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

紅軍長征所經過的水草地

草地,徠紅軍長征時經歷的四川北部的沼澤地帶,生長有水草,被俗稱“草地”。

詳細介紹


徠草地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縱長500餘里地,橫寬300餘里地,面積約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紅軍過的草地主要是講川西北若爾蓋地區。草地,其實就是高原濕地,為泥質沼澤。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於黑白兩河——黑河(亦稱墨曲河)和白河(亦稱葛曲河)自南至北縱貫其間,起了重要作用。兩河的河道迂迴曲折,叉河橫生,地勢低洼,水流淤滯而成沼澤。經年水草,盤根錯節,結絡成片,覆蓋瀦水。
沼澤生長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烏拉苔、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積水淤黑,泥濘不堪,淺處沒膝,深處沒頂。遠遠望去,似一片灰綠色海洋,不見山丘,不見樹木,鳥獸絕跡,人煙荒蕪,沒有村寨,沒有道路,東西南北,茫茫無限。人和騾馬在草地上行走,須腳踏草叢根部,沿草甸前進。若不慎陷入泥潭,無人相救,會愈陷愈深,乃至被滅頂吞沒。草地區域氣候惡劣,晴空迷霧變幻莫測。每年的5月至9月為草地雨季,使本已滯水泥濘的沼澤,更成漫漫澤國。紅軍正是在這個季節經過草地的。過草地有三怕:一怕沒踩著草甸陷進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拚命往上掙扎,會越陷越深,來不及搶救就會被污泥吞噬;泥水不僅不能飲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腳泡過,還會紅腫甚至潰爛;二怕下雨;三怕過河。
草地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