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健明

蘇健明

蘇健明(1891―1962年),名金康,民國時期著名的陶瓷工藝家,后井窯場新發瓷庄經營主。

目錄

正文


蘇健明(1891―1962年)名金康,福建德化縣城關寶美人。
清光緒十七年正月十六日,蘇健明出生於一個世代從瓷的陶瓷工藝家庭。父蘇如寰(1855―1919年),乳名光,字學宇,一生以瓷為業,技藝傳予於孫。如寰有4個兒子,健明最小,個個業瓷為生。健明小時曾入塾學3年,初識文字。少年隨父學藝,擅手拉坯成型術,並能造型設計、模具製作、釉水配製、裝窯燒成等全套技能。他的“技藝冠后井,聲譽稱‘五窯’,名揚縣內外”。
蘇健明壯年時期於後井窯場經營新發瓷庄,組織妻兒家庭成員從事瓷業生產。自家作業為主,緊張突擊活路適當僱用技術工輔助,自己燒制自己銷售。產品有日用細瓷與日用工藝陳設瓷,尤以造型精巧、工藝質量較高的產品居多,為縣內外各陶瓷營銷商所青睞而爭相訂貨,供不應求。他的名牌產品如牛童文具盤、梅花八角杯、墨海盒等暢銷國內各地及東南亞諸國。
蘇健明用手工拉制的高80多公分的天球花瓶與口徑40多公分的大花盆,以及馳譽國內外的牛童文具盤、墨海盒等產品皆難於燒制。如文具盤盤面大、附塑牛毫部件多、工藝複雜,墨海盒蓋薄,在當時技術設備簡陋、土模手工製作困難,燒成易變形、斷裂,製作燒成難度大。以上產品,別人無法生產,唯有健明能於燒制,成為當時新發瓷庄的獨家名牌產品而壟斷市場。
蘇健明一生技術操作認真,工藝質量要求嚴格,所制坯體薄度適中勻稱,部件粘接細緻精密,燒成技術勝人一籌,故一級品率特別高,為同行所折服。新發瓷庄一直經營至1956年合作化入股參加寶美瓷業合作社。入社后,健明任技術員,負責工藝技術指導與管理。1957年寶美瓷業社並人德化瓷廠,大部分社員轉為該廠職工,時健明已近古稀,未進廠而家居休息。
蘇健明卒於1962年農曆12月22日日,年71歲。他生前作品,據傳於民國時期曾多次參加省內外展評獲獎,榮獲獎狀掛滿居室,惜皆毀於1950年代,未曾保存,故參展時間、作品名稱、獲獎項目、等次皆失記。
健明妻陳氏奏娘(1898―1968年),本縣南斗溪口人,著名的陶瓷裝飾彩畫藝術家、工藝家、書畫家陳其章胞姐。她一生勤勞,全力協助丈夫經營瓷業生產。他倆未育男孩,抱養二了。長子玉潛(1913―1940年),系長兄金卯所出半嗣,長媳羅傳娘,本縣雷峰蓋雲岐人,兩人皆從事瓷業生產。次子克繩(1934年生),小學畢業后隨父學藝,1951年進德化瓷廠,1962年到三明市陶瓷廠任技術員傳藝,1981年返回德化瓷廠任成型車間主任,1985年調技術科負責日用瓷成型工藝技術管理,1993年5月退休。次媳陳能英,1954年進德化瓷廠,1978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