少量的利尿葯如雙克等,即可收到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