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上海市川沙中學華夏西校成立於1998年9月,是一所由上海華夏文化旅遊區開發公司公建配套、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直管的公辦初級中學。學校整體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師資力量雄厚,具有現代化氣息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校簡介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上海市川沙中學華夏西校地處浦東新區川沙鎮華夏二路150號(郵編201200),佔地 16675m2。學校交通便捷、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學校現有40個班級,學生總數1600多人,教職工105人。多年來,學校承川沙質樸民風,采川沙人文靈氣,堅持以“辦老百姓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努力滿足周邊地區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為全國德育實驗學校、上海市中小學二期課改研究基地、上海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上海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輔導考級點、浦東新區素質教育實驗校、浦東新區藝術特色學校、浦東新區行為規範二星級示範校、浦東新區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浦東新區法制教育二星級示範學校、浦東新區優秀家長學校。短短几年,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辦學質量躍居浦東新區前列,產生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校訓:


• 做華夏人 抒華夏情 鑄華夏魂
其含義為:
熱愛我們的學校,努力為校爭光。
熱愛我們的祖國,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熱愛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jing:
靜:安靜讀書,安靜工作.
競:互相競賽.
凈:保持校園潔凈.
敬:尊敬老師.

校徽


流動的地平線上升起一輪金色的太陽,象徵學校的辦學宗旨——讓每個學生擁有希望,為每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創造條件。陽光灑滿校園,生命何其舒展。校徽用天安門城樓前華表的圖案,象徵“華夏”,用晉朝書聖王羲之書寫的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為背景,寓意學校是傳承華夏傳統文化的地方,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寄居地。校徽中間突出“華夏”二字,既代表校名,又寓意華夏師生“做華夏人,抒華夏情,鑄華夏魂”的人文精神。校徽上部的幾何構圖與下部的寫意筆墨融為一體,使整個圖案動靜相襯,傳統與現代結合,莊重而不失活潑。寓意學校既要遵循教育規律辦學,永遠保持質樸本質,又要勇於改革創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校風,教風,學風


校風——團結合作 自強不息
教風——嚴謹紮實 開拓創新
學風——勤奮踏實 積極主動

辦學理念:


1、辦學理念是學校總的價值觀,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發展的精神之源。
2、辦學理念應滲透、指導、落實於學校各項工作之中。
3、我校的辦學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其含義為:
(1)“為了學生的發展”——教育要面向學生的未來。我們要以學生髮展為本,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學生擁有美好的未來。
(2)“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義務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要對學生的終身負責,傾全力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努力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儘力為各類學生的終身發展制訂策略。
(4)“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的一切工作、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致力於培養學生有足夠的能力適應並生存於不斷進步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而且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願追求充實、高尚而幸福的生活。
靜——舉止文明、潛心學習,養成華夏民族靜養、靜思的好習慣;
敬——尊敬師長、禮貌待人,踐行華夏民族的良好禮儀;
凈——熱愛勞動、整潔衛生,傳承華夏民族勤勞節儉的美德;
競——積極進取、勇於超越,發揚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職工的追求


1.作為教職員工
服從於服務對象要求,服從於學校規章制度,
服從於職業道德規範,服從於團隊協作精神。
2.作為教師
外塑形象、內煉素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反思以認識自我,讀書以完善自我,行動以超越自我。
3.作為孩子的長者
理解孩子的苦衷,同情孩子的處境,
寬容孩子的過失,保護孩子的天性,
鼓勵孩子的進步,關注孩子的幸福。
4.作為家長的朋友
以熱情的態度贏得家長的支持,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以周到的服務贏得家長的信賴,
以科學的方法贏得家長的敬重,
以負責的精神贏得家長的友誼。

跨世紀中學


公元2008年的今天,上海市川沙中學華夏西校已建校十周年。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在建校第一個十周年記錄下了十周年的華夏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