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

熊春錦先生的著作

《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是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系列叢書之《禮》,作者熊春錦,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內容簡介


在《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信》(本書中簡稱為《信》)當中,我們已經對五德文化系統和本系列書籍的整體情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本系列書籍以“論德”為主旨,包括論述修身性識形態與慧識形態的《德》,以及對五德的子系統進行分冊論述的《信》《智》《禮》《義》《仁》,共六本專著。《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即屬於五本分冊論述專著之一。
禮,在中國文化中的定義,既誕生了慧識悊學文化的禮德,也包含著智識哲學文化的禮樂,還存在著意識哲學文化的泛禮。儒學將五德定義為五常,是以禮樂為標誌而建立禮的理論和社會應用體系。只有在慧識悊學文化時期所誕生的修身明德學說中,才保留著禮的本質性定義——禮德。
禮,是仁義禮智信五德之一,五德之禮的自然能量屬性是五行之火。禮火在人類的生命系統中歸藏於心,具有光明和溫煦的能量特徵。禮,重在人體內環境的心修,包含修養心性品格和火德能量的調節以及行為的規範與整體升華三方面的內容。
禮,是人類有別於所有動物的根本標誌。可以說,如果沒有禮德的修持,沒有禮火能量的運化,沒有禮儀的制約規範,人與動物就沒有什麼分別。
禮,既是人與動物的區別點,也是文明與野蠻的分界線。有禮——有內在的禮德和外在的禮儀,就是一種文明的狀態、文化的狀態;沒有禮的制約和規範,心中缺乏禮德的能量,缺失禮儀的修持,那麼人的思想和思維也就處於一種野蠻和愚昧的狀態。人類心靈中的善與惡、智慧與愚昧,都被“禮”所制約、所表達,所以“禮”決定著這個根本標誌和分界線的存在。禮的強弱又決定著文明與野蠻、智慧與愚昧、善與惡的清晰度。禮德愈高尚、愈飽和,禮儀愈清晰,秉規持范度愈高,表現得就愈加文明。
禮,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個區別點。禮,作為一種文明和文化現象,在中國的誕生非常久遠,在甲骨文中有不止一種構型的禮。自古以來,東方中國就享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禮是中華文明的典型象徵之一。華夏中土由於誕生了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天人合一”文化和修身明德學做真人的教育,尊道貴德、敬天愛地的信仰貫穿與滲透於國家治理以及民眾修身治事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系統性的精神準則和內修外治的行為儀軌,禮德的準則和內修外治的行為儀軌便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古代《五行經》云:“豊型於內,胃之惪之行;不型於內,胃之行。”內聖外王當中的內修聖道,就是將信德的品格與品質植入脾內重新以德塑型,將智德的品格與品質植入腎內重新以德塑型,將禮德的品格與品質植入心內重新以德塑型,將義德的品格與品質植入肺內重新以德塑型,將仁德的品格與品質植入肝內重新以德塑型,成就內聖的品格與品質,從而指導外王的品行,使其符合天道的法則、規律、秩序。我們研究禮德,也就是要立足於內聖的目標,對其概念、定義的本義進行尋根探源,以此來分析禮在歷史當中的應用現象,為當代人準確地進行禮德修身,合乎天道法則且行之有效地將禮應用於當代社會文化、教育事業當中,提供理論基礎。
禮,分為禮的德行與禮的行為。德行是要施之於生命體內的,是影響深遠的品質的再造和品格的重塑。行為,是大家都可以模仿著來施行的,既可以是真心實意地去做,也可能僅僅是表面上的假行,甚至是心裡並不情願地勉強去執行。就像社會上經常提倡的各種運動一樣,某場運動來了,人們都可能會大張旗鼓地參與其中,但是風頭一過,便會煙消雲散,這就稱之為“不型於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