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邯鄲市公立大學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學院始建於1983年6月,原名邯鄲職業大學,1984年10月更名為邯鄲大學,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題寫了校名,1997年更名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據2020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佔地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學院有教師500餘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近200人;設有12個教學系部53個招生專業。 

學院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渚河路768號

歷史沿革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
1983年6月建校,校名為“邯鄲職業大學”。
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85年,加入中國職業大學教育研究會,並被推選為24個理事學校之一。9月,籌辦召開了河北省第一次職業教育研討會。
1987年,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劃聯繫中心(簡稱apeid聯繫中心),成為全國15個apeid聯繫中心成員中唯一的一所職業大學
1991年,學校與邯鄲市電大分校合併。
1996年,被河北省教委確定為首批啟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同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啟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
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名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同年,學院被選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1998年,學院被推舉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華北分會會長單位。
2002年,學院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為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學院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07年,學院被確定為省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成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就業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
2010年,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
2013年,通過了“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驗收,同年蟬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
201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驗收。

圖書館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
該院圖書館創建於1983年10月,是一所綜合性高校圖書館。
現有館舍面積4200平方米。圖書館擁有較完整的覆蓋全院各學科、各專業的館藏文獻資源體系,館藏紙本圖書32萬餘冊;電子圖書25萬冊;期刊1080種;報紙120多種,建有CNKI中國知網鏡像站點,9個專輯,自建專題資料庫1個。
2000年圖書館啟用自動化管理系統。隨著圖書館規模的不斷發展與壯大,2007年4月,圖書館對自動化管理系統進行了更新換代,引進了清大新洋通用圖書館集成系統,全面實現了採訪、編目、典藏、流通借閱、期刊管理、公共檢索的網路化集成管理。館內有伺服器6台,磁碟陣列櫃2個(容量為2.5T)。我館職工積極開展業務研究工作,近3來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4篇,承擔並完成市級課題3項。
1988年被確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藏書點之一;1993年7月成為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常委館;1996年5月華北地區分委會副主任館;2001年12月建立“中國數字圖書館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分館”。2003年我館成為首家與中國數字圖書館聯合培養數字圖書信息處理技術專業人才的實訓基地。2003年成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基層節點;2007年5月成為河北省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工作研究會副理事長館。

院系設置


學院現設有10個系,分別是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管理系、經濟系、文法系、藝術系、旅遊與商貿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運動與健康系。
學院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優化升級和人才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布局結構,研究制定了《重點專業建設管理辦法》,緊緊圍繞我市主導產業,新調整了三個系、九個專業。招生專業51個,其中國家骨幹院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中央財政支持的“高職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專業2個(金融保險、計算機網路),省級示範專業7個。
在課程建設方面,現有國家精品課2門(《地基與基礎》《字體設計》),《地基與基礎》已升級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精品課11門。研究制定了《優質專業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已有15門優質課通過驗收。研究出台了《教師工作室培養模式管理辦法》,首批遴選了9個教學團隊。積極開展思政課改革,出台了《思政課改革實施方案》,編輯了《課前5分鐘》思政課教案。每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逐步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校企合作


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93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和實踐基地67個,覆蓋了精品鋼材、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六大產業。與大唐移動共建了投資200餘萬元TD-LTE重點實驗室;與河北銀隆新能源汽車簽署了協議,籌建銀隆新能源二級學院;與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共建邯鄲知識產權學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取得新突破,與新興能源裝備公司、長城汽車集團等500強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每年培養輸送學生700餘人;與陽光集團、美食林集團等企業聯辦冠名班;與東軟集團大連睿創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建設、創業教育在線學習平台建設。與建國科技大學等六所院校建立了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等合作關係,派出教師35人,學生4批45人,合作開展辦學項目。2016年,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項目25項,技術交易額達到60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近年來,師生共獲得國家、省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200餘項。

院校建設


2016年4月,我院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家優質院校建設立項單位后,院黨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划,舉全院之力,努力創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院長為副組長的創新發展行動委員會。省教育廳對我院創建工作高度重視,賈海明副廳長專程來學院調研,對我院前期創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省教育廳先後撥付了900萬元項目獎勵資金和3000萬元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學院重點項目建設。一是重點建設省廳確定的建築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等5個專業和學院確定的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數控技術等3個特色專業;二是重點推進數控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兩個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爭取了省、市職教集團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於設備購置;三是建設銀隆新能源二級學院和邯鄲知識產權學院。我院與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舉辦了知識產權學歷班,成立了全省首家政校合作的“邯鄲知識產權學院”,引進北京同輝等9家專利事務所入駐,正在籌建河北省(邯鄲)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河北省(邯鄲)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中國專利行政執法審理廳。四是探索現代學徒制試點。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已被確立為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五是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整合我院省級技術轉移中心和邯鄲市物聯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邯鄲市企業技術需求資料庫、邯鄲市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資料庫,建設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六是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我市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安際衡先生達成合作意向,共建磁州窯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立9個教師工作室。七是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在市政府支持下,與東軟睿創簽訂了合作協議,市人社局每年支持資金30萬元,已開發創新創業課程8門,並舉辦了邯鄲市睿創杯創新創業大賽。
學院在省廳確定的重點項目基礎上,結合學院實際,自我加壓,開展了系列自主項目建設。一是啟動運動康復中心項目。二是注重校內實訓室建設。三是正在籌建邯鄲市建築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展示基地,正在組建邯鄲市建築行業校企合作聯盟。四是謀划建設省級眾創空間。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認定骨幹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食品加工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物流管理、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 。

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楊華雲
院長張安兵
副書記江志強
副院長魏全紅、楊愛花、王川
紀委書記 王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