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倫哥戰役

第二次反法同盟時期的一場戰役

馬倫哥會戰(Bataille de Marengo,1800年6月14日),為法國與奧地利帝國於第二次反法同盟時期的一場戰役。

法軍由當時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的拿破崙領軍,拿破崙於此役的勝利,不僅保住了法國的革命政權,也是拿破崙畢生最引以為傲的一次勝利。

背景


1799年法軍在義大利和萊茵地區的戰場上連番失利,拿破崙取得統治法國的權力,成為第一執政后,便部署反擊。
1800年5月,拿破崙率領一支37,000人的部隊,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北部,支援被奧軍困在熱那亞的法軍。熱那亞被奧軍攻陷后,拿破崙決定與奧軍正面決戰。6月9日,法軍在芒泰貝洛擊敗奧軍,奧軍統帥米高·馮·梅拉斯元帥憂慮補給線遭切斷,重整部隊,但是他沒有立刻攻擊法軍。拿破崙誤判奧軍將要撤退,便從自已的部隊中撥出兩支分遣隊,一往南,一向北,試圖攔截奧軍。怎料奧軍這時竟發動攻擊,叫拿破崙措手不及。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戰役

戰役過程


戰爭前夕

十三日下午,法軍左翼先頭部隊加爾達師,在博爾米達河東面的馬倫哥附近,終於與奧軍相遇了,接著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經過八個小時的激戰,奧軍支持不住,向亞歷山大里亞退卻。由於天色已晚,再加上敵情不明,法軍停止了前進。當天晚上,拉納和維克托的部隊在馬倫哥及其以北地區停留過夜。天黑以前,拿破崙趕到馬倫哥,命令加爾達立即查明博爾米達河上的橋樑情況。他因為沒有弄清梅拉斯的真實意圖,一直擔心奧軍會向兵力分散的法軍突然發動進攻。
不幸的是,加爾達帶來了一個錯誤的消息,說河上只有一座橋樑,而且已被奧軍徹底破壞了。拿破崙輕信了這個情報,認為梅拉斯已經徹底放棄向東突圍的企圖,準備向熱那亞方向撤退。於是,他在當天晚上離開了馬倫哥,返回到他的司令部。這天夜裡,整個馬倫哥平原死一般地寂靜,誰也不曾料到,第二天要在這個地方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馬倫哥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莊,位於亞歷山大里亞東南大約五公里的地方。從亞歷山大里亞通向皮阿琴察的大道,從這個村莊穿過。它緊靠著一條名叫豐塔農訥的小河。這一帶地形比較複雜,村莊、農舍和葡萄園星羅棋布。這些天然障礙對於防禦者是十分有利的,並在馬倫哥會戰中發揮了它們的作用。
馬倫哥交戰開始以前,法奧雙方都不知道自己對手的虛實。實際的情況是,雙方兵力大體相當,奧軍稍佔優勢。當時拿破崙在這塊小平原上共有五個步兵師和四個騎兵旅,總兵力大約二萬六千人左右,這裡面不包括路易·夏爾·安東瓦尼·德賽·德·維古率領的那個兵力約五千人的步兵師,因為十三日中午,該師已奉命前往托爾托納南面的西拉法里,去堵塞梅拉斯南逃的退路。法軍成兩線配置:第一線是拉納軍和維克多軍,準備擔任主要攻擊任務;第二線是拉波普師和莫尼爾師,充當預備隊。
與此同時,梅拉斯的部隊完全集中在亞歷山大里亞要塞,總兵力約為三萬餘人。儘管奧軍在六月九日的戰鬥中被擊敗,十三日下午又遭到了挫折,但是,整個奧軍仍然擁有相當強大的實力,梅拉斯並不打算向熱那亞方向退卻。同拿破崙的判斷相反,梅拉斯的計劃正好是要集中全部兵力來作孤注一擲的決鬥,準備向斯特拉德拉方向突進,力求北渡波河再奔向曼圖亞要塞。
十三日夜間,馬倫哥戰場一片寂靜。這使得拿破崙產生一個錯覺,以為梅拉斯已經溜之大吉了。於是,他在十四日一早又下達命令,叫擔任預備隊的拉波普師渡過波河,向瓦倫察方向搜索,以阻止奧軍北竄;同時,又派人通知德賽,今他繼續向西推進,查明奧軍去向。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場醞釀成熟的大戰突然爆發了。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戰役

兩軍交鋒

六月十四日上午九時,駐在亞歷山大里亞的奧軍傾巢出動,象潮水般地涌過了博爾米達河。河上的橋樑不僅沒有破壞,而且又出現了兩座新的浮橋。三路奧軍並駕齊驅,銳不可擋,直撲法軍陣地,很快便把法軍前衛逼退到了馬倫哥;接著,奧軍又將加爾達師趕出了馬倫哥。維克多急忙率沙門巴克師前往增援,但由於奧軍的攻勢猛烈,法軍仍無法擋住敵人的進攻。這時,克勒曼率領的重騎兵旅及時趕到,立即向一部分突出冒進的敵人發起反攻,經過一番激戰,將敵人的騎兵趕過了馬倫哥西面的豐塔農訥河。克勒曼的這一行動遲滯了敵人的進攻,為法軍向前機動兵力贏得了時間,使拉納率領的瓦特林師得以迅速加強法軍的右冀,在馬倫哥與卡斯特爾切利奧洛之間展開成戰鬥隊形。
上午十時,整個戰場的形勢又發生了急劇變化。奧軍傾其全力展開進攻,在很短的時間內,不僅完全攻佔了馬倫哥,而且把瓦特林師趕出了卡斯特爾切利奧洛。正在這時,拿破崙從後方趕到了前線。他發現形勢嚴重,立即命令近衛軍在右翼展開,設法遲滯奧軍前進。同時,命令擔任預備隊的莫尼爾師迅速如入戰鬥,從敵人手裡奪回卡斯特爾切利奧洛。然而,這個師是拿破崙手中唯一可供使用的一支預備隊。在原來留作預備隊的三個師中,包德師已於昨天下午被派到亞歷山大里亞以南去了,拉波普師則於今天早上被打發到了被河北岸。在這關鍵時刻,拿破崙手中再也沒有任何預備力量。這對法軍來說,預示著巨大的危險。
莫尼爾師投入戰鬥以後,曾經一度奪回了卡斯特爾切利奧洛,但由於兵力懸殊,抵擋不住象潮水一股湧來的奧軍,沒有多長時間,卡斯特爾切利奧洛又被奧軍奪去了。這時,法軍左右兩翼都已陷入困境,人員損失慘重,彈藥消耗將盡,士氣已經大大低落。最後,在奧軍不斷增強的壓力下,法軍被迫全線後退。不過,且戰且退的法軍,仍然勉強保持著隊形,依靠騎兵掩護,步兵得以退守馬倫哥東面的聖吉里亞諾。
下午二時,法軍的失敗看來將成定局,因為它的預備隊早已用完,還可用來進行射擊的火炮,總共只剩下五門。不過,這個時候的奧軍,也已喪失了原來的進攻銳氣,只是緩慢地進行追擊。
下午三時,梅拉斯認為大局已定,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名信使,前往維也納報捷,報告奧軍在馬倫哥平原大獲全勝,曾經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已被徹底擊敗,繳獲的戰利品和捉到的俘虜很多,目前尚未計數。同時,他將指揮權交給參謀長察赫,自己離開戰場,返回亞歷山大里亞。
這時,不管是法軍部隊還是指揮機關,確實陷在一片混亂之中。人們惶惶不安,形勢極其嚴重。然而,身在前線的拿破崙,仍然鎮定自若,沉著地指揮著戰鬥。在拿破崙看來,戰鬥並沒有最後結束。幾個小時以前他已派人送出緊急命令,調德賽立即帶領包德師火速馳援,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馬倫哥。因此,他認為還有最後獲勝的一線希望。由於抱著這種信念,他一再強調,必須堅持下去,任何人不得繼續後退。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戰役

轉敗為勝

下午五時,正當法軍接近崩潰的時刻,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德賽將軍率領他的部隊趕到了,法軍獲得了新的生機和希望。德賽到后,立即趕到拿破崙面前,同他商議反攻之法。德賽建議,在發起反攻之前,必須集中炮火向敵人進行猛烈射擊,阻止奧軍繼續前進。拿破崙採納了這個意見,立即命令馬爾蒙,將德賽帶來的十三門火炮和原剩的五門火炮集中在一起,先向敵人進行射擊。同時,指示德賽率領部隊隱蔽在附近一座小山後面,而將克勒曼率領的騎兵旅配置在左邊。只等時機一到,立即發起反攻。
這時,緩緩追擊法軍的奧地利部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他們一致認為,這場勝利已經穩拿到手了。奧軍參謀長察赫,和他的主帥一樣,剛愎自用,身在戰場而對敵情一無所知。在他看來,法軍已經被打敗了,剩下的殘部不堪一擊,很快就可收拾。因此,他不去督促部隊進行有效的追擊,而命令部隊暫停下來,在原地休息和用飯。
就在這時,法軍的反擊開始了。在法軍火炮的猛烈轟擊之下,奧軍的隊形頓時大亂。德賽乘此時機,立即率領部隊從正面猛撲過去。這位被拿破崙賞識的將軍身先士卒,奮勇當先,不愧是一員有膽有識的猛將。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個個爭先,一齊衝殺過去,馬上形成了勢不可擋的洪流。面對這一攻勢,敵人大驚失色,隨即紛紛逃散。幾乎與此同隊克勒曼率領重騎兵向敵人側翼發起了猛攻,轉眼之間,便將敵人切成了兩段,這樣便使敵人陷入了更大的混亂。
剛才,奧軍還是一支勝利之師,土兵們奏著軍樂、打著軍旗、興高采烈地緩緩向前推進;現在,奧軍一下子變成了烏合之眾,只見土兵們驚惶失措,狼狽逃竄,完全不能稱為部隊。在這混亂之中,有的被霰彈擊中,當場斃命;有的被馬刀砍倒,血肉橫飛;更多的是,成批成批地跪在地上,舉手投降。奧軍這個突然的失敗,馬上導致了全線的潰退。他們節節敗走,被迫放棄了馬倫哥和卡斯特爾切利奧洛,繼而湧向博爾米達河,爭相逃命。法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一鼓作氣,把奧軍趕過河去了。直到暮色濃重,法軍才停止追擊。由於德賽及時來援,他們轉敗為勝,最後取得了馬倫哥戰役的大勝。
不幸的是,在反攻開始不久,德賽被敵人的子彈擊中,當即陣亡了。戰鬥結束以後,拿破崙趕到現場,為德賽灑下了不少熱淚。他悲痛不已地說道:“如果現在能夠擁抱德賽,這一天該有多好啊!”據拿破崙身邊的人說,在多年的征戰中,他們只看見拿破崙掉過兩次眼淚。一次是在馬倫哥戰役中,德賽將軍被敵人擊斃的時候;另一次是若干年後,在阿斯佩恩-艾斯林戰役中,拉納元帥被炮彈炸斷了雙腿,在拿破崙懷中死去的時候。
馬倫哥戰役的代價是高昂的。雙方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這次戰役中,奧軍共損失九千四百人,法軍也損失了五千八百人。

停戰議和


六月十五日上午,梅拉斯看到大勢已去,派出代表向拿破崙求和。當天下午,拿破崙派貝爾蒂埃與梅拉斯在亞歷山大里亞簽訂了停戰協議。奧軍雖然戰敗,但是尚未陷入絕境,法軍雖然獲勝,本身也已疲憊不堪。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拿破崙十分願意結束這場戰爭。他同意,在義大利境內停止敵對行動。從六月二十六日起,奧軍撤到波河以北和明喬河以東地區,但仍派兵留駐佩斯基耶拉和曼圖亞兩個要塞。雙方在明喬河以西地區設立一個非軍事地帶,避免發生衝突。
梅拉斯的兩個信使先後回到維也納,在剛剛報告了馬倫哥的全勝以後,又送回了慘敗的消息,使奧地利王室和首都人民,開始歡天喜地,接著垂頭喪氣,演了一場引起莫大轟動的鬧劇。
關於馬倫哥大捷的消息,六天以後傳到了巴黎。六月的整個中旬,在巴黎,在法國所有的城市,人們懷著不同的心情,等待著義大利戰場的消息。保王黨人盼望著拿破崙失敗,希望法軍被奧地利人打垮,以便迎接波旁王朝復辟。廣大的群眾,包括資產階級在內,渴望拿破崙取勝,從而挽救法國的命運。開始時,消息很不準確,各種傳聞迭起,有的說,法國人戰敗了,有的說,拿破崙陣亡了,有的說,法軍取勝了。消息互相矛盾,給人們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六月二十日下午一時,巴黎城內禮炮轟鳴。人們得到正式消息:法軍大獲全勝,奧地利已被打垮,梅拉斯被迫乞和,義大利又被拿破崙佔領了。整個巴黎立刻沸騰起來。人們按接不住內心的激亂紛紛走上街頭,歡慶這一重大勝利。廣大群眾一致認為,這是法蘭西共和國對歐洲反法聯盟的勝利,是新政權對保王黨人的勝利。他們無法預料,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統治,一種更加有利於資產階級而不利於工人群眾的統治。當時,廣大群眾對於拿破崙和新政權的支持,完全建立在憎恨波旁王朝的基礎之上。
馬倫哥戰役結束以後,拿破崙希望,歐洲能夠暫時實現和平。這不僅符合法國的利益,也符合他個人的利益。經過八年的戰爭,法國人民已經厭惡打仗。現在,法軍獲得了馬倫哥大捷,一種渴望和平的情緒更加發展起來了。拿破崙執政剛剛半年,地位還很不穩固。在他遠征義大利期間,國內的雅各賓派和保王黨人,一刻也沒有停止推翻執政府的活動。另外,由於連年戰爭,法國國庫已經一貧如洗,財政狀況日益惡化。所有這一切,促使拿破崙急於想和奧地利達成一項和平協議。於是他在從義大利返回巴黎之前,用娓婉的語言給奧地利皇帝寫了一封信,呼籲和平,並建議在《坎波-福米奧和約》的基礎上與弗朗茨二世舉行談判。
然而拿破崙的這個建議,提得顯然不是時候。當時,奧地利雖然在義大利遭到慘敗,但還遠遠沒有被徹底打垮,它在德國境內還有一支數量遠佔優勢的軍隊。另外,第二次反法聯盟還沒有徹底瓦解,英國政府多次表示繼續給予資助,鼓勵奧地利人無論如何要支持下去。上述種種因素,使維也納宮庭內部分為兩派,爭吵不休,這就迫使拿破崙不得不繼續用戰爭施加壓力。
十一月五日,拿破崙宣布,取消法國與奧地利的停戰狀態,命令法軍在德意志和義大利兩個戰場同時轉入進攻。十二月二日,莫羅將軍率領萊茵軍團在德國南部大敗約翰大公爵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取得了霍恩林登大捷。這次勝利打開了通往維也納的道路,迫使奧軍不得不簽署停戰協議。與此同時,麥克唐納率領一個新軍團在義大利出征,於嚴冬季節成功地穿過了施普魯根山口,顧利地前出到阿迪傑河上游地區。這一出色的行動,再次切斷了曼圖亞要塞與奧地利之間的聯繫。這樣,駐義大利的奧軍又一次簽訂了停戰協議。
在法軍強大的冬季攻勢下,奧地利終於屈服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法國同奧地利終於在一八零一年二月九日,正式簽訂了《呂內維爾和約》,從而最後結束了第二次反法聯盟中的法奧戰爭。

簡評


馬倫哥戰役是拿破崙執政后指揮的第一個重要戰役。這次戰役的勝利,對於鞏固法國脆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對於加強拿破崙的統治地位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馬倫哥戰役在軍事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認為,拿破崙在這一次戰役的指導上,是有其突出特點的。
首先,他有效地製造和利用了敵人在判斷上的錯誤,真正做到了出敵不意,出奇制勝。出敵不意,攻其無備,這是拿破崙慣用的作戰手段。在他第一次進軍義大利的戰爭中,曾經非常出色地採用過這種戰法。但是,那一次僅僅局限在戰役和戰術範圍之內,而在馬倫哥戰役中,這種手段已經擴大到了戰略範圍。
戰役開始前,奧軍認為,法軍只能從亞平寧山進入北義大利,別無他路。這是法國人在歷史上入侵義大利經常所走的一條老路。這一次,拿破崙一反常規,偏偏避開了他在第一次義大利戰爭中也曾走過的那條路線,而選擇了一條歷史上很少有人走過、在一般人眼裡根本無法通行的道路。結果,完全出乎奧軍意料之外,達成了戰略上的突然性,收到了戰略奇襲的效果。正由於這一戰略奇襲,他成功地避開了梅拉斯的主力,彌補了自己兵力的不足。
戰役開始前,為了隱蔽自己的真實企圖,造成敵人的判斷措誤,拿破崙成功地採取了一系列戰略性的欺騙和偽裝措施。例如,在瑞士方向故意示弱於敵,有效地隱匿了預備軍團的真實面目和行軍路線,並使敵人錯誤地判斷了法軍的真實企圖。事實證明,馬倫哥戰役不愧是戰略欺騙和戰略奇襲的一個傑作。
其次他機敏地抓住了決定整個戰役勝負的關鍵,能夠在複雜的形勢下趨利避害,避實就虛。趨利避害,避實就虛,這是克敵制勝的要訣,強軍必須恪守,弱軍更要遵循。拿破崙率領預備軍團翻過大聖伯納德山口,進入北義大利后,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迅速南下,增援馬塞納,傾全力解熱那亞之圍,使義大利軍團免遭覆滅的厄運;另一種是暫時置馬塞納於不顧,迅速揮師東進,直取倫巴第的首府米蘭,遮斷奧軍退路,以求一舉切斷奧軍主力與本土之間的聯繫,迫使奧軍北撤,爾後與其進行決戰。拿破崙從戰役全局出發,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作出了選擇後者的正確決策。
當時,拿破崙如果揮師南下,去解熱那亞之圍,那麼,勢必過早地與奧軍主力決戰,這就很容易被強敵擊敗,而且,那時法軍後方交通不暢,尚有後顧之憂,貿然與奧軍決戰,一旦失敗,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相反,揮師東進以後,馬塞納軍雖有覆沒的危險(實際上後來馬塞納也率部投降了),但是,這卻可以避敵精銳,擊其虛弱,格矛頭指向敵人最薄弱和最敏感的部位,可以奪得敵人的後方基地,切斷敵人賴以生存的交通線,從而在根本上動搖敵人,在精神上給敵人以巨大震撼。後來的事實證明,拿破崙這樣做的結果,造成了極其有利的態勢,為奪得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第三,他沉著冷靜地應付著險象叢生的戰鬥環境,在關鍵時刻指揮若定,臨危不懼。對一般將領來說,在情況發展順利時,指揮自如,並不是一件怎麼困難的事情。要在情況危急關頭鎮定自若,做到臨危不亂,則是一項不大容易達到的要求。拿破崙在馬倫哥戰役中,正好顯示了這樣一個突出的特點。在六月十四日下午的幾個小時里,法軍的處境可謂岌岌可危。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出現了這種情況,法軍肯定是必敗無疑了。可是,拿破崙卻仍然鎮定自若,繼續從容不迫地指揮部隊抗擊敵人的進攻,並且因而爭取了時間,等到了援兵的到達。儘管德賽率部隊及時趕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拿破崙在這危急關頭的堅定態度,對於穩定法軍的情緒,鼓舞法軍繼續進行頑強的抵抗,無疑是有重要作用的。沒有他的堅定指揮,則法軍早在德賽的援軍到達以前就崩潰了。
馬倫哥戰役,無論在戰略計劃上,還是在作戰指揮上,都稱得上一個卓越的典範。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