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土樓群

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地標準之一

洪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宋末元初(13世紀)林氏在此開基建造崇裕樓、南昌樓,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

洪坑土樓群是永定"三群兩樓"中的"一群",由振成樓、如升樓等組成,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洪坑土樓群作為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的重徠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傳統的生土民居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見證。

2008年7月,包含洪坑土樓群在內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11月,洪坑土樓群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洪坑土樓群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列入國家"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的項目。

歷史沿革


宋末元初(13世紀),林氏在福建省永定區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開基,建造方形土樓崇裕樓(已坍塌)、南昌樓(已坍塌)。
明代,林氏家族建造了規模較大的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土樓。
清代,林氏家族建造了規模較大的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其中,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林氏家族開始建造奎聚樓,花了近五年時間建成。清光緒六年(1880年),林氏家族開始興建福裕樓,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建成。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樓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洪坑村,高林原認為此地建房好,便籌措資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建成如升樓。民國元年(1912年),林氏家族建造振成樓。民國二年(1913年),林氏家族建造振福樓。
1993年,洪坑土樓群所在的洪坑村被列為中國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
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洪坑土樓群。

建築特色


綜述

洪坑土樓群是永定"三群兩樓"中的“一群”,由玉成樓、慶成樓、振成樓、永源樓、福興樓、景陽樓、陽臨樓、朝陽樓、慶福樓、光裕樓、九盛樓、福裕樓、奎聚樓、如升樓、萬盛樓、尚德樓、輝萼樓、慶宜樓、永昌樓、永成樓、福興樓、集源樓等組成。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

格局

洪坑土樓群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
振成樓,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形設計,每卦6間。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三門和八個單元。祖堂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
如升樓是永定眾多土樓中小巧玲瓏的土樓,俗稱“米升樓”。如升樓是單圈結構,樓周長只有56.6米,直徑為18.2米,屋內天井圓形,屋頂瓦面內側邊緣為八卦形,外側邊緣為圓形。
福裕樓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代表,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奎聚樓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中廳高,兩廂低。

特點

洪坑土樓群是福建土樓中建築種類、風格最多的土樓群,其中有宮居殿式方樓奎聚樓、五鳳式方樓福裕樓、中西合璧的圓樓振成樓和微型圓樓如升樓。
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而八卦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客家人加以運用。經過數代的播遷,客家人面對著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從安全形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便運用八卦。
振成樓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振成樓是懸山頂抬梁式構架,按八卦形設計,每卦6間,一樓梯為一個單元。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瓮中抓活鱉。
福裕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結構特點為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后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奎聚樓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牆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樓主林奎揚結拜兄弟、翰林學士巫宜福。奎聚樓樓中的雕刻、彩塑和繪畫中的花鳥、人物、山水、台閣、故事,均充滿了濃郁的客家歷史韻味和鄉土氣息。

主要景點


洪坑土樓群
洪坑土樓群
位於福建省永定縣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振成樓為該土樓群的傑出代表,其中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於2001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振成樓

奎聚樓
奎聚樓
位於湖坑鄉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形設計,每卦6間,一樓梯為一個單元。卦與卦之間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振成樓的祖堂是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桿,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里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題字。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曾與雍和宮、長城並列展出。引人矚目,轟動一時。

如升樓

徠福裕樓
徠福裕樓
建於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據說樓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他認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才建成這座最小的圓樓。為什麼命名為如升樓?是因為如升樓小,像客家人昔時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的器具“米升”。許多遊客稱之為“袖珍土樓”。如升樓是單圈結構,樓底直徑僅有8米,屋內天井圓形,屋頂瓦面內側連緣為八卦形,外側邊緣為圓形。

福裕樓

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后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奎聚樓

振成樓
振成樓
奎聚樓建於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裡,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

振福樓

位於湖坑鎮下南溪,依山傍水,風景十分秀麗。建於1913年,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共有3個廳堂,96個房間。中廳高二丈、寬二丈二,兩邊是花崗岩石柱,上刻“振興有慶瞻輪奐,福履同綏頌熾昌”的對聯。樓外的右邊是昔日的制煙工場、工人住房等;左邊已坍塌的建築原先是一座西洋式學堂和遊藝場所,“文革”期間被毀。

衍香樓

是一座圓形土樓,坐落在新南村,建於1880年。衍香樓樓名的含義是”繁衍子孫昌盛發達,書香門第世代流傳”。樓外大門上書”大夫第”,兩旁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橫披是”詩禮傳家”。現居住在衍香樓里的有16戶,近百人,其中教師25人,大中專生32人。歷代以詩書傳家,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環極樓

如升樓
如升樓
環極樓坐落於南中村。創建人是蘇卜臣,於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這座土木結構、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大圓寨。全樓四層,高約20米,樓的直徑43.20米,周長130米,底層牆厚1.70米,牆頂0.9米;第一層32間(作廚房與餐廳),並設有一個較大的門廳與正廳、第二層34間(作貯倉),第三、四層各34間。樓的內環建有二廳十室(作待客之用)與男女浴室各二間。樓內走廊寬1.56,樓外檐廊寬1.82米。樓門高2.96米,寬3.4米,加釘了鐵皮。樓的內外各有水井一口。樓外附屬建築還有卧室16間、馬房8間、碓磨房6間。環極樓現住有21戶,116人。

文物遺存


洪坑土樓群中的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裕樓、福興樓、如升樓、慶成樓、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是福建文物保護單位。
振成樓大廳里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題字。祖堂二層廊道的鑄鐵花格欄桿,是從上海運到振成樓嵌制的。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里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的內涵。
振成樓對聯幾乎全是林遜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樓的設計製造者,民國中央議員)一手之作。
福裕樓樓名是汀州知府張星炳題寫的。
如升樓因樓小,像客家人昔時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許多遊客稱之為“袖珍土樓”。取名“如升樓”還有更深一層意思——如日東升,光明萬年。

文物活動


藝文

2010年2月13日,虎年春節的大年三十,胡錦濤到振成樓看望土樓人家,詢問土樓旅遊情況,稱讚“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

活動建設

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曾與雍和宮、長城並列展出。
1995年,振成樓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文物價值


洪坑土樓群為林氏民居,有建於公元16世紀中葉(明代)至現代的圓形土樓、方形土樓、宮殿式土樓、五鳳式土樓、府第式土樓等各種類型的土樓數十座,為中國傳統的生土民居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見證。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集居住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山區民居建築,體現了聚族而居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更體現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土樓與山水交融、與天地參合,是人類民居的典範。

保護措施


2001年5月,洪坑土樓群中的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2月,洪坑土樓群作為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2008年7月,包含洪坑土樓群在內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09年11月,洪坑土樓群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旅遊路線

參觀洪坑土樓群,有4條路可以走。一是從廈門出發,走高速、過漳州,在新祠下高速,經過適中鎮撫市鎮陳東鄉、岐嶺鄉、大溪鄉和湖坑集鎮,大約3小時路程;二是從龍岩市區出發,經過高陂鎮、坎市鎮、撫市鎮、陳東鄉、岐嶺鄉、大溪鄉和湖坑集鎮,大約1.5小時路程;三是從永定縣城出發,經過岐嶺鄉、大溪鄉和湖坑集鎮,大約50分鐘路程;四是從廣東梅州、大埔方向進入永定境內,經過下洋鎮、岐嶺鄉、大溪鄉和湖坑集鎮。到下洋初溪土樓群遊覽,其路線與到洪坑基本相同。從廈門、龍岩、永定縣城出發的,到了岐嶺鄉,則繼續沿省道福三線經下洋鎮前往初溪。從廣東梅州、大埔方向來的,則到了下洋鎮后直接前往初溪村,約20公里。
往湖坑鎮南溪方向去的沿途可看到衍香樓、實佳、南溪三個土樓觀景台。
縣內旅行社已開闢的土樓旅遊線路有土樓之旅一日游、土樓之旅二日游。而地處高陂、坎市、撫市的土樓則尚待開發。

旅遊貼士

1、門票
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洪坑)門票聯票價格為90元/人,包括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等核心景點。
第一條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給予免票。
1、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兒童。
2、離休人員(憑離休證)。
3、70周歲以上的老人(憑居民身份證)。
4、殘疾人(憑殘疾證)。
5、國家級勞動模範(憑國家級勞動模範證書)。
6、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
7、持有有效國家旅遊主管部門頒發的旅遊行政執法證、全國導遊證(各地省市頒發的本地導遊證件不免)、旅行社經理資格證、龍岩市、永定縣旅遊主管部門頒發的景區講解證和旅行社領隊證的人員。
8、持有記者證及市級以上攝影協會、美術協會、音樂協會、作家協會等文學藝術類協會證的人員。
第二條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給予享受五折優惠。
1、在校學生(憑有效學生證)45元/人
2、退休人員憑退休證45元/人
3、1.2米-1.4米兒童(須有大人攜帶)45元/人
2、交通
位於永定湖坑鎮洪坑村。民俗文化村距離承啟樓和高北土樓群4公里,距離南溪土樓群5公里,距離初溪土樓群40多公里。永定車站可買去湖坑土樓文化村的車票,15元/人,40分鐘左右一趟車,一小時左右到。
如從廈門湖濱南路車站坐往下洋的長途車,在湖坑站下車,景區售票處即在路邊,購票後步行五六百米即可見土樓。洪坑距離南靖土樓20多公里,可連同一起遊玩,叫摩托車15分鐘可到。
3、餐飲·住宿·購物
文化村門口有家客來登酒店提供三星標準裝修的酒店客房和500年的土樓旅館,房價在150-200元左右。
4、開放時間
7: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