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末日浩劫的結果 展開
- 2004年羅蘭·艾默里奇執導電影
- 1999年彼得·海姆斯執導的恐怖片
- 2013年大衛·巴斯特羅執導電影
- 荒厄龍
- 一款手機塔防遊戲
- 桌面棋牌遊戲
- 黑岩網簽約作品
末日浩劫
2004年羅蘭·艾默里奇執導電影
《末日浩劫》(The Day After Tomorrow)又名後天,是一部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羅蘭·艾默里奇、傑弗利·納赫馬諾夫編劇,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的科幻片。該片共124分鐘,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和中國大陸同時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后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儘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哈爾飾)只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湧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倖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丹尼斯·奎德 | 傑克·霍爾 | 配音:劉風 |
傑克·吉倫哈爾 | 山姆·霍爾 | 配音:沈達威 |
埃米·羅森 | 勞拉 | 配音:曾丹 |
達什·米霍克 | 傑森·伊萬斯 | 配音:翟巍 |
傑伊·桑德斯 | 弗蘭克·哈里斯 | 配音:程玉珠 |
雪拉·渥德 | 露西·霍爾 | 配音:丁建華 |
奧斯汀·尼可斯 | J.D. | 配音:桂楠 |
伊安·霍姆 | 特里·拉普森 | 配音:嚴崇德 |
格倫·帕默爾 | 盧瑟 | 配音:張欣 |
肯尼斯·威爾什 | 副總統貝克 | 配音:喬榛 |
—- | 傑克上司湯姆 | 配音:王肖兵 |
富田譚玲 | 珍妮特 | 配音:黃鶯 |
阿德里安·萊斯特 | 特里助手西蒙 | 配音:海帆 |
阿爾傑·史密斯 | Brian Parks | 配音:吳磊 |
賈森·布利克 | —- | —- |
蒂姆·濱口 | —- | —- |
理查德·麥克米倫 | —- | —- |
內斯特·塞拉諾 | —- | —- |
克里斯·布里頓 | —- | —- |
瓦拉斯塔·瓦拉納 | —- | —- |
保利娜·利特爾 | —- | —- |
艾倫·福西特 | —- | —- |
霍華德·比萊爾曼 | —- | —- |
約翰·麥克拉倫 | —- | —- |
理查德·澤曼 | —- | —- |
佩里·金 | —- | —- |
弗蘭克·方丹 | —- | —- |
米米·庫茲克 | —- | —- |
維塔利·馬卡羅夫 | —- | —- |
袁羅素 | —- | —- |
蒂姆·巴格萊 | —- | —- |
查克·沙曼塔 | —- | —- |
菲利普·賈勒特 | —- | —- |
艾安娜·奧申 | —- | —- |
托尼·卡拉布雷塔 | —- | —- |
薇安·溫特 | —- | —- |
希拉·麥卡錫 | —- | —- |
湯姆·魯尼 | —- | —- |
艾米·斯洛安 | —- | —- |
瑪麗洛·貝呂古 | —- | —- |
凱倫·格萊夫 | —- | —- |
克里斯蒂安·特西爾 | —- | —- |
喬·柯布登 | —- | —- |
卡羅琳·基南 | —- | —- |
阿隆·魯斯汀 | —- | —- |
薩姆·伍茲 | —- | —- |
傑克·勞弗 | —- | —- |
呂克·萊圖爾諾 | —- | —- |
安妮·戴-瓊斯 | —- | —- |
埃馬紐埃爾·奧斯-德馬雷 | —- | —- |
特里·辛普森 | —- | —- |
何塞·拉蒙·羅薩里奧 | —- | —- |
Al Vandecruys | —- | —- |
Joey Elias | —- | —- |
里克·霍夫曼 | —- | —- |
Dilva Henry | —- | —- |
約翰·桑福德·穆爾 | —- | —- |
雷納·特奎拉 | —- | —- |
特里·羅哈斯 | —- | —- |
勞倫·桑切斯 | —- | —- |
Wendy L. Walsh | —- | —- |
Ron Darling | —- | —- |
Rosey Edeh | —- | —- |
Nassim Sharara | —- | —- |
馬特·阿德勒 | —- | —- |
J·P·馬諾克斯 | —- | —- |
麗莎·坎寧 | —- | —- |
製作人 | 羅蘭·艾默里奇、馬克·戈登、Stephanie Germain、Thomas M. Hammel、Lawrence Inglee |
導演 | 羅蘭·艾默里奇 |
副導演 | 安娜·福斯特、拉斯·P·溫特、Peter Stauch、馬丁·德普納 |
編劇 | 羅蘭·艾默里奇、傑弗利·納赫馬諾夫 |
攝影 | 烏利·史蒂格 |
剪輯 | 大衛·布倫納 |
音樂 | 哈洛德·克盧瑟、托馬斯·旺克 |
藝術指導 | 巴里·朱塞德 |
美術設計 | 克勞德·帕雷 |
服裝 | 蕾妮·艾珀爾 |
選角 | 四月·韋伯斯特 |
化妝 | Réjean Forget、Catherine Lavoie、艾德里安·莫羅特、莎朗·伊爾森、Janis Clark |
服裝設計 | 蕾妮·愛普勒 |
視覺特效 | 埃里克·布雷維格、盧克·奧伯恩、加曼·黑日格施塔德、David Gottlieb、Bernardo Jauregui、Joseph Zaki、Julian Levi、László Sebõ、帕特里克·贊蒂斯、安德魯·瑙羅特、Alexander Laurant、Lori C. Miller、阿什拉弗·格尼姆、夏伊娜·霍爾姆斯、拉烏爾·博洛尼尼、Tricia Barrett、Christopher Otto Gallagher、Robert Nederhorst、布雷特·諾特卡特、布魯斯·尼科爾森、Michael Rivero、Neil Rubenstein、P. Kevin Scott、Rick Rische、吉姆·米切爾、埃里克·D·克里斯坦森、Christine Globke、Sarah Coatts、派特·邁克朗、約翰·西格爾德森、Bartley Powers、丹·帕特森、Yanick Bourgie、Shawn Kelly、埃里克·布雷維格、Sonja Burchard、馬修·E·巴特勒、Mike Chambers、Michael Conte、克里斯托爾·道德、肖恩·安德魯·法登 、Daniel Fort、Michael Fu、布萊恩·吉爾、克里斯托弗·霍瓦斯、雷莫·巴爾塞爾斯、Chris Armstrong、羅賓·格里芬、Laurent Lavigne、Todd Daugherty、瑞恩·裡布、Andrew Bland、羅伯特·羅爾斯、Andy Gorzalski、Morgan Phillips、R.J. Harbour、Mark Lipsmeyer、約翰·邁耶斯、Steven Hansen、Ryan Laney、Marc Sadeghi、Michael Pangrazio、保羅·哈特森、斯科特·埃德斯坦、Rodrigo Teixeira、Daniel Pearson、沙里·漢森、科林·施特勞斯、斯科特·羅斯、亞倫·海耶、JaeWook Park、Ryan Michael Miller、Paul Graff、Gareth Dinneen、斯科特·波恩、Peter S. Elliot、Sean C. Cunningham、扎克·賈德森、C·邁克爾·尼利、岱羅‧安卡、埃德森·威廉姆斯 、格雷格·施特勞斯、Joachim Grüninger、丹尼·戈登·泰勒、Mike Jamieson、傑米森·弗萊、Adam Watkins、凱倫·E·戈勒卡斯、Giles Hancock、Ryo Sakaguchi、羅科·帕西尼諾、格登·特魯布拉德 、Danny Gordon Taylor、Richard Ewan、Diane Macke、Timothy Hoffman、喬納森·羅斯巴特、Mathieu Raynault、艾倫·卡波勒、David Prescott、Gabriel Köerner、Kory Juul、羅伯特·明斯克、洛爾恩·彼得森 、Kent Estep、Chris Watts、Susumu Yukuhiro、肖恩·迪韋羅、Stuart Cripps、保羅·蘭伯特、Laurent Ben-Mimoun、布賴恩·貝根、曼尼·王、David Weitzberg、克里斯汀·布拉南、傑夫·沃爾弗頓 |
(參考資料)
譯制導演 | 胡平智 | 翻譯 | 顧奇勇 |
錄音 | 成櫻 | 剪輯 | 陳玉華 |
錄音工程 | 童樂 | 混合錄音 | 成櫻、魏魯建 |
配音演員 | 劉風、沈達威、曾丹、翟巍、喬榛、王肖兵、嚴崇德、丁建華、程玉珠、吳磊、陳兆雄、海帆、桂楠、劉欽、任偉(播音員)、胡平智、黃鶯、錢悅、狄菲菲(女國務卿)、俞紅(圖書館管理員)、章海虹、余冠廷、吳剛、葉露、張欣、詹佳、程其 |
角色介紹
山姆·霍爾
演員傑克·吉倫哈爾
是一名高中生,傑克的兒子。和同學一起前往紐約參加學術競賽,突發洪水被困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隨後嘗試由電話聯絡父親,要守在室內並盡量保暖,等待父親的營救。
傑克·霍爾
演員丹尼斯·奎德
氣候學家,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時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得知兒子山姆身在紐約后,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
勞拉
演員埃米·羅森
山姆的同學,與山姆一同去紐約參加學術競賽,之後與山姆一行人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
露西·霍爾
演員雪拉·渥德
傑克·霍爾的妻子,一名醫生,身處後方幫助傑克·霍爾去營救自己的兒子,與政府一起移至墨西哥。
J.D.
演員奧斯汀·尼可斯
山姆和勞拉在學術競賽上的對手,在海水進入紐約時,與山姆等人逃亡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
這張電影原聲找來將近兩百人的唱片製作和樂手隊伍,從頭到尾以低音打擊樂器和管樂烘托恐懼壓抑的氣氛,跟那些“浩然正氣”的史詩片不一樣,“The Day After Tomorrow”讓整個空間都充滿了邪惡的空氣,“Superfreeze”是首陰沉鬱悶的曲子。
曲目 | 專輯資料 | |
The Day After Tomorrow | Tornado Warning | 原聲集封面 |
Tidal Wave | Sam! | |
Body Heat | Hall's Plan | |
Russian Ghost Ship | Rio Grande | |
Blizzard | Bedtime Story | |
Superfreeze | Cutting the Rope | |
Because of You | President's Speech | |
The Human Spirit | Burning Books | |
作曲者:哈拉爾德·克洛瑟 | 發行日期:2004年05月18日 |
創作背景
導演曾讀過一本書叫《即將來臨的全球超級風暴》,是由惠特利·斯特里伯和亞特·貝爾寫的,而《後天》這部影片建立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書中有一個理論說未來會出現一次巨大的風暴,對氣候變化如何到來的形容有點不是非常現實,但在導演眼中成為了一種非常棒的表達方式。
寒冷拍攝
為了拍出影片中嚴寒冰封的效果,製作人員選擇了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冬季拍攝。由於當時蒙特利爾的冬天是紀錄以來最冷的冬天之一,不論在錄影廠內外,溫度都冷得令人受不了,尤其是要拍攝遇到暴風雪的場景,演員雖穿著四五層厚厚的保護衣物,但面對著人工噴雪機,受著每小時八公里的風速吹襲的時候,不論口鼻都蓋著厚厚的雪,即使戴著眼罩,也幾乎睜不開眼睛。
《後天》人物定妝照
為了拍攝好影片中的洪水肆虐紐約的畫面,拍出逼真的水災效果,錄影廠特別設有一個大型的水箱,將紐約市街頭以及曼克頓公共圖書館“搬入”水箱內,再注入25加侖的水,把紐約市被四尺深的水重重圍困著。
為了造成暴風雨的效果,在大型水箱的旁邊再設第二個較小的水箱,並注入15加侖的水。當拍攝時一聲令下,連接兩個水箱的匣門打開,15加侖的水以每分鐘五千加侖的速度流入大型的水箱內,並加設強勁的吹風系統,吹起浪花高達二十尺,從而成功做出暴風雨的效果。
為了將蒙特利爾的錄影廠布置成印度新德里的街市模樣,劇組人員特地從印度空運手工藝品、人力車、汽車等道具,並聘請了過千名印度裔僑民作為臨時演員。除了將整個場景鋪滿雪,還要動用人手營造雪花飄揚的效果。
為了造成冰雹侵襲東京效果,製作人員大量購入冰粒,並將每個打磨成葡萄般大的冰雹,然後從高空灑滿地面,效果相當逼真。為了暴風雨襲夏威夷的畫面,透過裝置大型吹風機、多部製造雨水的機器,再加上高超的特技效果,製造出破壞力相當強、能夠橫掃夏威夷所有民居的暴風雨。
1.Centropolis Entertainment[美國] | 5.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
2.獅門影業公司[美國] | 6.獅門電影公司 |
3.Mark Gordon Productions[美國] | 7.Mark Gordon |
4.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法國 | 2004年5月26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5月27日 |
德國 | 2004年5月27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5月27日 |
英國 | 2004年5月27日 | 俄羅斯 | 2004年5月27日 |
巴西 | 2004年5月28日 | 中國台灣 | 2004年5月28日 |
義大利 | 2004年5月28日 | 日本 | 2004年6月5日 |
該影片是一部主打視覺特效的災難大片之外,包含的內容也相當豐富,從落敗蕭索、遍地橫屍的街道切入,逐步用鼓點式的快節奏層層拉開災難的序幕。影片還保留了災難片一貫的手法,集結了打鬥、跑酷、槍戰等多重元素,在氣勢磅礴的大場面中營造了末日壓迫下的緊張氛圍。
MTV電影大獎 提名1次
2005 ·最佳突破創意女演員 提名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獲獎1次
2005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特效 獲獎
VES 獲獎1次
2005美國視覺效果工會獎 ·最佳特效 獲獎
MTV電影電視獎 獲獎1次
2005MTV電影大獎 ·最佳動作場面 獲獎
Golden Trailer Awards 提名1次
2005金拖車獎 ·最佳動作片預告片 提名
Teen Choice Award 提名1次
2004美國青少年選擇獎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提名