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凱

原越南總理

潘文凱,生於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越南社會主義革新開放初期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之一。曾任越南總理。

2018年3月17日1時30分,潘文凱在胡志明市古芝縣逝世,享年85歲。

人物生平


潘文凱
潘文凱
潘文凱(Phan Van Khai),1933年12月25日生於西貢(今胡志明市)、1947年參加革命,1954年以前在南方參加抗法活動,1954年至1960年在北方從事農村工作,1960年至1965年留學於蘇聯國民經濟大學。1965年至1971年,潘文凱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1974年至1975年在政府統一委員會工作,1976年至1978年任胡志明市市委委員、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任胡志明市市委委員、市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兼計劃委員會主任,1981至1984年任胡志明市市委副書記,市人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1985至1989年任胡志明市市委副書記、市人民委員會主席。1989年至1991年,潘文凱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越共中央委員,1991年8月任部長會議常務副主席,後於1992年9月改稱政府常務副總理,1997年9月在越南十屆國會上當選為政府總理。2002年7月當選連任。2006年從政府總理的職務上離任。2018年3月17日,潘文凱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去世,享年85歲。

歷任職務


潘文凱
潘文凱
潘文凱1965年至1971年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1974年至1975年在政府統一委員會工作,1976年至1989年曆任胡志明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市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市委副書記,市人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主席。他1989年至1991年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1991年8月任部長會議常務副主席(后改稱政府常務副總理),1997年9月在越南十屆國會上當選為政府總理,2002年7月當選連任。潘文凱是越共五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六至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九屆不設常委)。

社會評價


潘文凱
潘文凱
潘文凱任總理9年來,一開始就遭遇東南亞金融危機,潘文凱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順利走出危機;越南的GDP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長,尤其是去年更取得破紀錄的8.4%的高增長率(2006年6月26日《現代快報》);百姓生活不斷得到改善。潘文凱並不是乏善可陳,就是新任總理阮晉勇也說,“要想超過潘文凱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他的“離職講話”卻作如是說,“當前,政府官員的腐敗現象與官僚作風日盛,在社會中引起民憤與不平,阻礙著民族的進步,威脅著國家的存亡,作為政府總理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我對此感到無比愧疚”,“新滋生的各種問題及困難很多”,“各種社會問題遠未得到解決”。他坦言“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一些重大的嚴重問題。對此表示歉意,並願在人民、黨和國會面前承擔責任”。

個人言論


行將離職的越南總理潘文凱日前就越南反腐問題的一番講話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使他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潘文凱在第十一屆國會第九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時特別談到了當前政府官員的腐敗及官僚問題。對於近十多年來腐敗與官僚現象未能消除,且呈愈演愈烈之勢,潘文凱深感內疚與自責。
潘文凱頗為激動地表示:“也許這是我最後一次以政府最高長官的身份在國會上發表講話,因此,我陳述的內容不僅從當前的形勢出發,而是基於過去15年參加政府管理、調控及指導工作的經驗。”他說,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一些重大的嚴重問題,他對此表示歉意,並願在人民、黨和國會面前承擔責任。一位越南政府官員曾私下表示,越南的腐敗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比如,最基層的治安及行政管理人員等,甚至連老百姓幾千越盾(約合幾毛錢人民幣)的好處費也照拿不誤。另外政府職能部門官員上百上千萬美元的重大貪污腐敗案也屢有所聞。

政治措施


作為反腐的具體措施,越共實行幹部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頒布黨員“19條不準”的規定,對領導幹部實行腐敗案件和行政事故問責制。為解決“關係網”、“裙帶風”等問題,越共決定實行幹部任期制和交流制度,規定縣級以上主要領導幹部在同一地方擔任同一職務不得超過兩屆任期。與此同時,越共強調“反腐無禁區”,近年來從查處大案要案入手,已嚴厲懲治了一大批涉案的黨政幹部,多名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受處分或被開除,一批政府部門和地方省市的高官或被革職或被依法追究。
推出反腐新舉措,十大后,越共明顯加強了反腐的力度,推出了一些強有力的新舉措,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今後一旦發現黨員幹部腐敗行為,在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將處以經濟上的重罰,要使腐敗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

對外訪問


潘文凱曾於1994年9月、1997年7月(隨總書記杜梅)、1998年11月和2000年9月訪華。2001年來華出席上海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4年5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人物逝世


2018年3月17日1時30分,潘文凱在自己的家鄉胡志明市古芝縣逝世,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