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

厭世

厭世,漢語詞語,拼音是yàn shì,意思是消極悲觀,不願意再活下去。

也徠指對人類、人間的厭惡情緒。狹義上一般指不願參與社會行動的重度癥狀,廣義上也包含因社交關係引起的一些輕度的心理狀態。可能由犯罪被害經歷、虐待、不順的社交等等引起。

引證解釋


1.消極悲觀,厭惡塵世。唐 李玖 《白衣叟途中吟》之二:“厭世逃名者,誰能答姓名?”宋 陳亮 《祭呂東萊文》:“豈其於無事之時,而已懷厭世之情。”胡懷琛 《為高吹萬題寒隱圖》詩:“幽人無俗懷,厭世每獨往。”老舍 《黑白李》:“我決不會因為談到宗教而想他有點厭世,或是精神上有什麼大的變動。”
2.去世。死的婉辭。南朝 宋 顏延之 《為湘州祭虞舜文》:“百齡厭世,萬里陟方。”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高力士》:“方知上皇已厭世,力士 北望,號泣嘔血而卒。”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上》:“吾頃疾病且死,忽夢 文殊大士 謂吾曰:‘女未應厭世,后三年,震旦 有大沙門,從女受道。’”清 周亮工 《祭王瑞芝太翁文》:“太翁 厭世時,長公、季公 依依在側,哀禮備至。”
3.猶現世,出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如此沒用的老東西,也來厭世,死活纏人做甚麼?”
厭世:對生活非常悲觀,已經失去了生活的勇氣。通常在受到一定的打擊或者說刺激的情況下,明顯會出現失落感,如果調節的不是很好,接著,會出現悲觀的情緒,逐漸演變對生活失去信心,抱有厭世心理。
4.超凡絕俗,以游宇宙。《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仙。”南朝 宋鮑照《白雲》詩:“情高不戀俗,厭世樂尋仙。”

解釋


1.消極悲觀,厭惡塵世。
2.去世。死的婉辭。
3.猶現世,出醜。
4.超凡絕俗,以游宇宙。
徠5.消極悲觀,不願意再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