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重騎兵的結果 展開

重騎兵

軍事

重騎兵一般指冷兵器戰爭時期的一種重裝騎馬兵種。該兵種一般人馬均裝備有防護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長矛為主,以強大的衝擊力和優秀的防禦力而著稱。

基本概述


就是裝甲具有承受一定攻擊的能力,通過衝鋒產生的速度、動量對敵人陣地製造壓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沖毀敵人陣形,打擊敵人士氣的超級騎兵、人肉坦克--在冷兵器時代,穩固的陣形是確保勝利的基礎,高昂的士氣是取勝的關鍵,一旦破壞了敵人的心理平衡和組織基礎,就相當於獲得了勝利,所以,重裝甲騎兵曾經是一個最昂貴最重要也最榮耀的兵種。
一般來說裝甲材質的厚度、韌性、強度和覆蓋面積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證騎士能夠承受一般的砍殺和弓箭殺傷。足夠的厚度和面積就造成了巨大的重量,也就犧牲了機動性。蒙古輕騎兵面對人數眾多以重裝甲騎兵為骨幹的西歐騎士團的時候所得到的勝利,就是依靠機動性獲得的。(關於蒙古西征時的兵種組成,重騎兵佔六成,蒙古一人三馬,機動性不受影響)
重騎兵
重騎兵

兵種對比


然而也有功能單一、反應力差、作戰續航能力弱、機動性不及普通騎兵等缺點。
同時該兵種還是一種耗資不菲的兵種,主要在於古代冶金技術不發達,重騎兵所裝備的鎧甲造價就變得非常昂貴,並且重騎兵對於戰馬選擇、裝備護理、後勤運輸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著實是一種“燒錢”的兵種。

基本內容


重騎兵們的裝甲堅固,完全覆蓋全身,甚至連眼睛也能完全防護,如此的重甲可以有效的抵擋刀劍劈砍或是弓箭射擊,同時也強化了其衝鋒時的動能,不過這種裝備很顯然不利於近身搏鬥——眼睛視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這種製造模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重裝甲騎兵在戰場上的使用方式——衝鋒,掉過頭來再衝鋒,依靠戰馬衝鋒帶來的巨大動能衝垮敵人的陣型並將其碾碎。在面對意志不太堅定或缺乏訓練的敵人時,重騎兵的衝鋒可以輕易摧毀其陣型與意志。
但是,一旦騎兵們失去速度陷入混戰中,重騎兵喪失了其最大的優勢——衝擊力,且身處敵陣,很容易就會被四面八方的敵人拉下馬來殺死。重騎兵雖然強大,但並非無敵,在面對陣型嚴密並有地形或工事掩護的長兵器步兵陣列時,重騎兵往往會無從下手,若是貿然發動衝鋒,即使能夠依靠強大的衝擊力摧垮敵軍,自身也會受到相當大的損傷,重騎兵的價值極高,不管是訓練還是維持都要消耗大量金錢與資源,因此這樣的損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接受。
重騎兵的作用單一,很純粹,就是在平原野戰中一舉擊潰消滅敵軍,古代的多數戰爭都是由一次決戰決定的戰爭勝負,因此重裝騎兵們也被作為核心主力培養,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一錘定音。除此之外,重騎兵們就沒什麼用了,攻城戰用不上騎兵,襲擾戰又無法為重騎兵提供足夠的保障且效率低下,而且在複雜地形條件(山地、沼澤等)下,重騎兵也難以發揮其威力。
與其強大的防護能力相稱的,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很重,但西歐板甲採用巧妙地減重與在全身各處的重量分攤系統,雖然對比輕騎兵仍有一定的機動性劣勢但其依然成功分攤和減輕了騎士在穿著重甲后機動性和上馬問題。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基本上還是普通披掛裝甲的延伸,倒還是可以憑自己勉強的站立。
中國出現全鐵具裝甲騎重騎兵的時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僅人有重型鐵甲,連戰馬也全副披掛鐵甲,當他們推進的時候,就好像鋼鐵的城牆迎面壓來。
中世紀末期世紀的騎士身著全身板甲,可謂武裝到牙齒,他們可以真正的做到對刀劍和劍弩的不屑一顧。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對於輕步兵等普遍兵種擁有著幾近於碾壓的優勢。並在機動性與防禦性上對比其他重騎兵有顯著的優勢。

騎兵比較


已知最早的具裝式的重騎兵是公元前3世紀左右帕提亞人的具裝騎兵,帕提亞在參考希臘人的方陣騎兵后發展出了全具裝的綜合型騎兵,他們既有強大的衝擊力,也具備優良的騎射技術,後來個希臘化國家也開始效仿,羅馬時代大批亞美尼亞的具裝騎兵在羅馬軍隊中作為輔助軍團服役並給羅馬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東羅馬帝國時期則開始自己組建帕提亞式具裝騎兵部隊,也就是著名的拜占庭鐵甲具裝騎兵。
中國的全具裝重騎兵叫“甲騎具裝”,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中原王朝的是國家發放武器裝備,游牧民族是自備,著名的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具裝甲騎和隋唐具裝甲騎,遼宋夏金具裝甲騎、蒙古重騎兵都是這一類型,且重裝騎兵的規模巨大,南北朝史料記載常常數萬出現,隋唐也多重騎兵,遼國正軍的配額就要求兵丁佩戴盔甲和多匹軍馬還要自備馬甲,視其力。西夏重裝騎兵鐵鷂子巔峰時期也有8萬,北宋由於戰馬稀少,但具裝甲騎還是有萬餘,金更是以具裝甲騎出名,蒙古的重騎兵馬甲多為皮製作,蒙古西征就是靠著比同時期西歐中東更精良的裝備和高超的戰術。
土耳其的重裝甲騎兵
從廣義上講,土耳其重騎兵有兩種,其一,西帕希(Spahi),或稱為斯巴克(Spahks),其名來自於波斯語的"sepah",意為"軍隊"。西帕希為15世紀才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封建騎兵(也就是依賴地產維護,而不支薪的部隊),其地位就相當於歐洲的騎士,是貴族,不過有一點不同的地方,他們僅擁有土地使用權,而沒有土地所有權,如果一個人要成為西帕希,只需在戰場上立下戰功,但他的後代不可世襲,他們與後起的耶尼塞里共同構 成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常備主力軍隊,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兩大軍事支柱。由於奧斯曼土耳其人為游牧民族,因此早自塞爾柱土耳其時代,奧斯曼人便已經採取西帕希這種采邑騎兵的軍事編組與制度。當時,奧斯曼人將所轄的國土畫分為眾多的采邑(迪立克,Dirlik),並將這些采邑分封給予王公大臣與有功兵士。"迪立克"又可根據采邑收入的多寡,分為三個不同的階級。這些擁有"迪立克"的人(不論是何階級),都有義務必須提供蘇丹全副武裝的騎兵,以為獲得采邑的代價。隨著奧斯曼人勢力的擴張,"迪立克"制度也被推廣到其新征服的領地上,而西帕希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逐漸構成奧斯曼人的軍事主力。當奧斯曼王公"閃電"巴耶塞特一世橫掃小亞細亞各突厥公國時,便是依賴著這批軍隊。
其二,是卡普庫魯騎兵,他們稱為“卡普庫魯瓦里勒里(Kapikulu Süvarileri 土耳其語 以下括弧中均為土耳其語)”,簡稱卡普庫魯騎兵,與西帕希不同,他們是蘇丹親自率領的重裝鐵甲騎兵部隊,只對蘇丹負責,其薪水也由中央發放,而西帕希騎兵則是領主騎兵,他們的薪水中央政府是不負責的,而是許以土地作為作戰的報酬。卡普庫魯由六個分隊組成,所以又被稱為“阿魯博魯克哈爾基(Alti Bolük Halki),即六團之人的意思,其中,一,二分隊被稱為“烏魯菲西揚(Ulufeciyan)”,三分隊和四分隊被稱為“古里巴(Guerba)”,五分隊被稱為“西拉赫塔爾(Silahtars)”,六分隊被稱為“西帕希歐古蘭(Sipahi oglan)”。六個分隊的職責是不相同的,其中前四分隊負責衝擊敵人陣列的不同地方,而五、六分隊,則列於蘇丹的身側,一般不會衝鋒,是以靜止的狀態牽制敵方的運動。卡普庫魯騎兵的總指揮和耶尼塞里的總指揮名字一樣,被稱為“阿加(Aga)”,而六個支隊的指揮官都被稱為“克特胡達耶里(Kethüda yeri)”。卡普庫魯騎兵由於屬於蘇丹直屬,只對蘇丹負責,所以地位崇高,大部分士兵都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不過這並不容易,首先必須是穆斯林,其次是必須精通各種武器,因為選拔嚴格,所以在蘇萊曼一世時期,整個卡普庫魯軍團才6000人,他們的成員主要是中東地區的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也有庫爾德人。他們是奧斯曼軍隊的精銳騎兵,除了騎在馬上以外,和耶尼塞里的職責相同,他們在奧斯曼軍隊中的數量也多於其它騎兵。在幾個世紀以來,土耳其重騎兵一直是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兵種。

兵種劣勢


功能非常單一

西歐重裝甲騎兵(而東歐基本是拜占庭式的多用途騎兵)根本是一個功能非常單一的兵種,除了衝鋒的輝煌之外,其他的時候都是脆弱的。所以,重裝甲騎兵除了自己帶有充當步兵和輕騎兵作用的扈從以外,還需要相當數量的其他兵種加以配合,基本不能獨立完成一項綜合的作戰任務--比如戰役。當一支貴族組成的重裝甲騎兵在輜重車隊的運載下,在重步兵(正規軍、雇傭軍、自由農、商人子弟、士族、軍戶等)、輕步兵(奴隸、學徒、農奴、家奴、弱小民族、協從國軍隊等)的保護下,在弓箭手(正規軍、工匠、自由農、獵人、受僱用的游牧民等)的掩護下,在輕騎兵(正規軍、雇傭軍、邊疆守備隊、貧窮貴族子弟、流浪漢、冒險家等)的遠距離偵察保障下,終於抵達戰場的時候,大家應該已經和他們一樣氣喘吁吁了。他們驅趕著其他兵種快速的建立長矛和盾牌(有的是那種用車運載的3米高的巨型盾牌)的外圈陣地、輜重車圍成一圈的內圈陣地,並用弓箭手射住陣腳,用長矛步兵(重步兵)頂住敵人的第一波騷擾進攻。然後,才開始慢慢的裝甲、上馬、排隊。這個時候,大量的輕騎兵必須不斷的對敵人進行接觸攻擊,或者至少是佯裝攻擊,否則敵人如果從容的布置好自己的防禦體系,比如絆馬索、連射的重型弩炮、鹿角刺和拒馬坑,那對於重裝甲騎兵來說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慘重損失。當一切準備齊全,偵察的將領要明確的判斷什麼樣的位置有利於衝鋒--並不是所有的敵人陣地都可以進攻,準備的森嚴的、士兵冷靜的、有足夠長矛和弩箭的、已經看起來動了土的、有牢固的木柵欄的、同樣有重裝甲騎兵的……最終,重裝甲騎兵要衝擊的是敵人的薄弱部分,整個陣地的一個薄弱部分被衝垮了,敵人的末日也就快了。

不裝備遠程武器

西方和中東重裝甲騎兵本身並不裝備弓箭(東方的具備,東方的具裝甲騎是多裝備型),一旦他們衝上去,他們的后陣--扈從、弓箭手、步兵們就都暴露在蒙古人的重騎兵攻擊下。往往一場戰役打下來,沒有頭也沒有尾,十天半個月是常事。這邊的戰役沒有結束,蒙古人突然一夜之間從面前消失,等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已經跑到自己後方攻下好幾個城堡了!蒙古人的後勤保障十分簡單--每個士兵都可以靠著簡單的肉乾、淡水、野菜、馬尿等歐洲人匪夷所思的東西保持戰鬥力數個月,他們可以從莫斯科出發,馬不停蹄(一人二馬)的用半個月時間奔襲到匈牙利,也可以穿過險阻的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波蘭的平原上。對於這樣的敵人,缺乏組織和統一的歐洲無法與之對抗,尤其是蒙古人還擁有俘虜的宋人的更加匪夷所思的攻城技術和化學武器,這就是簡陋的歐洲城堡完全顯得不堪一擊。對於這種敵人,不僅重騎兵的戰術和兵種已經不合時宜,就連整個歐洲的國家政權形式能否保障自己的安全也值得懷疑了。但是隨著14世紀板甲的普及,弓箭面對全身板甲的重裝騎兵已經力不從心,以英法百年戰爭為例,在阿金庫爾戰役中,被英國人擊潰的法國騎士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在未摸清地形的情況下擅自衝鋒,陷入英軍陣前的泥潭而被英國長弓手用斧頭一個一個斬殺於泥潭中,而不是敗與弓箭。不過進入14世紀末隨著火槍的升級和普及歐洲的重裝騎兵已經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到18世紀環地中海世界除了奧斯曼土耳其都徹底淘汰了具裝騎兵,各國都開始使用胸甲騎兵,一直服役到一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