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冠比

反映植物生長狀態的指標之一

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鮮重或乾重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相關性。

簡介


在作物苗期,通過創造良好的營養生長條件、採用科學的管理技術,促進植物地下部分根系生長,進而促進地上部分莖、葉生長量,從而增大根冠比。具體措施有: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中耕斷根、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

花生


花生根冠比定義不同人理解有不同:一是按表面意思,地下部分包括莢果;二是按植物形態學,莢果歸為地上部分。地上與地下部分的分界點為下胚軸。

茶樹


根冠比[Root—top ratio] 茶樹地下部與地上部相對生長量之比。一般以地下部根系與地上部莖、葉的乾重比值表示。茶樹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發育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在形態上表現出有一定的比例關係。根冠比能反映出茶樹地上、地下部生長發育情況,高則根系機能活性強,低則弱。不同的茶樹品種、生物學年齡、栽培管理技術等有不同的根冠比。茶樹幼苗期根系與枝葉的生長速度幾乎相同,根冠比基本在1左右,表現為幼苗出土初期,根系生長佔優勢。第二次生長開始,子葉的養分已消耗殆盡,生長所需的養分主要靠枝葉光合產物供給。由於地上部分光合能力增強,枝葉生長加速,其生長總量逐漸超過地下部,根冠比相應減小。在自然生長條件下,根冠比在1:1.5左右。但在採摘和修剪條件下,地上部生長特別旺盛,其生長量常超過根系生長量的2~3倍。隨著樹齡增加,地上部與根系之間,仍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在生產實踐上人們常通過修剪、深耕等手段調控地上部與根系的生長發育,達到樹冠更新複壯的目的。

影響因素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有一定的可用水,所以根系相對不易缺水。而地上部分則依靠根系供給水分,又因枝葉大量蒸騰,所以地上部水分容易虧缺。因而土壤水分不足對地上部分的影響比對根系的影響更大,使根冠比增大。反之,若土壤水分過多,氧氣含量減少,則不利於根系的活動與生長,使根冠比減少。水稻栽培中的落干烤田以及旱田雨後的排水鬆土,由於能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中含氧量而有利於根系生長,因而能提高根冠比。
(2)光照:在一定範圍內,光強提高則光合產物增多,這對根與冠的生長都有利。但在強光下,空氣中相對濕度下降,植株地上部蒸騰增加,組織中水勢下降,莖葉的生長易受到抑制,因而使根冠比增大;光照不足時,向下輸送的光合產物減少,影響根部生長,而對地上部分的生長相對影響較小,所以根冠比降低。
(3)礦質營養:不同營養元素或不同的營養水平,對根冠比的影響有所不同。氮素少時,首先滿足根的生長,運到冠部的氮素就少,使根冠比增大;氮素充足時,大部分氮素與光合產物用於枝葉生長,供應根部的數量相對較少,根冠比降低。磷、鉀肥有調節碳水化合物轉化和運輸的作用,可促進光合產物向根和貯藏器官的轉移,通常能增加根冠比。
(4)溫度:通常根部的活動與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比地上部分低些,故在氣溫低的秋末至早春,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長處於停滯期時,根系仍有生長,根冠比因而加大;但當氣溫升高,地上部分生長加快時,根冠比就下降。
(5)修剪與整枝:修剪與整枝去除了部分枝葉和芽,當時效應是增加了根冠比。然而其後效應是減少根冠比。這是因為修剪和整枝刺激了側芽和側枝的生長,使大部分光合產物或貯藏物用於新梢生長,削弱了對根系的供應。另一方面,因地上部分減少,留下的葉與芽從根系得到的水分和礦質(特別是氮素)的供應相應地增加,因此地上部分生長要優於地下部分的生長。
(6)中耕與移栽中耕引起部分斷根,降低了根冠比,並暫時抑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長。但由於斷根后地上部分對根系的供應相對增加,土壤又疏鬆通氣,這樣為根系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了側根與新根的生長,因此,其後效應是增加根冠比。苗木、蔬菜移栽時也有暫時傷根,以後又促進髮根的類似情況。
(7)生長調節劑: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壯素縮節胺等生長抑製劑或生長延緩劑對莖的頂端或亞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伸長有抑制作用,使節間變短,可增大植物的根冠比。GA油菜素內酯等生長促進劑,能促進葉菜類如芹菜、菠菜、莧菜等莖葉的生長,降低根冠比而提高產量。
在農業生產上,常通過肥水來調控根冠比,對甘薯、胡蘿蔔、甜菜(含馬鈴薯)等這類以收穫地下部分為主的作物,在生長前期應注意氮肥和水分的供應,以增加光合面積,多製造光合產物,中後期則要施用磷、鉀肥,並適當控制氮素和水分的供應,以促進光合產物向地下部分的運輸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