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同文

戚同文

同文聰慧過人,又異常勤奮,不到一年,就能背誦“五經”。趙器重同文的為人,厚加禮遇,為他興建學校,招收門徒。遇有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的人,他便教以做人為善的道理。

人物關係


人物介紹


戚同文(904-976) 字文約,北宋宋州楚丘(今曹縣安蔡樓鄉楚天集)人。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應天書院的奠基人。同文出身於儒學世家,但自幼父母俱喪,隨祖母就養於外曾祖父家,過著一種寄人籬下的孤苦生活。侍奉祖母以孝聞名。祖母去世,他晝夜哀泣,數日不食,鄉里鄰人深受感動。他聽說當地名儒楊愨設館教授學生,便去懇求入館學習,楊愨見其意誠,就教其讀《禮記》。同文聰慧過人,又異常勤奮,不到一年,就能背誦“五經”。後來楊愨將自己的胞妹許配同文為妻。同文攻讀更加勤奮。時值後晉末年,天下大亂,同文立志不去做官,但他卻希望國家早日統一,因此便以同文為名。楊愨常鼓勵他去做官,他卻說:“先生不去做官,同文也不去做官。”楊愨依附於將軍趙直家,趙曾患重病,不能起床,便將家事託付同文。趙器重同文的為人,厚加禮遇,為他興建學校,招收門徒。慕名而來求學的不遠千里。他的學生中進士的就有五六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范、王礪、滕涉等都官至丞相,江蘇吳縣(蘇州)范仲淹也是他的學生。
戚同文為人純厚樸實,崇尚信義,遇人有喪事便儘力幫助,宗族、鄰里貧困無法生活的他便去周濟。冬天常將自己的棉衣送給身寒無衣的人們。他不蓄積財產,不營建居室,主張“人生以行義為貴,何必去積財呢?”因此深得鄉里推崇。遇有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的人,他便教以做人為善的道理。他善於識人,與他交往的都是當時的名士,且樂意聽人的善事,從不說人的短處。長子叔維任隨州書記時,將同文接至任所奉養,后卒於隨州(今湖北隨縣),年73歲。同文著有《孟諸集》20卷,今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