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太

沈俊太

徠沈俊太男,1976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

個人經歷


沈俊太1998年起赴美留學深造。1999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物理與天文系獲理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美國羅格斯大學(即新澤西州立大學)獲得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榮獲2006年度羅格斯大學Richard J. Plano博士論文獎。2005年起作為獨立博士后(Harlan J. Smith Postdoctoral Fellow)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進行研究工作。2009年到上海天文台工作併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星繫結構及動力學,包括旋渦星系、橢圓星系、超大質量黑洞、暗物質的結構演化及相互作用。主要代表性成果為:
(1)通過對星系建立基於軌道迭加的自洽動力學模型,可以精確測量出超大黑洞的質量,和星系暗暈的質量分佈;
(2)通過中心質量(如超大質量黑洞)對棒旋星系影響的系統研究,解決了長期以來對棒旋星系的穩定性的疑問;
(3)提出了解釋旋渦星系中普遍存在的翹曲(warps)的新模型,該模型不但可以產生接近現實的星系翹曲,也可解釋翹曲觀測中的Briggs法則;
(4)利用最近BRAVA巡天得到的銀河系的速度分佈,來模擬推測銀河系的動力學結構,證實了銀河系的核球其實是側面看到的銀河系的棒;
(5)首次用無碰撞多體模擬的方法產生出了接近現實的雙棒星系,並可解釋此類星系的眾多觀測特徵。

主要成就


近年來在美國《天體物理學報》(ApJ),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等天體物理核心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被他人引用100餘篇次。尤其是他關於棒旋星系穩定性及星系翹曲產生機制的兩篇論文已被國際天文學權威教科書《星系動力學》(第二版)引述。
作為主要組織者編纂“天文學的新前沿研究”會議文集("New Horizons in Astronomy",泛太平洋天文學會2008年出版,Vol. 393)。

所獲榮譽


2020年8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徠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