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一
陳太一
陳太一(1921 12.29 - 2004 05.06),通信系統工程專家。江蘇宜興人。
陳太一
1944年畢業於廣西大學數理系。1946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副教授。1952年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教授、教授會主任,通信兵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南京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通信學會常務理事。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軍內率先倡導資訊理論研究和應用。在軍事通信裝備體制和通信網方面有較深研究。著有《通信系統工程》等,譯有《通信理論導引》等。
上海交通大學
1938年,考入蘇州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學習。
1940年春,考入上海大同大學物理系學習。
1941年春,入江蘇省立第五臨時中學工作。同年夏,入桂林廣西大學數理系借讀。
1944年,畢業於廣西大學數理系,獲學士學位,后在貴州大學任助教。同年冬,考入重慶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做研究生。
1946年,上海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47年—1950年,任廣州第六區電信管理局工程師,兼任廣州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
1951年,任中南郵電管理局無線電工務科長。
1952年—1957年,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
1958年—196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通信工程學院教授、無線工程系副主任。
1963年—1969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兼任國防科委第五十五研究所副所長。
1970年,任第十九研究院技術組長。
1978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
1982年 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1988年起,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兼職教授、總參第六十三研究所技術顧問。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4月,受聘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模擬電子技術
1933年起,先後在省立常州中學和宜興精一中學讀書。1938年考入省立蘇州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學習。1940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物理系,1941年秋轉入桂林廣西大學數理系就讀。學習期間,曾跟隨著名物理學家施汝為進行磁學方面的研究。
1944年畢業後到貴陽貴州大學物理系任助教兼清華中學教師。同年冬,考入重慶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讀研究生,因學習成績優異,獲黃席棠獎學金。抗日戰爭勝利后,陳太一返回上海,在著名電子學家朱物華教授指導下,完成了碩士論文《電子槍式磁控管的分析與設計》。194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47年2月,陳太一到廣州第六區電信管理局任工程師。在此期間,他組建了一個試驗室,從事氧化銅整流片和電傳打字機聯機設備的研製。同時,與香港大東電報公司合作,開通、改進廣州至香港間的超短波接力電路。
1948年,他兼任廣州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開設電子學、電磁場與波等課程,使中山大學成為國內大學本科最早開設這些課程的大學之一。由於教學效果好,1950年,他在中山大學被選為全校四個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1951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成立,陳太一調任中南郵電管理局無線電工務科長,負責鄂、湘、贛、粵、桂五省的無線工程建設規劃與發展。在此期間,他負責武昌—黃石—九江的超短波接力電路的開設,組織培訓了一批接力技術人才,還進行了間接調頻、八木天線改進和定向天線架設地點測量精度要求分析等研究工作,並發表了這方面的論文。
1952年,陳太一轉入軍隊工作,在張家口軍事通信工程學院任副教授,無線教授會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學院遷至西安。在西安軍事通信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任無線工程系副主任、教授,負責無線工程系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組織開展了通信技術理論的多方面研究。1960年,他在五系創辦了資訊理論、天線電波傳播、量子電子學等新專業。1963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1964年,兼任國防科委第55研究所副所長。在此期間,他負責國防通信、雷達、導航、電子對抗裝備體制的總體論證及發展工作,1965年參與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的總體論證。他還組織並參與了一系列通信、雷達技術的研討班和學術會議。1970年,陳太一參與組建第十九研究院,負責技術組工作。
1978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組織開展了國防通信網等總體論證及軍用標準工作。1982年,陳太一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他組織領導了學院新專業的創辦與新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他還協助武漢通信指揮學院創辦了軍事通信指揮型研究生教育。1988年,陳太一退休。此後,他除了繼續在南京通信工程學院指導研究生,從事科研以外,還積極開展繼續工程教育方面的活動和研究。2000年4月,受聘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教授。在長期的教學、科研領導工作中,他為我軍培養了一大批電子通信技術的高級人才,為中國軍事通信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陳太一是中國電子學會會士,第一、二屆理事,第五屆常務理事,中國通信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名譽理事,跨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高級會員。
信息理論基礎
1982年,陳太一調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時,正值中國的國防通信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為了迅速跟上現代電子通信技術發展的步伐,縮短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通信技術上的差距,他瞄準國外通信技術發展的前沿,組織開展了專用小交換機的研究與設計,專用小交換機組成專用網、地域通信網、話音數據綜合、交換機的可靠性、網路的生存能力和通信保密等多方面的研究,他不僅提出研究方向和課題,還確定技術路線和方案,有力地推動了通信工程學院新技術研究的開展,培養鍛煉了教員隊伍。他參與了創辦程式控制交換、指揮自動化等新專業的領導工作,並給研究生講授信息系統和通信網等課程。
陳太一為我軍通信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經他親手培養的人當中,有些已成為學術帶頭人,有些已擔任了重要領導職務,在我軍通信技術的教學、科研和領導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數字傳輸系統材料
在天線、電波傳播方面,陳太一在60年代初進行了菱形天線陣的分析與設計工作,組織並參加了埋地天線的研究。他在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科學技術部總工程師期間,對叢林通信電波傳播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試驗。1965年,他提出“叢林通信電波傳播模式”,指出為保證叢林通信,應以天線為中心,清除其周圍的灌木叢林;收發天線間電波遠距離傳播路徑是電波先向上,然後沿著樹梢頂部傳播,再下到接收天線。這在叢林通信試驗中得到證實,到70年代才看到國外發表相同的結果。70年代初他還進行了天線小型化及車載天線的研究工作。
陳太一很早就開始了數據通信的研究。他在1963年講授並編寫出版了《數字傳輸系統》一書,是國內最早有關數據通信方面的著作。1965年,他在全國第一屆數據通信會議上,提出了中國數據率標準的建議並系統闡述了數據傳輸與交換——電路交換與信息交換等問題,推動了中國數字通信和數據通信的研究。
緊密結合國防建設需要是陳太一從事軍事通信理論研究工作的一個特點。他理論基礎堅實、知識面寬,因而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除了上述研究工作外,他在軍用電視、通信體制、數據話音綜合、可靠性工程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他先後編寫和翻譯了《通信理論導引》、《糾錯編碼入門》、《數據加密標準演演算法》、《綜合業務數字網》、《專用程式控制小交換機分析與設計》等著作,為中國軍事通信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研究
1964年,他與黃武漢一道,研究了中國第一個激光通信發展規劃的建議書,推動了中國大氣激光通信的發展。1965年,陳太一參與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的總體論證,負責地面組的論證工作。在國防通信科研方面,60年代起抓單個裝備的研製,后抓各個系統的研製,最後發展到抓整個大系統的研製,促使科研開發工作系統化、科學化。1978年提出三網一系統(自動電話網、自動數據網、自動數字保密電話網、野戰綜合通信系統)的構想,經通信兵黨委採納,作為通信發展的方針,指導了爾後的科研與型號研製。為了加速國防通信產品標準化進程,他率先提出了軍用產品應向國際標準看齊,並在軍事使用部門組織了可靠性研究工作,提出了研究可靠性使用指標的方法,培訓了從事軍用標準研究的人才。
中國電子協會
1963年至1964年,陳太一先後在西安、重慶組織了全國範圍的資訊理論在通信和雷達中的應用研討班,許多工廠、研究所、院校和領導機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為資訊理論在通信及雷達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人才。70年代初,他在第十九研究院的組建中,編寫《通信系統工程》教材,組織通信系統工程研討班,促進了第十九研究院所屬研究所技術幹部的知識更新。1963年、1978年,他先後對外軍通信技術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為領導機關舉辦了介紹國外軍事通信發展情況的講座,在加速我軍通信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增加了領導機關對外軍的了解。80年代以來,他作為總參通信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理論組長,先後組織了有關通信保密、通信網、軍事通信系統、可靠性工程、C3I(指揮、控制與通信情報)系統等各種短訓班、研討班,許多單位的技術人員參加了學習,為新技術的應用培訓了大批骨幹力量。
退休以後,陳太一仍然關心著國防通信事業的發展,對通信技術的繼續教育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息的執著精神。1988年以來,他除了繼續擔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的研究生導師及從事科研以外,還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武漢通信指揮學院、國防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信息學科專家評審組的副組長,電子學名詞審查委員會顧問,中國電子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和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總參第六十三研究所技術顧問,山西大學電子信息技術系名譽系主任。他撰寫教材,組織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開展繼續工程教育活動的研究,仍一如既往地為國防通信事業的發展孜孜不倦地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