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連州凌員外司馬
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五言古詩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為悼念戰友凌准而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在詩中,詩人回顧了好友凌準的一生,高度讚揚了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和革除弊政、平定藩鎮的功績,並以沉痛的筆觸描述了他在被貶之後的不幸遭遇,譴責豪強地主統治集團對改革派的迫害,抒發了詩人壯志未酬,長歌當哭的悲憤心情。全詩筆法曲折多變,語言簡潔,感情真摯。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
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
才難 不其然,卒與大患 期。
凌人 古受氏,吳世誇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氣 方在斯。
六學 成一貫,精義 窮髮揮。
著書逾十年,幽賾 靡 不推。
天庭 掞 高文,萬字若波馳。
記室 征兩府,宏謀 耀其奇。
車酋軒 下東越,列郡 蘇 疲羸。
宛宛 凌江羽,來棲翰林枝。
孝文 留弓劍,中外 方危疑。
抗聲促遺詔,定命由陳辭。
徒隸 肅曹官,征賦參有司。
出守烏江滸,左遷 湟水湄。
高堂 傾 故國,葬祭限囚羈。
仲叔 繼幽淪,狂叫唯童兒。
一門即無主,焉用徒生為!
舉聲但呼天,孰知神者誰?
泣盡目無見,腎傷足不持。
溘死 委炎荒,臧獲 守靈帷。
平生 負 國譴,骸骨非敢私。
蓋棺 未塞責,孤旐 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腸 為君知。
進身 齊選擇,失路 同瑕疵。
本期濟 仁義,合為眾所嗤。
滅身 竟不試,世義萬 安可支!
恬 死百憂盡,苟生萬慮滋。
顧餘九逝魂,與子各何之?
我歌誠自慟,非獨為君悲!
連州:今廣東省連縣。
凌員外司馬:即凌准,柳宗元好友之一。
鬼神欺:凌准貶后,母喪,兩弟相續死,己又喪其明以歿,災難接踵而至,故稱“鬼神欺”。
才難:難得的人才。
大患:大的禍患、災難。
凌人:指富陽凌統。
富春水:浙江省中部河流。
英氣:英武、豪邁的氣概。
六學: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精義:精闢的義理。
著書逾(yú)十年:指凌准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著有《後漢春秋》二十萬言、《六經解圍人文集》八萬言。
幽賾(zé):指書中疑難幽僻之處。
靡(mí):無、沒有。
推:尋求、探索。
天庭:宮廷。
掞(shàn):舒展,鋪張。
高文:指優秀的詩文。
記室:官名,東漢置,掌章表書記文檄。後世因之,或稱記室督、記室參軍等。
宏謀:宏大深遠的謀略。
酋(qiú)軒:古代使臣的代稱。
東越:指浙東地區。
列郡:諸君。
蘇:緩解、解除。
疲羸(léi):貧瘠之地。
宛宛:盤旋屈曲貌。
孝文:德宗謚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中外:宮內與朝廷。
危疑:懷疑、不信任、疑懼。
抗聲促遺詔,定命由陳辭:指德宗崩,近臣秘議三日乃下遺詔,凌准獨抗危詞,以語同列王伾,畫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發喪,六師萬姓安其分。
徒隸(lì):獄中服役的犯人。
曹官:屬官。
征賦參有司:凌准入為尚書郎,仍以文章侍從,由本官參度支,調發出納,奸吏衰止。
烏江滸(hǔ):和州。
左遷:貶職。
高堂:舊稱父母為高堂。
傾:詩中指死、喪。
故國:故鄉、家鄉。
葬祭限因羈(jī):指凌准居母喪,不得歸。
仲叔:泛指兄弟。
幽淪:沉淪、陷沒,詩中引申為死亡。
泣盡目無見:意思是凌准極其悲傷,不能進食,哭泣過度,導致雙目失明。
溘(kè)死:忽然而死。
臧(zāng)獲:奴婢賤稱。
靈帷(wéi):懸掛於靈堂中的幕帳,也作“靈幃”。
平生:終身、一生。
負:遭受。
蓋棺(guān):指身故。
塞(sè)責: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旐(zhào):一種黑色魂幡,出喪時用。
颸(sī):涼風。
腑(fǔ)腸:肺腑衷腸。
進身:指被錄用和提升。
失路:放棄正道,比喻不得志。
瑕(xiá)疵(cī):指毛病。
濟:成就。
仁義:寬厚、正直。
嗤(chī):譏笑。
滅身:毀壞聲名。
世義:人世間的情義。
支:支撐。
恬(tián):安靜、安然、坦然。
滋:生出、長。
1.
連州:今廣東省連縣。
2.
凌員外司馬:即凌准,柳宗元好友之一。
3.
鬼神欺:凌准貶后,母喪,兩弟相續死,己又喪其明以歿,災難接踵而至,故稱“鬼神欺”。
4.
才難:難得的人才。
5.
大患:大的禍患、災難。
6.
凌人:指富陽凌統。
7.
富春水:浙江省中部河流。
8.
英氣:英武、豪邁的氣概。
9.
六學: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10.
精義:精闢的義理。
11.
著書逾(yú)十年:指凌准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著有《後漢春秋》二十萬言、《六經解圍人文集》八萬言。
12.
幽賾(zé):指書中疑難幽僻之處。
13.
靡(mí):無、沒有。
14.
推:尋求、探索。
15.
天庭:宮廷。
16.
掞(shàn):舒展,鋪張。
17.
高文:指優秀的詩文。
18.
記室:官名,東漢置,掌章表書記文檄。後世因之,或稱記室督、記室參軍等。
19.
宏謀:宏大深遠的謀略。
20.
酋(qiú)軒:古代使臣的代稱。
21.
東越:指浙東地區。
22.
列郡:諸君。
23.
蘇:緩解、解除。
24.
疲羸(léi):貧瘠之地。
25.
宛宛:盤旋屈曲貌。
26.
孝文:德宗謚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27.
中外:宮內與朝廷。
28.
危疑:懷疑、不信任、疑懼。
29.
抗聲促遺詔,定命由陳辭:指德宗崩,近臣秘議三日乃下遺詔,凌准獨抗危詞,以語同列王伾,畫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發喪,六師萬姓安其分。
30.
徒隸(lì):獄中服役的犯人。
31.
曹官:屬官。
32.
征賦參有司:凌准入為尚書郎,仍以文章侍從,由本官參度支,調發出納,奸吏衰止。
33.
烏江滸(hǔ):和州。
34.
左遷:貶職。
35.
高堂:舊稱父母為高堂。
36.
傾:詩中指死、喪。
37.
故國:故鄉、家鄉。
38.
葬祭限因羈(jī):指凌准居母喪,不得歸。
39.
仲叔:泛指兄弟。
40.
幽淪:沉淪、陷沒,詩中引申為死亡。
41.
泣盡目無見:意思是凌准極其悲傷,不能進食,哭泣過度,導致雙目失明。
42.
溘(kè)死:忽然而死。
43.
臧(zāng)獲:奴婢賤稱。
44.
靈帷(wéi):懸掛於靈堂中的幕帳,也作“靈幃”。
45.
平生:終身、一生。
46.
負:遭受。
47.
蓋棺(guān):指身故。
48.
塞(sè)責: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49.
旐(zhào):一種黑色魂幡,出喪時用。
50.
颸(sī):涼風。
51.
腑(fǔ)腸:肺腑衷腸。
52.
進身:指被錄用和提升。
53.
失路:放棄正道,比喻不得志。
54.
瑕(xiá)疵(cī):指毛病。
55.
濟:成就。
56.
仁義:寬厚、正直。
57.
嗤(chī):譏笑。
58.
滅身:毀壞聲名。
59.
世義:人世間的情義。
60.
支:支撐。
61.
恬(tián):安靜、安然、坦然。
62.
滋:生出、長。
廢棄、貶逐便為別人所遺棄,甚至連鬼神也來欺負。
人才難得,不正是如此嗎?凌員外正是這樣與大患相遇。
凌統以後沒有值得誇耀的後代,富春江的水也為之而寂寞,實際上凌氏的英氣全集中到了凌員外的身。
凌員外在詩、書、禮、樂、易和春秋六藝上都有精深的造詣,對於六藝的精義都能闡說而無餘。
在家著書達十年之久,幽深的思維無處不去求索。
他的高妙文字在宮庭中傳寫,下筆萬言就像波濤馳驟一樣。
他曾經擔任邠寧節度使府的記室參軍,宏謀遠慮在平叛之中建立了奇功。
又曾乘著輔軒出使東越,使那裡的州郡從疲羸中得到復甦。
他像迴旋的凌江之鳥,又被召到翰林院任學士。
德宗皇帝去世時,宮內與朝廷都處於危險和疑慮當中。
只有他一人抗辭催促下達遺詔,最終因為他的陳述而當即定命下達了詔令。
他又曾擔任都官員外郎,並參度支,佐任有司調發出納。
他的母親在故鄉去世,落葬的祭祀都由於官職的羈絆而不能盡孝。
緊接著兩個弟弟又相繼去世,家中只剩下呼天搶地的孩童。
門戶當中沒有了主人,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哭泣呼天,不知道主宰命運的神究竟是誰!
哭泣到最後他的雙目也失明而看不見東西了,腎臟受到傷害,連腳也不能走動。
最後在炎荒之地溘然長逝,只有奴婢在為他守著靈帷。
因為他活著的時候遭到國家的譴責,所以骸骨也不能私自埋葬。
即使蓋上了棺材,也沒能逃脫指責,靈前的魂幡凝結著蕭索的寒風。
記得我們初次相識的時候,一下子就達到了肺腑相知的地步。
走上仕途,我們共同接受選擇;失路被棄,又共同被指責有瑕疵。
本來都想仁義相濟,現在卻被眾人所嗤笑。
名聲滅絕而最終不能實現大志,世間的俗議實在難以承受。
恬淡死去,一切憂慮也就都紛紛消失;苟且活著,各種各樣的煩惱都紛紛滋生。
看我一夕九逝的驚魂,與你將飄泊到什麼地方去呢?
我寫下這首詩歌也有為我自己而悲慟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你的去世而悲哀。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冬,連州司馬凌准卒。據羅聯添《柳宗元事迹系年暨資料類編》,詩人與馬凌准交情深厚,所以為其作詩哀悼,並以自傷。
這首哭別亡友詩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首起四句“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才難不其然,卒與大患期”,用點睛之筆大致概括了凌準的“才”與“命”。
第二部分,詩人通過凌准生前代表性的事件追憶了這位亡友。首先,詩人介紹了凌准高貴的出身——他的祖先是堯、舜手下的掌水之官,他的前輩凌統是三國孫權的大將,功勛卓著,威震江東。然後,詩人又稱讚了凌準的才學。凌準是個學富五車的才子,他寫了一首萬言詩送給當時的丞相,得到賞識,后被提拔為崇文館校書郎。詩中所講的“天庭掞高文,萬字若波馳。”指的就是這件事。凌准還著有二十萬言的《後漢春秋》、八萬言的《六經解圍人文集》。詩人稱讚他“著書逾十年,幽賾靡不推”,並不是用虛言為死人溢美。接下來,詩人具體列舉了凌准生前的五大政績。一是,建中初年,凌准在邠寧節度使府中(又稱征西府),以金吾兵曹的身份任掌書記,受到普遍好評。二是,他出巡浙東以東廉判官的身份安撫老百姓,懲治貪官污吏,官聲很好。三是,寫他因為在浙東的政績被皇上詔為翰林學士。四是,唐德宗死後,朝廷大臣都認為三天以後再發喪,而凌准此時挺身而出,認為天下無主,必使四方猜疑,有野心的人乘機作亂,應該立即將皇上駕崩的消息通告天下,另立新主,以安定天下。當時的重臣不聽從他的意見,第二天發喪,結果驗證凌準的意見是準確的。由於及時發喪,確立了新君,天下人心安定,有異志者也不敢妄動。五是,凌准在翰林院調度錢糧,公正廉明,使那些作姦犯科者、想從國家的錢財中撈一把的人被整肅。詩人通過介紹凌準的政德、政行、政績,表現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和高尚、正直的做人品格。
第三部分,詩人表達了對凌准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永貞革新”失敗后,凌准開始被貶到四川河州做刺史,與詩人一樣,永貞元年(805年)九月他是在赴河州刺史任的路上,再次被降職,被貶到更僻遠的廣東連州做司馬。在他被貶的途中,他的母親經不起兒子遠謫他鄉的打擊,因病而逝。緊接著,他的兩個弟弟死亡,而朝廷的命令卻是被貶之人不能回家送喪,必須按期到任。凌准為此痛不欲生,涕淚橫流。他把眼睛哭瞎了,身體也病垮了,不久便一命歸天。可是,即便這樣,天下的人都認為他是罪人、小人,連他的屍骸都不敢接近。人雖然死了,連個公正的評價都沒得到,只有孤零零的靈幡和凄冷的寒風陪伴著他的孤墳。詩人是在為好友鳴不平,是對共同的不公正的命運進行痛心疾首的譴責與不屈的抗爭。
第四部分,詩人緬懷了二人肝膽相照的友誼。共同的理想與共同的遭遇將兩人緊緊連到了一起。他們曾經年輕氣盛、壯志凌雲,想為天下人謀福利、成仁義。想不到一腔熱血在幾年艱辛之後,竟成了天下小人的笑柄。少年壯志和一生功名都化為泡影。
最後,詩人表達了生死異路,從此永訣的巨大悲傷。“恬死百憂盡,苟生萬慮滋”,哀鳴既質樸而又悲慟。告別自己同命的亡友,詩人為朋友悲,為自己悲,一顆孤心在泣血、戰慄,這不僅是共同的命運產生的強烈共振,不僅是為過去的事情而感嘆。詩人似乎是在凌准靈前長明燈的光焰里看到了自己同樣不幸的未來。
明 ·陸時雍《唐詩鏡》:冤號慟哭是其所宜,故其瀝衷皆盡。
清 ·何焯《義門讀書記》:不減陳思《贈白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