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少林

風中少林

鄭州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原創舞劇,連摘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文華獎”新劇目獎等大獎。

基本簡介


近年來,我們積極實施文化精品戰略,以“河南文化精品工程”為抓手,推出了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文藝精品。《風中少林》榮獲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金獎,並成功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新華網河南頻道1月22日訊 大河網-大河報報道:今日,鄭州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將再次啟程遠赴澳大利亞,將在堪培拉、墨爾本、悉尼3個城市進行33場演出,歷時40餘天,同時還將參加春節期間的“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動,這必將在澳洲颳起一股強勁的“中原文化風”。
《風中少林》問世以來,連摘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文華獎”新劇目獎等大獎。據介紹,2008年9月,該劇曾赴澳大利亞阿德勒德參加“澳亞藝術節”演出並引起巨大轟動。
新華網鄭州1月21日電題:
讓世界了解中國武術和文化,《風中少林》海外巡演
1月22日,鄭州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將再次遠赴澳大利亞,相繼在堪培拉、墨爾本、悉尼3個城市進行33場商業演出,歷時40餘天,在澳洲颳起一股強勁的“中國文化風”。
這是我國文藝團體大型劇目赴澳商演場次最多的一次。一台具有濃郁中原地方特色的舞劇,為何能吸引世界各地不同的目光?記者近日走訪了鄭州歌舞劇院院長張向榮。
用世界眼光挖掘傳統文化
“《風中少林》用最國際化的舞蹈語彙,詮釋了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內核的文化,因而能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納。”
2003年,河南省啟動了“鄭汴洛文藝精品工程”。作為精品工程的“領頭羊”,鄭州市委、市政府將目標鎖定在世人熟知的少林“禪、武、醫”上。因為少林文化不僅已為國內外普遍熟悉,具有鮮明的中原文化特徵,還體現著民族、國家的信仰,以及中國人的人生態度和對天人和諧、自身修養、強身健體的追求。
張向榮說,創意之初,《風中少林》就奠定了今日登上國際舞台的基礎。西方人對神秘的東方文化、宗教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加上對少林“禪、武、醫”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所以很容易接受。此外,他們對武術和舞蹈相結合這種新穎的藝術樣式很感興趣。
主創人員數次赴少林寺拜訪方丈釋永信,進深山與高僧釋德健等人座談,充分挖掘少林武術、禪文化的精髓。幾經打磨后的《風中少林》,講述了一名少林武僧的傳奇故事,演繹了一場民族正氣與外敵邪惡的生死較量和一出包蘊東方隱忍之美的愛情悲劇。全劇以天元習武作戰、天元與素水的愛情故事展開,既有少林功夫展示和恢弘的戰爭場面,又有如歌的人間情愛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給人以強烈的視聽震撼和全新的藝術享受。
2008年9月,《風中少林》赴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參加“澳亞藝術節”演出引起轟動,現場觀眾反映熱烈,就連劇院帶去的佛珠、禮品套盒、文化衫、工藝箱、鎮紙等衍生產品,第一場演出結束后就被觀眾一搶而空。
“當地觀眾對《風中少林》的喜愛超乎想象,20餘家媒體爭相以‘震撼’一詞報道演出盛況。”張向榮說,“這再次證明了,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具有國際化的性格特色,越容易受到矚目。”
民族文化的國際化表述
張向榮說,從《風中少林》在國外演出的情況看,中國的藝術產品要“走出去”,首先要學會“民族文化的國際化表述”,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在這方面,《風中少林》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補充。
為了將《風中少林》打造成舞蹈與武功完美結合的“中國第一武術藝術”,主創人員對“舞”與“武”的處理做出了成功探索,使古典舞蹈柔美、外張型的肢體表現,與陽剛、內斂的少林武術相結合,這在世界舞劇史上是一個創舉。
從編劇、編導、燈光、舞美、武打設計到服裝設計,《風中少林》的創作班子由國內一流藝術家組成,聘請國內最好的舞蹈演員加盟。此外,聘請國家一流專業舞蹈老師對演員進行封閉式基本功強化訓練,邀請武術教練進行少林功夫中拳術、刀術、棍術等基本套路訓練,在舞蹈與武術、特技結合中,再聘請香港元家班子作指導。
此次赴澳大利亞巡演前,劇院專門請來外國專家審看劇目,並結合西方眼光對舞劇表現形式作出相應調整,如在加強功夫套路和少林絕學等禪武情節的同時,特別邀請少林俗家弟子、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太乙拳”發明人張勳華作為特聘武術演員加盟,親自上台表演。
此外,增加與觀眾的互動環節,在中場休息時,讓武術大師走近觀眾,懸診、把脈、診療,現場傳授養生健體之術,讓當地人親身體驗並現場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加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風中少林》把舞蹈與武術,現代元素與傳統故事,世界流行藝術形式與河南地域文化以及舞美、燈光、音效等多種手段完美地結合起來,用最新的舞台表現形式,演繹了少林功夫中最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禪、武、醫’精髓,這也是它所到之處都能夠大受歡迎的原因。”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就必須走出國門,走近普通的海外受眾。”“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只有堅持不懈地傳播,中國文化才能在世界上不斷產生積極影響。”
《風中少林》問世以來,連摘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文華獎”新劇目獎等大獎,引起國內外演藝機構的關注,商約不斷,已在內地30多個城市連演百場而不衰。為了提升《風中少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鄭州歌舞劇院近年來積極開拓海外演出市場,努力實現海外巡演。
4年來,《風中少林》先後實現了香港行、澳門行、台灣行、新加坡行和澳洲行,所到之處場場爆滿。香港特區政府在本劇演出期間甚至不得不召開專門會議,打破香港劇院管理規定,同意沙田劇院首次出售站票以滿足廣大觀眾強烈的觀演要求。
2008年7月,新加坡《聯合早報》成立50周年之際,《風中少林》應邀赴新演出。新加坡總統納丹與1700多名政商要人觀看了演出,促成了納丹總統此後對鄭州的訪問和雙方經貿合作的加強。
2008年9月《風中少林》在澳大利亞“澳亞藝術節”上精彩亮相,當地媒體用“震撼”來描繪演出場景。南澳洲所有政府官員集體觀看后,專門為劇組舉辦了慶祝酒會。正是這次澳洲之行,為本次33場商業巡演打下了基礎。
目前,鄭州歌舞劇院正與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的演藝機構商談演出意向。
“《風中少林》正努力搭建一座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樑。百涓成溪,希望鄭州歌舞劇院能隨著這點點滴滴的積累,讓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在世界上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