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里流氣
成語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農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攤前造作地擺好姿勢,等待城裡來的流里流氣的攝影師按快門。”
明朝中葉,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奪民田產,賦稅盤剝。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劉瑾執政,閹黨橫行,弄得“民困已極,廬舍幾空”,“所至慘逼,百姓不堪”。公元1510年,河北薊州人劉六、劉七兄弟聚眾起義,濮陽成了起義軍的後方營壘。起義軍“破邑百姓,縱橫數千里,所過若無人”,官兵望風披靡,義軍轉戰八省,三逼京都,三過南京,使明王朝元氣大傷,迅速走向衰亡。
劉六劉七起義后,軍隊在山東河北一帶專找小城鎮和農村進行燒殺搶掠,縱橫鄉里,殺民壯老幼,姦淫婦女,搶奪糧草,為擴充軍力,把所到之處村鎮房屋盡數燒毀,使百姓無家可歸無飯可吃,要麼投靠起義軍隊活命,要麼拖家帶口進山躲藏四處乞討餓死或被亂軍所殺,而最初義軍成員大多是地痞流氓,而所到之處率先加入軍隊的也是當地一些地痞流氓潑皮無賴,所以山東河北百姓對之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私下稱義軍領袖“劉六劉七”為“流里流氣”。
在明末清初的文獻資料中,“劉六劉七”就以典故形式存在於說書人的話語中,自然也會存在於民間語言中。而其語音形式略一變化,在山東方言里就成了“流里流氣”。
“劉六劉七”在山東等地可能還知道典故所在,傳到北京等其他地方可能就逐漸喪失它本來的意思和語音形式。我們從《醒世姻緣傳》中看到這麼兩段話,其中第六十六回出現的“劉六劉七”已經是“流里流氣”的意思了:即流氓氣,不正經,有說,二流子。
舉止大方
作謂語、定語;指人舉止輕浮
這人流里流氣,讓人看不順眼。
rascally behavi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