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圖標
中心內設東南亞經濟政治、東南亞華僑華人、東南亞國際關係、東南亞宗教歷史文化等四個研究室,擁有從事東南亞經濟、歷史、政治、中外關係史、華僑華人問題研究、南海問題,東南亞文化宗教、華文文學研究及國際關係等領域國內一流學術帶頭人,培養了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突出學術成就和良好學風的中青年學術骨幹隊伍。中心以基礎研究為主,兼顧應用研究,注重多種學科交叉與互相滲透,研究領域較寬、視野開闊。
近幾年來,東南亞研究中心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科研與教學水平有所提高,產出一批科研成果,科研與教學設施進一步完善。
在學科建設方面,新增1個二級學科(國際關係)博士點和碩士點。目前,共3個二級學科(中外關係、世界經濟、國際關係)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中外關係、世界經濟、國際關係)碩士點,已逐步形成以國際經濟、國際關係、中外關係等多學科和全方位的東南亞研究體系。
在科學研究方面,中心科研人員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3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27項,項目經費284.7萬元。四年期間中心科研人員共發表學術專著19部、譯著2部,發表論文447篇,其中在社科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7篇,獲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同時,為外交部、商務部、國務院僑辦等各級政府部門提供了一系列的調研報告,並獲得好評。
在人才培養方面,研究生教育的規模有較快的增長,2003年9月在校研究生88人,其中碩士生52人,博士生36人,在校研究生比1999年增長2.7倍;現已畢業研究生103人,其中碩士生90人,博士生13人。同時,注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新開設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生課程,將部分重大科研成果應用於課程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促進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四年來,中心研究生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權威刊物和核心刊物14篇。
在隊伍建設方面,中心人員30人,其中科研人員24人:教授(研究員)6人,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占教師比重33.3%;教師中留學回國人員14人,已初步形成一支知識、學歷、年齡結構較為優化的科研隊伍。
在科研條件方面,建立和完善了東南亞資料信息網路系統,保持了東南亞資料收集方面在國內的領先地位。目前,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擁有國內高校中面積最大、東南亞研究領域圖書種類最齊全、資料最豐富的獨立資料室。經過47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心現有館藏圖書4.2萬冊,其中外文書籍1萬冊;報刊1630種,其中外文報刊880種;近一萬份專題研究論文,是國內公認最好的東南亞研究資料中心之一。每名科研人員基本上均配備電子計算機,科研手段日趨現代化。
在學術交流方面,2001年研究中心舉辦了“21世紀初東南亞政治與經濟國際研討會”,2002年舉辦了“第五屆東南亞華人文化與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21世紀中越關係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舉辦了“東南亞的民族關係學術研討會”、“近代初期東南亞的海上貿易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年來,中心共派出學者從事學術訪問、合作研究和參加國際會議達70多人次。同時,接收來中心訪問的境外學者120多人次。
自2002年起,研究中心開始出版《東南亞研究中心繫列叢書》,並將其作為東南亞研究的一個主要標誌性成果。該系列叢書包括3種系列:(1)東南亞與華僑華人研究系列;(2)東南亞研究名著譯介系列;(3)檔案、資料系列。該系列叢書出版后,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國外東南亞研究機構和學者紛紛前來征訂,一些國外知名學者認為該系列叢書反映了東南亞與華僑華人研究最新的學術動態和科研成果。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是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中國分部和中國東南亞學會總部所在地,承擔全國東南亞研究和華僑華人研究的學術組織和協調工作,是我國大力加速發展東南亞學和華僑華人研究的支撐點。
根據教育部關於重點基地建設標準的精神,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十五”期間,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將初步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研究機構,進一步建立完整的東南亞學研究體系,組織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全方位、系統研究東南亞的學術隊伍,產出具有前瞻性與挑戰性的新成果,形成當代世界東南亞學研究的特色,並繼續擴大對外學術交流,成為國內東南亞研究領域對外學術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