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父輩的旗幟的結果 展開

父輩的旗幟

美國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電影

《父輩的旗幟》是由美國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出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監製的戰爭電影,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得利和朗·鮑威斯撰寫的同名暢銷書。

影片講述代表硫磺島戰役的知名攝影作品《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背景始末。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美國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佔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岩洞中。為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海軍士兵約翰·布拉德利(萊恩·菲利普飾)與戰友艾拉·海耶斯(亞當·比奇飾)、雷內·加儂(傑西·布拉德福德飾)以及另三位戰友共同衝上硫磺島的制高點蘇利班奇峰,並且六人合力將一面美國國旗插了上去。那一刻,美聯社戰地記者喬·羅森塔爾將六名士兵奮勇舉旗的場景拍攝下來,並將照片發回國內,18個小時后照片傳到紐約,大大鼓舞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最終為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為了舉國英雄。
但其中三位很快便倒在了這塊被戰火燒得炙熱的黑土地上,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將因此而不朽,而倖存的三位插旗英雄,因為照片的轟動影響,被調回了美國。對於急切需要財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們更該做的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而是頂著“英雄”頭銜來往巡迴於全國,推銷戰爭債券以籌集款項。扮演著“完美的英雄”,發表著感人至深的演講,這群並無意成為英雄且永遠也無法擺脫死難戰友陰影的十八九歲的孩子們,人生徹底改變。但他們對自己被當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卻毫無興趣,也從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只希望能夠跟那些沒有享受到絲毫榮耀、在戰火中壯烈犧牲的兄弟們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戰爭永遠不要再有。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萊恩·菲利普/Ryan Phillippe約翰·“醫生”·布拉德
亞當·比奇/Adam Beach艾拉·海斯
傑西·布拉德福特/Jesse Bradford勒內·加尼翁
Patrick DollaghanBusinessman
Jon KellamSenator Haddigan
傑米·貝爾Ralph "Iggy" Ignatowski
John Benjamin HickeyKeyes Beech
John SlatteryBud Gerber
保羅·沃克Hank Hansen
巴里·佩珀Mike Strank
羅伯特·帕特里克Colonel Chandler Johnson
尼爾·麥克唐納Captain Severance
梅蘭妮·林斯基Pauline Harnois
Thomas McCarthyJames Bradley簡介 as Tom McCarthy
Chris BauerCommandant Vandergrift
Judith IveyBelle Block
Myra TurleyMadeline Evelley
約瑟夫·克羅斯Franklin Sousley
Benjamin WalkerHarlon Block
Alessandro MastrobuonoLindberg
Scott ReevesLundsford
Stark SandsGust
George GrizzardJohn Bradley
喬·鮑里托Borough President
Ned EisenbergJoe Rosenthal
Gordon ClappGeneral "Howlin' Mad" Smith
V.J. FosterMajor on Plane
Kirk B.R. WollerBill Genaust
Tom VericaLieutenant Pennel
Dave SeveranceHarve Presnell
George HearnWalter Gust
Len CariouMr. Beech
Christopher CurryEd Block
Bubba LewisBelle's Young Son
貝絲·格蘭特Mother Gagnon
Connie RayMrs. Sousley
Ann DowdMrs. Strank
Mary Beth PeilMrs. Bradley
David Patrick KellyPresident Harry S.Truman
Jason Gray-StanfordLieutenant Schrier
Matt HuffmanLieutenant Wells
David HornsbyLouis Lowery
Brian KimmetSergeant 'Boots' Thomas
David ClennonSenatorDavid Rasche簡介 Senator
John TennackTom Mason
James NewmanLocal Politician
Steven M. PorterTourist
Dale Waddington HorowitzTourist's Wife
Justice of the PeaceLennie Loftin
Military CensorMark Thomason
Young James BradleyOliver Davis
Sean MoranWaiter
Lisa DodsonIggy's Mother
John NielsenSenator Boyd
Senator RobsonRon Fassler
Denise VlasisLuncheon Singer #1簡介 as Denise Bella Vlasis-Gascon
Vivien LesiakLuncheon Singer #4
JailerJohn Henry Canavan
傑瑪·梅斯Nurse in Hawaii
Yukari BlackTokyo Rose
John HoogenakkerFuneral Home Employee
Barry SigismondiPolice Sergeant
William CharltonBartender
Beth TapperBar Car Beauty #1
Shannon GayleBar Car Beauty #2
Jim CantafioReporter (in LA) #1
Mark ColsonReporter (in LA) #2
Danny McCarthyReporter (in Chicago) #1
Patrick NewReporter (in Chicago) #2
James HoranReporter (in NYC)
Michael CanavanReporter at Hansen's
Erica GrantSecretary
塞拉斯·威爾·米切爾Lab Tech #1
George CambioLab Tech #2
Jóhann G. JóhannssonSergeant on Beach
Martin DelaneyMarine at Cave
Bj?rgvin Franz GíslasonImpaled Marine
Daniel ForceyMarine on Beach
-Wounded Marine
-Wouned Marine#4
-Young Indian
-American Indian Congress Member
-Movie Star
-US Marine簡介 uncredited
-Party patron簡介 uncredited
演員表參考資料

職員表


製作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斯蒂文·斯皮爾伯格、Robert Lorenz、Tim Moore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副導演(助理)David M. Bernstein、Katie Carroll、Peter Dress、Michael JuddDonald Murphy、邁克爾·歐文斯、Ruben Flores Rios II
編劇保羅·哈吉斯、William Broyles Jr、詹姆斯·布拉德利Ron Powers
攝影Tom Stern
配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剪輯Joel Cox
選角導演Phyllis Huffman
藝術指導Henry Bumstead
美術設計Jack G. Taylor Jr.
服裝設計Deborah Hopper
視覺特效邁克爾·歐文斯
布景師Richard C. Goddard
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約翰·布拉德利

    約翰·布拉德利

    演員雷恩·菲利普

    真實歷史人物,綽號“醫生”。1923年7月10日出生於威斯康辛州安蒂戈,19歲時入伍美國海軍,作為醫護兵他最終被分配到海軍陸戰隊第五陸戰師2營,並參加了硫磺島戰役。他參加了著名的硫磺島升旗,因救助戰友導致雙腿受傷。幾天後他被要求回國,並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債券宣傳結束后,約翰·布拉得利娶了他青梅竹馬的戀人,貝蒂·范·GORP,並定居安蒂戈。他們有八個孩子。1994年1月11日上午2:12時在安蒂戈醫院死於心臟病,享年70歲。

  • 雷內·加儂

    雷內·加儂

    演員傑西·布萊佛

    插旗手之一,真實歷史人物。1925年3月7日出生於新罕布希爾州曼徹斯特,1979年10月12日逝世於新罕布希爾州曼徹斯特,享年54歲。軍銜:下士。1943年初加入海軍陸戰隊。1944年4月8日他被分配至第五陸戰師第28陸戰團2營E連,參加了硫磺島戰役。他參加了著名的硫磺島升旗。之後被要求回國宣傳債券。1946年4月2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彭德爾頓營退役。1979年10月12日死於新罕布希爾州曼徹斯特。他被葬在山加略山陵園。應他的遺孀的要求,他的遺體在1981年7月7日重新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 邁克爾·斯特蘭克

    邁克爾·斯特蘭克

    演員 巴里·佩珀

    真實歷史人物。后戰死於硫磺島上,年僅25歲。疑似被友軍的子彈誤傷而亡。

  • 艾拉·海耶斯

    艾拉·海耶斯

    演員亞當·比奇

    真實歷史人物。1923年1月12日出生於亞利桑那州卡頓。軍銜:下士,1942年加入海軍陸戰隊第五陸戰師第28陸戰團2營E連,參加了硫磺島戰役。他參加了著名的硫磺島升旗。之後被要求回國宣傳債券。1955年1月24日上午他被發現死在亞利桑那州卡頓一個廢棄的土坯茅屋裡,死亡原因是毆打和乙醇中毒,年僅32歲。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 拉爾夫·伊南托奇

    拉爾夫·伊南托奇

    演員 傑米·貝爾

    真實歷史人物。綽號“伊奇”,他所在的坑道下方正好是日軍的地道口,他被日軍拖進地道洞,遭受到折磨后死去。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 影片籌拍之初,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外宣布自己要把“硫磺島戰役”搬上大銀幕時,著實引起了日本當局一陣恐慌,到了年末影片即將開拍,日本不但沒有阻攔,甚至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宣傳工作中去。原來伊斯特伍德專門拍了兩個版本來描述那場在二戰中影響重大的戰役。
• 拍攝照片的喬·羅森塔爾戰後一直為《舊金山編年史》工作了35年,直到1981年退休。2006年8月20日,羅森塔爾在舊金山的一家養老院逝世,享年94歲,一直到死,他都是一名誠實、道德高尚的人。
保羅·沃克的角色本來是屬於傑瑞得·萊托的,由於他要專心於自己的樂隊,而退出了影片的拍攝。
2000年5月作家詹姆斯·布萊德利和朗·鮑爾斯合著的戰爭小說《父輩的旗幟:硫黃島戰役的英雄們》問世,就成為多名大導爭奪之物,其中兩個便是鼎鼎大名的斯皮爾伯格和伊斯特伍德。一番爭奪探討,兩位導演達成協議,由前者監製後者執導共同完成此片。影片的編劇囊括了《阿波羅13號》、《鍋蓋頭》的編劇威廉·布洛勒斯和《百萬美元寶貝》、《撞車》的編劇保羅·哈吉斯,耗資9000萬美元。
影片還有個電影製作和發行歷史上少見的幾乎同時拍攝的姊妹篇《硫磺島家書》,是由伊斯特伍德執導,用日語從日本人角度講述的同一場戰役。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日本著名演員擔綱。
硫磺島插旗
硫磺島插旗
小說《父輩的旗幟:硫黃島戰役的英雄們》作者之一,詹姆斯·布萊德利的父親約翰·布萊德利便是著名的硫磺島插旗照片中六名美國士兵中的那位醫護兵,也是三個倖存者之一。然而,詹姆斯卻從沒有聽過父親提及那場慘痛的戰鬥,他甚至不知道那張如此有時代意義的照片里竟然有一個背影是屬於父親的,直到父親於1994年去世,詹姆斯才從他珍藏的鐵盒裡發現了一枚海軍頒發的十字勳章以及一些有關採訪其他兩位倖存者的剪報,也才真正知道了事實的真相。
父親的低調反倒引起了詹姆斯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然而在他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卻發現了幾乎都是播報了那三位在戰鬥中陣亡的士兵的資料:邁克·斯特蘭克,25歲,疑似被友軍的子彈誤傷而亡;哈隆·布洛克,20歲,曾是高中的足球明星;弗蘭克林·索斯林,19歲。然而其他三位倖存者,除了詹姆斯的父親約翰,另外兩個人退伍之後的生活,卻有如謎一般全無蹤跡。在接連碰壁之後,詹姆斯找來另一位曾在二戰時期當過戰地記者、同時也是普利策獎獲得者的朗·鮑爾斯,他們分頭調查,總算是得到了那兩個人的信息,然而他們也都和詹姆斯的父親一樣,已經過世了:雷內·蓋格農,54歲死於心臟病,與回國時有如英雄般的歡迎完全相反,他一直在一家公司做門衛,過著濟濟無名的生活,死時落魄潦倒;至於最後的旗手伊拉·海耶斯,詹姆斯發現他退伍後有生活在亞利桑那州的某一個印第安人的聚集地的跡象,他在戰爭中身受多處槍傷,由於政府沒有給予及時的醫療幫助,而導致他身上出現併發症,一直被傷痛所困擾,最後死於酒精中毒。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據詹姆斯所說,他抽出當年勇士回國的錄像,他們就像披頭士那般受到國民的歡迎,走到哪裡都是鮮花和讚譽。可是他們的晚境卻一個比一個凄涼,並非政府有意忽視他們,而是他們故意走出了大眾期盼的目光。這些人,代表著美國最美好的一面,他們不覺得自己有多麼地高尚,認為只是為國家做了應該做的事情--這種精神,就是我們口中時常提及的英雄主義,詹姆斯認為有必要將這一切告訴大眾,於是他和朗·鮑爾斯聯合創作了《父輩的旗幟》,將自己在追隨父親的過程中的所看所想,悉數記錄下來。

播出信息


相關公司
公司名稱
製作公司Amblin Entertainment[美國]
夢工廠DreamWorks SKG [美國](2006) (USA) (theatrical)
Malpaso Productions[美國]
Truenorth Productions ..... (production services)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國]
發行公司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 DreamWorks Distribution LLC [美國]
夢工廠 DreamWorks SKG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阿根廷] ..... (2007) (Argentina)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法國]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國] ..... (2006) (non-USA) (theatrical)
Fox-Warner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Karo Premiere [俄羅斯] ..... (2007) (Russia) (theatrical)
派拉蒙影片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亞] ..... (2006) (Australia) (theatrical)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 [芬蘭] ..... (2006) (Finland) (theatrical)
Sandrew Metronome [丹麥] ..... (2006) (Denmark)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比利時] ..... (2006) (Belgium)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巴西] ..... (2006) (Brazil) (theatrical)
Warner Bros. GmbH [德國] .....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英國] ..... (2006) (UK)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義大利] ..... (2006) (Italy)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日本] ..... (2006) (Japan) (theatrical)
Warner Bros. [紐西蘭] ..... (2006) (New Zealand)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菲律賓] ..... (2006) (Philippines)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新加坡] ..... (2006) (Singapore) (theatrical)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 (2007) (Switzerland) (DVD)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 (2006) (Spai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Digital Domain [美國]
Tinsley Transfers Inc. [美國] ..... (prosthetic bodies) (prosthetic makeup)
其他Bayonet Inc. [美國] ..... costumes
Central Casting [美國] ..... extras casting
Film Permits Unlimited [美國] ..... location permits
1 Force Inc. ..... military technical advisors
Avon Studio Transport ..... transportation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cranes and dollies
Milan Records ..... soundtrack
ShowBiz Enterprises ..... draperies
Technicolor Digital Intermediates [美國] .....
digital intermediate/produ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The Inflatable Crowd Company Ltd. [英國] ..... inflatable mannequins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2006年10月20日中國香港2007年1月11日
日本2006年10月21日科威特2007年1月17日
比利時2006年10月25日德國2007年1月18日
法國2006年10月25日阿根廷2007年1月25日
日本2006年10月28日墨西哥2007年1月26日
澳大利亞2006年11月2日委內瑞拉2007年1月26日
紐西蘭2006年11月2日巴拿馬2007年1月26日
瑞典2006年11月3日巴西2007年2月2日
菲律賓2006年11月8日以色列2007年2月8日
希臘2006年11月9日卡達2007年2月15日
義大利2006年11月10日韓國2007年2月15日
芬蘭2006年11月24日保加利亞2007年2月23日
新加坡2006年11月30日波蘭2007年2月23日
荷蘭2006年11月30日埃及2007年3月7日
芬蘭2006年12月1日拉脫維亞2007年3月9日
丹麥2006年12月1日斯洛伐克2007年3月15日
土耳其2006年12月8日匈牙利2007年3月15日
英國2006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2007年3月16日
挪威2006年12月26日捷克2007年3月20日
冰島2006年12月26日愛沙尼亞2007年3月30日
葡萄牙2006年12月28日俄羅斯2007年6月19日
上映日期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年份 頒獎機構 獎項 獲獎人結果
2007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音效剪輯Bub Asman提名
最佳混音David E. Campbell提名
最佳混音John T. Reitz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Alan Robert Murray提名
最佳混音Gregg Rudloff提名
最佳混音Walt Martin提名
2007金球獎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提名
2006年金衛星獎最佳藝術指導Jack G. Taylor Jr.
最佳藝術指導Richard C. Goddard
最佳視覺效果Steve Riley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Bryan Grill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Matthew E. Butler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Michael Owens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David E. Campbell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John T. Reitz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Walt Martin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Alan Robert Murray提名
最佳電影Drama提名
最佳剪輯Joel Cox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Gregg Rudloff提名
最佳攝影湯姆·斯特恩
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最佳藝術指導Henry Bumstead
最佳男配角亞當·比奇提名
最佳原創配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提名
最佳劇本改編William Broyles Jr.提名
最佳劇本改編保羅·哈吉斯提名
最佳音效(編輯混音)Bub Asman提名
2007年日本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獲獎
2006年報知映畫賞最佳外語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獲獎
2007年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亞當·比奇提名
2007年視覺效果協會獎(VES獎)優秀的支持運動照片的視覺效果Michael Owens
優秀的支持運動照片的視覺效果Julian Levi
優秀的支持運動照片的視覺效果Bryan Grill
優秀的支持運動照片的視覺效果Matthew E. Butler
2007年電影聲音編輯獎(金盤獎)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Valerie Davidson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Steve Mann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Dan O'Connell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John T. Cucci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Alan Robert Murray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David A. Arnold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Juno J. Ellis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Charles Maynes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Jason W. Jennings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Gloria D'Alessandro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Michael Dressel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Alan Robert Murray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Steven Ticknor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Joe Dorn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Ulrika Akander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Nicholas Vincent Korda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James Matheny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Lucy Coldsnow-Smith提名
2007年電影聲音編輯獎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Jason King提名
最近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Bub Asman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自動對話替換Bub Asman提名
2007年電影旬報獎最佳外語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2007年 音響協會獎最佳混音獎David E. Campbell提名
最佳混音獎Gregg Rudloff提名
最佳混音獎John T. Reitz提名
最佳混音獎Walt Martin提名
2007年藍帶獎最佳外語片
2007年藝術導演協會設計優秀獎最佳電影Jack G. Taylor Jr.提名
2007年藝術導演協會最佳電影Henry Bumstead提名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片,影片中戰爭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爭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爭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於參加戰爭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網易娛樂評)
那些本不想做英雄的人,最終無奈的被打上英雄的記號,受人景仰,但是他們似乎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內心深存愧疚無法自拔,最後走上崩潰道路的歷程。尤其影片最後,印第安士兵的悲慘境遇,深深值得人們同情,戰爭帶給人類的痛苦,是融入血液的,久久無法揮去。(新浪娛樂評)
父輩的旗幟劇照 2張
父輩的旗幟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